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7种工具.ppt_第1页
QC7种工具.ppt_第2页
QC7种工具.ppt_第3页
QC7种工具.ppt_第4页
QC7种工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7种手法 基础篇 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 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 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 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开展QC小组活动 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 进行质量诊断等 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 因果图 相关图 排列图 统计分析表 数据分层法 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或叫品管七大手法 持续改善的质量意识 持续改善的质量意识 运用这些工具 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 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 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加工和分析 进而画出各种图表 计算某些数据指标 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 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种手法的优点 通过QC手法可明确表达各量间的关系 将数据内容图示化 便于人们的理解 问题明确化 使重点问题突出化 多因素的结合 具有处理多问题对策 适宜于现场管理 QC7种手法 2分层法 检查表 控制图 直方图 1排列图 散布图 因果图 灵活应用 QC七手法 1 柏拉图 排列图 分层法 手法 直方图 寻找问题点时 寻找原因时 确认效果时 采取以重点项目为主的行动时 在掌握现状 分析原因 确认效果等各阶段中使用 进行分类 了解不同点时 在掌握现状 分析原因 确认效果 标准化和管理的确定等各阶段中使用 层与层之间的差异 重要项目 从哪个项目着手 欲采取的对策的预测效果 了解整体的重点以及参差不齐的程度 通过列入规格值等 了解不合格的程度 了解分布状态 何时使用 了解事项 欲掌握实际情况时 在掌握现状 分析原因 确认效果等各阶段中使用 灵活应用 QC七手法 2 因果图 手法 研究结果 特性 和原因 要因 间的因果关系时 在分析要因的阶段中使用 整体上的因果关系 整理与特性相关的要因 实现不遗漏原因 可预测重要原因 何时使用 了解事项 检查表 收集数据时 毫不遗漏地进行确认 掌握现在实际状态时 在掌握现状 分析原因 确认效果 标准化和管理的确定等各阶段中使用 可准确无误地收集数据 可毫不遗漏地进行确认 可了解其倾向及参差不齐的情况 确认结果应作为记录保留 灵活应用 QC七手法 3 散布图 手法 掌握两个特性之间的关系时 在掌握现状 分析原因 确认效果等各阶段中使用 了解原因和结果间的关系 了解两种结果间的关系 何时使用 了解事项 曲线的効果 检查表 根据需求目的来设计 没有特定的形式 改善团队方式集思广益 切不可遗漏重要项目 要当场记录 并做成数据表和统计图 注意事項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1 步骤1 数据的收集50数据以上步骤2 最大 最小値最大値 L 最小値 S 步骤3 区間数的确定区間数 B 数据 步骤4 区間宽度決定区間宽 h L S B 測定単位C 步骤5 边界值的決定第1区間 S C 2 S C 2 h第2区間 S C 2 h S C 2 h h 步骤6 检查表的作成对应区间和中值列出步骤7 记录各频次将各频次记录表中步骤8 选取坐标轴纵轴为频数 横轴为特性步骤9 整数化频数和区间宽度整数化步骤10 填加标准值画入平均值和标准值线步骤11 其他事项数据记录时间 平均值 标准偏差等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2 步骤 数据收集 2000 10 5 12调查电缆护套厚度 単位 mm 标准下限値 1 35mm标准上限値 没有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3 単位 mm 1 30 1 65 1 41 1 37 1 28 1 32 1 54 1 46 1 36 1 33 1 38 1 74 1 69 1 61 1 72 1 68 1 69 1 66 1 73 1 66 N 100 最大値 L 1 74最小値 S 1 28 步骤 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4 步骤 区间数 N 100 10 步骤 区间边界值 測定测试单位 C 0 01 边界值値 最小値 S 测试単位 C 2 1 28 0 01 2 1 275后面类推 第 区間 1 275 1 325 0 05 第 区間 1 325 1 375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5 中心値的求法 区间的下限边界値 区间的上限边界値 2 步骤 检查表作成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6 下限側 問題 标准下限1 35mm 标准值不良 N 100平均値 1 546标准偏差0 101 平均値 步骤 步骤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7 1 测量分布中心2 测量分布差异 3 定规格界限 4 分布形状 5 是否存在远离值 直方图举例 分层法举例 1 哪一项不良最大 不良大小排列如何 2 各项对整体的影响程度如何 3 减小不良项目对整体效果 排列图举例 优点 注意点 1 将重点指向要改善的对象 采取对策 2 改善前 后的效果便于把握 1 横轴 特性指标 2 纵轴 不良数或金额等 排列图特点 因果图系统图形状向鱼骨 故又常被称为 鱼骨图 1953年日本石川博士首先提出 表达结果与原因相互关系的系统图表 QC7种手法种唯一的非数据手法 什麽是因果图 左側 原因 変色不良 多 結果 記入 背骨 子骨 中骨 大骨 大骨 人 機械 材料 方法 測定 因果图举例 确定结果时不能用含糊不清或抽象的主题 收集多数人的意见 运用头脑风暴法 层别区分灵活运用过去收集的资料 重点应放在解决问题上 并依据结果提出对策 以事实为依据 因果图注意点 1 收集2种对应的数据在10组以上 2 横轴表示原因 纵轴表示结果 3 把2种对应的数据绘在坐标上 4 通过绘制趋势线 计算相关系数 散布图步骤 正相关 負相关 散布图点分布的分析 散布图的分析 散布图分析 散布图举例 1 散布图举例 2 散布图举例 3 过程稳定状态的调查及过程状态描述用工具 由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数据曲线 特性中心线及3 上下管理界线构成 代表性是均值 极差X R控制图 其他有 不良率控制图p控制图 不良数控制图pn控制图等 什麽是过程控制图 X R控制图的制作方法 1 步骤1 数据分类进行收集 把数据分组 频数 样本容量 n 通常为2 5 步骤2 数据记录在数据表中 步骤3 计算各组的平均数X X X n步骤4 计算各组的极差 R 最大値 最小値步骤5 计算总的平均数X X X k k 组数 步骤6 计算各组总的极差 R R k X R控制图制作方法 2 步骤7 X控制图管理界限的计算 UCL X A2 R UCL 控制上限値 CL X CL 中心線 LCL X A2 R LCL 控制下限値 A2 n 与组数有关 从控制图参数表中选取 步骤8 R控制图控制界限计算 UCL D4 R CL RLCL D3 RD3 D4也与组数有关 从控制图参数表中选取 X R控制图的制作方法 3 步骤9 绘制曲线图 横轴时间 纵轴特性 步骤10 频数n 各UCL CL LCL値 时间等作出标示 控制图参数表 X R控制图举例 1 X R控制图举例 2 k 组数 频数 n 3组数 k 25 X R控制图举例 3 X R控制图举例 4 过程控制稳定性调查 LCL 45 06 CL 49 24 UCL 5 42 n 3 X R控制图举例 5 过程控制稳定性调查 CL 4 1 UCL 10 6 X R控制图举例 5 控制界限外 管理界限超过界限的情况 多次接近控制界限接近 点子过多落在2 外3 内 连续 连续7个点在中心线同侧 趋势 8点以上连续上升或下降 中心线集中 上下波动 周期性 時間 特性値 UCL CL LCL 过程控制异常现象 什麽是控制图 控制图举例 不稳定 需要改善 Cp ProcessCapability 过程能力 表示过程状态稳定性水平表示过程结果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 过程能力好坏 过程能力指数Cp値 两侧标准值单侧标准值 过程能力指数 Cp 两侧标准值情况Cp T 6 s Cp 工序能力指数 ProcessCapability T 公差 标准值値 125 1kg 2s 標準偏差 0 2 Cp 2 6 0 2 1 67 单侧标准值情况上限标准值情况Cp TU x 3 s 下限标准值情况Cp x TL 3 s TU 上限标准值TL 下限标准值x 平均値 过程能力指数 Cp 求法 过程指数評価処置 当不是关键质量特性时 可适当放宽波动幅度要求 简化质量检验 必须采取控制手段对过程实施控制和监督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对产品按常规检验 过程能力充分 过程能力尚可 过程能力不足 过程必须改善 调查分析质量数据分散性的原因 制订措施加以改进 加强质量检验 必要时全检 Cp 1 33 1 0 Cp 1 33 Cp 1 0 T 过程能力的评价 3 控制界限与4 过程能力 Cp値 1 33 4 8 6 1 334 5 9 6 1 505 10 6 1 676 12 6 2 0 过程能力指数 Cp 过程能力指数 Cp 六西格玛 的核心价值观 客户为导向 数据驱动 持续改善 追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