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91.080.30Q21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1837-2010 J*-2010 蒸压粉煤灰砖建筑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autoclaved fly ash brick masonry buildings 2010-11-03发布 2010-12-03实施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前 言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8辽建字第78号文件和辽宁省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关于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蒸压粉煤灰砖建筑技术规程项目计划要求,规程编制组经过对我省蒸压粉煤灰砖生产及应用的情况广泛调查研究,深入试验分析、认真总结经验,依据目前蒸压粉煤灰砖生产工艺、机械装备及工程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4.建筑设计及建筑节能设计;5.结构设计;6.施工技术与质量验收。本规程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阳建筑大学 参编单位:辽宁省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营口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辽阳市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辽阳市建委工程图审查办公室营口沿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辽阳意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辽宁华镁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营口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大连泰山热电有限公司宏泰建筑材料分公司主要起草人:高连玉 赵成文 李庆繁 王世明 陈翠红 梁玉君 刘 斌 刘 甦 姜丽娟 姜 凯 王 彪 马桂臻 崔桐嘉 宋 波 王 鑫 曲 馗 陈建伟 刘智弘 王洪波 杨庆良 朱 钒 毕可伟 王 峰 主要审查人:由世岐 刘泽生 唐 明 曹 阅 郑襄勤 吴 村 肖奎良 赵 岗目 次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2.1 主要术语2.2 主要符号3 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3.1 材料3.2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计算指标4 建筑设计及建筑节能设计4.1 建筑设计4.2 建筑节能设计5 结构设计5.1 设计原则5.2 一般规定5.3 墙体裂缝控制措施5.4 抗震设计5.5 多层房屋抗震构造措施6 施工技术与质量验收6.1 一般规定6.2 施工准备6.3 砌筑工程6.4 抹灰工程6.5 质量验收本规程用词说明条文说明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2 Terms and symbol2.1 Main terms2.2 Main symbol3 Calculation index for materials and masonry3.1 Materials3.2 Calculation index for autoclaved fly ash brick masonry 4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energy saving design4.1 Architectural design4.2 Architectural energy saving design5 Structure design5.1 Design principle5.2 General requirements5.3 Wall crack control measures5.4 Seismic design 5.5 Aseismic constructor measures of multi-storey buildings6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quality6.1 General rules6.2 Preparation of construction6.3 Masonry engineering 6.4 Plastering engineering 6.5 Quality AcceptanceThis specification uses the term descriptionProvisions description1 总 则1.0.1 为促进辽宁省墙体材料革新,满足节能、节地、环保、利废的需要,使蒸压粉煤灰砖建筑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和确保工程质量,制订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我省非抗震设防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的地区,以蒸压粉煤灰实心砖为承重墙体材料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 本规程所指的蒸压粉煤灰砖,其产品标准应执行辽宁省地方标准蒸压粉煤灰砖DB21/*。1.0.4 蒸压粉煤灰实心砖砌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和辽宁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14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1477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主要术语2.1.1 蒸压粉煤灰砖 autoclaved fly ash brick以粉煤灰、石灰(电石渣)或水泥等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外加剂和含硅集料,经坯料制备、加压排气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硅酸盐砖。2.1.2 蒸压粉煤灰实心砖 autoclaved fly ash solid brick 无孔洞的蒸压粉煤灰砖,规格尺寸为240mm115mm53mm。2.1.3 专用砌筑砂浆 special masonry mortar 由水泥、砂、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机械拌和制成。专门用于提高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剪强度的砌筑砂浆,简称专用砌筑砂浆。2.1.4 控制缝 control joint设置在墙体应力集中、刚度突变、沿墙体垂直灰缝等部位,其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墙体自由变形和对外力有足够抵抗能力与防护要求的构造缝。2.1.5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category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根据施工现场的质保体系、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砌筑工人技术等级综合水平划分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级别(施工质量控制级别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确定)。2.1.6 折压比 ratio of bending-compressive strength 块材抗折强度试验平均值与其强度等级的比值。2.1.7 软化系数 softening coefficient砖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自然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2.1.8 平均传热系数 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考虑钢筋混凝土梁、板、柱(芯柱)等影响后的外墙传热系数平均值。2.1.9 蓄热系数 heat mass coefficient of material 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2.1.10 热惰性指标 index of thermal inertia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的无量纲指标。单一材料的热惰性指标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多层材料的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等于各种材料层热惰性指标之和。2.1.11 露点温度 dew point temperature在一定的空气压力下,逐渐降低空气的温度,当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开始凝结形成水滴时的温度叫做该空气在空气压力下的露点温度。2.2 主要符号2.2.1 材料 MU砖的强度等级; M 砂浆的强度等级; Ms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C混凝土的强度等级;f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v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E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yh 水平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h、fyc 分别为墙体水平钢筋、构造柱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 V墙体剪力设计值; 0对应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2.2.3 几何参数 A砖墙体横截面毛面积;Ash 层间墙体竖向截面的钢筋总截面面积;Ac 中部构造柱的横截面总面积;Asc 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截面总面积。2.2.4 计算系数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c 中部构造柱参与工作系数;c墙体约束修正系数。 3 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3.1 材料3.1.1 用于承重结构的蒸压粉煤灰砖,除应满足辽宁省地方标准蒸压粉煤灰砖DB21/*外,尚应满足本规程的规定。3.1.2 蒸压粉煤灰实心砖的强度等级:MU25、MU20、MU15。 3.1.3 承重蒸压粉煤灰实心砖的折压比应符合表3.1.3的要求。表3.1.3 承重蒸压粉煤灰实心砖折压比最低限值强度等级MU25MU20MU15折压比最低限值0.180.200.253.1.4 蒸压粉煤灰砖的质量吸水率不应大于20。3.1.5 蒸压粉煤灰砖的干燥收缩值不应大于0.5mm/m。3.1.6 蒸压粉煤灰砖的抗冻性应符合表3.1.6的要求。表3.1.6 蒸压粉煤灰砖抗冻性能 适 用 条 件抗冻等级质量损失%强度损失% 辽 宁 地 区F502.020注:1 F指冻融循环次数; 2 表中指标应为10块砖抗冻性平均值。3.1.7 蒸压粉煤灰砖的碳化系数不应小于0.85。3.1.8 蒸压粉煤灰砖的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85。3.1.9 普通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M15、M10、M7.5、M5;用于蒸压粉煤灰砖砌体专用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Ms15、Ms10、Ms7.5、Ms5。注:确定砂浆强度等级时,应采用含水率小于2的蒸压粉煤灰砖作为砂浆试块成型的底模。3.1.10 蒸压粉煤灰砖墙体宜采用专用砂浆砌筑和抹灰。 专用砌筑砂浆的应用,须进行研究性试验、通过技术鉴定并经相关规程编制机构的认定。3.1.11 有抗冻性能要求的砌体,砌筑砂浆的抗冻标号应符合表3.1.5的规定。3.2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计算指标3.2.1 龄期为28d的蒸压粉煤灰实心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时,应根据蒸压粉煤灰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按表3.2.1采用。表3.2.1 蒸压粉煤灰实心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15 / Ms15M10 / Ms10M7.5 / Ms7.5M5 / Ms50MU253.602.982.682.371.05MU203.222.672.392.120.94MU152.792.312.071.830.823.2.2 龄期为28d以毛截面积计算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时,应根据普通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按表3.2.2采用。 表3.2.2 沿砌体灰缝截面破坏时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 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MPa)强度类别破坏特征砂浆强度等级 M10 / Ms10 M7.5 / Ms7.5 M5 / Ms5轴心抗拉ft沿齿缝 0.12 / 0.19 0.10 / 0.16 0.08/ 0.13弯曲抗拉ftm沿齿缝 0.24 / 0.33 0.20 / 0.29 0.16 / 0.23沿通缝 0.12 / 0.17 0.10 / 0.14 0.08 / 0.11抗剪fv沿通缝 0.14 / 0.17 0.11 / 0.14 0.09 / 0.11注: 当砖搭接长度与砖高度的比值小于1时,其ft和ftm应按表中数值乘以搭接长度与砖高度的比值后采用; 3.2.3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不得采用C级施工质量控制。3.2.4 下列情况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其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a:1 无筋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构件,实心砖砌体截面面积小于0.3m2时,a为其截面面积加0.7;配筋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构件,实心砖砌体截面面积小于0.2m2时,a为其截面面积加0.8。构件截面面积以m2计。2 当砌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对表3.2.1中的数值,a为0.9;对表3.2.2中的数值,a为0.8;对配筋砌体构件,当其中的砌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仅对砌体的强度设计值乘以调整系数a。3 验算施工中房屋的构件时,a为1.10。3.2.5 表3.2.1和表3.2.2中数值为混合砂浆砌筑,如采用专用砂浆,可根据研究性试验确定。3.2.6 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应按砂浆强度等级为零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进行验算。冬期施工采用掺盐砂浆法施工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施工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其砌体的稳定性可不验算。配筋砌体不得采用掺氯盐砂浆。3.2.7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弹性模量可取1060f,线膨胀系数可取810-6/,收缩率可取0.2mm/m。3.2.8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重力密度可按16kN/ m3采用。3.2.9 两面无粉刷蒸压粉煤灰实心砖墙体的耐火极限应按表3.2.9采用。表3.2.9 蒸压粉煤灰砖墙体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墙体厚度(mm)耐火极限(h)燃烧性能1201.5非燃烧体2403.0非燃烧体3.2.10 240 mm、120 mm厚双面抹灰(每面各20 mm厚)的蒸压粉煤灰实心砖墙体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分别按52dB、42dB取值。3.2.11 两面未抹灰的240mm实心砖墙体的传热系数k为2.1W/(mK)。3.2.12 蒸压粉煤灰实心砖墙体的热阻Rb和热惰性指标Db按照表3.3.12采用。表3.3.12 蒸压粉煤灰砖墙体的热阻和热惰性指标计算值墙体厚度hmm热阻Rb(m2K)/W热惰性指标Db1200.161.802400.323.60注:1墙体两面未抹灰,不含内、外表面换热阻;2 当有可靠的试验数据时,热阻、热惰性指标可根据试验值确定。4 建筑设计及建筑节能设计4.1 建筑设计4.1.1 房屋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的规定。4.1.2 房屋的建筑平面及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建筑平面宜简洁、规则,体形凹凸转折不宜过多,立面不宜突变过大; 2 墙体按相关标准设置变形缝时,应做好墙面的盖缝处理;3 预留孔洞、管线槽口以及门窗、设备等固定点及固定件,均应在施工图上详细标注;4门厅和楼梯间内,应安排好竖向水、暖、电管线用的管道以及各种表盒位置,表盒安装后的楼梯及通道的尺寸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5 下水道主管道应明管布置。4.1.3 蒸压粉煤灰砖建筑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墙体宜作双面抹灰,勒角抹灰应采用水泥砂浆;2 伸出墙外的雨蓬、开敞式阳台、室外空调机搁板、遮阳板、窗套、外楼梯根部及水平装饰线脚等处,均应采用有效的防水措施;3 防潮层应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且应至少高于室外地坪150mm;4 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内墙抹灰应采用水泥砂浆,并应有防水、防潮措施。4.1.4 蒸压粉煤灰砖建筑的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屋面混凝土构件不得外露,应有保温隔热措施;2 设有挑檐的屋面,保温层应覆盖全部檐口,并应沿挑檐的横向设置缝宽为20mm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2m,并用柔性材料嵌缝;3 钢筋混凝土屋面不得采用屋面板下设保温层的做法。4.2 建筑节能设计4.2.1 房屋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4.2.2 住宅类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宜大于0.3,当大于0.3则应对外墙加强保温,其平均传热系数应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4.2.3 蒸压粉煤灰砖建筑外墙可采用外保温或夹心复合保温墙体,保温材料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其保温层厚度及构造应按国家节能设计标准计算确定。4.2.4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的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各部位的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遮阳系数和蒸气渗透性能均应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2围护结构各部分的构造措施除应满足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外,尚应满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整体性及变形性能的要求,且便于施工;3 墙体和楼地板设计除应满足建筑节能设计外,尚应满足建筑装饰、管线埋设及安装和维修的要求;4当采用外复合保温墙体时,饰面层应选用防水透气性材料或做透气性构造处理;5当采用夹心复合墙时,保温层应可靠固定在内叶墙上,且与外叶墙间应设置空气间层,其厚度宜为20mm,在楼层处外叶墙竖向灰缝设置排湿构造措施。4.2.5 外墙的传热系数应取考虑局部热桥影响的平均传热系数。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确定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均应按60%采用。4.2.6屋面应按照下列建筑热工要求进行设计:1 屋顶保温层厚度应通过建筑热工设计计算确定;2保温墙体的女儿墙应采取有效保温措施。5 结构设计 5.1 设计原则5.1.1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5.1.2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并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5.1.3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和结构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确定。5.1.4 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建筑结构按表5.1.4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选用。 表5.1.4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二级严 重一般的房屋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注:1对于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2对地震设防区的砌体结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根据建筑物重要性区分建筑物类别。5.1.5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整体稳定性验算、房屋静力计算及构造措施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的有关规定执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及构造措施,除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5.2 一般规定5.2.1 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U20的实心砖,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或Ms10的专用砂浆砌筑;2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的墙、柱所用材料最低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5.2.2 防潮层以下及潮湿部位的墙体不得用软化系数小于0.90的蒸压粉煤灰砖。5.3墙体裂缝控制措施5.3.1 软土或有软弱下卧层地基上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房屋,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三层和三层以上的房屋,长高比2.5L/Hf3.0时,宜做到纵墙不转折或少转折,并应控制其内横墙间距或增强基础刚度。当房屋的预估最大沉降量不大于120mm时,其长高比可不受限制;2 选择整体性能好的基础,在基础顶面沿纵、横向内外墙布置具有足够刚度的贯通钢筋混凝土地梁。3 建筑地基倾斜值应不大于0.003。注:1 L为建筑物长度或沉降缝分隔的单元长度(m);Hf为基础顶面标高算起至檐口高度(m);2 倾斜指基础沉降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之比值。5.3.2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按表5.3.2采用。表5.3.2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屋盖或楼盖类别间距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外保温墙体(夹心保温墙体)且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50非外保温墙体或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32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外保温墙体(夹心保温墙体)且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60非外保温墙体或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40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外保温墙体(夹心保温墙体)且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75非外保温墙体或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48瓦材屋盖、木屋盖或楼盖、轻钢屋盖80注 1外保温墙体包括外墙外保温墙体或夹心保温复合墙体;2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3墙体的伸缩缝宜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重合。5.3.3 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1 顶层及女儿墙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应不小于M7.5或Ms7.5;2 顶层端部开间墙体内宜增设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女儿墙构造柱应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整浇在一起;3 顶层屋面板下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外墙拉通,圈梁高度不宜小于18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根直径14mm的钢筋;顶层端部两开间墙体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根直径6mm间距为500mm的水平钢筋;4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纵向钢筋不宜少于2根直径4 mm的钢筋,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或2根直径6 mm的钢筋,并应伸入过梁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多孔砖砌体不小于800mm。5.3.4 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墙体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1 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2在一层外墙窗台板下设置通长的钢筋混凝土现浇带,带高度不应小于100mm,纵筋不少于3根直径10 mm的钢筋,横筋直径6 mm间距25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3除一层外墙窗台板下的各层门窗过梁上及窗台板下第一和第二道水平灰缝内宜设置焊接钢筋网片或2根直径6 mm的钢筋,焊接钢筋网片或钢筋应伸入两边窗间墙内,每边不小于600mm;4当墙长大于5m时,宜在每层墙高度中部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3根直径6 mm的通长水平钢筋,竖向间距宜为500mm。5.3.5 蒸压粉煤灰砖用于填充墙时,砌体与梁、柱或混凝土墙体结合的界面处(包括内、外墙),应在粉刷前设置细钢丝网片、耐碱涂覆玻纤网格布(网片宽400mm,沿界面缝两侧各延伸200mm),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裂措施。5.3.6 高度大于4m的填充墙(隔墙),应在其1/2高度处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其截面高度应不小于100mm,纵向配筋应不少于3根直径10 mm的钢筋,横向配筋不应少于直径6 mm间距为250 mm的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5.3.7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宜沿竖向每隔400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根直径6mm的钢筋或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每边不小于600mm。5.3.8 墙体预留宽度不小于500mm的电表箱、消防栓洞口时,应沿洞口周边设置封闭的钢筋混凝土边框。5.3.9 蒸压粉煤灰砖夹心复合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叶墙砖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15;2 外叶墙应分层托挑,并将每层外叶墙顶部缝隙用柔性材料填实;3 内、外叶墙间拉结件(筋)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第6.2.16条的规定。5.4 抗震设计5.4.1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多层房屋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5.4.1-1的规定;表5.4.1-1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房 屋 类 别设 防 烈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6780.05g0.10g0.15g0.20g0.30g高度(m)层数高度(m)层数高度(m)层数高度(m)层数高度(m)层数多层砌体217217217186155底部框架-抗震墙227227196196165注:1抗震横墙厚度不小于240mm; 2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房屋,房屋的总高度、层数应比表5.4.1-1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房屋,还应再减少一层; 3 当砌体的抗剪设计强度仅达到0.12MPa时,房屋的总高度、层数应比表5.4.1-1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当砌体的抗剪设计强度达到0.17MPa时,房屋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5.4.1-1的规定。2房屋的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比值宜不大于表5.4.1-2的要求。表5.4.1-2 房屋最大高宽比烈 度678最大高宽比2.52.52.03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5.4.1-3的规定。表5.4.1-3 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m)屋(楼)盖类别设 防 烈 度6度7度8度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15151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11119木9945.4.2 多层房屋的层高不应大于3.3m。采用约束砌体的多层房屋层高不应大于3.6m。5.4.3 7度抗震设防区6层建筑的底部两层、5层建筑的底部一层蒸压粉煤灰砖抗震墙及8度抗震设防区的的所有抗震墙均应采用配筋砌体,其水平灰缝应配置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得低于0.07%。5.4.4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沿阶梯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确定:fVE=zN fV (5.4.4)式中 fVE砖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 fV 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 zN 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应按表5.4.4采用。表5.4.4 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蒸压粉煤灰转 s0 /fV0.0 1.0 3.0 5.0 7.0 10.0 15.0 zN0.80 1.00 1.28 1.50 1.70 1.95 2.32 注:s0为对应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5.4.5 蒸压粉煤灰砖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验算:1 一般情况下,应按下式验算:VfVEA/RE (5.4.5-1)式中 V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墙体剪力设计值(N);A砖墙体横截面毛面积(mm2);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承重墙两侧均设构造柱的墙体,应取0.9,其他墙体应取1.0,自承重墙取0.75。2 采用水平配筋的墙体,应按下式验算:V (fVEA+s fyh Ash) (5.4.5-2)式中 fyh 水平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sh 层间墙体竖向截面的总水平钢筋面积,其配筋率不应小于0.07且不大于0.17;s 钢筋参与工作系数,可按表5.4.5 采用。 表 5.4.5 钢筋参与工作系数墙体高宽比 0.4 0.6 0.8 1.0 1.2 s 0.10 0.12 0.14 0.15 0.123 当按式 (5.4.5-1)、(5.4.5-2)验算不满足要求时,可计入基本均匀设置于墙段中部、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且间距不大于4m 的构造柱对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按下列简化方法验算: Vc fVE(A-Ac)+c ftAc+0.08fycAsc+s fyhAsh (5.4.5-3)式中 Ac 中部构造柱的横截面总面积(对横墙和内纵墙,Ac0.15A 时,取0.15 A;对外纵墙,Ac0.25 A 时,取0.25 A);ft 中部构造柱的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Asc 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截面总面积(配筋率不小于0.6,大于1.4时取1.4);fyh、fyc 分别为墙体水平钢筋、构造柱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c 中部构造柱参与工作系数;居中设一根时取0.5,多于一根时取0.4;c墙体约束修正系数;一般情况取1.0,构造柱间距不大于3.0m 时取1.1;Ash层间墙体竖向截面的总水平钢筋面积,无水平钢筋时取0.0。5.4.6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房屋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5.5 多层房屋抗震构造措施5.5.1 当墙体抗震配筋构造与裂缝控制措施重叠时,应符合抗震配筋构造。5.5.2 多层房屋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下简称构造柱):1 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5.5.2的要求;2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5.5.2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3 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5.5.2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本条2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 度不超过四层、7 度不超过三层和 8 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4 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设置构造柱;5 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达到0.12MPa时,应根据增加一层的层数按本条14 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 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表5.5.2 构造柱设置要求房 屋 层 数设 置 部 位6度7度8度四、五三、四二、三楼、电梯间的四角,楼梯斜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 隔15m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楼梯间对应的另一侧内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六、七五四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六五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5.5.3 多层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屋盖的砖房,应按表5.5.3 的要求设置圈梁;纵墙承重时,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2 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表5.5.3 多层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墙 类设 防 烈 度6、78内墙和外纵墙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内 横 墙同上;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4.5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2m;构造柱对应部位同上;各层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4.5m;构造柱对应部位5.5.4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的构造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相关要求。5.5.5 多层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120mm;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或采用硬架支模连接,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 或采用硬架支模连接;3 当板的跨度大于4.8m 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4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6 度时房屋的屋盖和7、8 度时房屋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5.5.6 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构造柱)或圈梁可靠连接;不得采用独立砖柱。跨度不小于6m 大梁的支承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加强措施,并满足承载力要求。5.5.7 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 顶层楼梯间墙体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根直径6mm的通长钢筋和直径为4mm的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直径为4mm的点焊网片;7、8 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 厚、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根直径10mm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配筋砖带不少于3 皮,每皮的配置不少于2根直径6mm的钢筋,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且不低于同层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2 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3 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8 度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4 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所有墙体应沿墙高每隔500mm 设2根直径6mm的通长钢筋和直径4mm的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直径4mm的点焊网片。6 施工技术与质量验收6.1 一般规定6.1.1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的有关规定。6.1.2 进入现场的砖除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外,尚应进行复检,待合格后方可使用。6.1.3 蒸压粉煤灰砖自出釜之日起,宜放置10d后方可出厂。储藏、运输及施工过程中,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6.1.4 工程开工前,应根据施工图和现场条件,制定墙体的施工方案。6.1.5 夹心复合墙所用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保温板、拉结件、水泥、钢筋等材料应在进场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6.2 施工准备6.2.1 蒸压粉煤灰砖应按规格、等级分别码垛堆放,堆垛高度不宜超过2m,堆垛上应设标志。砖表面应保持洁净,未加包装的块材堆垛应保持通风良好。6.2.2 铺砌前不应湿润块材,在必要时,调整砂浆稠度来适应块材的吸水速度。在干热气候下,也可以在砌筑前适当喷水,以减少砖的吸水。雨天不得砌筑,对于雨水浸泡的砖不得立即使用。6.2.3 采用现场配制砂浆,砌筑前应进行试配。专用砂浆,应试配并经砌体试验验证,待符合要求后方可采用。6.3 砌筑工程6.3.1 防潮层以上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宜采用混合砂浆或专用砂浆砌筑,基础、地下室、暖气沟及潮湿部位应采用水泥砂浆或专用砂浆砌筑。6.3.2 蒸压粉煤灰砖不得与其他块体材料混砌。6.3.3 蒸压粉煤灰砖砌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从外墙转角处或定位处开始砌筑;2 内、外墙应同时砌筑,纵、横墙应交错搭接。墙体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3 非抗震设防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根直径6 mm 钢筋(120厚墙放置2根直径6 mm钢筋),沿墙高间距应不大于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0弯钩;4 不得撬动和碰撞已砌的砌体,否则应清除原有的砌筑砂浆重新砌筑;5 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6.3.4 砌体灰缝应符合下列规定:1 灰缝应做到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满铺砂浆;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5%;2 砌筑时的水平灰缝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对非地震区也可采用铺浆法砌筑,铺灰长度不得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高于300C时,铺灰长度不得超过500mm;3 砌体水平灰缝的厚度和竖向灰缝的宽度应控制在810mm,所埋设的钢筋网片或拉结筋必须放置在砂浆层中,不得有露筋现象;4 实心砖墙体灰缝应随砌随勾,灰缝宜内凹2mm。6.3.5 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高度,也不宜大于4m。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设在伸缩缝、沉降缝或门窗洞口处。6.3.6 正常施工条件下,砌体的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6.3.7 墙体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时,应按绑扎钢筋、砌筑墙体、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顺序进行。 墙体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柱墙间应按设计设置拉结筋。构造柱模板封闭前,应清除底部垃圾及废弃灰浆。6.3.8 夹心保温材料须固定在内叶墙上,应保证排湿空气间层的设计尺寸。6.3.9 雨期施工时,蒸压粉煤灰砖不应贴地堆放,并应做好防雨措施。当雨量较大时,应停止砌筑,并对已砌筑的墙体要有防雨措施,防止雨水浸入墙体。雨后继续施工时,须复核墙体的垂直度。6.3.10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饰面操作顺序与普通粘土砖相同。墙面抹灰前应堵塞墙面孔洞缝隙,还应清除基层表面的粉末及污物。6.3.11 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的有关规定。6.4 抹灰工程6.4.1 抹灰砂浆宜采用专用抹灰砂浆。6.4.2 抹灰时不应随抹随压光,应待抹灰砂浆初凝二小时后再行搓平。6.4.3 清水墙宜进行二次勾缝,勾缝砂浆宜采用细砂拌制的1:1.5水泥砂浆。6.5 质量验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小学校发的数学试卷
- 青山区八上数学试卷
- 梁丰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 鞋业营销策略研究分析报告
- 鲁科版五下数学试卷
- 历年初考数学试卷
- 茂名的初三数学试卷
- 体育用品电商合作模式分析报告
- 南昌新高考高二数学试卷
- 体育会展智能赛事推广效果分析报告
- 浙江省湖州市实验学校2025届英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中枢神经精神狼疮共识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出差员工安全管理制度
- CJ/T 120-2016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2025CSCO子宫内膜癌新进展及指南更新要点
- 微信小店2025爆品爆单宝典
- 2025年贵州省存量房买卖合同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复印打字服务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