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与匈奴的和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汉与匈奴的和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汉与匈奴的和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汉与匈奴的和战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汉与匈奴的和战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说课用表学校姓名课题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亮点设计意图分析成效分析不足不足原因调整措施导入(3)揭秘一(4)揭秘二(10)揭秘三(16)揭秘四(6)总结建构(3)1、小调查:(1)我们班同学有几位姓刘?几位姓李?几位姓王?几位姓董?有姓丛的同学吗? (2)我们班同学有几位是B型血? (3)我们班同学有谁的小拇脚趾的指甲盖是两半的? 2、诗句欣赏: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3、导入新课:可以说,自古以来,匈奴族就与汉族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那么匈奴族是如何兴起的?又是如何消失在苍茫的历史长河中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习15课。通过揭秘匈奴源自何方、一封塞外来信,一封中原战书和一片匈奴瓦当,一起来了解匈奴历史,探秘匈奴族。揭秘一:匈奴源自何方?1、提问:通过问题“我国现在有多少个民族?有匈奴族吗?”引出本环节学习,并欣赏视频,注意PPT问题提示:“匈奴族和汉族有何渊源?匈奴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视频后,引导学生回答。)2、归纳:匈奴与汉族同为中华儿女,而且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自西周以来,匈奴垂涎中原汉族的富庶,不断南侵,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修建长城抵御匈奴,但是雄伟的万里长城并没有阻挡住匈奴南下的步伐。3、过渡:BC202年,汉朝建立,不久之后,汉王朝的实际统治者皇太后吕雉收到了一封塞外来信。揭秘二:一封塞外来信1、这封信是当时匈奴的首领冒顿单于写给吕雉的,这封信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么这是一封怎样的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匈奴对汉族的态度是如何的呢?(1)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观看视频并总结答案。(2)归纳:蔑视的态度。那么一个偏居北方的少数民族何以对大汉王朝如此蔑视呢?2、根据课本P86和87第一段内容并结合图片思考:此时的匈奴经济和军事实力如何? 因强而战(1)小组合作2分钟,并选出代表发言。(教师做好巡视指导)(2)归纳:军事实力强大,经济逐渐到达鼎盛时期。(3)补充:鸣镝。冒顿单于利用鸣镝练兵,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的骑兵,并凭借这支部队于秦汉之际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可以说,此时的匈奴因为自身的强盛,不断发起战争。与此同时,汉王朝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3、根据PPT出示的材料,分析汉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如何?因弱而和材料一:(汉初)天下既定,民亡(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选不出)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 汉书 材料二: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洗礼,汉初建立了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高祖刘邦于前200年 率军攻打匈奴,但不幸兵败白登,险些丧命。 (1)小组讨论得出结论。(2)归纳:经济比较落后,国力衰弱,军事力量薄弱。(3)补充:白登之围被迫和亲。而吕后收到这封挑战性质的书信后,也只能无奈的继续派宗室女子进行和亲。但是这种情况会继续持续下去吗?揭秘三:一封中原战书几十年后,在单于的大帐外,来了一名中原使者,他带来了当时大汉皇帝汉武帝的一封战书。那么这封战书写了什么?它反映了当时的西汉对匈奴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呢?1、欣赏视听材料。材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汉朝对匈奴是一种轻视态度。那么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可以有底气挑战匈奴呢?2、地图解析:(1)卫青、霍去病击匈奴战况收复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并设置河西四郡进行管辖。(2)地图分析: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何重要性?归纳:连接西汉和西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那么一向是步兵强大,骑兵落后的西汉,如何逐步强大起来的呢?3、材料解析:思考汉武帝时期和汉朝初年相比,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相比有哪些变化?国力强盛,主动出击材料一: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 材料二:汉武帝不惜血本,把官养苑马扩充到45万匹他大力扩充京城常备军其中一半都是骑兵;这些骑兵都装备精良。 (1)小组讨论,得出结论。(2)归纳: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军事发展,组建了强大的骑兵,可以对匈奴发动攻击。但是,对匈奴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BC119年,决定匈奴命运的漠北大战。4、漠北大战匈奴的命运之战(1)观看视频,感悟当时的历史画面。(2)地图解析,明确漠北战役的时间、攻打方向等。(3)结论: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4)补充:霍去病的情况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但可惜24岁英年早逝,他去世后,汉武帝给予其莫大的哀荣。:汉武帝的反思罪己诏。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作为统治者,更应该做的是将和平带给人民。那么不打仗,怎样处理与匈奴的关系呢?揭秘四:一片匈奴瓦当1、瓦当背景介绍:1954年,在内蒙古的包头市,一个墓葬中,出土了一块儿刻有汉字的匈奴瓦当天降单于。据考证,这块瓦当是呼韩邪单于时期的,根据当时的汉匈关系推测,“降”在这里读作xiang,但不是投降,而是古汉语中“和”的意思。天,指大汉天子,单于,是匈奴族首领,由此可以推断出,两个民族的关系怎么样?和好。而这块瓦当用了汉字,所以,可以看出两个民族不仅友好,而且有文化上的交流。2、昭君出塞:两个民族的统治者,都认识到和平是处理两个民族关系的最佳方式,因而一段佳话产生了昭君出塞。(1)师生对话,介绍昭君故事。(2)通过一系列图文材料,说明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翦伯赞经过了一系列战战和和,和平始终是发展的主流。尽管匈奴族的名称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早已血脉相连。欣赏:(视听材料)也许我们已离开草原也许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