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事鼻祖 历久弥芳关于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与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思考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云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JoumalofYunnan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V01.20.No.4Ju1.2003【中国茶文化研究】茶事鼻祖历久弥芳关于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与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思考史军超(云南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B4)摘要:本文从古地质,古生物,古气象等自然学科和三大茶树王为代表的人类发现驯化利用茶树的文明演进过程,以及普洱茶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提出并论证了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战略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关键词:世界茶树原产地;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中图分类号】Gl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13(2OO3)04007805一,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与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势在必行.2OOO年8月,在云南省第二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高级研讨会上,笔者在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建立云南申报世界遗产战略的发言中,提出了思茅,西双版纳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建议,此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着名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的首肯.会后,笔者的与会论文建立申报世界遗产战略一关于云南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新目标思路(五)被人民日报内参2OOO年第585期刊发,并上报中央有关领导.其中以上建议是作为云南申报世界遗产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一个严格的科学命题郑重提出的.在发言和论文中,笔者如此表述:云南拥有世界三大茶树王和万亩野生古茶林以及闻名世界的普洱萘.茶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可乐,咖啡)之一,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饮茶,这些人群中至少有一半人知道世界名荼普洱茶,普洱茶的家乡就在西双版纳和思茅.这三大茶树王是西双版纳勐海县巴达山1700年的野生型大茶树王,思茅澜沧县邦崴村1000年的过渡型大茶树王,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80o年的人工栽培型大茶树王,这三大茶树王构成了从野生,过渡到人工栽培的完整驯化系列.另外,思茅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千家寨又有万亩野生古荼林,亦为世界之最.三大茶树王,万亩野生古荼林与世界名茶普洱茶具有申报文化与自然双重世界遗产的优势.此后,笔者为争取这一构想的实施做了大量工作,如发表过哈尼族与百濮民族茶事丛谈=,世界茶文化源头之辩=等论文.2001年1月,笔者代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负责人理查德博士和顾问白海思博士前来参观元阳哈尼梯田时,系统地向他们陈述过以上意见,并获得他们的支持,等等.时间过去了两年,十分遗憾的是,无论从省政府还是到相关地区和政府部门,都没有关注到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更没有相应的计划和方案出台.然而,笔者的建言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或浅薄之【收稿日期】2O020609【作者简介】史军超(1946一),男,云南红河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本文为2O02年8月笔者在中国社科院与云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之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品牌开发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是年底,省,州有关部门和茶学界的专题论证会确定普洱茶原产地尚有临沧地区,故本文之申报地更改为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三地州.若以年龄论,野生茶树当以千家寨27oo的大茶树为王,但其发现较巴达大茶树为晚,而20世纪60年代茶学界论证世界茶树发源地时,是以后者为佐证的,故从之.一78一一一r1一|盯偶l豳-_第4期史军超:茶事鼻祖历久弥芳关于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与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思考论.它乃是笔者长达数年潜心调查研究的结果,它同时是一个对云南省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的思路.笔者始终坚信它势在必行.故而在此再度建言并呼吁有关地区和部门应予高度重视和采纳,并立即把申报工作开展起来!二,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与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依据.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缔结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文化遗产有6条标准,自然遗产有4条标准,列入名录者必须至少符合其中之一.据笔者看来,思茅,西双版纳,临沧的申报至少符合下面一条或几条:文化遗产第1条,表现出人类创造才能和智慧的杰作;第3条,目前仍存在着或已消失或还存在少量证据,带有独特色彩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第5条,含有某种文化特性或多种文化特性的人类传统集中地或土地利用之类的东西,特别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它的存在也在逐渐消亡的东西.自然遗产第1条,记录有生命进化的过程,表述了地球形成过程中某一重要的地质学过程或代表了地球历史发展的某一重要阶段的东西;第2条,在大陆地区,淡水区域,沿海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动植物群的进化和发展中,伴随着进化并能够代表生态学,生物学的重要过程;第4条,从科学性及保全的角度,为了保存优秀的具有世界性价值包括趋于灭绝种类,带有生物多样性以及包括珍稀自然物种的生存区域.对照以上,我们来看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与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依据何在.笔者曾论证道,茶集药用,饮用,观赏,静性,导德诸种功能于一身,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结合的完美典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完整的茶文化体系.近现代以来,尤其在人类受到现代工业,科技与文化压迫,人们的焦虑感日渐严重的情况下,人类对茶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茶文化的地位也日益提升,由此,茶学界对茶文化之源,茶树原产地的探讨也日渐深化.1首先,中国是世界茶文化之源,这是多少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共识.但是上个世纪初西方学者利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东北地区发现了野生大叶种茶树,于是推断印度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中国之茶乃印度茶种北移,而形成小叶矮丛.此说在世界茶学界一度造成混乱,原因是中国在长时间内没有发现野生大茶树.这一结论直到1962年,中国茶学家张顺高,刘献荣等人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巴达贺松小黑山原始森林中发现树高32.12米,树龄达1700年的野生大茶树王,才予以推翻.此前,1953年,在勐海县着名茶山南糯山半坡侄尼山寨,发现了树高5.5米,树龄达800年的人工栽培型大茶树,这是世界上树龄最长的人工栽培型茶树王.1991年,又在思茅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邦崴村发现树高l1.8米,树龄l000年的过渡型茶树王.此三大茶树王的意义在:第一,证实了中国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第二,三大茶树王为代表的茶树群落构成了从野生到过渡到人工栽培的完整的人类发现,利用,驯化茶树的文明演进序列,它们是茶树和茶文化发生,发展,演化的活化石.由于生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历时性,它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同时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当然代表者.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有着深刻的地球史,地质史,古气象学与古植物学诸学科的依据,它同时深刻地反映着地球史,地质史,古气象史和古植物史的演化进程.根据古地质学权威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2亿5千万年前地球分为冈瓦纳大陆板块与劳亚大陆板块,中间为海水隔断,即地中海经过西南亚直达泰提斯海,当时中国和印度不在一个大陆板块上.古植物学家把地球古植物化石归为两大群落,即劳亚北古大陆热带植物区系和冈瓦纳南古大陆寒带植物区系.我国地处劳亚板块,西南部则处劳亚板块边缘,临近泰提斯海.在第四纪更新世,全新世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发生以前,地势平缓,浅海广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诸多古生种子植物在这一带发生,滋长和蔓衍.这一地质形态造成了第三纪山茶等被子植物的温床,是高等植物的发源地,也是茶属植物的故乡.而当时的印度拉雅南坡还是一片大海,没有陆地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到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后期,被子植物大量发生,出现了花果,许多山茶科近缘植物也在此繁生,这为茶树植物的孕育,形成创造了生存演化的条件.大约在5千万年前的新生代始新世,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北方变得干燥而寒冷,使不少喜温植物向南迁一79一_I灌1髓睡云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加卷徙.到第四纪,现代植物种群已经具备.古地质学曾论证由于北半球发生了第四次冰川侵袭,中纬度消灭了喜热的第三纪区系植物种群,而云南由于地处中国西南,即劳亚古北大陆之边缘,临近泰提斯海,其南部地域,即今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一带有不受冰川袭击的优势.1980年结束的地质勘探证明了这些地区果然未受到上更新大理冰期的袭击.中更新世的两次冰期中,此三地区未遭受全面袭击,许多地方未发现冰川擦痕.因这一特殊环境,古老植物种群在此区域内保留很多.而在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一带),木莲,望天树,黄缅桂,龙脑香,苏铁,树蕨,以及山茶科等古生植物反而繁生茂长,它们都是第四纪冰川期的劫后幸存者.而印度之产茶区喜马拉雅山南坡,在山茶等高等被子植物大量发源于中国地域时,尚处于大海汪洋之中,后因造山运动的陆出,才与中国连为一块,但不具备发生古老山茶科高等植物的条件,也不存在冰期毁灭与否的问题,自然不可能是茶树的发源地.其现在之所有茶树,均是从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国滇南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地区传播蔓延开去的.此外,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地区成为世界茶树原产地还有古生物地理气候(地质,气候,温度,湿度等)以及土壤的化学,物理条件等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兹不赘述.统计学也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茶树共4个系37个种,3个变种,共40种,几乎全产于我国南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最多,而又以滇南,滇西南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地区分布为最多,最广;这里有4个系32个种,2个变种,共24种.这样的分布是世界任何一个地区所无法相比的.其次,普洱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中历史积淀最深厚,茶学品质最高尚,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文化体系,它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结合得最完美的典范,高度展现了云南人民的创造才能和智慧,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认知理念与实践.据2OO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西双版纳)和省地州政府部门及茶学界的共同界定,普洱茶的主要特点是:在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独特工艺加工而成.这是说,历史上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地区形成了以古称六大茶山为中心的包括澜沧江中下游流域各茶山在内的大叶茶原料基地.一80一经杀青揉捻一晒干加工成晒青毛茶,及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制成的各种紧压茶,经长期贮存和后发酵,形成独特风味的茶品,再运至普洱进行深加工,集散各地.因其后发酵,故有越陈越香的品质.这就是普洱茶及其内质特点之所由来.普洱茶的制作,是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各族人民充分利用当地大叶茶和这一地区独特地理,气候的结果,它是人与自然高度融合而成的智慧结晶.普洱茶的历史渊远流长.普洱茶的加工制作始于何时,因缺乏古籍佐证无以明之,但其形成商品贸易则自唐始.按阮福普洱茶记=记载: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普茶即普洱茶.西蕃泛指贵州,四川,西藏,甘肃,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唐代陆羽茶经=中未提到普洱茶,然而同时代的樊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中就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是唐代云南六节度之一,驻节银生城(今景东),辖区包括今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一带.蒙舍是南诏国六诏之一,在今云南巍山,南涧地区.散收为民间制作故收购分散.无采造法,为采造之法独特,殊不类内地,故茶品越陈越香,不以新鲜为贵.可见,早在1200多年前,思茅,西双版纳的茶叶已行销到巍山,南涧等地.而据大茶树王南糯山半坡寨的傻尼老人说,他们的祖先55代以前就在这里栽茶树了.按一般人类学推算法,这当为11001300年之久.南糯山自古是普洱茶重要原料供应地,故这一说法也印证了阮福和樊绰的话.宋代,人们用普洱茶易西蕃之马并形成茶马文化.史称茶兴于唐,盛于宋.普洱茶也如是.元代,普洱茶已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金齿白夷条说:交易五日一集,以毡,布,茶,盐互相贸易.明代,谢肇i;6j滇略卷三云:士庶所用,皆普茶也.此时普洱茶已成为一种广泛适应不同社会层次需求的热销商品.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普洱已由原来没有名气的小地方发展为众人皆知的政经名区.普洱是哈尼语水湾大寨的意思,哈尼人世居于此,且自古至今都是云南种茶制茶贩茶尤其是生产普洱茶的重要民族.新纂云南通志=云:普洱之名在华茶中所占特殊位置,远非安徽,闽浙可比.普洱茶之名已远扬海内外.清代是普洱茶的兴盛时期,顺治十八年(1661年),仅从普洱运往西藏的茶叶就达300万斤.此第4期史军超:茶事鼻祖历久弥芳关于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与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思考时的普洱茶,正如檀萃滇海虞衡志云: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云南通志,普洱府志和大清一统志等书都有以茶为市,仰食茶山的记载.在清光绪和辛亥革命前后,思茅茶叶市场曾兴盛一时,鼎兴恒,信仁和等茶号林立,云南通省用茶,俱来自普洱.而藏族同胞每到冬季必人马如潮前来运茶,用马匹,药材等换购普洱茶等.l9世纪以后,云南普洱茶还远销到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欧洲各国.目前,云南省已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普洱茶的贸易往来关系,年出口量达数千吨,形成了声蜚海内外的国际名牌,国际茶学界对其景仰有加,誉之为云南普洱世界万民健康之茶(日本东西物产株式会社社长坂本敬四郎题词).另外,虽然思茅,西双版纳,临沧有着无与伦比的茶树发生,发展到人工驯化,栽培的完整系列,但非常令人痛惜的是,人们对此保护不力,如普洱茶家乡之一南糯山800年的大茶树王由于保护不善,前几年终已仙逝.消息一经传出,世界茶坛无不为之震惊,大批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及欧美茶人不远千里前来拜谒祭吊,其情其景,感人至深.笔者亦曾亲往祭奠,面对茶王树遗址今日竞被用来种包谷,养子的景况,不由生发千年的悲哀,而笔者关于建立茶王树纪念碑,馆的建议至今也未得有关方面的响应.这些,都反映出对茶树王这样的世界级至宝保护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以上对照可见,普洱茶及其文化符合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第1,3,5条要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有着充分的根据申报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三,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范围,内涵及类别.1.为便于实行有效保护与管理,申报范围以建立核心区与辐射区两个层次为宜.核心区应包括三大茶树王,千家寨2700年野生古茶树,万亩野生古茶林以及普洱茶六大茶山,南糯山,普洱茶加工集散地普洱县及三地州重要的古茶乡,老茶庄所在地.辐射区应包括三地州的所有范围,历史上形成的着名茶马古道及普洱茶营销路线,遗址及普洱茶原产地思茅,普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孟连,澜沧,西盟,临沧,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沧源,景洪,勐海,勐腊等21个县市.2.申报内涵应包含世界茶树原产地所依据的古地质,古生物,古气候,茶树对土壤,气候的物理,化学条件所需的自然系统,以及普洱茶文化所包括的诸要素,如民族,历史,文化,工艺,商贸等,及所体现的地球史,茶属史的自然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3.申报类别以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为宜.四,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对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地区及我省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可作如下价值评估:1.申报工作将大大提升三地州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塑造三地州的新形象.申报世界遗产,就是打造世界顶级品牌,人们将其比喻为不亚于获得诺贝尔奖,而品牌,形象就是价值,就是生产力,就是资源和资本,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绝非仅仅是三地州的事,也绝非仅仅是茶学界的事,它是三地州,全云南,乃至全国的大事.通过申报工作,三地州可利用世界级,国家级的新闻媒体和学术机构宣传指导,研究开发,打出品牌,提高国际国内知名度,创造与国际接轨的新平台,塑造2l世纪的经济文化新形象.2.申报工作对三地州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由于历史,自然诸方面的原因,三地州许多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长期处于经济滞后状况,有相当的贫困面和贫困深度,社会进步缓慢,远远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通过申报,有利于争取中央,省,州各级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从政策制定,资金投放,基础建设,技术指导,信息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为三地州各民族人民在2l世纪的繁荣兴旺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我省是中国茶产业大省,全省茶产业的重点又在三地州,申报工作将为发展我省茶产业创造最佳机遇和条件.3.申报工作将促进三地州的民族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既定的一8l一云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o卷世纪发展战略,思茅,西双版纳,临沧是我省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其民族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肩负着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重任.世界茶树原产地就是当地人民世代相袭的民族传统环保体系(如宗教仪典,风俗习惯,世界观,价值系统等)予以保护的结果.而当地各族人民对茶的野生到驯化到培育到创造出世界名茶普洱茶,以及关于普洱茶的一系列生产,销售(植茶,制茶,运茶,销茶,茶礼,茶义等)本身就是一个完整而极其丰富的文化大系统.申报过程对恢复,抢救,保护,弘扬世界茶树原产地和普洱茶文化,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文化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产业,具有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开发利用的潜力.4.申报工作将全面推动三地旅游业的发展.三大茶树王,千家寨2700年野生古茶树,万亩野生古茶林和普洱茶文化早已成为世界茶坛的明星,不远千里前来瞻仰,欣赏,品茗,体验的远不止茶道中人.从1993年起,思茅举行了多届国际普洱茶节,2OO2年6月,在西双版纳举行了2O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月,思茅成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思茅地区行署和云南省茶业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云南第二届茶叶交易会的主会场,12月,省地州政府有关部门和茶学界又共同召开了普洱茶原产地论证会.这些活动大大吸引了中外茶学界,经贸界,文化界,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的旅游者.通过申报工作,将形成三大茶树王,千家寨2700年野生古茶树,万亩野生古茶林和普洱茶六大茶山,南糯山,普洱县等地的古茶山,老茶庄茶号保护,科考,观光,旅游的热潮,而从各大茶山到普洱,普洱到滇,川,藏以及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印度,斯里兰卡各国的古茶道之旅,也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五,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有利条件.1.由于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本身具有优越的自然史与人文史的丰富内涵和品质,它吻合于世界遗产标准中的多项要求,使它具有在世界申报范围的竞争中获得胜出的优势.2.200O年8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云南省申报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标志着我省申报世界遗产战略拉开了序幕,申报工作走向规范化,为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建彩钢棚施工方案
- 2025年病案编码员资格证试题库附答案
- 奥迪化妆产品介绍
- 基于员工行为的绩效考核
- 2025版感染科疾病症状解析及护理要点
- 纳西民族概述
- 公司员工简单介绍
- 注册安全工程师2025年安全生产法专项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版指南考试题及答案讲解
- 机关安全生产培训内容课件
- 校园小导游 3 小讲堂(课件)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Shopee东南亚市场2025年跨境电商平台数据分析与消费者洞察报告
-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艺术造型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年全国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代签协议免责协议书范本
- 联网无人机专业巡检课件
- 全2025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肿瘤病人的护理业务学习
- 家政服务合同范本及签订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