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式数据中心(IDC)产品信息_第1页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IDC)产品信息_第2页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IDC)产品信息_第3页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IDC)产品信息_第4页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IDC)产品信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产品信息 北京宏开信成技术有限公司 1. 小而强大 看形形色色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 1 1.1. “黑盒子”开启集装箱数据中心时代 . 1 1.2. IBM“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 . 2 1.3. 大小兼顾的惠普 POD . 4 1.4. 推广 UCS 思科也推集装箱数据中心 . 6 1.5. Google: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先行者 . 7 1.6. 微软芝加哥集装箱数据中心 . 9 1.7. SGI“冰立方”集装箱数据中心 .11 1.8. 小结: . 12 2. 可便携模块化 IBM 展示集装箱数据中心 . 13 3. 惠普发新版集装箱数据中心体积减半 . 15 4. 简析 SGI ICE Cube 系列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 16 5. 满足自身需要 Google 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 17 6. 惠普建成两条 POD 集装箱数据中心装 配线 . 21 7. Sun Blackbox 集装箱数据中心前途未卜 . 22 8. 图赏“冰立方”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 23 9. 推广 UCS 系统 思科瞄准集装箱数据中心 . 26 10. 惠普推出 20 英尺小型号集装箱数据中心 . 27 11. Sun 推出“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系统设计 . 28 1 1. 小而强大 看形形色色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2010-08-06 11:11:23.0 来源 :中关村在线 作者 :张桂林 关键词:集装箱数据中心 IBM HP 提到数据中心,往往让我们想起宽敞的机房和排列整齐的机架,的确,传统的数据中心是这个样子。不过近年来,一个新事物杀入了数据中心行业 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一股脑的放入集装箱,这就是集装箱数据中心。如今,集装箱数据中心已经成为行业热点, IBM、 HP、谷歌、 SGI、思科、微软等巨头纷纷涉足,本文中,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具有不同特点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1.1. “黑盒 子”开启集装箱数据中心时代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概念最早源于 Sun 在 2006 年 10 月提出的“黑盒子计划”,Sun 当时的想法是将构成数据中心的一些基本原件,包括计算机硬件、供电和冷却设备等全部塞到一个 20 英尺长、 8英尺宽、 8英尺高的标准集装箱中。这样的设计带来很多优势:易搬运、低成本、建设速度快,并且不必受场地限制,利用废弃的场地,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构建起一个数据中心。 图 1- 1 Sun“ Blackbox”集装箱数据中心 Sun 的“黑盒子”可以容纳最多 250 台 Sun Fire T1000 或 x64 服务器,最高 7TB 内存, 1.5PB( 1PB=1024TB)硬盘存储空间或 2PB 磁带存储空间,只要接通网络、供电和冷水管线就可以开始运作。“黑盒子”可以容纳近 10 吨的硬件设备,可以承受 9 倍地球重力的冲击。 2 图 1- 2 Sun“黑盒子”集装箱数据中心内部有一个狭窄的通道 从 Sun 这个堪称“原型”的黑盒子上可以看到现今集装箱数据中心所具备的一些共同特点,首先,实现“便携”可搬运,对于那些因为工作需要将计算设备转移到灾难现场,或是因拓展业务需要将计算设备进行远距离搬运的企业来说是个好选择。再者就是成本低,可快速搭建,传统数据 中心的造价一般都很昂贵,并且从设计到建造要耗费很长时间,而采用集装箱数据中心成本低,并且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便于搭建和扩充,并且不受空间和地域限制。对于用户来说,这种一体化的数据中心也免去了自行建造中的不少麻烦。 不过,这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也具有其劣势,看上去这个大铁盒子空间并不大,狭窄的空间并不利于 IT 人员的管理。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也需要注意,各家厂商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基本还是采用自家及其合作伙伴的硬件设备,无法安装其他厂商的服务器设备。再者,集装箱数据中心虽然便于搬运,但在搬运过程中需要关闭, Sun 在推出“ 黑盒子”时曾说过,这是便于“搬运”的数据中心,而不是“移动”数据中心。 Sun 是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先行者,虽然已经被收购,但这种新型数据中心的理念,还是再被传承着。 1.2. IBM“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 作为服务器行业老大, IBM 自然不甘人后, 08 年中开始推出其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 09 年 12月,蓝色巨人 IBM 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第 28 届 Gartner 数据中心大会上展示了名为“ Portable Modular Data Centre(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的集装箱数据中心,从外观来看,这个数据中心名副其实的就像一 个涂满油漆的集装箱。 3 图 1- 3 IBM“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 IBM 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现在有 20英尺和 40 英尺的型号,密封而且隔热,所以可以适应于多种环境 无论有没有电、没有有冷却装置,甚至在冰原和沙漠。除了 IBM 自己的服务器机架、存储和网络设备, 以及管理系统等,这个集装箱里还安装了电源设备、冷却设备、紧急供电系统以及合作伙伴的设备。此外还拥有和传统数据中心同样的控制功能,包括磁卡读卡器、生物扫描仪、数字小键盘、内部外部具有闭路电视监控。 4 图 1- 4 IBM“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内部示意图 装 箱式数据中心的好处有很多,相比传统的数据中心,集装箱数据中心更加廉价,省去了大笔的数据中心建设费用,并更容易运输。据 IBM 称,和具有大量空调甚至活动地板和天花板的传统数据中心相比,集装箱数据中心在设计和建造上要便宜 30%。此外, IBM 表示,利用 PMDC(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在 8到 12 周内建立 500 至 2500 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建造周期远远快于传统数据中心。并且建设的地点更加灵活,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在停车场建立。 1.3. 大小兼顾的惠普 POD 作为数据中心产品巨头,惠普在 08 年 7月也推出了名为“ Performance Optimized Data Center”的集装箱数据中心。首度推出的惠普 POD 块头较足,这个 8 40 英尺的 POD 集装箱设备提供了 12TB 的存储空间。此外, POD 还预装了惠普 Insight Manager 或者 OpenView 服务器管理软件。 5 图 1- 5 惠普 POD 集装箱数据中心 惠普 POD 内还安装了用于优化散热和冷却的冷热通道,从一段排放的热空气被吸入顶部的热交换器,经过冷却之后作为冷空气被回送到另一端。在能源密度上, POD 要远远高于传统数据中心,据惠普介绍,传统数据中心每平方英尺功率为 200300 瓦,而 POD 可以达到 1800 瓦。另外, POD 从下订单到供货只需要 6周时间,可以让用户快速的搭建出一个数据中心。 惠普在设计 40 英尺集装箱时,显然想到的是一切大的互联网公司,例如Google 和微软,但是其他很多客户却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容量。于是, 惠普在 2010年初又推出了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小型版本,采用了标准的长度 20 英尺的船载集装箱,外形尺寸只有首款产品的一半大。小尺寸的集装箱数据中心价格更低,只有 40 英尺型号的一半,并且更容易运输。 6 图 1- 6 惠普 20英尺小尺寸 POD 虽然体积小了一半,但 是小型 POD 也具有很高的功率密度,据惠普介绍, 20英尺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可以为每个机柜提供 29KW 的店里,最高可达 34KW, POD的 PUE(每效率单位耗电量 )比值为 1.25,而传统数据中心每个机柜的供电量只有12KW 左右。小型 POD。在每个集装箱的顶部都装有 4个可变速风扇,每个机柜还配有测温感应器,风扇速度可根据每个机柜的实际温度进行调节。 1.4. 推广 UCS 思科也推集装箱数据中心 一年前,网络巨头思科公司宣布推出统一计算系统 (UCS),试图通过 UCS 进军数据中心市场。 UCS 在单一的高能效系统中统一了计算、网络、 存储访问和虚拟化资源,打包成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以 UCS 为中心,思科与 IT 行业的领先企业建立了全面的协作和开发关系,包括 BMC Software、 EMC、英特尔、 NetApp和 VMware 等,开始推出模块化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实际这也是思科推广 UCS 系统的一种方式。 7 图 1- 7 美国宇航局位于加州的 Ames 研发中心采购了思科集装箱产品用于Nebula 云计算项目 思科集装箱数据中心有 40x8 英尺和 20x8 英尺大小标准的两种产品,一种是为船只服务的,另一种服务于卡车运输。所有必要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都被塞进这些集装箱中。思科官网介绍,思科集装箱数据中心是其政府行业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可以在 12 到 16 周时间内完成部署,其 PUE 值在 1.05 到 1.25 之间,相比传统数据中心要更低。 思科表示,通过采购应用集装箱数据中心,不论是 40 英尺大小集装箱数据中心,还是 20英 尺的,企业可以节省 50%的成本支出以及 30%运营费用。正是这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推出,使思科在其 UCS 系统推广方面有了新思路,通过提供一个 IT 套件方案,不断扩大其数据中心市场的影响力。思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思科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完全集装箱形式提供给客户,使他们轻松地具有部署数据中心的能力。 1.5. Google: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先行者 Google 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所拥有过的服务器数量也是最多的,到底有多少台?我们也说不清,不过这个数字在数字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另外,让人惊讶的是, Google的服务器都是自家设 计的,并且配备了 12V 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我们眼中, Google 似乎总是特立独行,虽然 Sun 最早提出“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概念,但实际上, Google在 2005 年秋天就已经开始应用了。 8 图 1- 8 Google 数据中心服务器,采用 2U 结构,支持两颗 CPU、两块硬盘,具有 8个内存插槽 从 2005 年开始, Google 的数据中心就已经开始采用标准的集装箱设计,当时 Google用 45 个集装箱搭建了一个奇怪的设施,有些就放在二层的阳台上,谁也想不到它是一个数据中心,这种设计在当时可以非常罕见。 Google的集装箱中每个可以容纳 1160 太服务器,具有 250KW 的功率,每平方英尺可以具有超过780W 的功率密度。 图 1- 9 Google 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Google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设计着重于“电源在上,水在下”,机架从集装箱的天花板悬挂下来,冷却设备在机架下面,让冷空气通过机架。冷却风扇速度可变,并可以精确管理,保证风扇在能够冷却机架的前提下运行在最低速度。 9 图 1- 10 Google 集装箱数据中心设计示意图 图 1- 11 Google 数据中心 上图是 Google 在俄勒冈州的一个大型数据中心,就是采用集装箱 数据中心建造,占地 30 英亩,在四个装备有巨大空调设施的仓库内,放置着数万台Internet 服务器,这些服务器每天处理着数十亿条 Google 网站传递给世界各个角落的用户的数据。 1.6. 微软芝加哥集装箱数据中心 除了 Google,微软的巨型数据中心也采用了集装箱设计。微软最大的数据中心,芝加哥数据中心占地面积 70 万平方英尺,一层就像一个停车场,停放着几辆拖车,上面放着集装箱。这些集装箱放置着微软云计算产品的重要组件,每个拖车的集装箱都存放了 1800 至 2500 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都可以用来为微软即将发布的云计算操作系 统 Windows Azure 收发电子邮件、管理即时通信或运行应用程序。 10 图 1- 12 微软集装箱数据中心 图 1- 13 微软集装箱数据中心 微软在楼上布置了 4个传统的升降板服务器机房,平均每个机房约 1.2 万平方英尺,功率为 3兆瓦特。这个数据中心的总面积为 70万平方英尺 (约合 6.502万平方米 ),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即使只启用半数服务器,这个数据中心的能耗也将达到 30 兆瓦,是普通数据中心的数倍之多。 11 1.7. SGI“冰立方”集装箱数据中心 高性能计算行业巨头 SGI 的集装箱数据中心有个好听的名字, Ice Cube,即“冰立方”。今年 5 月下旬, SGI 对“冰立方”进行改造,可以在集装箱内安装其他公司的硬件,而之前的“冰立方”只能安装 SGI 的硬件。 SGI 的集装箱数据中心也有两种规格, 20 英尺和 40 英尺。 图 1- 14 SGI“冰立方”集装箱数据中心 SGI 对“冰立方”进行改进,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能够容纳 SGI 所有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包括其 Altix UV 向上扩展超级计算机和 Altix ICE 向外扩展超级计算机,允许客户对数据中心硬件进行混搭,从而增加灵活性。 SGI 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达到超高密度,每个集装箱可以支持 46,080 个处理器核或 29.8PB数据存储。这些优势使得 ICE Cube 成为建立新数据中心,改造旧数据中心或取代各种规模传统数据中心的理想选择。 12 图 1- 15 SGI“冰立方”集装箱数据中心 图 1- 16 SGI 集装箱数据中心型号 SGI“冰立方”的 PUE 可以低于 1.12,具有多种型号,用户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 IT 设备的需要。集装箱内的双排服务器设计可以使用最优化的 SGI Rackable 半长机架服务器,中间设有大通道,方便维护和服务。双排服务器集装箱内也可通过特殊装置安装标准长度服务器。 ICE Cube 也具有多种通用型号设计,可以支持包括 SGI 或第三方的标准长度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1.8. 小结: 从集装箱数据中心概念的提出到现今的广泛应用,不过短短数年时间。这种低成本、易运输、容易搭建、周期短、易扩展、高能源效率、不苛求环境的一体化数据中心解决 方案带来了一股新的热潮。但是,集装箱数据中心也并非适合所有应用环境,比如大部分集装箱数据中心只能安装一家的服务器或网络硬件,不具有广泛的扩展性,并且空间狭窄, IT 人员维护也不是那么方便。并且,一旦 13 集装箱数据中心里的服务器等硬件设备达到寿命期,升级或更换难免会有难度和限制。 2. 可便携模块化 IBM 展示集装箱数据中心 2010-07-05 11:37:50.0 来源 :中关村在线 关键词: IBM 数据中心 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一股脑的放入集装箱作为一个数据中心,这种想法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Sun 在 2006年 10 月就首度提出了这个概念,而今 IBM 将这个概念化为现实,推出了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 上周,蓝色巨人 IBM 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第 28届 Gartner 数据中心大会上展示了被命名为“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的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从外观来看,这个数据中心名副其实的就像一个涂满油漆的集装箱。 图 2- 1 IBM“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 在内部,这个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装满了电源设备、冷却设备、紧急供电系统,以及其他来自 Anixter、 CommScope、 Eaton、 Emerson Network Power、 Panduit、Schneider Electric、 Siemon、 Vette 等合作伴的产品。当然还少不了 IBM 自己的服务器机架、存储和网络设备,以及管理系统等。 14 图 2- 2 IBM“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内部示意图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好处有很多,相比传统的数据中心,集装箱数据中心更加廉价,省去了大笔的数据中心建设费用,并更容易运输。据 IBM 称,和具有大量空调甚至活动地板和天花板的传统数据中心相比,集装箱数据中心在设计和建造上要便宜 30%。此外, IBM 表示,利用 PMDC(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在 8 到 12周内建立 500 至 2500 平方英尺的数据 中心,建造周期远远快于传统数据中心。并且建设的地点更加灵活,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在停车场建立。 IBM PMDC 还可以增加现有数据中心的密度并提高冷却效率, IBM 表示,将集装箱数据中心加入到现有的数据中心,可以为高密度的数据中心降低 35%的费用。另外,如果用户需要更大型的数据中心, IBM 也具有更昂贵更大型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可组建 5000 到 20000 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 IBM 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现在有 20英尺和 40 英尺的型号,密封而且隔热,所以可以适应于多种环境 无论有没有电、没有有冷却装置,甚至在冰原和沙漠 。并且拥有和传统数据中心同样的控制功能,包括磁卡读卡器、生物扫描仪、数字小键盘、内部外部具有闭路电视监控。 IBM PMDC 可以为每个机架节省 30 千瓦电能,在 40英尺的集装箱中就可以节省 510 千瓦电能。最大的 PMDC 可以安装 19 个机架,最大支持 798 个 1U服务器。如果采用 IBM 的 iDataPlex 或者 BladeCenter 刀片服务器,支持的服务器数量可以翻倍,达到 1596 台,并且将能耗保持在同一水平。 15 在价格上, 20 英尺的 PMDC 包含服务器的价格在 45万美金左右,当然,这个价格不包含其合作伙伴的设备。 3. 惠普 发新版集装箱数据中心体积减半 2010-07-05 11:26:11.0 来源 :泡泡网 关键词:惠普 惠普发布了其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小型版本,这一次的产品利用了标准的、长度 20 英尺的船载集装箱,外型尺寸只有首款产品的一半大小。 惠普希望这种小型系统较低的起步价会吸引更多的客户。而且尺寸缩小后也更容易交货,因为在全球的某些地区,其道路状况无法通行惠普原先重达 10 万磅 (约 45 吨 ),长度达 40英尺 (约 12米 )的集装箱,惠普的一位产品经理 Jean Brandau 说。 图 3- 1 惠普发新版集装箱数据中心 体积减半(图片源自互联网) 惠普称此类产品为性能优化数据中心,或 POD。首次发布是在 2008 年中,但落后于 Sun。销售此类数据中心的厂商还有 IBM 和 Rackable 系统,而戴尔有时也会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定制。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快速增加更多存储和 计算能力,而无须投资兴建新的数据中或者扩展现有场所的方式。惠普的 20 英尺 POD 产品可以容纳 10 个机柜,而 40 英尺 POD 则可以容纳 22个机柜。 16 其他的厂商,包括微软在内,也在使用这种数据中心作为数据中心的标准构建模块,因为他们需要快速地扩充新的容量,而且封闭式的设计也可获得较高的能源效率。 “这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虽然不是一种高容量产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很好用,” IDC 分析师 Jean Bozman 说。其他的好处还有,使用集装箱可以在企业主数据中心之外建立独立的灾备站点,或者用于军队、油气公司等的野外作业。 20 英尺集装箱的目录价格是 6 万美元,仅及 40英尺型号价格的一半。不过如果内部装满机柜,其价格也会很轻松地飙升到数百万美元。 集装箱内也可容纳高密度计算设备,惠普称, 20 英尺的集装箱可为每个机柜提供平均 29 千瓦的电力,最高电量可达 34 千瓦。而普通数据中心每个机柜的供电量一般只有 12 千瓦左右。 集装箱的冷却系统效率也很高。在每个集装箱的顶部都装有 4个可变速风扇,每个机柜还配有测温感应器,风扇速度可根据每个机柜的实际温度进行调节。 “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考虑到刀片系统,因为刀片系统非常耗电,而且需要较 高的冷却密度,” Brandau 说。 惠普称,它将在 6 周内向美国市场提供装载好设备的集装箱, 12 周内将向全球发售。 Brandau 说, POD 的 PUE(每效率单位耗电量 )比值为 1.25,而普通数据中心的 PUE 比值为 2.1。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之所以效率较高,是因为其冷热风道是完全分离的,和很多数据中心冷热空气在机柜中混流不一样。惠普还有一套高效率的电力分配系统,电力只有在到达机柜之前才会一次性转换。 惠普的 POD 产品使用标准机柜,可混合安装惠普的和非惠普的设备。机柜的深度足以安装下惠普最深的 37 英寸服务器, Brandau 说。 惠普在设计 40 英尺集装箱时,显然想到的是一切大的互联网公司,例如Google 和微软,但是其他很多客户却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容量。 为了让集装箱更容易交运,惠普还在 20英尺型号的外面又罩了一层可进行部分操控的金属外壳,而 40 英尺型号则没有。 4. 简析 SGI ICE Cube 系列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2010-08-05 11:45:41.0 来源 :中关村在线 作者 :王迪 关键词: SGI ICE Cube 集装箱式 数据中心 目前,集装箱数据中心成为行业热点,不管是微软部署在芝加哥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或是 谷歌、 SUN 的数据中心,似乎这些都和集装箱式的设计密不可分。可见,这种设计必然有其意义,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集装箱数据中心有着自己 17 的优势,类似于模块化的设计方便部署与升级。早在 6月 1日,高性能计算公司SGI 就宣布,将升级其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允许客户对数据中心硬件进行混搭。SGI 的 Ice Cube(冰立方 )模块化设备同样是一种封装在一个标准的 20 英尺或 40英尺的船运集装箱中的数据中心。 图 4- 1 对于 SGI 了解更多的应该是其高性能计算,但 SGI 在对其 ICE Cube 系列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进行重大修改后,通过其模块化,能够容纳 SGI 所有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包括其 Altix UV 向上扩展超级计算机和 Altix ICE 向外扩展超级计算机。从而增加灵活性,相比传统的数据中心造价昂贵, SGI ICE Cube 在根本改变原有数据中心从土建开始,装修,直至 IT 设备安 装,耗时长诸多问题。 5. 满足自身需要 Google 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 2010.07.29 17:54 来源: CNW 作者: CNW 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拥有拥有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 服务器 系统,但外界却知之甚少。 18 图 5- 1 大多数企业都是从戴尔、惠普、 IBM 或 Sun 购买 服务器 系统,而谷歌的 服务器 系统却是自己设计的。谷歌服务器最令人意外的是,每台服务器都配有 12V的备用电池。当主电源发生意外时,电池可以继续供电。 通常,数据中心采用大型的不间断电源 (以下简称 “UPS”)作为备用电源,而谷歌服务器却采用 了 12V 的电池。对此,本 翟称: “与 UPS 相比,电池的成本更低。 ” 而且,电池比 UPS 更有效率。通常,大型 UPS 的有效率为 92%至 95%,这意味着一部分电能被浪费掉,而电池的有效率为 99.9%。 能源使用效率 (以下简称 “PUE”)是衡量数据中心是否节能的一个重要标准,数值为 1 代表所有的能耗全部用在设备上,而沒有用在冷卻或供电系统上 ;如果是 1.5,意味着 50%的能源被后者耗费。 2008 年第三季度,谷歌数据中心的 PUE 值为 1.21,本来已经很低,但第四季度又降至 1.20,后又降至 1.19。 谷歌一向重视节能, 并愿意共享节能经验。谷歌运营副总裁乌尔斯 霍尔茨(Urs Hoelzle)称,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经济低迷导致企业削减运营成本,现在是谷歌共享节能经验的好时机。 另外,从 2005 年开始,谷歌的数据中心就采用了标准的集装箱式设计:每个集装箱拥有 1160 台服务器,能耗为 250 千瓦,而每个数据中心拥有多个集装箱。 谷歌的服务器厚度为 3.5 英寸,配备两个处理器、两块硬盘,采用拥有 8 个内存插槽的技嘉主板。谷歌核心服务器设计师本 翟 (Ben Jai)称,谷歌服务器设计始于 2005 年,如今已进入第六代 和第七代。 19 运营谷歌这种规模的大企业必然挑战重重,但同时不乏有利的一面。例如,某一领域的研发成果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大量的基础架构中,从而加快投资回报速度。 一般来说,集装箱式数据中心部署于军事,科学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企业。该框架和外壳非常坚固并且可以不受温度的影响,因而可以在炎热气候下使用,例如中东等地区,以及一些难以到达的地方,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地点。还有一些是用于远洋考察船的。 20 图 4- 2 这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是把一个数据中心的重要部分放到一个 20至 40英尺的货运集装箱中。 ICE Cube 可以用最小成本投入及时搭建,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 ICE Cube 采用模块化封闭包装,完全可移动,无论采取何种 IT 装备,都能达到业界领先的节电效率。 另外, SGI 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达到超高密度,每个集装箱可以支持 46,080个处理器核或 29.8PB 数据存储。这 些优势使得 ICE Cube 成为建立新数据中心,改造旧数据中心或取代各种规模传统数据中心的理想选择。 21 6. 惠普建成两条 POD 集装箱数据中心装配线 2010 年 10 月 08 日 12: 35 来源:中关村在线 【文章摘要】惠普 POD 是基于标准的 20英尺或 40 英尺的集装箱,里面装备了机架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以及电源和冷却设备。这种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安装起来非常灵活,可以露天放置,或者堆叠在一起安置在廉价的场所,比如废弃的仓库 这样更安全一点,防止雨水或其他物理上的损坏。 惠普自 2008 年夏天起开始涉足集装箱数据中心,现在惠 普更加认真的对待这个新型的数据中心产品,在其休斯顿的 PC和服务器工厂建设了专门的Performance Optimized Datacenter(简称 POD)集装箱数据中心装配线。 惠普 POD是基于标准的 20英尺或 40英尺的集装箱,里面装备了机架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以及电源和冷却设备。这种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安装起来非常灵活,可以露天放置,或者堆叠在一起安置在廉价的场所,比如废弃的仓库 这样更安全一点,防止雨水或其他物理上的损坏。 在 2006 年年底, Sun 微系统公司最早推出了“ Blackbox”集装箱 数据中心,随即 Verari Systems(已经破产)、 Rackable Systems(现在的 SGI)、 Dell、 IBM、和惠普都已经进入集装箱数据中心领域。 现在有很多大型客户都开始应用集装箱数据中心,微软和 NASA 是其中两个大客户。惠普将尺寸更小的 POD 销售给了美国普渡大学( Purdue University ),惠普另一个大客户是 iVEC,是为澳大利亚西部四所高校提供 HPC 的一个联盟。但是集装箱数据中心还不能算是一个大规模的商业业务,至少现在还不是。 惠普为 POD 建设了专门的装配线,现在可以大幅 提高产量,看上去惠普对这部分市场很有兴趣。惠普的休斯顿工厂主要包含两方面业务,一个是制造直接销售给客户和渠道合作伙伴的 PC 和服务器,另一方面被称作“ Factory Express”,为那些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制造和装配定制化的软硬件。 图 6- 1 惠普 POD 集装箱数据中心装配线 惠普 在休斯顿工厂的 Factory Express 部门又添加了两个 POD 的装配线,其中一个具有足够的空间,让技术人员同时来组装两个 20 英尺或 40 英尺的 POD;另一个装配线具有容纳五个 POD 的空间,具有三个兆瓦电源设备,来为五个满配置的 POD 供电,在出厂之前进行测试。这两条装配线保证了 POD 的出货速度,惠普表示,从接受订单到出货只需要 6至 12 周时间。 22 价格方面,惠普 POD 并不便宜,安装好机架、电源和冷却设备的 40 英尺 POD将花费你 150 万美元,这其中还不包括服务器、存储和交换机。但惠普一位 HPC市场高管表示, 150 万美金只是建设砖瓦式传统数据中心的五分之一,并且传统数据中心不可能在两三个月就能够上线,而 POD 却可以。 7. Sun Blackbox 集装箱数据中心前途未卜 2010 年 08 月 15 日 06: 29 来源:赛迪网 【文章摘要】甲骨文官方也在本周证实了这种做法,据该公司高级销售顾问透露: Blackbox 并不在正式产品的目录中,但如果客户需要的话,我们依然会去建设。 说起集装箱数据中心,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 Sun 于 2006 年秋季推出的Blackbox.它是全球首款集装箱数据中心,当年 Sun 在推广 Blackbox 的时候耗费了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已经有不少国外企业开始部署集装箱数据中心了。 图 7- 1 然而就在甲骨文收购 Sun 之后,似乎一切都改变了。甲骨文没有对 BlackBox进行评论,没有“雪藏”集装箱数据中心,但也从来没有进行过推广。 甲骨文官方也在本周证实了这种 做法,据该公司高级销售顾问透露:Blackbox 并不在正式产品的目录中,但如果客户需要的话,我们依然会去建设。 如果没有积极的推广,目前还不清楚未来能有多少公司还会选择 Sun 的Blackbox 来部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甲骨文不会像原来的 Sun 那样积极推广了。当年的 Blackbox 共访问了 4大洲的 73 个城市,有超过 12000 个合作伙伴参观了 Blackbox。 23 8. 图赏“冰立方”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2010 年 08 月 05 日 15: 15 来源:中关村在线 【文章摘要】早在 6月 1日,高性能计算公司 SGI 就宣布,将升级其模块 化数据中心产品,允许客户对数据中心硬件进行混搭。 SGI 的 Ice Cube(冰立方 )模块化设备同样是一种封装在一个标准的 20英尺或 40英尺的船运集装箱中的数据中心。 目前,集装箱数据中心成为行业热点,不管是微软部署在芝加哥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或是谷歌、 SUN 的数据中心,似乎这些都和集装箱式的设计密不可分。可见,这种设计必然有其意义,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集装箱数据中心有着自己的优势,类似于模块化的设计方便部署与升级。早在 6月 1日,高性能计算公司SGI 就宣布,将升级其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允许客户对数据中心硬件进 行混搭。SGI 的 Ice Cube(冰立方 )模块化设备同样是一种封装在一个标准的 20 英尺或 40英尺的船运集装箱中的数据中心。 图 8- 1 对于 SGI 了解更多的应该是其高性能计算,但 SGI 在对其 ICE Cube 系列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进行重大修改后,通过其模块化,能够容纳 SGI 所有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包括其 Altix UV 向上扩展超级计算机和 Altix ICE 向外扩展超级计算机。从而增加灵活性,相比传统的数据中心造价昂贵, SGI ICE Cube 在根本改变原有数据中心从土建开始,装修,直至 IT 设备安装,耗时长诸多问题。 24 图 8- 2 这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是把一个数据中心的重要部分放到一个 20至 40英尺的货运集装箱中。 ICE Cube 可以用最小成本投入及时搭建,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 ICE Cube 采用模块化封闭包装,完全可移动,无论采取何种 IT 装备,都能达到业界领先的节电效率。 另外, SGI 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达到超高密度,每个集装箱可以支持 46,080个处理器核或 29.8PB 数据存储。这些优势使得 ICE Cube 成为建立新数据中心,改造旧数据中心或取代各种规模传统数据中心的理想选择。 每一个 ICE Cube 数据中心可以定制为标准 20 英尺 或 40 英尺的集装箱的外形。但在集装箱内部,却进行了适应现代化数据中心的改造。秉承 SGI 一贯以来在服务器,机柜设计和电源设计方面的独到经验, ICE Cube 不仅达到了 IT的高密度,同时也达到了业界领先的效能水平。 25 它的用电使用效率 PUE 可以低于 1.12,它的独特的冷却技术可以比传统数据中心显著节能 80% 。在某些型号中,如果用户采用 SGI 直流电技术,就可以省去所有服务器上的风扇,从而更加节电,进一步将效能和可靠性提升。 图 8- 3 通过上面多种选择的 ICE Cube 型号,用户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 IT 设备的需要。集装箱内的双排服务器设计可以使用最优化的 SGI Rackable 半长机架服务器,中间设有大通道,方便维护和服务。双排服务器集装箱内也可通过特殊装置安装标准长度服务器。 ICE Cube 也具有多种通用型号设计,可以支持包括 SGI或第三方的标准长度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 图 8- 4 26 ICE Cube 是针对降低数据中心成本,缩短安装和维护时间而设计的,因此它是传统数据中心增容,或替代传统数据中心的理想选择。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用作灾害恢复备用,计算和存储补充或临时 IT 急需等等情形。 ICE Cube 还可以使用风冷或水冷方式,被部署在 几乎任何所需环境的任何地点。 9. 推广 UCS 系统 思科瞄准集装箱数据中心 2010 年 03 月 16 日 09: 11 来源:中关村在线 【文章摘要】随着 UCS 网络为中心的数据中心推出,思科已经与 IT 行业的领先企业建立了全面的协作和开发关系,这些企业包括 BMC Software、 EMC、英特尔、 NetApp 和 VMware。而现在,数据中心正在向集装箱系统市场发展,类似于 IBM、 Sun、惠普和 SGI 公司一直致力于这种数据中心的推广。 推广 UCS 系统 思科瞄准集装箱数据中心 一年前,网络巨头思科公司宣布推出统一计算系统 (UCS),试图通过 UCS 进军数据中心市场。该产品作为业界首款应用服务器,是在单一的高能效系统中统一了计算、网络、存储访问和虚拟化资源的数据中心系统。 随着 UCS 网络为中心的数据中心推出,思科已经与 IT 行业的领先企业建立了全面的协作和开发关系,这些企业包括 BMC Software、 EMC、英特尔、 NetApp和 VMware。而现在,数据中心正在向集装箱系统市场发展,类似于 IBM、 Sun、惠普和 SGI 公司一直致力于这种数据中心的推广。 图 9- 1 思科集装箱数据中心 对于这种数据中心来讲,内部含有标准 20 英尺或 40 英尺长的货运集装箱的便携式数据中心,所有应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都配置其中,同时提供设备所需要电力和冷却设备。 正是这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推出,使思科在其 UCS 系统推广方面有了新思路,通过提供一个 IT套件方案,不断扩大其数据中心市场的影响力。思科相关 27 工作人员表示,思科的数据中心 解决方案完全集装箱形式提供给客户,使他们轻松地具有部署数据中心的能力。 在这点上,惠普和 Sun 主要是专注于 20-40 英尺的数据中心模式。而其他厂商则是提供全尺寸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一般来说,集装箱数据中心主要用于部署军事,科学和高性能应用。该数据中心的设计架构非常坚固而且耐热,适用于炎热气候环境,如中东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地点。由于思科是一个网络设备公司,所以对于定制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而言,思科仍会与其重要合作伙伴合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合作伙伴中的一些公司已经有推出相应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不过,思科公司 称,通过采购应用集装箱数据中心,不论是 40 英尺大小集装箱数据中心,还是 20 英尺的,企业可以节省 50%的成本支出以及 30%运营费用。而这些还只是非常一般的数字。 10. 惠普推出 20英尺小型号集装箱数据中心 2010 年 02 月 05 日 07: 36 来源:网界网 【文章摘要】惠普近日发布了其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小型版本,这一次的产品利用了标准的、长度 20 英尺的船载集装箱,外型尺寸只有首款产品的一半大小。 惠普近日发布了其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小型版本,这一次的产品利用了标准的、长度 20 英尺的船载集装箱,外型尺寸只有首款产品的一半大 小。 惠普希望这种小型系统较低的起步价会吸引更多的客户。而且尺寸缩小后也更容易交货,因为在全球的某些地区,其道路状况无法通行惠普原先重达 10 万磅 (约 45 吨 ),长度达 40英尺 (约 12米 )的集装箱,惠普的一位产品经理 Jean Brandau 说。 惠普称此类产品为性能优化数据中心,或 POD。首次发布是在 2008 年中,但落后于 Sun。销售此类数据中心的厂商还有 IBM 和 Rackable 系统,而戴尔有时也会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定制。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快速增加更多存储和计算能力,而无须投资兴建新的数据 中或者扩展现有场所的方式。惠普的 20 英尺 POD 产品可以容纳 10 个机柜,而 40 英尺 POD 则可以容纳 22个机柜。 其他的厂商,包括微软在内,也在使用这种数据中心作为数据中心的标准构建模块,因为他们需要快速地扩充新的容量,而且封闭式的设计也可获得较高的能源效率。 “这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虽然不是一种高容量产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很好用,” IDC 分析师 Jean Bozman 说。其他的好处还有,使用集装箱可以在企业主数据中心之外建立独立的灾备站点,或者用于军队、油气公司等的野外作业。 28 20 英尺集装箱的目录价格是 6 万美元,仅及 40英尺型号价格的一半。不过如果内部装满机柜,其价格也会很轻松地飙升到数百万美元。 集装箱内也可容纳高密度计算设备,惠普称, 20 英尺的集装箱可为每个机柜提供平均 29 千瓦的电力,最高电量可达 34 千瓦。而普通数据中心每个机柜的供电量一般只有 12 千瓦左右。 集装箱的冷却系统效率也很高。在每个集装箱的顶部都装有 4个可变速风扇,每个机柜还配有测温感应器,风扇速度可根据每个机柜的实际温度进行调节。 “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考虑到刀片系统,因为刀片系统非常耗电,而且需要较高的冷却密度,” Brandau 说。 惠普称,它将在 6 周内向美国市场提供装载好设备的集装箱, 12 周内将向全球发售。 Brandau 说, POD 的 PUE(每效率单位耗电量 )比值为 1.25,而普通数据中心的 PUE 比值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