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专业 会计 学生 指导老师 摘 要 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 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其价值和数量的 确认至关重要 存货是处于不断购买 消耗和销售中的 因而存货计价也就相当重要 如何 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是一项制定企业会计政策的重要内容 所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不同直接 影响企业对存货的估价和存在不相同的报告利润 我国在 企业会计准则 有所规定 存货 发出时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 移动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来其实际成本 企业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 利润 税负等各种会计信息的披露有着不同的影响 企业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 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 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不足 如何根据企业自身 特点及存货的特性选择和寻求一种更有利于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便成了企业和会计工作 者共同应对和思考的问题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 税收筹划 其选择是否适合很重要 企业在 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也需考虑如何协调各种方法间的矛盾 从分析各个计价方法和各个计 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来选择更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 企业 存货 计价方法 选择 影响 0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i the choice of methods on inventory valuation major accounting student zhang li supervisor luo ming liang abstract inventory is very important asset in the enterprise and it is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rger in liquid assets of enterprise its confirmation of value and amount are of utmost importance inventory is continuous purchase consumption and sales thus inventory valuation is quite important the choice of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 is draw up of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policy of an important content choose different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will lead to different report profits and stock valuations our country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regulation all inventories the enterprise can be issue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choose to use fifo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moving method of mean individual valuation method lifo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costs enterprise choose different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influence on corporate profits the tax burden etc various kind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has a different effect enterprise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to choose suitable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and all kinds of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nsufficient according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nventory of enterprise characteristic selection and seek a more conducive to enterprise s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became enterprise and accounting workers respond to the common and thinking of problem enterprise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tax planning and its choice is very important enterprise in the choice of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 is to consider how to coordin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method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valuation methods and valuation methods influence on the enterprise to choose the more suitable method keywords enterprise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choice influence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ii 目目 录录 1 导论 1 1 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 1 1 1 选题目的 1 1 1 2 选题意义 1 1 2 论文写作思路 2 2 文献综述 2 2 1 存货计价的涵义及依据 2 2 2 选择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 3 2 2 1 以历史的成本为基础 3 2 2 2 坚持谨慎性原则 3 2 2 3 坚持以客观为原则 4 3 企业如何选择计价方法 4 3 1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4 3 1 1 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4 3 1 2 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7 3 2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因素矛盾及其协调 8 3 2 1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8 3 2 2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矛盾及其协调 8 3 3 从不同的角度看存货计价的选择 9 3 3 1 从存货的特点及管理要求角度看 9 3 3 2 从管理人员业绩评价角度看 10 3 3 3 从企业经营成果的角度看 10 3 3 4 从纳税的角度看 11 4 我国适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12 4 1 适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12 4 2 当前我国存货计价较为理想的方法 12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0 1 导 论 1 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 1 1 选题目的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情况 1 国内外研究情况 学者王竹泉在期刊 上海会计 上发表的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矛盾及其协调 写 道 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利润和存货估价 并对企业的税收负 担 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而学者周满奇在其写的 对存货计价方法的探讨 也有说 存货属于企业流动资产 分次购入或分批生产形成的 同一项目的存货往往是以不同 的计算货品的价值 就需要确定和选择一定的计算方法 可见存货计价方法的确认是 很必要的 学者段训辉的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及其影响 中写道 一个会计期间既 有新购入或新收入的存货 又有原有存货 而该期间发出的存货常常是既有原有的 又有新进 的 则发出存货的实际单位成本的确定就有多种计价方法 说明存货根据自身特点有不 同的计价方法 学者左刚的 浅谈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说道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受 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 统筹安排 科学决策 表明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也应该综合考虑 企业选择最适合进行进价 国外的学者美 国的安东尼在其著作 会计学 教程与案例 上写道 当高价格的存货积压很多的时候 这种降价并不普遍 当高价格存货不再积压时 批发价格的下降使社会公众也享受到了 降价的好处 由于存货的积压 存货的价格不同批次也有不同的价格 在高低价格中 寻求一种均衡怎样处理合适就显得很重要 所以 对于选择何种存货计价方法就显得尤 为重要 2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个别计价法 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后进先出法 移动平均法存货计价方 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计价方法对期末存货价值本期利润 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因素矛盾及其协调 从存货的特点及管理要求 管 理人员业绩评价 企业经营成果 纳税的角度看如何选择计价方法 1 1 2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存货计价方法不同的选择将对企业的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各项财务 指标 融资计划 投资决策等有影响 企业用此进行盈余管理 税收筹划 其选择是否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1 适合很重要 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考虑如何协调各种方法间的矛盾 如何根据企业自身 的特点以及存货的特性找到一种更有利于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从分析各个计价方法的 选择和个计价方法选择对企业的影响来选择更合适的方法 2 实际意义 存货作为企业重要流动资产之一 其价值和数量的确认至关重要 存货处于不断购买 消耗和销售之中 因而存货计价就相当重要 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经 营成果的影响不同 将会产生不同的存货估价和报告利润 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税收 负担 1 2 论文写作思路 根据坚持谨慎性原则 坚持客观性原则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为标准 实地的进行调 查 询问和观察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归纳总结分析 寻求相关人士的帮助 2 文献综述 2 1 存货计价的涵义及依据 存货 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 或者为了出 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 或者将在提供劳务过程或生产过程中耗用的物料 材 料等 存货计价方法 指的是对发出的存货和发出后的存货价值的进行计算而需要确定 的方法 准确的确定发出的存货价值 才能计算出准确的生产和销售成本 在一般工作 中 企业对存货进行计价可以用实际也可用计划成本 在实际成本计价的方式下 发出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分批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 移动加权平均 法 分批计价法等等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而采用任何一种方 法都难以兼顾各方面的要求 而不少企业由于对计价方法认识不全面 理解也不深刻 或者受到某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做了不适合的选择 从而对企业的存 货管理财务状况 税赋和经营造成不利于企业的影响 由于存货购入的时间及批次的不同 会导致存货购入价格和成本也会有所不同 从 而引起存货实物的流转与成本流转的不一致 因此 企业需要选择一种存货的计价方法 来达到存货实物与账簿记录的一致性 而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核算等方面有 着不同的影响 如何选择一种适应市场发展形势又有利于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也变成了 企业和会计工作者共同应对和思考的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2 2 2 选择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 存货计价方法之所以会有不同是因为存货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的不同和同样的存货 取得的实际成本不一致引起的 存货的流转包括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两个方面 在一般 情况下 自制或外购的存货成本与出售的产成品的成本流转是无法完全相同的 因此就 产生了存货的成本在销售和库存两个过程的差异分配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判定存 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标准不同 做出的选择也会不同 因此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之前必 须先明确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标准 为了准确反映存货的流转 在确定存货计价的方法 时 要坚持以下三个标准 以历史的成本为基础 坚持谨慎性原则 坚持以客观为原则 1 2 2 1 以历史的成本为基础 我国的 企业会计准则 有规定 存货应按取得的时候的实际上成本进行核算 这表明在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的前提下 我国现行的对存货进行计价的是以历史 的成本为基准的 历史成本的计量是会计计量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当企业将存货用于销 售或生产时 面对不相一致的采购成本 记录发出的存货单价时该按照逐个进行辨认每 次发出存货的价格或按平均价格来统一算出发出存货的价格 企业一般根据自己主要的 经营活动或者财务报表所需呈报来选择一种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 企业的流动资产中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存货 存货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 而 在实际生产当中 存货极有可能以比该成本高许多的价格卖出去 所以通过销售存货所 获得的数额往往比计算流动比率时所用的数额要大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通货膨胀的 持续 存货的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必然会产生偏差 2 2 2 坚持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无法确定的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所需做出来的判断 企业要有一 定的谨慎性 做到不虚计收益又不高估资产 对于或许会出现的费用和损失应进行合理 的预计 谨慎性原则既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步经营 也有利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 者在做出决策时 尽量避免风险 使风险收益实现最大化 后进先出法在传统理论中被 认为是合理地计量销货成本 减少存货利润 从而公允地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的较为科学有效的存货计价方法 后进先出法所体现的只是有条件有步骤有限制的谨慎 原则 而不是纯粹意义下的谨慎原则 因为一个会计期间的期末存货与另一个会计期间 的期初存货在质和量上有因循沿袭的关系 即一个会计期间的期末存货在数量和金额上 等同于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期末存货 所以后进先出法较之于先进先出法导致的期末存货 的降低也就相应地降低了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期初存货 由于期末存货与期初存货的内在 1王萍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 甘肃农业 2006 9 21 22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3 关系 后进先出的采用在一个会计期间降低了期末存货的价值 减少了存货利润与税金 却相应地在下一个会计期间提高了期末存货的价值 增加了存货利润与税金 基于企业 以现实状况和按既定目标不断从事生产经营的持续经营假设 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来 看 后进先出法并不能有效地消除因物价的波动而形成的存货利润 因此 后进先出法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谨慎做法 而是体现了有条件有步骤有限制的谨慎原则的暂时做法 2 2 3 坚持以客观为原则 不仅要如实地反映销售成本 又要如实地反映期末存货的成本 会计信息必须客观 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在遵循法律 法规的前提下 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是对会计信息 质量的基本要求 由于存货的实物管理一般是先进先出的 如用后进先出发对存货进行 核算 结果可能与实际上的情况不相符合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 期末存货均按期末的进 价进行计算 就接近于编表日的重置成本 使存货计价相比较为合理 采用后进先出法 的期末存货按照早期的单价进行计量就与编表日重置成本差距较大 存货的物价变化的 幅度越大 这种现象就显而易见 通货膨胀时 后进先出法产生的期末存货数量较低 就让资产的计价失去本身意义 运营成本 投资报酬率 流动比率也偏低 同时 存货 计价方法的选择还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必须考虑综合考虑 统筹安排 科学决策 3 企业如何选择计价方法 3 1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3 1 1 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1 个别计价法对存货的影响 个别计价法又称分批实际法 个别认定法 具体辨别法 是指每次领用或者发出存 货时 查明其入库的实际成本 作为该项存货发出或领用的实际成本 这种计价方法所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均以实际的历史成本反映 与 存货取得成本相符 不会造成实际流转与成本流转的差异 也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从 理论上讲这算是最理想的存货计价方法 只有那些具有可识别的特征而且数量不多 单 位价格又相当高的商品 容易识别 购入批次较少 单位价值高的贵重物资不能互换使 用的存货 或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单独存放的存货采用此方法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4 个别计价法在工作中成本较高 工作繁复 对大多数存货来说并不实用 先进先出 法以期初购入的存货先发出的一种存货流转为前提对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在通货 膨胀条件下 销售成本失实使利润虚计 采用个别计价法算出的发出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较准确 合理 不过要对发出和结 存的存货批次进行叫仔细的认定 用来辨出其收入所在的批次 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工作 量大 比较困难 采用此方法非常容易用来作为调节利润的方法 如果收入不好 估计 利润也会较低 便会以高价出售成本较低的商品 用来获取高利润 或以反方向来调低 利润 采用个别计价法时 每批购进商品应分别存放并分别登记库存明细账 销售的商品 应在专用发票上注明进货单价和批次 以便于核算其进货实际成本 一般情况下容易被 识别 购入批次少及单位价值高的物品或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及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 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可使用 而且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下都可运 用 2 先进先出法对存货的影响 先进先出法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 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 对发出存货计价的一种方法 以先购入的存货在后购入的存货的成本之前转出 来算出 发出存货的成本及期末存货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更侧重于反映公司的长期经营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家从 整体上对于企业的发展进行引导和协调时 希望能出现更多的国际知名企业 作为市场 主体的企业 也希望能够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走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价格总趋势不断上涨的情况下 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可以采取此方法计算而所 算出的结果会引起企业利润上升 资产的价值偏高 有利于加大债权人的信心和企业偿 债能力的评估 在融资时期企业的状况良好时 那么在拟订债券合同时也有更多的话语 权 这对企业来说 对其以后的再融资也提供了条件 先进先出法的缺点在于物价变动幅度大时 而发出存货成本又低 收入又高 不能 进行配比 对利润的准确性不利 而它的优点是期末的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市价 能够准 确反映存货的资金比例情况 先进先出法是指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 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 对发出存 货和结存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 每次发出存货是都是既定发出的是 库存最久的存货 期末存货则是最近入库的存货 因此 这种方法的使用条件是 假定 存货按先进先出顺序流动 如果企业发出存货时需要随时确定成本 又要是库存存货的 价值接近于近时取得的存货成本 许多企业是根据售出的商品实际成本与毛利润的和来 定其出售价格 从理论上来说这样能够让企业收回它在售出的商品上的投资 创造一些 利润来补给跟此相关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及获得合理的利润 若企业认为毛利是出售 价格和实际上出售的存货成本之间的差额 就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 如此变能在企业的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5 损益表中体现出这毛利 而采用先进先出法 即假定目前存货中的商品是最近才购入的 就能够计算得到与当前存货实际价值最接近的估价 这一结果与通货膨胀无关 先进先 出法能够不受时间限制的结转成本 但工作量复杂 若存货业务较多且存货的单价价格 波动较大时 进行操作时不方便 物价连续上涨时 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 而发出 的成本较低 会导致高估了企业库存存货的价值和当期利润 相反 就会低估当期利润 及企业存货价值 一般适用于小型的收发货的次数不多的企业 3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对存货的影响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期初存货的数量及本月购进的存货数量充当权数算出期末 存货成本及本期存货发出成本 它是期末时用存货的数量为权数来计算存货的平均单价 并计算出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优势是算法简洁 缺点是影响核算的及时性 在物价上涨或 下跌变化大的情况下 现行成本和按加权平均算出的期末存货价值差别较大 所以它用 于物价基本稳定的情况 它是根据每种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存货实际成本及 已耗或已销存货的一种方法 无论在上涨还是下跌情况下 计算出的存货成本与现行成 本都有一定的差距 并且这种方法在实地盘存制下才可用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的工作量不大 计算方法较简单 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 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企业不能任意进行存货成本的选择来调整当期利润 这种 方法在期末时才能算出加权平均单价 得出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成本 而在平时不能提供 具体的发出和结存存货的金额和单价 对存货的日常管理是不利的 而期末核算的工作 量加大 所以只适用于存货品种相对较少的且前后收入单位成本差较大的企业 加权平 均法能够让企业及时得知存货的结存情况 算出的平均单价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 本都能从客观上说明 但因每次收货时都需要算一次平均单价 工作量也比较大 对收 发货频繁的企业并不适合 4 后进先出法对存货的影响 后进先出法是指后入库的存货先发出 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 对发出的 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 期末结存存货的价值是反映最早 的收货成本 而本期发货成本则比较接近现时成本水平 采用后进先出法使发出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市价 而库存存货成本则偏离市价 因此 在物价上涨时期会使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接近现时成本水平 当期发出存货成本 与收 入的配比比较一致 能较客观地反映期间实现的利润 体现谨慎性原则 在通货膨胀下 销售所得利润较先进先出法的低 但当期的收人能和当期销售的成 本成比 反映当期企业的经营绩效 换句话说 通货膨胀为采用后进先出法创造了客观 条件 不过目前的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因为很少有企业按照后进先出的顺序发出存货 若按后进先出的顺序发出存货 先购入的存货就会被无限期的积压 这种情况对于企业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6 来说是不明智的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没出现过 5 移动平均法对存货的影响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每次收入存货以后 当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 计算出新的 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与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 而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收入 一次存货 就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 一个月内可能要多次计算平均单位成本 1 采用先进先出法能够使期末存货价值接近于市价 比较实际 但是由于每次发货都 要计算其实际成本 如果企业存货收发业务频繁 那么计算的工作量就非常繁重 在物 价上涨时期 已耗或已销成本就会偏低 使收入与成本不配比 当期财务成果不够真实 采用后进先出法使发出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市价 而库存存货成本则偏离市价 因此 在 物价上涨时期会使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接近现时成本水平 当期发出存货成本 与收入 的配比比较一致 能较客观地反映期间实现的利润 体现谨慎性原则 现行准则取消了 后进先出法 企业选择的余地变小 从这一点来说企业利用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来操纵 利润的可能性也变小了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月末一次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结 存存货成本 减轻了日常核算工作量 但由于已耗或已销货成本到月末才能计算确定 因此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 不利于存货的日常管理 此外 加权平均成本与现行成 本有一定差距 不论在物价上涨时期还是下降时期 都会使已耗或已销成本不切实际 影响财务成果的真实性 移动平均法只能用于永续盘存制 不能用于实地盘存制 综上所述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销货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因此选择何种计价方 法是企业的一项重大决策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环境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好存货的计 价方法 一旦选择 应遵守一贯性原则 不可以随意变更 3 1 2 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 存货计价的方法对期末存货价值的影响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 期末存货的成本按期末的进价计算 略接近编表日的重置成本 使资产计价相对来说合理 采用后进先出法时 期末存货的成本是按期初的单价进行计 算 就与编表日的重置成本相差较大 而物价变动较大 这种现象就越能被看出 在通 货膨胀时 投资报酬率 营运成本 流动比率偏低 单从利润角度来说 后进先出法以 较近的进货成本与较近的营业收入的比例来得出较有意义的利润数据 可以较准确地预 计企业的经营成果 得到的利润若以股利 所得税等形式全部用来分配 也不会对企业 原有规模持续经营造成太大的影响 反之 采用先进先出法以期初的存货成本与现时的 营业收入的比例来算出的结果导致毛利在某种程度上虚计 将毛利以股利 所得税等形 1段训辉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及其影响 财会通讯 2010 7 15 16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7 式进行分配 所收回的成本数额较低 不容易重置数量相同的存货 企业也就不能跟以 往的规模进行经营 2 对本期利润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不用会影响到期末存货价值和销售成本 对企业的利润 现金 流量 财务比率 税收负担等也会产生影响 存货价格的波动变化的不同企业在进行存 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时也决定了企业净收益额和企业销售毛利增减变化 对财务报表数字 的可观性也会有影响 从而对银行和其他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业绩评价的参考也有影响 再而在不同企业间比较经营业绩时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业绩评价的正 确性和可比性 3 2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因素矛盾及其协调 3 2 1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1 存货的特点 存货是有形资产 这一点有别于无形资产 它有较强的流动性 在企业中 存货是 处于不断销售 耗用 购买或重置中的 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和明显的流动性 也有实 效性和发现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存货能够规律的转变成货币 资产或其他资产 但长期不能耗用的存货 就可能变成积压物资或降价销售 从而造成 企业损失 2 对存货的管理要求 不同的存货有着不同的特点 根据特点进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存货内部管理的 一般特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采取先进先出法 但在同一存货购入批次较多的情况下 采取 先进先出的管理模式就会增加存货发出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这时选择加权平均法就相对 是较好的 而对于那些为指定项目生产和存放的存货和不能互相替换的存货项目采用个 别计价法就优于其他计价方法 3 2 2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矛盾及其协调 1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矛盾 存货计价应该选择何种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难 以满足到各方面的要求 先进先出法虽然能够较好地适应存货估价 业绩评价和存货管 理的要求 不过当物价连续上升的情况下会引起支付高额的所得税 而后进先出法与此 却恰恰相反 加权平均法除核算时的工作量相对少外 处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之 间 移动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的情况是大致一致的 除了核算时的工作量比加权平均法 相对大些 但是现代会计已广泛运用了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相关的处理 光看会计核算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8 工作量大与不大是无法来决定选择何种存货计价方法了 1 2 如何协调矛盾 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 若根据利益权衡及客观情况的变化 不断地在这两种方法间进行转换 会与一贯性原则的要求产生分歧 和采用另一种方法 的其他企业进行业绩的比较时就显得很困难 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同时 报告两种存货计价方法得出的会计信息 由于先进先出法和存货的业绩评价 实物管理 存货估价及存货销售价格的确定相关系 且这些又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纳所 得税是定期的 所以存货的日常核算可以采取先进先出法 到了期末时再采用后进先出 法对其进行调整 这样就能体现先进先出法对所得税支出的益处 当期的财务报告可以 同时列报出这两种不同存货计价方法核算的结果 3 3 从不同的角度看存货计价的选择 3 3 1 从存货的特点及管理要求角度看 个别计价法按生产或购入时已确定的单位成本来算出期末结存的存货成本 销售成 本及期末存货价值都能通过以实际购货的成本为基准 符合期末资产真实性原则及费用 和收益相配比的原则 先进先出法是设定谁先购进来谁就先发出 使存货的成本与购货 成本相差不大 期末所得的资产总额比较真实 加权平均法使本期销售的存货成本处于 期初购货成本与本期购货成本之间 期末存货价值确定次于先进先出法 因为在期末时 才能结算出存货的各种成本 对企业存货的管理情况包括金额 数量在过程中无法得到 极易造成非正常的损失或存货损失 从存货管理角度来说不与要求相合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不应该是盲目的 应充分考虑行业存货的特点 例如 对于生 产纸张的行业来说 存货纸张有以下特点 第一 存放的时间不宜太长 因为商品的木 浆和成品纸存放时间太长会泛黄会影响纸的白度 纸的白度下降 必然导致产品售价会 降低 甚至还会使产品受潮而引起霉变 直接造成产品的报废 第二 纸张的价格变化 波动大 生产纸张对木材的依赖性强 而我国森林资源十分匮乏 大量的木浆要从国外 进口得到 木浆的价格波动一直比较大 所以纸张的计价方法应选择先进先出法 一是 先进先出法较之加权平均法在提供会计信息质量上 尤其是在及时性和真实性上更能及 时准确客观地反映造纸企业的存货价值 存货价格波动性较大 采用此方法能使存货价 值接近物价变化的趋势 也能使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格趋于一致 使存货价格波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在当期损益中反映出来 最大限度地避免 了造纸行业在存货的核算中 虚盈实亏或实盈虚亏的现象 二是由于存货纸张不宜长期 存放 造纸企业在原料的使用上均是先购进先使用 产品也是先入库先销售 先进先出 1王竹泉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矛盾及其协调 上海会计 2001 11 13 14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9 法的选择符合纸张的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客观要求 1 选择存货计价方法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存货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 对于为特定项 目生产和存放的存货及无法互相替换的存货项目 就应采用个别计价法 要是存在着很 多可以替换的存货项目时 采用个别计价法是就会显得繁琐 就需要在加权平均法 先 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移动平均法之间做出选择 一般情况下 存货的实物管理应当 是先进先出 所以用先进先出法就满足存货的实际情况 3 3 2 从管理人员业绩评价角度看 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是否适合 与企业管理人员奖励机制业与绩效评价方法也有一 定的关系 有很多企业根据利润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管理人员的业绩 换句话说企业的管 理人员报酬多与少跟企业利润密切相关的 由此得出的评价结果可用来奖励管理人员 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便希望在任期间的经营业绩存在较高的利润 并且企业所有者或者 股东对经营人员的评价一般也用利润指标来衡量企业现况 存货价值越高 流动比越高 给企业筹资带来的便利越多 根据企业业绩评价及内部管理可得采用先进先出法就相较 合理 对不同企业的营业业绩进行比较时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也将影响业绩评价的准 确性 管理人员通常偏向采用先进先出法 这样做就会高估其任职期间的利润水平 获 得更多的眼前利益 因为存货的实物管理通常采用先进先出 若是用后进先出法进行核算 结果不符合 实际情况 而且虽然后进先出法能够使所得税减少 但也会使净收益减少 从而影响管 理者的经营业绩及以净收益为基础的各种报酬和奖励 所以从业绩评价及内部管理的角 度出来讲 用先进先出法比后进先出法更加适合 3 3 3 从企业经营成果的角度看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着销售成本的计算和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 从 而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量比率 利润 税收负担等 通常在物价连续上升时 后进先出 法的采用使期末存货 销售毛利 净收益额和所得税较低 而先进先出法的计算结果却 与之相反 而物价持续下跌 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计算并确定发出存货的价值 才能计算出正确的销售成本和生 产成本 而存货计价的方法选择的不同对企业盈亏情况 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1 对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的影响 计价过低的期末存货 当期在资产负债表上的相关项目的数额也就相应减少 如果 期末存货计价过高 那么当期在资产负债表的相关项目的数额也会因此相应增加 相应 1 张志远 浅谈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5 16 17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10 的期初存货计价估计过高 当期的资产负债表上相关项目数额可能会减少 由此资产负 债表上的负债 流动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 会因存货计价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得出不一样的数额 2 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个别计价法因实际操作中的成本较高 工作繁琐 对大多数存货来说并不实用 先 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 对发出的存货进行的计价方法 接近最近购买成本 当销售成本偏低时 利润就虚增 后进先出法是先进的存货后发出 发出的存货按最后 购进的单价计价 销售成本较接近当前的市价 在通货膨胀下 销售利润比采用先进先 出法低 当期的销售成本与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 反映当期经营者的经营绩效 采用移 动加权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使本期销售成本在当期购货成本与早期期货成本之间 所得 到的销售成本难被控制 便得到了广泛使用 不过采用此类方法会让当期实际进货成本 比例所得到的销售利润小于当期销售利润 计算所得到的销售成本不能消除通货膨胀的 影响也不能与当前的销售利润成比 这会对企业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1 3 对本期利润的影响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 会得到不同的期末成本 从而出现不同的企业利润 进而影 响了所得税的数额 在实际工作中 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也是企业作为纳税人进行纳税 调整的有效工具 期末存货的大小与利润高低呈正向关系 与销售成本的高低呈反向关系 由此影响 了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通常当物价连续下降时 发出的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为佳 由于采用先进先出法得出的期末存货较低 能够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 相对减少企业当 期收益 增加企业当期的销售成本 在物价不稳定时 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计价 可用来避免各期利润高低浮动 企业各期应纳税所得额不平稳 增加了企业资金统筹难 度 极有造成企业应纳所得税额过高及年度资金周转困难的可能 使财务陷入困境 影 响了企业的其他经营活动 不论物价如何变动 变高变低 采用平均法核算 结果总介 于后进先出法和先进先出法之间 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其处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差异也会 对选择何种的存货计价方法使企业的一般财务有何种变化有着影响 3 3 4 从纳税的角度看 计价方法选择的不同 对企业利润 纳税或成本计算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要达 到合理节税目的就要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 当存货的价格有下降的趋势时 用先进先出 法会比较合适 而存货价格有上升的趋势时 用加权平均法比较好 采用加权平均法还 是先进先出法 纳税人所缴纳得税金都是一样的 但存货计价方法不同 存货成本在一 定的纳税年度中反映的是不同的 从而影响了该纳税年度的所得税款分配 把大量税款 1左刚 浅谈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财会月刊 2000 10 27 28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11 移至以后年度去缴纳 实现延期纳税 在存货价格上涨时 企业所得税税负由重到轻为 先进先出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后进先出法 故企业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最佳是用后进先出法 当期成本最 高 利润降低 期末存货成本最低起到延缴纳企业所得税 还能减少因涨价对企业带来 的不利影响 相反 物价下降选择顺序正好与之颠倒 最佳采用先进先出法 选择合理 的存货计价方法 能够适当减轻企业所得税数额 个别计价法的存货与发出及期末存货 的成本是以购入时的实际成本算的 存货价格不管如何变动及其他各种因素如何变不会 影响存货成本 也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在这种存货计价法下 计算出的企业利润是最 真实的也是最准确的 先进先出法计价时 企业发出存货的成本接近期初购入的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与后 购入的存货成本相差不大 换句话说在涨价时先进先出法会使市场价值高于发出的存货 价值 使企业产品成本偏低当期利润虚增 由此加大了所得税的税负支出 降价时如果 还用先进先出法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对于企业利润来讲是有利的 加权平均法对存货价 值进行加权平均 也就是平均了期内每批次存货 单纯来说最终得到的利润也应是平均 值 这样可避免因物价幅度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不过各批次存货价格差较大时 得出的 利润有悖于真实值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目前我国税法中还未对企业纳税核算和会计计算必须采用同一种存货计价方法的进 行明确的规定 因先进先出法与存货销售价格的确定 业绩评价 存货的实物管理及存 货估价相适应 缴纳所得税又是定期不变的 所以在存货的平常核算时可以采用先进先 出法 到了期末再用后进先出法进行调整 这样就能发挥后进先出法减少能所得税支出 的优势 当期的财务报告可以同时列报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得出的结果 4 我国适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4 1 适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在我国适用的存货计价方法有两种 即 后进先出法 和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法 首先 这是我国会计制度与西方会计制度接轨的需要 符合国际会汁质例要求 随 着 wio 的临近及国际贸易往来的增多 我国会计核算方式要符合世界经济状况需要 其次 这是我国主要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企业类型 大多以股份制公 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这两类企业的发展涉及到有关方面的支持 如投资人 债权人 职工及国家职能部门等 他们均需要了解企业资产结构 计价及收益的详细资料和真实 情况 从而为这两种方法的存在提供了客观条件 最后 它充分体现会计要求的谨慎性原则 存货的发出 采用后进先出法 不仅能 够谨慎地反映当期会计利润 避免企业过度分配 维护投资者 债权人利益 还能使当 期销售成本与销售收人配比 满足含 十的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12 期末存货的计价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使存货能符合资产 的真实含义 提供 可信的流动资产及流动比率数据 从而满足社会有关方面对企业信息真实性要求 4 2 当前我国存货计价较为理想的方法 尽管后进先出法有其不足 但在目前我国国情下 仍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首先 通货膨胀的经济大环境为后迸先出法的采用创造了客观条件 尽管为了削弱 通货膨胀的影响 有关方面已经提出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但是 这一方法在我国尚未 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差别和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考核 方法使国有企业倾向于采用有利于提高当期会计利润的会计方法 笔者认为 近年来 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与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不无关系 再次 后进先出法不仅能够谨慎地反映当期会计利润 避免企业利润的过度分配 维护投资者 债权人的长远利益 还能够客观地反映当期销售成本 与当期销售收入配 比 满足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13 结论 对企业来说 如何选择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哪种存货计价方法最适宜 主要看企业从 何种角度看 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另外还要看企业所经营存货的特点和财产物资的 盘存制度以及物价变动情况等 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才是最好的计价方法 企业才会从 中受益 所以企业必须从各个角度考虑 取其长 综合决定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 方法 在理论界有很多支持后进先出法的理论 认为后进先出法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 1 个 很好的选择 后进先出法有着无可厚非的优点 而且以后也很有可能重新作为存货计价 的备选方法 但是在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是有利于我国现行的宏 观经济和证券资本市场进 1 步发展的 准则的变化使得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面临 着 1 次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通过调查和数据统计 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 1 般具 有毛利率较高 资产负债率较低 存货占流动资产 或资产 比重较小等特点 这说明 税收收益 财务报告成本 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借款的限制性条款 国家政策 奖励 机制等均是影响企业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潜在因素 企业在选择新的存货计价方法时必 须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 统筹安排 科学决策 从自身出发 全面观察企业所处经济 大环境 扬长避短 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才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14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矛盾及其协调 上海会计 2001 11 13 14 2 周满奇 对存货计价方法的探讨 商业研究 2004 5 12 14 3 左刚 浅谈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财会月刊 2000 10 27 28 4 许骞 杨荣本 新会计准则发出存货计价规定的影响和意义 商业现代化 2006 11 23 24 5 王萍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 甘肃农业 2006 9 21 22 6 段训辉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及其影响 财会通讯 2010 7 15 16 7 聂涛 浅析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齐鲁珠坛 2011 4 21 22 8 钟细珍 几种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才智 2010 7 17 19 9 沈永军 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 2010 12 11 13 10 聂沁 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成本的影响 企业导报 2010 3 26 27 11 纪丽芳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税务筹划 财会通讯 2009 5 27 28 12 张志远 浅谈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5 16 17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15 致 谢 时光飞逝 大学四年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 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 心中 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 从这里走出 对我的人生来说 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 要把所 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 取得了些许成绩 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 感谢老师们四年来对我孜孜 不倦的教诲 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 情同兄妹 三年的风风雨雨 我们一同走过 充满着关爱 给我留下了 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 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是他们辛勤的劳作 无私的 付出 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 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 抚养与培育 同时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 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 如果没 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 我很难顺利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最后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 罗明亮老师 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帮助和指导 不 厌其烦的帮助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 另外在学校图书馆找寻相关的资料 也给我提 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 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 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 正 本科毕业论文 论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库存商品计价方法的选择 伊瓦拉 金星 c 1 企业库存 库存被定义为一个详细的明细表 逐项报告和记录库存科目发生的相关行为 尤其是 定期调查的货物和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控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象棋摆棋课件
- 2025带地下室独立别墅出售合同范本
- 2025版地质灾害监测土石方运输服务合同
- 2025版新一代生物识别门禁系统采购安装合同
- 2025版速记服务与法律文件翻译保密合同-聚法通专业保密
- 2025标准养老院物业服务合同样本
- 2025版大数据分析委托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语音干货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企业细饲料买卖合同
- 电网通信技术课件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题及参考答案
- 小儿胃肠功能紊乱护理查房
- 废旧油漆桶管理制度
- 2025年高中数学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详解答案
- 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课件 内嵌视频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 小区物业监控管理制度
- 中医砭石疗法课件
- T/CECS 10128-2021不锈钢二次供水水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