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摘要: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浪潮,让学生成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学习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关键词:质疑 创造力 生活教育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拙。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由此可见,“问”对于学生来说何等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设置问题,注重互动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放飞思维、张扬自我、展示能力的乐学天堂。一、鼓励质疑,促进互动。“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陶行知认为:“有了疑难,就是成功的一半,疑难是创造之师,是学生追求真理、创造的内驱力,有了它,教师勿庸频挥教鞭,学生仍自进不息。”可见,敢于质疑,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老师应当学会保护学生的当堂质疑表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思考的好习惯。由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主动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比如,如果你是文章作者,你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如果你是老师,你想让大家掌握哪些内容等等。我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给自己提问题,给同学提问题,创设质疑情境,让大家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好习惯,解决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热烈氛围。 二、言论自由,发挥学生创造力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随着知识经济到来,人们创造能力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知识对教育的必然要求,陶行知指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致力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起点和归宿。今天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创造思维是创造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创新空间。由于课内的研究往往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就积极引导,认真组织课外生活中的后继性研究,使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第一要引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产生创新联想。要善于挖掘生活与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引发学生创新的联想。第二要鼓励学生课后在生活中进行创作。在课堂上引发创新联想的基础上,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所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进行重新组合加工进行新的联想、创作。会学习才能创造。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学习是人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取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并协调自己的感官,发动自己的大脑,并做出主观的意志努力。因此,在教学操作上,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他们学习中原有的程式化、机械化倾向,教师少给学生条条框框的束缚,真让学生的灵性得到尽情的挥展。三、教学相长,让学生拥有尊严反思过去,我们以往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过多地关注学习结果成绩、排名,却忽视了对学生语文思考、解决问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过多地关注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发展。这种重结果、重甄别,以成绩高低论成败的评价,是一种无视每个学生内心感受、缺乏人文关怀的冷冰冰的评价。语文课堂,是师生“教与学相长”的关系,而非教师一人的舞台。所以,实施人文教育,必须彻底改变这种评价方式,重过程,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发展。要把评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通过评价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实施民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成分。他主张每个教员都要做“民主的教师”,要“与学生共甘苦”“跟小孩子学习”,要“肃清形式、先生的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 他要求教师必须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呼吁“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弟”,不要做“糊涂先生”,压制儿童的创造性。他写诗抨击那些不民主的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在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中,有些教师为维护“师道尊严”,使得刚刚绽开的思维之花在教师严厉的目光下或者批评中凋谢。学生评价师生关系是猫和老鼠的关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言论,不能平一视同仁,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使得教学显得公式化,缺乏乐趣,不利于教学的发展。同时有些老师在管理、沟通上存在不足,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做法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自闭心理或逆反心理。我们要真正让教育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首先就应该“蹲”下来,跟学生平等对话。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话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们的创造力和率真,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多点宽容和友爱,少点“师道尊严”。四、生活教育,开放教学陶行知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语文学习不能离开生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确,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语文天空,而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语文新课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倡导语文综合性的活动,这其实就是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运用。比如语文综合实践课中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课本剧等,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生活即教育”下的语文观,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它是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走出书斋,关注生活,努力让学生在走进生活习语文。另外,还应努力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内容,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贴近生活。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以课堂为基点,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走向生活、凭借生活:在“识字、写字”方面,可以凭借生活诱导学生识字、写字;在“阅读”方面,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形象、揣摩神韵、体验情感在“口语交际”、“写作”方面,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表达应对、迁移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132-2025空间环境航天材料空间辐射效应试验方法
- 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共赴的成长之旅
- 化学空气氧气试题及答案
- 装饰公司物资管理办法
- 智能化驱动与供应链融合-洞察及研究
- 规范餐饮标准管理办法
- 财务外包交付管理办法
- 融资招投标管理办法
- 《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 行政仓库库存管理办法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单元课件
- 兼任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备案表
- 华中科技大学青年长江学者答辩模板
- 顶储罐施工方案
- 形婚协议书版
-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课件
- 电力系统分析(郝亮亮)
- 查缉酒驾实战培训课件
- 铁路客运规章全套教学课件
- 计算机组成原理-鲲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