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镇以工代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县××镇以工代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县××镇以工代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县××镇以工代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县××镇以工代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提要12.项目背景及概况3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4.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71.项目所在县的概况72.项目所在乡镇的基本情况83.项目区现状8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0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131.指导思想132.建设规模133.建设内容13第五章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141.工程布局142.工程设计与技术方案153.项目实施进度39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01.投资估算402.估算成果413.资金筹措42第七章项目组织形式及建设模式431.组织机构432.建设模式43第八章项目管理及劳务报酬发放441.工程管理442.资金管理453.后期管理464.劳务报酬发放46第九章 项目的预期目标471.工程效益472.经济效益473.社会效益484.生态效益48第十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91.可行性研究结论492.存在问题与建议49附表附表1 县基本情况统计表附表2 项目区基本情况统计表附表3 投资使用与资金来源对照表附表4 总估算表附表5 建筑工程估算表附表6 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附表7主体工程量、机械台班及投工汇总表附表8主要材料用量汇总表附表9-1至9-12 单价分析表附图附图1 镇节水灌溉工程平面项目布局示意图附图2、3、4 翻板闸平面图附图3 翻板闸横断图附图4 翻板闸纵板设计断图附图5 拦泥坝断面图附图6CC剖面图附图7DD剖面图附图8AA剖面图附图9闸坝平面布置图55第一章 总 论1.项目提要1.1项目名称县镇以工代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2项目主管部门县发展改革局1.3项目实施单位县镇人民政府1.4项目负责人袁瑞军(镇镇长)1.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6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建设规模发展灌溉面积2500亩,其中高标准节水灌溉园区2500亩。建设内容水源工程:兴建水力自动翻板闸坝1座,全长82米,蓄水9万立方米;建设增压提水泵站3处,配套机泵8台套,装机容量120KW;建设150立方米蓄水池2座;电力配套工程:铺设10KV高压线路1公里,低压地埋线2公里,安装变压器3台,容量160KVA(其中:100KVA1台,30KVA2台);输水工程:铺设输水管道7000米,安装ZY1喷头400组,建闸阀井20个;田面工程:田面整修2500亩。1.7投资估算项目估算总投资261.6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13.94万元,设备购置费143.12万元,独立费用4.6万元。各分部分项工程投资如下:(1)建安工程总投资113.94万元,其中:水源工程投资119.5234.63万元,泵站机房工程投资8.87万元,蓄水池工程投资5.32万元,闸阀井工程投资0.51万元,拦泥坝工程投资10.88万元,砼镇墩投资0.43万元,田面整修工程投资34.38万元;输变电工程投资1.34万元,输水管道工程投资8.67万元,机泵配套工程投资1.19万元;水源闸坝工程投资7.72万元;(2)设备购置费143.12万元,其中:输变电工程投资13.4万元,输水管道工程投资40.7万元,机泵配套工程投资11.85万元;自动翻板闸制安工程投资77.17万元;(3)输水管道工程投资49.37万元,泵站机房及机泵配套工程投资21.91万元,蓄水池工程投资5.32万元,闸阀井工程投资0.51万元,拦泥坝工程投资10.88万元,砼镇墩投资0.43万元,田面整修工程投资34.38万元,电力配套工程投资14.74万元,独立费用4.6万元,其中:勘测设计费2.3万元,工程咨询费2.3万元。1.8资金来源与构成项目总投资261.6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投资230万元(包括劳务报酬30 万元),地方自筹31.66万元。1.9项目建设起止年限项目建设期限为一个计划年度,即2008年4月-2009年3月。1.10项目的预期目标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和近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趋向,确定经济效益分析的范围包括灌溉配套的增产及种植结构调整后的增收效益。工程实施后,可新增节水灌溉农田2500亩,年可增收59.8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可提高130万元。同时工程实施后农民可获得劳务报酬30万元,项目区有劳动力1537个,人均可获得劳务报酬195元。2.项目背景及概况镇是县煤炭主产区之一,也是主要农业乡镇之一,多年来一直延续着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该镇人口相对稠密,人均耕地面积2亩,全部为旱地,由于农业生产受干旱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只能以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且产量低而不稳,农业经济收入难以增加,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善的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前提条件。因此,县县委、县政府和镇政府特提出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通过充分开发利用石勒河河水,发展灌溉农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项目区农业抗旱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建设镇节水灌溉园区必将为镇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示范全镇,辐射全县。项目区剩余劳力资源丰富,泊里、三奇是该镇集中连片的大村,土地平整,可开发空间大,各村农民技工数量可观,资金自筹能力较强,技术上有县各涉农部门作为支撑,成功实施项目的基本条件具备。2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则(SL79-94);(5)喷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D184-85)和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6)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山西省十一五以工代赈暂行管理办法建设规划;(7)和顺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编制的县“十一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8)县水利局、农业局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34.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34.1可行性研究结论项目提出针对镇传统“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制约农业产业调整升级,农业经济收入提高的现状,以发展高效灌溉农业,提升农业回报率为主要目标,通过建设水源和配套水利灌溉设施为主要工程内容,实现帮助该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终目的。项目指导思想明确,符合项目区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工程布设因地制宜,技术可行,施工条件已充分具备,效益分析基础资料来源于水利部门多年观测统计结果,效益分析方法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保证了项目效益分析的可靠性。建议上级部门予以立项。34.2存在问题与建议主要存在问题是改变项目区传统的旱作农业生产模式有一定难度,当地农民对灌溉农业的优势认识不足,耕种方式也有待改变,需要加强示范引导。工程实施后要做好设施工程的管护和后续措施的配套,以尽早实现项目的预期效益;同时当地政府应结合市场需求,帮助项目区农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创出当地的特色产品,发挥辐射示范作用。项目基本情况表表1项目名称县镇以工代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项目类型农田水利建设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镇三奇、泊里村建设起止年限2008.3-2009.3投资情况资金来源投资金额(万元)占计划(%)劳务报酬(万元)占以工代赈(%)合计261.66100以工代赈23087.93013地方自筹31.6612.1建设情况建设标准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立项背景镇是县主要农业乡镇之一,多年来一直延续着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该镇人口相对稠密,人均耕地面积2亩,全部为旱地,由于农业生产受干旱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农作物种植严重受限,只能以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且产量低而不稳,农业经济收入难以增加,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善的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前提条件。因此,县县委、县政府和镇政府特提出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通过充分开发利用石勒河河水,发展灌溉农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项目区农业抗旱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建设镇节水灌溉园区必将为镇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示范全镇,辐射全县。建设内容水源工程:兴建水力自动翻板闸坝1座,全长82米,蓄水9万立方米;建设增压提水泵站3处,配套机泵8台套,装机容量120KW;建设150立方米蓄水池2座;电力配套工程:铺设10KV高压线路1公里,低压地埋线2公里,安装变压器3台,容量160KVA(其中:100KVA1台,30KVA2台);输水工程:铺设输水管道7000米,安装ZY1喷头400组,建闸阀井20个;建设规模新增能力和效益可发展高标准节水灌溉园区2500亩,年可增加收入59.8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提高130元。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概况1.项目提出的背景李阳镇是和顺县煤炭主产区之一,也是主要农业乡镇之一,多年来一直延续着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该镇人口相对稠密,人均耕地面积2亩,全部为旱地,由于农业生产受干旱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农作物种植严重受限,只能以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且产量低而不稳,农业经济收入难以增加,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善的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前提条件。因此,和顺县县委、县政府和李阳镇政府特提出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通过充分开发利用石勒河河水,发展灌溉农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项目区农业抗旱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建设李阳镇节水灌溉园区必将为李阳镇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示范全镇,辐射全县。项目区剩余劳力资源丰富,泊里、三奇是该镇集中连片的大村,土地平整,可开发空间大,各村农民技工数量可观,资金自筹能力较强,技术上有县各涉农部门作为支撑,成功实施项目的基本条件具备。2.项目建设可行性2.1水源充足可靠根据和顺县水资源第二次普查成果,境内松溪河水溪可利用地表水量达308万立方米,多日灌水调节计算表明水量能满足需求。2.2技术力量力量可以满足工程实施需要和顺县近年在蓄集利用地表水方面技术日臻成熟,已建成各种形式的各种类型工程多处,效益可观。2.3施工条件具备项目区剩余劳力资源丰富,泊里、三奇是和顺县集中连片的大村,土地平整,可开发空间大,各村农民技工数量可观,资金自筹能力较强,技术上有县各涉农部门作为支撑,成功实施项目的基本条件具备。2.4政府重视,百姓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灌溉面积,已成为了当地百姓的迫切愿望,因此群众实施工程的积极性很高,项目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加之该工程又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社会性工程,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为此县、镇、村三级领导对项目实施十分重视,多次深入实地,现场办公,排除一切干扰,为项目的实施尽可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第三章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1.项目所在县的概况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脉中段西麓,清漳河上游,东临河北省,南毗左权县,西连晋中市榆次区及榆社县,北接昔阳县、寿阳县,全县国土面积2250平方公里。辖5镇5乡,294个行政村,2006年底全县总人口13.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14万人,耕地总面积 33万亩,人均耕地2.55亩。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7亿元,粮食总产量7万吨,平均粮食亩产599.7公斤,人均产粮500公斤,2006年农村人均纯收入1998元。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旧县志称“春寒如冬,夏无盛暑,方秋陨霜,入冬霏雪”。平均气温6.3,平均气温0以下天数125天,占全年天数34%。封冰期平均147天,平均无霜期119天,最长年152天,最短年95天,。年均日照时数2634小时,年总辐射量146.64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593毫米,蒸发量占到82.3%,。冬季多西风,夏季为西北风,全年平均风速2.4米/秒。县基本情况详见附表1。2.项目所在乡镇的基本情况镇位于县中北部边缘,国土总面积149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以黄土和黄土残丘为主,侵蚀较严重,山间盆地和沟滩地宽广,地质主要构造为石灰岩和砂页岩。镇境内最大河松溪河,流域面积98平方公里,纵坡2.3%,最大洪峰流量552立方米/秒(发生在1963年),最小流量0.0333(发生在1987年5月),多年平均径流量776万立方米,主要支流有石勒河、三奇河、回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46.6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074.6毫米,最大风力8级,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多年平均气温6.3,无霜期120天,最大冻土层深1.2米。镇是县煤炭主产区之一,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镇31个行政村,5456户,18849口人,耕地总面积38509亩,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亿元左右,居民人均收入2150元。镇交通堪称便利,207国道和阳涉铁路贯穿全境,已有10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详见附表2。3项目区现状项目区涉及三奇和泊里2个行政村,2村毗连成片,位于全县最大的山间盆地温泊坪,地处松溪河水系上游,可利用水源包括石勒、回黄两条河流,盆地内地势平坦开阔,四周群山环绕,边缘渐向中间倾斜,盆地中心地下水位高,潜水流动不畅,略有盐渍化。历史上盆地内耕地下湿较严重,通过历年治理和近年采煤漏水加剧,所有土地已不存在下湿现象。项目区总人口4618人,户数1279户,其中劳动力1537个,耕地面积8401亩,全部为旱地,06年粮食总产量2375吨,平均单产284公斤/亩,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2元。详见附表2。第四章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发展农田水利灌溉,依靠科学走节水灌溉之路是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根本出路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加上上游各县用水量加大,河道水量急剧下降,干旱缺水已严重影响了该县经济发展,造成粮食产量剧减少,经济收入下滑,农民收入增长大幅度减少缓,迟延缓了当地农民脱贫步伐。通过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大宁县县委县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农业要发展,振兴水利是前提。只有依靠科学走节水灌溉之路,才能解决或缓解土地干旱缺水的矛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元经济,才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1.2项目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建成小康社会起推动作用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工程规划和效益估算,工程建成后,可发展高效灌溉面积2500亩,保证其旱涝保收,其种植结构调整为粮、菜比例为经比例为6:4,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收入也相应提高,促进项目区尽快步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尽快脱贫致富,早日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1.3农田水利建设是兴利除害、抗御自然灾害最根本的措施项目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水、肥、气、热状况不协调,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项目区是该县主要的产粮区。由于气候干旱,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蔬菜、瓜类种植一直得不到发展,使区域内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生活仍处在贫困中。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为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当地经济的增长点,特提出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现有水资源,配套实施水源和灌溉配套工程,使其用之以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项目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帮助农民脱贫,促进农业增收。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1水源充足可靠根据县水资源第二次普查成果,境内松溪河水溪可利用地表水量达308万立方米,多日灌水调节计算表明水量能满足需求。2.2技术力量力量可以满足工程实施需要县近年在蓄集利用地表水方面技术日臻成熟,已建成各种形式的各种类型工程多处,效益可观。2.3施工条件具备项目区剩余劳力资源丰富,泊里、三奇是县集中连片的大村,土地平整,可开发空间大,各村农民技工数量可观,资金自筹能力较强,技术上有县各涉农部门作为支撑,成功实施项目的基本条件具备。2.4政府重视,群众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灌溉面积,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的迫切愿望,因此群众实施工程的积极性很高,项目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加之该工程又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社会性工程,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为此县、镇、村三级领导对项目实施十分重视,多次深入实地,现场办公,排除一切干扰,为项目的实施尽可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第五章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以工代赈政策的帮扶优势,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注重工程质量、讲求实际效益,通过该项目建设,大幅度提升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尽快走上致富道路,同时为全县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优化种植结构起到典型示范作用。2.建设规模发展灌溉面积2500亩,其中高标准节水灌溉园区2500亩。3.建设内容水源工程:兴建水力自动翻板闸坝1座,全长8268米,拦泥坝二条,全长156米,蓄水9万立方米;建设增压提水泵站3处,配套机泵8台套,装机容量120KW;建设150立方米蓄水池2座;电力配套工程:铺设10KV高压线路1公里,低压地埋线2公里,安装变压器3台,容量160KVA(其中:100KVA1台,30KVA2台);输水工程:铺设输水管道7000米,安装ZY1喷头400组,建闸阀井20个;田面工程:田面整修2500亩。第六章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设计和施工方案1.工程布局1.1设计原则充分利用项目区自然资源优势,合理安排资金投向,在全面了解掌握基础资料的前提下科学论证,固本减末,力求使工程设计经济合理、切实可行。1.2设计任务主要包括:灌区设计、水源工程设计、增压泵站设计、输水管道设计、喷灌系统设计、蓄水工程设计六个部分。1.3设计依据(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2)喷灌工程技术规范;(3)喷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4)水工设计手册第六卷泄水与过坝建筑物和第八卷灌区建筑物。1.4工程布局该项目以镇石勒河为水源,在相应地段建水力自动翻板闸坝一座,并建中心增压泵站,通过输水管道至三奇蓄水池和泊里蓄水池;而后在两地各建一处增压泵站,通过管道输水到灌区各部位(具体工程布局详见附图1)。2.工程设计与技术方案2.1灌区设计2.1.1灌溉设计保证率项目区以旱作农业为主,根据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P75%。2.1.2灌溉制度的拟定(1)作物构成的调整项目区多年沿袭的传统种植结构以玉米为主,同时兼种谷物、马铃薯和小杂粮,为提高农作物的商品率,对项目区各村种植结构作以下调整。即在新发展的2500亩节水灌溉面积中,设计玉米为60%,蔬菜为40%。(2)作物生长期耗水量项目区以旱作农业为主,且县尚无相关资料,根据同类地区实验资料,各种作物耗水量如下表:作物生长期耗水量表表2作物玉米蔬菜单位种植比例6040%中等偏旱年需水量280320立方米/亩(3)作物生长期有效降雨量根据气象局观察设计,经频率计算,P75%的年降水量为362毫米,参照相关规定,当日降水量小于5毫米时,为无效雨量,若大于5毫米,则有效降水量用下式计算:PP0式中:P日有效降水量P0日有降水量降水有效利用系数取0.75经计算,灌溉设计保证率P75%的各类作物有效降水量如下表:作物有效降雨量表表3设计标准作物生长期天数(天)降水量(毫米)有效降水量(毫米)(立方米/亩)P755玉米160362271181蔬菜90362271181(4)灌溉定额采用水量平衡方程式计算:ME-P0-SV式中:M作物生长期灌溉用水量E生长期需水量P0有效降雨量S地下水补给量V生长期初未,根系储水量因S和V对作物影响因素过小,故略去不计。经计算,作物灌溉用水量如下表:作物灌溉用水量表表4作物作物需水量(立方米/亩)有效降雨量(毫米)灌溉用水量计算值采用值玉米28018199100蔬菜320181139130(5)设计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因项目区缺乏试验资料,按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 公式计算:m=100rh(12)1/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T设计灌水周期(d);r土壤容量(kg/cm3);h计划湿润层深度(cm);1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2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喷灌水利用系数,取0.85;w日需水量(mm/d),取灌水临界期的平均日需水量。该园区土壤为砂壤土,取土壤容量r=0.0014公斤/立方厘米;根据种植物的种类取计划湿润层深度h=40厘米;砂壤土田间持水量取20%(重量%),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分别取田间持水量的90%和55%,1=0.90.2=18%,2=0.550.2=11%。该园区无实测资料,根据气候条件,风速为2.4米/秒,取喷灌水利用系数=0.9;因无实测资料按同类地区相比该园区主作物玉米耗水量最旺期为抽穗一灌浆期,其日需水量w=3毫米/天。则m=1000.001440(18-11)1/0.85 =46.26mm 取m=46毫米(6)灌溉次数采用同类地区经验资料,玉米生长期最旺耗水量在拨节、抽穗和灌浆三个时期。另外,为使农田在播前有较好墒情,下种后达至苗全苗旺,分别根据冬季和春季的雨雪情况进行一次春(冬)灌;蔬菜种植以茴子白为主蔬菜种植以甘蓝为主,其需水旺季为缓苗、莲座期、催生包心期、膨大三个时期,。另外,为保证植苗的成活率,进行春灌一次。作物灌水定额计算表表5作物灌水性质灌水定额(立方米/亩)玉米拨节30抽穗30春(冬)灌40蔬菜缓苗40催生莲座期40包心期膨大40春灌40(7)灌水周期用下式计算:Tm/e式中:T灌水周期;e日蒸发系数;m灌水定额,取5.5。据上式分别计玉米为6天,蔬菜为7天。2.1.3灌溉用水量计算灌溉用水量计算表表6作物种植面积(亩)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立方米/亩)灌溉用量(万立方米)玉米1500拨节304.5抽穗304.5春(冬)灌406小计15蔬菜1000缓苗404催生404膨大404春灌404小计16合计312.1.4灌溉流量计算(1)灌溉水利用系数根据节水灌溉设计规范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2)灌水模数用下式计算:q净am/8.64T q毛q净/式中:q净净灌水模数(立方米/秒/万亩);q毛毛灌水模数;a作物种植比例;m灌水定额;T灌水周期;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经过如下:玉米:q净0.34立方米/秒/万亩q毛0.37立方米/秒/万亩蔬菜:q净0.265立方米/秒/万亩q毛0.29立方米/秒/万亩2.1.5灌溉流量计算用下式:Qq毛式中:Q灌溉流量;q同上;种植面积。计算过程如下:玉米:Q0.05立方米/秒蔬菜:Q0.029立方米/秒即,灌溉流量Q0.05+0.0290.079。2.1.6水量平衡分析经实测,石勒河径流量为0.0220.066立方米/秒,两种作物轮灌一次的用水量为3025000.983333立方米,在轮灌期内来水量以最枯流量计,则来水量为130.02236002424710立方米,那么水源工程至少应有83333-2471058623立方米的调蓄能力。2.2水源工程设计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分布状况,水源工程布置在距三奇村北部1公里处的石勒河下游,在该处建一座液压水力双控制自动翻板闸坝;根据灌区需水量要求并兼顾项目区今后扩大灌溉面积以及淤积等因素,闸坝调蓄功能按9万立方米设计。2.2.1水文计算闸坝上游为土石山区,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区域内涵养水源条件较好。河川地质为第四纪覆盖层,据上游机井地质资料,平均厚度为40米左右,河道流域长度18公里,纵坡20,坝址位于河道骤变地带,由于地表径流的冲刷,主河道部分地段有基岩出露,距坝址下游100米左右,形成台阶梯式瀑布,汇入沟底峡谷。(1)设计标准根据堤防工程技术规范闸坝设计校规标准P5%。(2)设计暴雨量计算用下式:H24PKP式中:H24.p频率为P的24小时暴雨量(mm); KP频率为P的皮III曲线模比系数;24 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mm);查相关资料,县24=70mm,相应CV=0.55;当P5%时,KP=2.1。代入参数得:H24.5=2.170=147mm(3)设计洪峰流量计算用下式:QP=C1H24PF2/3式中: Q洪峰流量(m3/s);C1洪峰地理参数,取0.16;H24.P同上; F闸坝控制流域面积;代入参数得:Q=0.16147562/3=344.57m3/s2.2.2闸坝结构设计2.2.2.1工程布置(1)闸墩结构闸坝结构闸坝主要由闸墩坝、闸室、闸板基础和液压泵给五部分构成闸板、基础四部分构成。根据坝址处筑坝材料,确定基础部分为浆砌片石,地面部分闸墩和底板为抛石加筋砼,闸板和支铰为钢结构。(2)闸坝各部位尺寸拟定初步拟定基础部分为矩形,底宽4.5米,埋深2.5米;地面部分闸底板以下同基础部分,高0.6米;底板以上闸墩为梯形断面,向水侧为立面,背水侧为1:0.5斜面,顶宽2.5米,考虑将来投入运行后尽量延长闸坝的使用年限,在利用水力清淤时少留死角,确定两端闸墩长5米,高4米,闸室长58米,中间设4个中墩分为5孔,每孔跨度为10米,由两组闸板组成。中墩高度和闸板垂直高度齐平,同为3.2米。闸坝总长度为68米。详见附图9。2.2.2.2建筑物设计(3一)闸板设计(1)A:闸板构造翻板闸的工程构造除闸门与闸墩外,其防渗铺盖、护底、消力池、闸墙等均与提升闸相同。从附图2、3、4可以看出翻板闸的闸门构造,在门后约1/3高度处有两个高度相等的活动门座,并用横轴与固定在闸墩上的门座相连接,闸门启闭时即系围绕门后的横轴翻转。翻板闸的闸墩位于闸门后面,其长度、厚度均较直升闸的闸墩为小,且没有闸门槽。每扇闸门需设闸墩两个。闸门止水橡皮设于闸门两侧及门底。闸门用钢板制造;为了使水位降低后闸门能自动关闭,闸门底部需加均重砼块。详见附图2、3、4。(2)B:闸门应力分析面板采用厚8毫米钢板,横梁采用14#槽钢,纵梁采用25#槽钢,边梁采用12#槽钢。面板按不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横梁按两头外排的简支梁进行计算,纵梁按悬壁梁进行计算,经计算均满足要求。闸门稳定系数K1的计算要求与闸门齐平时,闸门能处于稳定状态门轴设在1.05米处。门轴以上水压力P=1.9524.45/2=8.46力臂为:1.95/3=0.65力矩为M上水=8.460.65=5.5T-m门轴以下P下水=(1.95+3)/21.054.45=11.56作用点至门底的距离E=(21.95+3)/(1.95+3)(1.05/3)=0.488力矩为M下水=11.56(1.05-0.488)=6.50T-m闸门各部件对门轴的力矩列于下表门轴磨擦力f=(4.34+11.56+1.78)0.25=4.42力矩为4.420.0445=0.197 T-m综合以上正负力矩得M正=M上水=2.82 T-mM负=M下水+M门自+M门摩=6.5+0.276+0.197=6.973 T-m闸门稳定系数K1=M负/M正=0.973/5.50=1.2681.2 满足要求。启门稳定系数K2计算要求闸门漫水0.3米,闸门能自动开启。门轴以上水压力P1=(0.3+1.95+0.3)/21.954.45=11.06t作用于点到门轴的距离E=(20.3+2.25)/(0.3+2.25)(1.95/3)=0.726力矩M上=11.060.726=8.03 T-m门轴以下水压力P2=(2.25+3.3)/21.054.45=12.97作用点至门底的距离(22.25+3.3)/(2.25+3.3)(1.05/3)=0.492力矩12.97(1.05-0.4927)=7.24 T-m闸门各部件对门轴的力矩列于下表综合以上力矩得:开门力矩M开=8.03+0.177=8.207t-m阻门力矩M阻开=M门自+M下+M摩=7.24+0.2762+0.197=7.71K=8.207/7.71=1.061.05 满足要求自动关闭系数K3= M关/M开=1.096/0.9868=1.111.1 满足要求。C:(3)闸门结构设计孔口净宽4.4米,孔口净高3米,计算水头3.3米,水的容重r=1t/m3。材料选择:闸板采用钢板,次梁采用14,主梁为25,均为轻型槽钢,边止水采用L型止水,底止水采用P型止水。闸门的结构布置及结构选型a.闸门的高度,不考虑风浪超高,采用闸门高度3.0米,闸门计算跨度L=L0+2d=4.5米。b.主梁的根数和型式该闸门跨高比为L/H=4.5/3=1.5 故采用双主梁。为了便于制造和维修,采用实腹焊接组合梁。c.主梁的位置根据水压力的作用,采用中间等于两边距离,使弯矩不出现大的波动,闸门长4.4米,在闸门长1/4处于布置主梁,C=4.4/4=1.1米。d.次梁的布置水平梁布置间距上疏下密,面板厚度相同。e.支撑布置单支撑处25#槽钢加钢板加固。f.边梁布置边梁均加10槽钢,以便闸门与闸门之间连接g.止水布置闸门与闸门之间采用平板止水,边闸门与闸边连接采用L型橡皮止水,底止水为P型止水面板设计为了充分利用面板的强度,梁系的布置,宜使面板的边长与短边长之比b/a1.5,并且长边布置沿次梁方向。初选面板厚度,按下列公式计算:=0.0211u按两边周边连续板计算荷载按0.3米漫水计算q11.1611.6/2=13.46kn/mq21.961.96/2=38.42 kn/mq32.662/22=70.76 kn/m q43.212/22=103.04 kn/mq=13.46 kn/m 取单宽米a. MBAql2/15=13.460.862/15=0.66 kn/mQBA4ql/10=0.413.460.86=4.63 kn/mQBAql/10=1.16 kn/mb.MBC=24.960.82/15+13.40.82/12=1.06+0.718=1.778kn-mMBC=13.460.82/12=0.718kn-mQBC=13.460.80/10+24.960.8/2=11.61knQCB=413.460.8/10+24.960.8/2=14.29knc.MCDMCD=38.420.72/12=1.57kn-mMDC=38.420.72/12+32.340.72/15=1.57+1.56=2.626kn-mQCP=38.420.7/1032.340.7/2=14.01knQDC=38.4240.7/10+32.340.7/2=10.76+11.31=22.07knd.MDEMDE=70.760.552/12=1.78MDE=70.760.552/12+32.080.552/15=1.78+0.65=2.43kn-mMDE=70.760.55/10+32.080.55/2=3.89+8.95=12.84knMDE=470.760.55/10+32.080.55/2=11.568.95=20.51kn 次梁截面选择和强度计算 次梁截面几何特性 截面尺寸14060,截面积A=14.68cm2,形心距面板表面距离y=5.67, Ag=16.975.67=96.21Ix=472cm4 =96.21/14.68=6.55Wmim=67.4cm3Mmex=0.2626105/67.4=389.6kg/ cm2=1600kg/2m2=QmexS/Ix=(22.07+12.84)38.88103/0.8472=359.45kg/cm2主梁计算:主梁跨度高3米大截面选择内力计算:Q=(12.97+110.6)/2=12.01tMmax=1/2qu=11.060.726=8.03t-m所需断面抵抗距:取容许应力=0.91600kg/cm2W=8.03105/26.91600=278.82cm2 选用25#槽形钢W=254.1cm3W主梁在离底板1.05米加-10235350钢板,需对槽钢进行加固。安装轴套,离底板0.5米、1.5米、2.0米.2.5米、3.0米。分别加-10235100支撑。D:(4)闸墩应力分析:每个闸墩受的水平力:P=1/2(P1+P2)=1/2(5.03+6.12)=5.58T一个墩的自重:N=0.750.51.52.4=1.35T水平力对O点的力矩:M=5.581.1=6.14T-m闸墩边缘应力=N/F6M/bd=1350/401506614000/40150=kg/cm拉、压应力均未超过混凝土允许应力,可以不放钢筋。但由于闸墩受冲击及振动荷载,故仍按构造放置钢筋,以保安全。E:(5)门铰支座应力分析:按照闸门应力计算并根据水压力、水重、闸板自重及抗扭等受力因素,采用钢结构型式;经计算确定为支座底板及支架均采用25mm厚钢板制作。(6)消能防冲设计: 消能形式闸坝下游采用等宽矩形消力池,消能消力池底板采用浆砌片石,各部位设计和计算过程如下。: 消力池底板厚度计算采用下式:tkh/ri-1式中:t消力池底板厚度;h底板单位面积上的消耗力;r底板材料容重;k安全系数,取k1.3。计算h值,取单宽1m计算。hrH2B=10.3代入参数得:t1.30.3/(2.2-1)0.3250.35:消力池水力计算消力池消能能量按翻板闸全开时的最大流量计算。A:总流量计算用宽顶堰公式计算:QmBH3/2式中:Qm过水流量(m3/s);第二流量系数,取1.5;H过水深;B过水宽度。代入参数:Qm1.55.813/2452.4m3/s。B:总水头计算用下式:T0H+02/2g+p式中:T0总水头;H底板以上水头;0流速Q/1.5;2g重力加速度g9.8;p闸低板与消力池底高差。代入参数:T03+1.52/29.8+14.11C:跃前水深计算用下式:T0hc+q2/2g2hc2式中:T0总水头;q单宽流量Q/b7.8;g同上;流速系数选用1。设不同hc值,求T0。设h0=0.5、0.75、1、1.25、1.5、1.75计算结果如下表:hc0.50.7511.251.51.75T012.425.523.11.991.381.01将表中数字绘制曲线如下:从hcT0典型上反求hc0.88。D:跃后水深计算h式中符号意义同上。代入参数:h0.443.33mE:水跃长度计算用下式:Ix2.5(1.9 h-hc)式中符号意义同上。代入参数:Ix2.5(1.93.33-0.88)13.62F:消力池开挖深度计算用下式:d1.1 h-hc代入参数:d1.13.33-0.883.4以上计算结果如下表:符号底板厚(t)(m)总流量(m3/s)(Qm)总水头T0(m)跃前水深hc(m)跃后水深h(m)水跃长度Ix(m)深度d(m)消力池长度L(m)数值0.35452.44.110.883.3313.623.40.813.62=112.3增压泵给设计增压泵站设计2.3.1在水源处建设中心泵站,泵站设计为下卧式泵房,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50平方米m2,长25米m,宽6米m,地面以下采用C20砼墙体,地面以上采用M5浆砌砖墙体(墙体厚30厘米cm),采用C20砼简支梁(截面长60厘米cm宽30厘米cm)5根和屋面板(厚8厘米cm),墙壁M10水泥砂浆抹面后粉刷,采用铝合金制门窗。2.3.2三奇、泊里灌溉片加压泵站:机泵房设计为下卧式泵房,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平方米m2,长5米m,宽4米m。地面以下采用C20砼墙体,地面以上采用M5浆砌砖墙体(墙体厚30厘米cm),采用C20钢筋砼简支梁(截面长50厘米cm,宽25厘米cm)1根和屋面板。墙壁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后粉刷,采用铁制门窗。2.4蓄水工程设计两个增压泵站处分别各建设1座蓄水池,容量为150立方米m3,作为各加压泵站的进水前池,蓄水池的长为12米m,宽5米m,深2.5米m,四壁为30厘米厚的钢筋砼墙cm厚的钢筋砼墙,池底砼厚30厘米cm,池底和墙外围均用三七灰土夯实处理,内壁用M10水泥砂浆抹面池顶用预制板封盖处理。2.5输水管道设计2.5.1支管设计选用山西产薄壁铝管,每节长度为6米m,每条支管28节,其中有9节带竖管座。支管与干管上的给水栓用快速接头,入口后一段支管用维塑软管,长3米m,因此每条支管共长171米m,第一个竖管座至给水栓的距离9米m,其后每隔18米铝管有一竖管座m铝管有一竖管座,支管末端为第10个竖管座。为方便拆装连接,支管采用一种口径,按规范要求,支管上任意两个喷头之间的水头差应不超过喷头压力水头的20%,即hw+A20.2hp。每条支管带喷头10个,第一个喷头至末端管长L=918=162米此管段入口流量Q=9L=92.0=18立方米m3/小时h孔口数N=9 及X=1时多口系数F=0.422 支管逆坡布置,首末喷头水头差1.8米代入hw+20.2hp式得D4.740.861105162181.740.422/(0.230-1.8)解得D57.2(毫米mm)选用外径为65毫米mm,内径为62毫米的铝管为移动支管mm的铝管为移动支管2.5.2干管设计(1)由水源向各灌溉片提水,单管供水。管径确定用下式:d=4Q/式中:d管径(m)Q流量(m3/s)V经济流速(m/s) 取V=1.5m/s所有管材和不同地段用管径应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后列表说明。(2)根据试验成果和灌溉经验,灌水次数定为4次,按动态法求灌溉干管的经济管径,采用公式为:D=k(tnXd)aQB式中:D管径(mm)tn干管每年工作小时数Xd电价,元/千瓦时 取0.3Q设计流量 m3立米/小时h k、a、p系数,分别取10、0.15、0.43经计算调整后初步确定的管径为200mm、150mm2.6喷灌系统设计2.6.1喷头的选型和组合间距的确定(1)确定间距系数根据给出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