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文档期末考试及答案.doc_第1页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文档期末考试及答案.doc_第2页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文档期末考试及答案.doc_第3页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文档期末考试及答案.doc_第4页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文档期末考试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胚胎臧否 根茎长颈鹿 解数解甲归田 B. 挣扎轧钢 勉强强迫症 脊椎椎心泣血 C. 贮藏伫立 市侩刽子手 模具大模大样 D. 卷轴证券 考妣庇护权 供职供认不讳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蛊惑 谩骂 扫瞄仪 皇天后土B. 萌蘖 官阙 嘉年华 历行节约C. 寥阔 慑服 衍生物 熙熙攘攘D. 陨灭 戡乱 影碟机 按部就班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奥恰洛夫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男乒的头号对手,他对乒乓球的理解和中国队员有区别,但不代表他技战术能力差,从技战术能力来说,他和张继科在伯仲之间。 B. 就日本媒体关于“中国在距钓鱼岛三百公里的南麂列岛上建立军事基地”的炒作,杨宇军回应,中方在自己的领土上进行任何活动和建设,都无可厚非。 C.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落到实处,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是抓落实的关键,必须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努力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 D. 亲历2014年12月31日上海踩踏事件的张宏说:“当时的惨象历历在目地尽收眼底,时间虽已过去了半个多月,至今我仍心有余悸。”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5两题。在影响人( )发展的因素中,真正起( )作用的是价值观。价值观就像方向盘,方向正确,( )坚持行走,距离目标( )会越来越近;反之则会南辕北辙。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读什么和怎样读是两个根本的问题。_。4.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终身 绝对 只要 就 B. 终生 决定 只有 才C. 终生 决定 只要 就 D. 终身 绝对 只有 才5.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的句子,没有语病且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 对经典名著进行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等一生受用的品质,既是怎样读的本质,又是读什么的答案。B. 对经典名著进行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等一生受用的品质,既是读什么的答案,又是怎样读的本质。C. 对经典名著进行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和一生受用的品质,既是读什么的答案,又是怎样读的本质。D. 对经典名著进行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和一生受用的品质,既是怎样读的本质,又是读什么的答案。二、(9分,每小题3分)6.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错用骄傲轻敌、言过其实的马谡,致使荆州失守,后不得不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为严明军纪挥泪斩马谡,后上表请求自降三级。B.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是其代表作;作品大都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剖析和猛烈批判。C. 边城是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通过抒写青年男女的纯洁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讴歌一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态。D. 老人与海成功地塑造了“硬汉子”形象老人桑地亚哥,他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7. 对下面语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莫言获奖以后,被迫应付的各种采访越来越多,应邀参加的各种“莫言研讨会”也越来越多。莫言说,写作是作家最主要的“生活主题”,写作最需要的是心静,2015年上半年可能会找一个地方“躲起来”写一部作品。“我希望大家不要研究我了,去研究其他作家。”这表达了他的真切希望,希望让自己“静”下来,不受别人的干扰,专注于自己的创作。的确如此,如果整日缠身于“喧闹”的杂务,登上诺奖高峰的莫言到最后可能什么也不是了。A. 别逼着莫言“躲”起来写作,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过多地干扰他,这样莫言不用“躲”也一定能写出好作品。B. 针对越来越多的“莫言研讨会”,莫言希望大家不要研究他而去研究其他作家,这充分表明莫言为人谦虚。C. 创作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不要过多关注别人怎么说,受别人研究的干扰,否则,可能到最后什么都不是了。D.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确是登上了创作的高峰,但如果让获诺贝尔奖成为创作的“休止符”,对莫言来说,那绝对不是好事。8. 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所以游目骋怀 客逾庖而宴 东犬西吠 而后乃今将图南 倡优畜之 太上不辱先 齐彭殇为妄作 A. C. 三、(12分,每小题3分) B. 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侯景字万景,魏之怀朔镇人也。少而不羁,为镇功曹史。魏末北方大乱,乃事边将尔朱荣,甚见器重。初学兵法于荣部将慕容绍宗,未几绍宗每询问焉。后以军功为定州刺史。始魏相高欢微时,与景甚相友好,及欢诛尔朱氏,景以众降,仍为欢用。稍至吏部尚书,非其好也。每独曰:“何当离此反故纸邪。”寻封濮阳郡公。欢之败于沙苑,景谓欢曰:“宇文泰恃于战胜,今必致怠,请以数千劲骑至关中取之。”后为河南道大行台,位司徒。又言于欢曰:“恨不得泰。请兵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作太平寺主。”欢壮其言,使拥兵十万,专制河南。景右足短,弓马非其长,所在唯以智谋。及将镇河南,请于欢曰:“今握兵在远,奸人易生诈伪,大王若赐以书,请异于他者。”许之。每与景书,别加微点,虽子弟弗之知。及欢疾笃,其世子澄矫书召之。景知伪,惧祸,因用王伟计,乃遣其行台郎中丁和上表求降。帝召群臣议之,尚书仆射谢举等皆议纳景非便,武帝不从。初,帝以是岁正月乙卯于善言殿读佛经,因谓左右黄慧弼曰:“我昨梦天下太平,尔其识之。”及和至,校景实以正月乙卯日定计,帝由是纳之。于是封景河南王、大将军。高澄嗣事为勃海王,遣其将慕容绍宗围景于长社。景急,乃求割鲁阳、长社、东荆、北兖请救于西魏,魏遣五城王元庆等率兵救之,绍宗乃退。(后)高澄又遣慕容绍宗追景,景退保涡阳,使谓绍宗曰:“欲送客邪?将定雄雌邪?”绍宗曰:“将决战。”遂顺风以阵。景闭垒,顷之乃出。绍宗曰:“景多诡,好乘人背。”使备之,果如其言。景命战士皆被短甲短刀,但低视斫人胫马足,遂败绍宗军。相持连月,景食尽,诳其众以为家口并见杀。众皆信之。绍宗遥谓曰:“尔等家并完。”乃被发向北斗以誓之。景士卒并北人,不乐南度,其将暴显等各率所部降绍宗,景军溃散。(选自南史,有删改)【注】萧衍:即南朝梁武帝,深通佛学,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并常在那里讲经。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始魏相高欢微时 微:微贱,卑微 怠:怠慢,不敬 矫:假托,诈称 诡:欺诈,奸滑 B. 恃于战胜,今必致怠 C. 其世子澄矫书召之 D. 景多诡,好乘人背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后以军功为定州刺史 A. 谨拜表以闻 欢之败于沙苑 B. 先妣抚之甚厚 尔其识之 C. 当其欣于所遇 景闭垒,顷之乃出 D. 而后乃今培风 1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欢以告其妃娄氏曰彼若得泰亦将不归得泰失景于事奚益欢乃止B. 欢以告其妃娄氏曰彼若得泰亦将不归得泰失景于事奚益欢乃止C. 欢以告其妃娄氏曰彼若得泰亦将不归得泰失景于事奚益欢乃止D. 欢以告其妃娄氏曰彼若得泰亦将不归得泰失景于事奚益欢乃止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魏丞相高欢曾与侯景十分要好,后来高欢诛灭尔朱氏,侯景率领部下投降,仍然被其重用,不久还升为吏部尚书,但这一职位并不符合侯景的愿望。B. 侯景先后效力于尔朱荣、东魏大丞相高欢和梁武帝萧衍,且屡受重用,历任定州刺史、吏部尚书、濮阳郡公、河南道大行台、河南王、大将军诸职。C. 尽管群臣都不同意接受侯景的投降,但梁武帝因为自己让近侍黄慧弼记下天下太平之梦和侯景定计投降均是在正月乙卯日,所以同意接纳侯景。D. 涡阳之战中,侯景屡出计谋,先是从背后袭击,再命士兵披短甲持短刀低头砍人腿和马脚;但将士们因为听说家属都被高澄杀害了,于是投降慕容绍宗。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 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初学兵法于荣部将慕容绍宗,未几绍宗每询问焉(3分)(2)每与景书,别加微点,虽子弟弗之知(3分)(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4分)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应诏赋得除夜史青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_,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注应诏:指奉皇帝之命而作诗文。(1)请拟写适合填入横线处的诗句。(4分)(2)尾联“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15.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2)_,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相看白刃血纷纷,_。(高適燕歌行)(4)_,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5)花径不曾缘客扫,_。(杜甫客至)(6)_,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五、(12分)16. 下面一段文字四句话中均有语病或标点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唐诗在我国两千多年诗歌史上是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而它自身又有一个从繁荣、发展到衰落的过程。明初的高棅曾给研习唐诗的人提出要求:“今试以数十百篇之诗,隐其姓名,以示学者,须要识得何者为初唐,何者为盛唐,何者为中唐、为晚唐”(唐诗品汇总序)。高棅所定的标准未免过高,对未曾见过的诗,仅凭直觉去判定其时代。虽然是他自己也不能做到准确无误。不过,要求初盛中晚四个时期风貌的不同能够有所辨识还是非常必要的。_ _ _17. 请以“几簇绿叶”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遗漏信息,不得改变句意。(4分)我的目光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一棵常绿树下面枯萎的灌木丛中竟然挺举着几簇绿叶,分外耀眼醒目。18.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句“月照一孤舟”扩写成一段描述性文字。要求:与诗句意境吻合,60字左右。(4分)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青衣毕飞宇奔月公演这天是一个雪霁之后晴朗的冬日,太阳把城市照得亮亮的。大雪覆盖的城市,像一块巨大的蛋糕,铺满了厚厚的奶油,柔和又温馨,笼罩着一种特殊的调子,像童话。筱燕秋躺在床上,目光穿过阳台,静静地看着玻璃外面的巨大蛋糕。她就是弄不明白,下身的血怎么一直都不干净。她在静养,要把所有的力气都省下来,留给戏台。傍晚时分筱燕秋叫了一辆出租车,早早来到了剧院。今天是筱燕秋这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日子,她突然觉得自己今天是一个古典的新娘。她要精心地梳妆,打扮,好把自己闪闪亮亮地嫁出去。化完妆,一个活灵活现的青衣出现在镜框里了。筱燕秋漂亮得自己都认不出自己来了,那绝对是另一个世界里的另一个人。但是,筱燕秋坚信,那个女人才是筱燕秋,才是她自己。她侧过头,意外地发现了春来,春来呆在那儿,她不敢相信面前的女人就是与她朝夕相处的老师筱燕秋。大幕拉开了,红头盖掀起来了。筱燕秋撂开了两片水袖,新娘把自己嫁出去了。没有新郎,这个世界就是新郎,所有的人都是新郎。所有的新郎一起盯住了唯一的新娘。筱燕秋没有料到一出戏如此之短,她只觉得刚开了一个头,刚刚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又回来了。起初还担心自己的身体吃不消的,很快她就完全放松下来了。她开始了抒发,开始了倾诉,彻底忘记了自己,甚至,彻底忘记了嫦娥,她把满腔的块垒抽成了一根绵延的细长的丝,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缠绕了起来,挥洒了起来。她在世界的面前袒露出了自己,满世界都在为她喝彩。她越来越投入,越来越痴迷。这是喜悦的两个小时,哭泣的两个小时,五味俱全的两个小时,缤纷飞扬的两个小时。筱燕秋的身体连同她的心窍,一起全都打开了,舒张了,延展了,润滑了,柔软了。自在了,饱满了。她就感到自己成了一颗熟透了的葡萄,就差轻轻的、尖锐的一击,然后,所有黏稠的汁液就会了却心愿般地流淌出来。可是,戏完了,“嫦娥”说走就走了,毫不留情地把筱燕秋留给了筱燕秋。她欲罢不能,她还要唱,还要演,可大幕黑了一张脸,拉下了,筱燕秋伤心欲绝。散场了,一切都结束了。筱燕秋不是不累,而是有劲无处使,她在百般失落之中走向了后台。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不要说是自己的学生,就是她亲娘老子来了她也不会让,她才是嫦娥。筱燕秋完全没有在意剧团这几天气氛的变化,完全没有在意别人看她的目光,她管不了这些。天气晴好了四天,午后的天空又阴沉下来了。午后的筱燕秋又乏了,下午三点,突然发起了高烧,而下身又见红了,量比以往似乎还多了些。筱燕秋到底不踏实了,到医院挂了妇科门诊。医生一脸的肃穆,说:“再忙你也得先消炎,先吊两瓶水再说。”筱燕秋完全没有料到会在输液室里头睡得这样死。一觉醒来,她问了问时间,眼睛便直了,拔下针管,包都没有来得及提就往门外跑。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妆了。她们对视了一眼,春来没有开口。筱燕秋上课的时候关照过她的,化上妆这个世界其实就没有了,谁的话你也不要听。筱燕秋一把抓住了化妆师,她想告诉每一个人,“只有我才是嫦娥!”她回望着春来,上了妆的春来比天仙还要美。她才是嫦娥。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才是嫦娥。锣鼓响起来了。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剧场里响起了喝彩声,化妆间里就越发寂静了。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筱燕秋一点都不知道她做了些什么,她像一个走尸,给自己披上水衣,化好妆,最后她拿起了她的笛子,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天已经黑了,雪花又纷扬起来。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她开始了唱,雪花在飞舞,剧场的门口突然围上来许多人,堵住了许多车。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围上来的人和车就像是被风吹过来的,就像是雪花那样无声地降落下来的。筱燕秋旁若无人,边舞边唱,这时候有人发现了一些异样,他们从筱燕秋的裤管上看到了液滴在往下淌。液滴在灯光下面是黑色的,它们落在了雪地上,变成了一个又一个黑色窟窿。 (选自毕飞宇青衣,有删改)19. 小说最后一段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20. 试简要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4分)(1)筱燕秋的身体连同她的心窍,一起全都打开了,舒张了,延展了,润滑了,柔软了,自在了,饱满了。(2分)(2)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2分)21. 小说采用多种方法刻画“筱燕秋”这一形象,请选取一种简要分析。(4分)22. 你认为筱燕秋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七、作文(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一个人认为自己所做的全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发誓要用剩余的生命做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就一直去寻找那件足以让他感到不虚此生的最有价值的事情。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试题答案】一、(15分)1. A(A. pip jngjng xiji B. zhzh qingqing zhuchu C. zhzh kuigu m/m D. junqun bb gnggng)2. D(A. 扫描仪 B. 厉行节约 C.“辽阔”或“寥廓”)3. A(A. 伯仲之间:比喻不相上下。B. 无可厚非:不可以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用在此处不合语意。C. 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用在此处褒贬不当。D.“历历在目”不能做状语,且与“尽收眼底”语意重复)4. C(“终身”与“终生”都指人的一生,但意思各有侧重。“终身”多就生活、处事方面切身的事情而言,有时专指婚姻大事。“终生”多就事业而言,强调时间。决定: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绝对:没有任何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只有?才?”表必要条件,上文有“方向正确”的前提,应为“只要?就?”)5. B(根据前文“读什么和怎样读是两个根本的问题”,下文应为“既是读什么的答案,又是怎样读的本质”。“爱国、敬业、诚信”与“一生受用的品质”不能并列)二、(9分)6. A(应为“致使街亭失守”)7. D(A.“一定能写出好作品”说法绝对,B.“充分表明莫言为人谦虚”曲解文意,C. 文中没有谈到“创作风格和特点”的问题,无中生有)8. B(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三、(12分)9. B(懈怠,松懈)10. D(均为副词,意为“才”。A. 前者为介词,意为“凭借”;后者为连词,表目的。B. 前者为主谓间结构助词,后者为代词。C. 前者为副词,表祈使,可译为“可要、当”;后者为代词)11. A(欢以告其妃娄氏,曰:“彼若得泰,亦将不归;得泰失景,于事奚益。”欢乃止)12. D(侯景的将士投降慕容绍宗是因粮食吃完,且他们都是北方人,不愿南渡)四、(24分)13. (1)(侯景)当初向尔朱荣的部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没多久慕容绍宗就常常来请教他了。(介宾短语后置、“每”“焉”,各1分)(2)(高欢)每次给侯景写信,都另外加上小墨点,即使是自己的子弟也不知道这暗号(或:这件事)。(“别”“虽”、宾语前置,各1分)(3)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或:他们的追求)有区别。(“固”“或”“用”、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14. (1)寒随一夜去(与下句构成对仗2分,合乎诗意2分)(2)人们没有感觉到春光的到来,但春光已显现在了后园初绽的梅花上。(2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悄然而至的喜悦。(2分)15. (1)但以刘日薄西山 (2)不知江月待何人 (3)死节从来岂顾勋(4)人事有代谢 (5)蓬门今始为君开 (6)又有清流激湍(每空1分,共6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五、(12分)16. 语序不当,“繁荣、发展”应为“发展、繁荣”;句号位置不当,句号应在后引号前;用词不当,“虽然”应为“即使”(或“即便”“就算”等);成分残缺,应在“要求”后加介词“对”(或“对于”)。(4分。修改正确,一点1分)17. 几簇绿叶竟然挺举在一棵常绿树下枯萎的灌木丛中,分外耀眼醒目,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4分。始终以“几簇绿叶”为陈述对象2分,不遗漏信息、语句通顺2分)18. 天地苍茫,江流自天际蜿蜒而来。一条孤零零的小船静静地停泊在岸边,朗月清辉之下,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片羽毛。(与诗句意境吻合2分,想象合理、语言生动2分)六、(18分)19. (1)描写了寒冷的天气,营造了悲剧氛围;(2)有力地凸显了筱燕秋反常的心理和行为,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3)与前文环境描写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更具艺术性。(4分。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20.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表现了筱燕秋表演时逐渐投入、痴迷、沉醉的过程,富有层次感。(2分)(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秋夜的月光传神地描摹了筱燕秋迷茫涣散的目光,透露出她失落迷茫的心境。(2分)21. 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1分)比如,通过“她突然觉得自己今天是一个古典的新娘。她要精心地梳妆,打扮,好把自己闪闪亮亮地嫁出去”的心理活动,(1分)表现了筱燕秋对这次公演的高度重视。(2分)(选取其他心理活动,与人物特点相符即可)或: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1分)比如,通过“她问了问时间,眼睛便直了,拔下针管,包都没有来得及提就往门外跑”的动作描写,(1分)表现了筱燕秋内心的焦急。(2分)(选取其他动作描写,与人物特点相符即可)或: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人物心理状态,(1分)比如,通过“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围上来的人和车就像是被风吹过来的,就像是雪花那样无声地降落下来的”的环境描写,(1分)表现了筱燕秋表演时的沉迷状态。(2分)(选取其他环境描写,与人物特点相符即可)(选取其他人物刻画方法分析,有道理亦可)22. 筱燕秋是一个酷爱舞台表演、沉迷于艺术形象不能自拔(1分),而心理有点扭曲、行为有点变态(1分)的青衣演员。她把所有的力气留给戏台,精心打扮,表演痴迷,快演出时拔下针管就往门外跑;(2分)她演出结束后欲罢不能伤心欲绝,连演四场也不让,认为“只有我才是嫦娥”,最后春来上场后她像一具走尸般的给自己上妆,反常地在风雪中表演。(2分)七、(60分)建议参照2014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44分为基准分评分。参考译文:侯景字万景,是北魏怀朔镇人。年轻时就放荡不羁,担任镇功曹史之职。北魏末年北方大乱,他便效力于边将尔朱荣,很受器重。起初向尔朱荣的部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不久慕容绍宗就常常要反过来询问侯景了。后来侯景凭借军功担任了定州刺史一职。早年东魏大丞相高欢身份卑微时,和侯景十分要好,待到高欢诛灭了尔朱氏,侯景就率众投降了高欢,但仍被高欢重用。不久又做了吏部尚书,但不是他愿意的。常常自言自语说:“什么时候离开这种文书工作呢?”不久封为濮阳郡公。高欢在沙苑被西魏宇文泰大败,侯景就对高欢说:“宇文泰倚仗自己打了胜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