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温故知新 秦朝 形成 两汉 巩固 隋唐 完善 宋朝 加强 元 新发展 温故知新 秦朝 形成 两汉 巩固 隋唐 完善 宋朝 加强 元 新发展 明清 顶峰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请思考 明清两朝为什么都要空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背景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 统治阶级更加腐朽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 为稳定 巩固封建统治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二 内阁的出现 三 军机处的设立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历史原因 元朝教训 现实原因 导火线 胡惟庸案 1 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朱元璋 废行省设 三司 行中书省 平章政事 行政 监察 军政 布政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三司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地方权力过大 君主专制加强的必然结果 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 宰相权力膨胀 皇权日益强化 废除宰相制度 矛盾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2 宰相制度的废除 1 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废宰相 公元1380年 朱元璋借 胡惟庸案 的机会 规定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胡惟庸 1380 安徽定远人 1355年投奔朱元璋 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 后任丞相七年 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 以 擅权枉法 罪把他逮捕 并将其处死 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 史称 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皇权极大加强 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唐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太祖 皇明祖训首章 凡我子孙 钦承朕命 无作聪明 乱我已成之法 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 皇明祖训 序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2 宰相制度的废除 3 宰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1 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皇帝政务繁多 身心疲惫 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内阁 应运而生 二 内阁的出现 1 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 不可无辅臣 二 内阁的出现 2 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 内阁首辅 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Y 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O X 时期 侍从顾问 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二 内阁的出现 1 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2 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3 内阁的地位 学思之窗 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 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 究竟有何利弊 不同意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 既可以辅佐皇帝 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决策机要 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主 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 固然可以解决君相矛盾 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 难免偏颇 草率 阅读课本第17页的 学思之窗 思考 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议一议 内阁首辅 宰相 结论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一级行政机构 侍从 咨询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制约皇权 强化君主专制 二 内阁的出现 3 内阁的地位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 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A 地方 废行省设 三司 B 中央 废宰相设内阁 措施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皇帝 宰相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行中书省 三司 厂卫 权 内阁 八股取士 三 军机处的设立 1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努尔哈赤 女真 后金 部落贵族共同议事 军事民主制 八旗制度 皇太极 议政王大臣会议 限制皇权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初年由满洲贵族组成的商讨和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权力机关 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很大的决策权 它决策的事 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顺治帝 1658年 顺治帝将内三院 内国史院 内秘书院 内弘文院 改为内阁 负责起草 传达诏书 代批拟旨等 内阁的最高长官是大学士 地位很高却没有实权 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奏章票拟 主之内阁 军国机要 主之议政处 三 军机处的设立 1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2 南书房 康熙 南书房 扩大皇权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三足鼎立 三 军机处的设立 1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2 南书房 3 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 军机处 a 目的 d 特点 简 速 密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人员简单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c 职能 b 最初名称设置时间 地点人选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想一想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 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能惟命是从 负责往下传达 连建议的权力也没有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 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至此 不仅内阁形同虚设 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 皇权得以大大加强 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 皇帝决策 具有独断性 随意性 易出现失误 官场风气 使官吏唯上是从 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官僚机构 使官僚机构膨胀 导致官僚主义 贪污腐化 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拉大东西方差距 早期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过程 特点 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 本单元线索 皇权不断强化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探究 探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延续了两千多年 它对中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积极 消极 政治上 1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2 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经济上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 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繁荣 1 造成皇帝个人专断 不利于社会民主自由发展 2 造成官僚机构膨胀 贪污腐败之风盛行 3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封建社会前期 封建社会后期 本课测评 学习延伸 巩固提高 本课测评 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绝定 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内阁的设置加强了皇权 军机大臣品秩不高 随时接受皇帝召见 跪受笔录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意旨拟写成文 经皇帝审批后 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执行 这样 军机处的设置 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 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学习延伸 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开始 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 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在这期间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即使出现分裂也能够重新走向更高度的统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从远古起 中原地区的各族先民 通过相互交往 迁徙和通婚等 逐渐融合 促进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形成 以后经过多次融合 彼此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了政治 经济 文化 逐步形成多民族凝聚在一起的中华民族 学习延伸 中国从夏商奴隶制政治制度诞生 中华民族在建立自己政治制度的大道上已经跋涉了4000多年 4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史从未间断 脉络分明 浑然一体 这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少见的 为了借鉴前辙 巩固政权 历代统治者都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兴衰和当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 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使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完整 内容庞博 自成体系 有自己鲜明的系统 什么叫 票拟 什么是 批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清代皇帝的批红 张居正 明代政治家 改革家 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 明代伟大的政治家 1 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A 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B 六部全力扩大后 宰相已经形同虚设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 勤政 的形象 2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六部 处理各种政务B 参与决策 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 参与机要政务 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3 依样葫芦画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 要把葫芦仔细看 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是 A与皇帝 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 事无不总 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 负责审核政令 4 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突出特点是 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三衙分权 设置了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 5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6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 曾出现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内阁 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B 中央集权C 检察权力D 对农民的控制 B A 7 2008年广东文综 明初 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 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 最后占领南京 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 A 实行了内阁制B 设立了军机处C 实行了分封制D 郡县制受到挑战8 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 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 明清大臣和皇帝讲话是跪着的 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 封建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B 封建君臣关系逐渐疏远C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D 封建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c c 10 2006 重庆 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管制是 A 三司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物业管理抵押借款合同
- 2025智慧合同管理系统:效率与合规的典范案例
- 2025培训师聘用合同模板
- 2025劳动合同终止协议范本
- 公司财务知识培训主持词课件
- 揭阳空港消防知识培训课件中心
- 技术岗位面试题及答案攻略
- 2025财产委托代管合同范本
- 新媒体人才招募实战模拟面试题集锦
- 全场景面试经验分享:全球百强面试题目的运用与解答
- 人力资源公司加盟合同
- 餐饮研发中心管理制度
- 2025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压疮的识别及护理
- 国网公司合规管理
- 上海宝冶合同范例
- 除锈及防腐施工方案
- 广东英语七年级下册单词表2025
- 欧泰科-吊挂软件使用教程
- 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小学古诗文课外实践活动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