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分表改造的地方文献的多维度标引——以闽都文献为例.doc_第1页
基于复分表改造的地方文献的多维度标引——以闽都文献为例.doc_第2页
基于复分表改造的地方文献的多维度标引——以闽都文献为例.doc_第3页
基于复分表改造的地方文献的多维度标引——以闽都文献为例.doc_第4页
基于复分表改造的地方文献的多维度标引——以闽都文献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是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B类课题“闽都文化特色资源的整合利用研究”(项目编号JB13182S)研究成果之一基于复分表改造的地方文献的多维度标引以闽都文献为例邹 娟(闽江学院图书馆,福建福州,350121)摘要 地方文献具有学科属性和地方区域性,其标引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读者的检索利用和特色馆藏的有效揭示。通过复分法和组配编号法比较,用中图法对地方文献进行分类标引时,更适合用主表揭示其学科属性,用复分表揭示其地区性。并对中图法(第五版)“中国地区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细化类目、统一标识、修改注释等建议。关键词 地方文献;闽都文献;分类标引;中图法;复分表分类号 G254.12Multi-Dimensional Indexing of Local Documents Based on Modified Auxiliary Table Taking Min Capital Literature as an ExampleZoujuan(Library of 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Fujian,350121)Abstract Local docu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subject and regional attribute, henc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local document indexing directly affects readers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of the documents, as well as the special collections effective revelation. By comparing auxiliary method and the coordination method, it is suitable for using the major table of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to reveal the subject property of local documents,and auxiliary table to reveal the local property. In view of Chinese Region Table in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5th edition),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such as refining category, unifying identification and changing comment and so on.Key words Local document;Min Capital document;Classification indexing;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Auxiliary Table Class Number G254.12近年来,随着地方文献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文献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公共图书馆甚至高校图书馆的重视,许多地方院校图书馆花费人力物力纷纷打造地方文献特色馆藏。有关地方文献方面的论文相继发表,其中多为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加工等方面的论述,少有论及地方文献的标引方面的文章。而地方文献标引的正确度、深度直接影响文献的检索利用和特色馆藏的有效揭示。本文旨在探讨适合地方文献的深度标引方法,在中图法中给其匹配一个科学合理的位置,以达到分组面、全方位揭示地方文献的学科属性和地方区域性。1 地方文献分类标引的现状目前,在类分地方文献的问题上,各馆基于不同的想法选用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些图书馆采用现行的某种分类表,分编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对某些类目进行了或多或少的修改;有些图书馆编制了地方文献专用分类表。这些做法都不利于文献统一分类编目,不利于实现书目数据共享。中图法作为我国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目前已普通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情报资料单位、国内主要大型检索刊物等,勿庸置疑,其科学性、成熟性和权威性均得到公认。中图法既然能为大多数文献的分类提供标准,也一定能有效指导地方文献的分类。因此,地方文献的分类应该严格以中图法为标准。闽都文献作为地方文献的一种,它真实地记载了闽都地区在2200多年历史长河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内的人文与自然的诸般现象,区别于普通文献之处在于它具有浓厚的地方区域性。任何事物都有多重属性,闽都文献也是由多个主题组成的复合体。中图法主表的等级列举式单一标准只能揭示闽都文献的学科主题,而学科主题之外的其他特征的描述就需要借助组配编号法或复分法等辅助标引来实现。2 组配编号法与复分法用于地方文献分类标引的比较组配编号法用于文献标引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根据中图法(第五版)使用规定,组配需要在其类目下注释有(如愿细分或如愿集中于此者,可用组配编号法)才能使用,目前并没有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那样可以自由组配的规定。而地方文献搜集范围通常包括论及本地方一切的著述,地方人物及著作,地方出版物等。它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政治经济、自然地理、风俗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从地方文献的学科专业属性来看,它并不局限于一个或几个类目之中,无法在特定的类目下做相应的注释,因此实际操作有难度。二是由于组配编号法连接的是两个或多个概念相关的主类号,并且“:”前面的主类号是相同的。地方文献虽然都具有相同的地方区域性,但是在中图法中无法为这个“共性”匹配一个合理的主类号,缺少组配编号法所需要的成组条件。因此,地方文献并不适用于组配编号法进行分类标引。复分就是通过标记符号将文献除学科主题之外的其他特征主题内容全面地、多维度地揭示和组织。其实组配和复分都是辅助标引的一种手段,都可达到缩小主表篇幅,细分类目,提高标引深度,增加检索入口的作用。只不过复分属于后组式的,即标记符号后边的类号是相同的,并且适用于任何一级类目且无需注释。尤其是中图法(第五版)通用复分表三“中国地区表”规定:凡主表中未注明“依中国地区表分”,而需用本表复分时,中国地区号码前需先加中国地区号“2”,并用国家地区区分标识“()”。1通过“中国地区表”的复分不仅可以将地方文献第二特征地区性充分揭示出来,而且为地方文献分类标引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相比组配编号法,地方文献更适合采用“中国地区表”的复分形式进行标引。3 针对“中国地区表”用于分类标引的问题分析3.1类目粗略 国外一些著名分类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和布利斯书目分类法(2版)中地区表的类目高达几千个,并且对本国类目划分到市或县级,对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也细分到省或主要城市。2而中国法(第五版)复分表三“中国地区表”类目粗略,只有49个,仅列举到地区和各省。涉及同一省级以下城市的文献集中在同一类号下,造成文献拥挤,影响读者检索利用。3.2 分类规则繁琐根据中图法(第五版)的使用规定:主表中注明“依中国地区表分”的,只需将地区复分号加于主表分类号码之后;主表中未注明“依中国地区表分”,而又需要复分时,先依世界地区表分,再依中国地区表分,并加上标识“()”;中国地区表中各地区如再采用其他标准细分时,则必须在地区号码后加“0”,以便与本地区所属的省、直辖市区别开来1。在使用复分表时,有时要加“()”,有时要加“2”,有时要加“0”,有时又不要加。这样的繁杂规定,给分类人员带来困惑,难免会出现错误。3.3注释有误“中国地区表”第二条注释:凡主表中未注明“依中国地区表分”,而需用本表复分时,中国地区号码前需先加中国地区号“2”,并用国家地区区分标识“()”。表面看来表述正常,但是深入推敲,就会发现问题。例如:根据第二条注释,福州现代经济史如需要用“中国地区表”复分,其分类号为F129.7(257.1)。而主类号F129的类名为“中国经济史”,其类号本身已具有中国属性,采用中国地区复分时,又加中国号码“2”。这样的话,主类号和辅助类号同时采用具有中国属性的号码,造成地区复分重复。4“中国地区表”的改造方案4.1增加类目细分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地区级及以上城市有280多个,县级城市有370多个。相比国外一些大型分类法,笔者认为:中图法作为我国一部普遍使用的图书资料分类法,应将“中国地区表”的类目细分到县级城市,采用原省级号码加上城市名称汉语拼音首字母大写来标识,以达到标引的专指。如有需要,县、乡、镇、村等地区参照县级市的地区复分规则。同时删除“中国地区表”中的专用复分表。这种配号方式既便于记忆,又便于文献的集中。例如:57 福建省 57FZ 福州市 57FQ 福清市 57CL 长乐市4.2 简化复分规定针对复分规定过于繁琐的问题,建议不管主表中是否有注明“依中国地区表”分,在使用本表复分时,统一使用地区复分标识符号“()”,内加地区号码。例如:福州的地区复分号码为“(57FZ)”。这样的规定,分编人员就不用考虑是否要加“()”;如果再用其他标准复分时,也不会出与该地区其他省、直辖市地区号码重复的现象,就无需加“0”,困扰分类人员的加“0”的问题迎刃而解。对于是否要加“2”的问题,这样规定:如果主类号的类名本身已具有中国属性,用“中国地区表”复分时,无需先加“2”,直接加地区复分号码;如果主类号的类名不具有中国属性,用“中国地区表”复分时,先加“2”,再加地区复分号码,但是“2”不放在“()”内。例如:福州寿山石志入TS933.212(57FZ),其主类号TS933.21的类名为“天然石料”,本身不具有中国属性,采用“中国地区表”复分时,先加“2”,再加“(57FZ)”。是否要加“2”的问题在目前看来还是没有真正解决,期待中图法新的版本能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使得分类标引能够简单化、科学化。4.3 全面修改注释针对“中国地区表”的注释有误的问题,建议删除第四第注释,将其余四条注释修改为:1、不论分类表中是否有注明“依中国地区表”分,在使用本表复分时,一律加上地区区分标识符号“()”。2、凡分类表中不具有中国属性的类目,需用本表复分时,中国地区号码前需先加中国地区号“2”,并且不将“2”置于标识符号“()”内。3、表内类名带有 符号的地区,是为处理旧图书资料而编列的。1 4、如有特殊需要,县、乡、镇等以下地区可参照县级市地区复分规则,以便同类书排列。4.4使用改造后的“中国地区表”多维度标引闽都文献实例本方案采用数字加字母标记,不仅有效解决了同一类号下文献拥挤的问题,而且容易记忆,操作简单,增强了“中国地区表”的易用性和助记性。(如表一)序号主题中图法(第五版)本改造方案分类号地区复分说明分类号地区复分说明1福州地方志K295.71“571”为福州地区号码K29(57FZ)(57FZ)为(福建+福州),取消“中国地区表”中的专用复分表2福州民国贸易史F729.6(257.1)先加中国地区号“2”,再加福州地区号码“571”“571”为福州号码F729.6(57FZ)类目本身就具有中国属性,复分时取消“2”,直接加福州地区号码3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研究S759.91(257.1)先加中国地区号“2”,再加福州地区号码“571”S759.912(57FZ)类目不具有中国属性,复分时先加“2”,再加福州地区号码(57FZ) (表一)5结论随着科学知识结构由简单到复杂,从一维走向多维的变化,文献分类标引的主要目的不再是用以组织分类排架和编制分类目录,而是多维度、细粒度地揭示文献信息内容,以便读者检索利用。不难看出,使用改造后的“中国地区表”标引地方文献,不仅可以将地方文献的多个组面全方位地揭示并组织起来,而且在实践应用中容易记忆,方便操作,利于检索。在OPAC系统中,读者只需在检索框中输入“(57FZ)”,便能一次轻松地将闽都文献全部排检出来,大大提高了文献的检全率和检准率。参考文献:1 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2 周卫妮. 浅折中图法(第五版)通用复分表的注释说明J. 图书馆杂志,2011(8):43-453 薛春香,侯汉清. 面向数字环境的中图法通用复分表修订思考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11):61-654 薛春香,侯汉清.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通用复分表修订的几.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