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新华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目 录第1章 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11.2地理位置11.3气象参数11.3.1夏季参数11.3.2冬季参数11.4建筑概况1第2章 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221设计依据222基础数据22.2.1土建资料22.2.2 室内设计标准42.2.3建筑热工数据52.2.4动力及冷热源条件5第3章 负荷计算63.1空调冷负荷63.1.1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63.1.2空调湿负荷103.1.3空调冷负荷汇总143.2空调热负荷143.2.1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143.2.2空调热负荷汇总19第4章 冷热源工艺设计204.1 方案拟订204.1.1备选方案204.1.2机组初选型204.2方案比较264.2.1技术性比较264.2.2经济性比较274.3 确定方案314.4冷热源设备选型314.4.1 冷水机组选型计算314.4.2 换热设备选型324.5水泵选型324.5.1 冷冻水泵选型324.5.2冷却水泵的选型334.5.3补水泵选型344.5.4热水循环泵344.6冷却塔选型354.7其他设备选型354.7.1 定压、补水装置354.7.2软化水箱364.7.3水处理装置364.7.4分集水器37第5章 空调系统设计385.1系统方案385.1.1空调方式385.2 空气处理及设备选型395.2.1全空气系统395.2.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415.3空调风系统设计435.3.1全空气系统435.3.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465.4空调水系统设计495.4.1水系统形式及布置495.4.2空调水系统495.4.3空调冷凝水系统495.4.4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495.4.5 空调冷凝水系统的计算515.5气流组织525.5.1 气流组织的形式525.5.2 气流组织计算535.6消声减震565.6.1 消声565.6.2 减震585.7自控设计605.7.1 全空气系统605.7.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605.8运行调节615.8.1水系统全年运行调节方案615.8.2全空气系统全年运行调节方案615.8.3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年运行调节方案61第6章 通风系统设计626.1系统方案626.2通风系统设计626.2.1制冷机房、水泵房通风设计626.2.2高低压配电房和储存间的通风设计636.2.3卫生间排风设计636.2.4楼梯前室正压送风设计636.3排烟系统设计666.3.1内走廊排烟666.3.2地下室走廊排烟67第7章 管材与保温687.1管材687.1.1空调水管687.1.2空调风管687.2保温68参考文献69致 谢70附录一 外文翻译(英文原文)71附录二 外文翻译(中文译文)77附录三 图纸目录84附录四 计算表格85第1章 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淮南市某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1.2地理位置地点:淮南市 地理位置:东经116.21117.11度,北纬32.3233度。1.3气象参数1.3.1夏季参数 大气压:100.1kPa;空调室外干球温度:34.99;空调室外湿球温度:28.1;通风室外相对湿度:75%;室外平均风速:2.6m/s。1.3.2冬季参数 大气压:102.3kPa;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87;冬季通风计算温度:2.13;室外平均风速:2.4m/s。1.4建筑概况本工程地处合肥市,是一栋综合性酒店。该楼的设计高度为52.3m,建筑面积约为10097m2。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其中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消防水池及设备用房,一至四层为商业中心及办公区,五至十一层为标准间 。考虑各楼层的功能不同,因此,空调系统要求能分层控制。第2章 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2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土建结构图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4-1467-201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67-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采暖通风空调制图标准(GBJ114-88)建筑通风空调工程设计图集邵宗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2基础数据2.2.1土建资料本工程地处淮南市,是一栋综合酒店大楼。该楼的设计高度为52.3m,建筑面积为10097m2。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其中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消防水池和设备用房,一至四层为商业中心和办公区,五至十一层为标准间。主要维护结构如下:1) 外墙:普通加气砼墙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聚合物砂浆抹灰20专用界面处理剂0普通加气砼200石灰、水泥、砂浆202) 外窗:铝合金中空玻璃窗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平板玻璃5热流水平(垂直)10mm12平板玻璃53) 内墙:加气砼砌块墙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聚合物砂浆10普通加气砼150聚合物砂浆103) 内门:木框夹板门和蜂窝夹板门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橡木枫树热流方向垂直木门204) 屋面:平屋面(聚氨酯硬泡防水保温层)3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地砖0水泥砂浆5水泥砂浆15聚氨酯硬泡沫塑料30水泥砂浆20轻骨料混凝土80钢筋混凝土1205) 节能外门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松木云杉热流方向垂直木纹256) 楼板:楼面 材质名称(外-内)厚度(mm)水泥砂浆20水泥聚苯板30水泥聚苯砂料20钢筋混凝土1002.2.2 室内设计标准2.2.2.1温湿度条件房间名称夏冬新风标准温度C相对湿度温度C相对湿度m3/h.人办公室2555206030客房2460226030商业中心2460206010咖啡茶座厅24602060102.2.2.2 人员、照明、设备、食物条件1) 人员数量:房间名称室内人均占有面积(m2/人)商业中心3办公室4客房15咖啡茶座厅42) 照明功率:房间名称建筑照明功率密度(W/m2)照明光源类别办公室30明装白炽灯商业中心50暗装荧光灯客房15咖啡茶座厅403) 设备功率:房间名称建筑面积设备功率(W/m2)办公室15商业中心20客房10咖啡茶座厅102.2.3建筑热工数据围护结构各传热系数:均符合合肥地区节能、标准。外墙0.95W/(m2/)屋面0.73W/(m2/)内墙1.23 W/(m2/)内门2.50 W/(m2/)外窗2.60 W/(m2/)楼板1.50 W/(m2/)外门3.00 W/(m2/)2.2.4动力及冷热源条件2.2.4.1动力:商业动力用电;2.4.4.2冷热源条件:风冷热泵为空调供热提供供回水温度45/40热水,夏季为空调供冷提供供回水温度7/12的冷冻水。第3章 负荷计算3.1空调冷负荷3.1.1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热量(这其中包括太阳辐射进入的热量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另外还要有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以及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和其它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在我国暖通空调工程中,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基础上,是便于在工程上进行手工计算的一种简化方法。此设计即采用冷负荷系数法来计算空调冷负荷。3.1.1.1 围护结构1、外墙和屋面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Qc()=A*K(tc() tR )式中 Qc()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 m) ;tR 室内计算温度,;tc()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2、外窗玻璃瞬时传热的冷负荷 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 通过外玻璃窗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外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W; 窗口的面积,;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室内计算温度,;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必须指出:(1)值药要根据窗框等情况的不同加以修正,修正值有相关附录查得。(2)进行地点修正时,修正值有相关附录查得。 3、玻璃窗日射得热冷负荷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式中 窗口面积,m2;有效面积系数,有相关附录差得;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有相关附录查得。必须指出:值按南北区的划分而不同,建筑地点在北纬2730以南的地区为南区,以北的地区为北区。4、内墙、门、窗、楼板传热的冷负荷Qc()=Ai*Ki( to.m +ta - tR)式中 Ki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m) ;Ai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to.m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为温度,;ta附加温升。3.1.1.2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不同,其逐时冷负荷计算式分别为:白炽灯 荧光灯 式中 灯具散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灯具所需功率,kW;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在顶棚内时,可取=1.0;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取=0.50.6;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者=0.60.8;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计算时应注意其值为从开灯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有相关附录查得。3.1.1.3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式中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有相关附录查得。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则=1.0。3.1.1.4人员散热冷负荷1)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为:式中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见相关附录;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见相关附录;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计算时应注意其值为人员进入房间时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有相关附录查得。但应注意: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会堂等),由于人体对维护结构和室内物品的辐射换热量相应减少,可取=1.0。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式中 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见相关附录;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见相关附录;3.1.1.5 新风冷负荷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按下式计算:式中 夏季新风冷负荷,kW; 新风量,/s; 室外空气的焓值,kJ/; 室内空气的焓值,kJ/。冬季空调新风冷负荷计算公式:式中 空调新风热负荷,kW; 新风量,/s;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冬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温度,。3.1.2空调湿负荷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或区)的湿源(人体散湿、敞开水池表面散湿、地面积水、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食品或其他物料的散湿、室外空气带入的湿量等)向室内的散湿量,也就是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从房间出去的湿量。根据本建筑的功能,可知空调湿负荷主要来源于人体散失量。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人体散湿量,/s;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见相关附录;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见相关附录;以3算例(2008办公室为例)按上述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如下:时间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人体总冷负荷10019722022720520323123824124413110546成人显热量(W)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成人潜热量(W)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成人散湿量(g/h)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显热负荷(W)4898121128122119132140143145997446潜热负荷(W)5299999983839999999931310湿负荷(kg/h)0.080.150.150.150.120.120.150.150.150.150.050.050新风冷总冷负荷(W)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显热负荷(W)267267267267267267267267267267267267267潜热负荷(W)674674674674674674674674674674674674674湿负荷(kg/h)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新风承担房间显热负荷(W)0000000000000新风承担房间潜热负荷0000000000000新风承担0000000000000新风承担房间湿负荷0000000000000设备总冷负荷(W)17534036437232832537538338638917915249灯光总冷负荷(W)159356476511496478517555567576429292192外墙南总冷负荷(W)69666462606061646872778286辐射照度(W)117185267318335318267185117844300负荷温差()9.59.18.78.48.38.28.48.89.39.910.611.211.7外窗南总冷负荷(W)273355460581502721703636507460395308256负荷温差()5.66.36.87.488.58.998.88.78.47.87.3直射面积()05.255.255.2505.255.255.2500000散射面积()5.250005.250005.255.255.255.255.25直射辐射照度(W)053259695932500000散射辐射照度9612113614414614413612196693500直射负荷强度(W/)52.869.893.3120.7142.215214613011398.281.260.648.5散射负荷强度(W/)51.767.881.692.5100.410610810799.888.874.154.743.7直射负荷(W)0293392507063661554700000散射负荷(W)217000422000419373311230183总辐射负荷(W)217293392507422636615547419373311230183温差传热负荷(W)56626874808588898887837872内门总冷负荷(W)68686868686868686868686868负荷温差()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楼板总冷负荷(W)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2负荷温差()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内墙总冷负荷(W)234234234234234234234234234234234234234负荷温差()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总负荷w219272998316730053201330132903183315526223532042整个房间的全热冷负荷与湿负荷已汇总于表中,综合汇总表看出,房间的计算最大冷负荷为3301W,最大冷负荷出现的时刻为下午14:00, 计算湿负荷为0.147kg/h。3.1.3空调冷负荷汇总见附录四3.2空调热负荷3.2.1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本设计拟采用空调系统送热风的方式用于冬季采暖,所以室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正压,因此在计算热负荷时不需要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和冷风侵入耗热量,仅需要计算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室内人员及灯具所形成的热负荷作为安全因素来保证冬季的供暖温度。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3.2.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m2);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见暖通空调表2-4。 3.2.1.2考虑附加耗热量总耗热量计算公式 其中 朝向修正 北、东北、西北朝向 010% 南向 -1530%东、西 朝向 -5% 东南、西南朝向 -10 -15%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绿及辐射强度的大小。冬季日照绿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其他朝向可不修正。风力修正 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围护结构热负荷附加5%10%。 两面外墙修正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高度附加率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当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的房间净高度超过4m时,每增加1m,附加率为2%,但最大附加率不超过15%。注意,高度附加率应加在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进行风力、朝向、外门修正之后的耗热量)的总和上。 间歇修正算例:(以2008客房为例)按上述方法计算,结果如下:时间(h)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人体总冷负荷(W)10019722022720520323123824124413110546成人显热量(W)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成人潜热量(W)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成人散湿量kg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显热负荷(W)4898121128122119132140143145997446潜热负荷(W)5299999983839999999931310湿负荷(kg/h0.070.150.150.150.130.1240.150.150.150.150.050.050新风冷总冷负荷(W)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940显热负荷(W)267267267267267267267267267267267267267潜热负荷(W)674674674674674674674674674674674674674湿负荷(kg/h)0.9350.9350.9350.9350.9350.9350.9350.9350.9350.9350.9350.9350.935新风承担房间显热负荷(W)0000000000000新风承担房间潜热负荷(W)0000000000000新风承担房间负荷(W)0000000000000新风承担房间湿负荷(kg/h)0000000000000设备总冷负荷(W)17534036437232832537538338638917915249灯光总冷负荷(W)159356476511496478517555567576429292192外墙南总冷负荷(W)69666462606061646872778286辐射照度(W)117185267318335318267185117844300负荷温差()9.59.18.78.48.38.28.48.89.39.910.611.211.7外窗南总冷负荷(W)273355460581502721703636507460395308256负荷温差()5.66.36.87.488.58.998.88.78.47.87.3直射面积()05.255.255.2505.255.255.2500000散射面积()5.255.255.255.255.255.255.255.255.255.255.255.255.25直射辐射照度(W)053259695932500000散射辐射照度(W)9612113614414614413612196693500直射负荷强度(W/)52.869.893.3120.7142.2151.5146.4130.1113.498.281.260.648.5散射负荷强度51.767.881.692.5100.4105.7108.1106.599.888.874.154.743.7直射负荷(W)0293392507063661554700000散射负荷217000422000419373311230183总辐射负荷(W)217293392507422636615547419373311230183温差传热负荷(W)56626874808588898887837872内门总冷负荷(W)68686868686868686868686868负荷温差()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楼板总冷负荷(W)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2负荷温差()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内墙总冷负荷(W)234234234234234234234234234234234234234负荷温差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总计(w)2680337638504255392945584619447341093988333028912481制冷系统负荷的确定:Q=QK1K2K3K4式中,Q空调系统冷负荷K1房间同期使用系数,0.61.0,本设计取1K2冷量损失附加系数,风-水系统k=1.0-1.15 直接蒸发式表冷系统取k=1.05-1.10本设计取1.10K3效率降低修正系数,一般取1.05-1.10,本设计取1.05K4事故备用系数,一般不考虑,仅在特殊工程中才采用。本设计取1则本设计制冷系统的负荷为1024kw3.2.2空调热负荷汇总见附录四第4章 冷热源工艺设计4.1 方案拟订空调冷源选择的基本原则:1. 空气调节系统的冷源应首先考虑采用天然冷源。无条件时采用人工冷源。冷水机组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物的空气调节规模,用途,冷负荷,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能源结构,政策,价格及环保规定等情况,通过结合论证确定。需设空气调节的商业或公共建筑群,有条件适宜采用热,电,冷联产系统或集中制冷站。2. 空气调节面积较小,采用集中式供冷机组不经济的建筑,需设空气调节的房间布置过于分散的建筑,设有集中供冷系统的建筑中,使用时间和要求不同的少数房间,需增设空气调节,而机房和管道难以设置的原有建筑中,及居住建筑的情况下,宜采用分散设置的风冷,水冷式或蒸发冷却式空气调节机组。选择冷水机组时,不仅要考虑机组在额定工况或名义工况下的性能。还应考虑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的性能。以使冷水机组在工作周期内的能耗最低。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台数及单机制冷量的选择,应满足空气调节负荷变化的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调节的要求,一般不宜少于两台,当小型工程仅设一台时,应选用调节性能及部分负荷性能优良的机型。选择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时,其制冷剂必须符合环保要求。3.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用风冷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 风冷热泵机组特点:风冷热泵机组适用于所处地域水源紧张的中、小系统。运行可靠,操作管理方便,制冷量调节方便,噪声振动较小,无需冷却水系统。可放置在屋顶或室外地坪上,减少机房面积,甚至可以不要机房。缺点:耗电量大,能效比很低。冬季供热受室外气温影响较大。室外气温降低,机组制冷量减少,效率降低。当空气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表面将结霜,机组需定期进行除霜,既耗能,有影响供热。供热水温度较低,不超过50摄氏度,影响末端空调设备换热效率。冷媒:R410A(环保,破坏臭氧层)。1.任何一种冷热源方案都不能尽善尽美,工程中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初投资、运行费等经济性能,也要考虑噪声、振动、运行、操作、维护管理等技术性能,与工程整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既要考虑当前投资效益,也要考虑长远利益,合理选择冷热源方案。2.经综合考虑本工程拟选用方案一,从长远考虑,为了经济效益和节能,方案优化,冷源选择螺杆式冷水机组,方便管理控制,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4.4冷热源设备选型4.4.1 风冷热泵机组选型计算1. 台数考虑到负荷的变化,选用一台能满足现场负荷的风冷热泵。2.初选风冷热泵机组经过负荷计算,得出该建筑物总冷负荷为778.13kW,总热负荷582kW,选一台美的风冷热泵机组。机组型号及性能参数型号:WHS145.1B;制冷量:505.6kW;输入功率:104.8kW;外形尺寸:长宽高 969022802400mm;压缩机形式:半封闭双螺杆压缩机;制冷剂种类:R22; 机组重量7800kg;冷冻水进出水温度7/12,冬季热水进出水温度45/40。4.5水泵选型4.5.1 冷冻水泵选型1.考虑到与主机一一对应,设备用泵一个,故选用三台冷冻水泵。2.初选水泵(1)水泵扬程确定冷冻水泵的扬程如下:a)冷水机组阻力:查冷水机组样本为66kpa。b)空调末端装置阻力:一般风机盘管的阻力为40kpac)安全系数取10%;所以水泵的扬程为:H=1.1(6.6+4+988*1.5*0.05)=93m(2)水泵流量确定流量=机组额定流量(1.051.1)=50.1=55/h3.冷冻水泵的选型选用水泵三台,两用一备流量55/h,扬程93m,转速2960min,电机功率:30效率:78%,汽蚀余量4.0m,重量174kg。4.5.3补水泵选型 (1)水泵流量确定系统补水量约为系统水容量的1%,计算系统内冷冻水总容量时,按空气水系统按每平米建筑1.3L取。系统水容量为1.3*9700*0.001= 12.61 m3/h补量为12.610.01=0.1261 m3/h。补水泵流量1.5 m3/h (2)扬程补水水泵扬程为系统最高点距补水泵接管处的垂直距离和补水管路的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一般为35mH2O故补水泵扬程=5+60=.65H2O(3)选补水泵:、流量1.5 m3/h 扬程70米 功率7.5KW4.7其他设备选型4.7.1 定压、补水装置1.本单体建筑采用气压罐来进行定压补水。2.气压罐选型气压罐有效容积为膨胀水量Vp与调节水量 Vt之和。气压罐有效容积200L4.7.2软化水箱 软化水箱储存的水量应为补水泵0.51.0h的水量,即0.6*1.5=1M3/h4.7.3水处理装置1.当工程所在地水质较硬或是系统较大的时候,系统的循环水和补水最好是软化水,该空调系统必须配置水软化装置,一般选用全自动软化水装置;全自动软化水装置的选用一般按照系统补水量进行选择。补水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装置小,系统补水时间长;装置大,系统补水时间短)。冷却水系统属开式系统,采用电子水处理仪,其具有杀菌、除垢、防锈的功能。2.全自动软化水装置选型依照补水泵的流量和软化水箱的体积,选择软水器一台,处理水量1.5M3/h。3.电子水处理仪选型一般都按照设备所在管段的管径进行选择。本工程一台DN150水处理仪,处理水能力:1.5m3/h。第5章 空调系统设计5.1系统方案5.1.1空调方式 图5-1 空气处理流程图图本设计为酒店的空调系统设计,系统的选定应注意档次和安全的要求,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的介质来分类可选择四种系统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全水系统,冷剂系统。全空气系统分一次回风系统和二次回风系统,该系统是全部由处理过的空气负担室内空调冷负荷和湿负荷。空气-水系统分为再热系统和诱导器系统并用、全新风系统和风机盘管机组系统并用;全水系统即为风机盘管机组系统,全部由水负担室内空调负荷,在注重室内空气品质的现在化建筑内一般不单独采用,而是与新风系统联合运用;冷剂系统分单元式空调系统、窗式空调器系统、分体式空调器系统,它是由制冷系统蒸发器直接放于室内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对于较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内部的空气品质级别要求较高,全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只能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不能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作用,所以全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在本次的建筑空调设计时不宜采用。 综上所述一至四层商业中心和十二层插座咖啡厅拟采用全空气系统。五至十一层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方式用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5.2 空气处理及设备选型5.2.1全空气系统1.空气处理流程 图5-2 三层办公室处理焓湿图2.全空气系统设备选型(以三层办公室为例)由空调房间的余热Q和余湿W得到房间的热湿比,过室内状态点N作热湿比e线与=90%的交点即为送风状态点L(舒适性空调可以采用最大的送风温差T0=15),查id图,得L点状态参数,则送风量G=Q/( iN iL)送风量计算:(1)确定室内状态点N(25,55)(2)热湿比的确定:3600Q/w=360082.225/50.6976=5838.74kJ/kg作出id图(3)送风量的确定过室内状态点N作热湿比线,与相对湿度=90%的交点,查i-d图,得点L的状态参数,则送风量G=Q/(iNio)查id图可知:N: t=25,=55%;d=20.4g/干空气; i=53.4kJ/干空气;W:t=35;tw=28.2;=60.92%;dw=37.3g/;i=90.9kJ/;L: t=16;=90.8%;d=11.5g/干空气; i=42.6kJ/干空气按消除余热: G=Q/(iNio)=(40375/1000)/10.77=3.75kg/s3.校核风量按换气次数法进行风量校核查简明空调设计手册可知,舒适性空调至少保证每小时5-10次的换气次数。商场体积为499.165=2495.8m3 ,换气次数11580.82/2495.8=4.6=5次,故一层商场的送风量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4. 一层商场新风量的确定(1)按满足卫生要求 负荷计算时,选择参数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 m3/h的新风量, Gw1=ngw=367.380.40.3+23.80.130+45.240.130=4615.68m3/h(2)按系统10%最小新风量Gw2=10%G=10%8958.7 m3/h =895.87m3/h(3)按满足正压要求,换气次数取1次/ hGw3= nV=1(367.38+23.8+45.24)4.2=1832.9m3/h所以系统新风量为Gw=maxGw1,Gw2,Gw3 =4616m3/h回风量Gh=G-Gw=12272-4616=7626 m3/h新风比Gw/G=4616/12272=37.810%.5.系统冷量计算(1)确定依据:能量守恒定律(2)确定过程:查id图可知: N: t=25,=55%,d=20.4g/干空气, i=53.4kJ/干空气W:t=35,tw=28.2,=60.92%,dw= 37.3g/,i w=90.9kJ/L: t=16, =90.8%, d=11.5g/干空气, i=42.6kJ/干空气N、W混合到C,列能量守恒方程代入数据,得iC =67.4kJ/干空气由此在NW连线上找到C点,故空气处理设备处理一层商场所需冷量为Q= G(ic-iL)= 122721.1(67.4-42.6)/3600= 93kW6.空调器选型(1)选型原则:按冷量选型,风量校核。(2)选型:九层大会议室所需的制冷量为93 Kw,风量12272 m3/h根据空气处理过程的特点以及冷量选择组合式空调机组, 选取麦克维尔MSW150HB型号空调器,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额定风量15000m3/h,冷量116kW(六排),热量:168W (3)校核:G= Q/(iNio)=1160003.6/(67.4-42.6)=16840m3/h 12272m3/h,满足所需风量。5.2.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1.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特点:(1)布置零活,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各空调房间互不干扰,可以单独的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回风管道,节省建筑空间;机组部件多为装配式,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只需新风空调机组,机房面积小;使用季节较长;各房间互不污染;对机制作质量要求高,否则维修量很大;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分散布置,敷设各管线较麻烦,维修管理不方便;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水系统复杂,易漏水,过滤性能差。(2)新风与风机盘管送风共用送风口。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对室内的装修设计较为有利,但如果新风道的风压控制不好,与风机盘管会相互影响,因此要求计算更为精确些,同时与新风与风机盘管送风自独立送入房间相比,要求风机盘管的处理点更低些。(3)新风不担负室内负荷,风机盘管担负室内全部负荷并处于湿工况。2空气处理流程3.风机盘管选型(1)选型原则按冷量选型,风量校核。(2)选型计算(以2002办公室为例)室内冷负荷Q=6551W,湿负荷W=0.291kg/h,室内空气参数tn=25,相对湿度=55%,室外空气设计参数tw=35,相对湿度=61%,房间所需新风量Gw=170m3/h,大气压力B10090Pa。计算如下:此房间采用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的方案,空气处理过程如上图所示。计算热湿比及房间送风量:热湿比=Q/W=65513.6/2.34=10078kJ/图5-3 办公5004空气处理焓湿图在id图上根据Tn25及相对湿度55%确定N点,in53.4kJ/kg;过N点作热湿比线与相对湿度90%线相交,即得送风状态点O,io40.3kJ/kg;确定室外状态点W,处理到机器露点,并与N点等焓线交于L,iw=90.9kJ/kg,iL=49.3J/kg。则风机盘管送风量为:G=Q3.6/(iN-io)=46863.6/(53.4-37.6)=1068m3/h确定M点: 由得:85.5/396.8=( 40.3-iM)/(53.4-40.3)可算出iM =37.2kJ/kg,连接L、O两点并延长与iM相交得M点,tM15FP供冷量:全冷量)10681.2/3600(53.4-37.2)5.76W显冷量 )10681.2/3600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产品居间推广法律文件模板合同
- 2025年度拆迁安置房个人购房合同(含车位及绿化)
- 2025年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服务体系中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报告
- 2025版智能门锁零部件定制采购合同规范文本
- 2025年石膏板原材料采购与质量保证合同
- 2025年国际贸易担保借款合同
- 2025年度船舶节能减排运输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婚内反家暴教育与法律支持服务协议
- 2025年防盗门工程预算编制及合同
- 2025电商企业年度客户关系管理与运营合同
- 房地产 -衢州市城市环境无障碍设计导则城市街区
- 一年级新生报名登记表
- 《体育游戏》课程标准
- 制程能力管理办法实用文档
- GB/T 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 GB/T 1303.2-2009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第2部分:试验方法
- 子痫前期子痫课件
-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1
- 汽车保养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 青少年运动员 运动损伤的预防 课件
- 2022年十部经典的三级片电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