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 目前数控系统种类繁多 形式各异 组成结构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这些结构特点来源于系统初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工程设计的思路 对于不同的生产厂家来说 在设计思想上也可能各有千秋 有的系统采用小板结构 便于板子更换和灵活结合 而有的系统则趋向大板结构 使之有利于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促使系统的平均无故障率不断提高 无论哪种系统 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是十分相似的 数控系统是由硬件控制系统和软件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可编程控制器 伺服驱动单元 伺服电机 各种输入输出设备 包括显示器 控制面板 输入输出接口等 等可见部件组成 软件控制系统即数控软件 包括数据输入输出 插补控制 刀具补偿控制 加减速控制 位置控制 伺服控制 键盘控制 显示控制 接口控制等控制软件及各种参数 报警文本等组成 数控系统出现故障后 就要分别对软硬件进行分析 判断 定位故障并维修 作为一个好的数控设备维修人员 就必须具备电子线路 元器件 计算机软硬件 接口技术 测量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常用数控系统简介 一 FANUC数控系统简介FANUC公司创建于1956年 1959年首先推出电液步进电机 70年代 一方面从Gettes公司引进直流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一方面与西门子合作 学习其先进的硬件技术 1976年成功开发出5系统 后与西门子联合开发出7系统 从这时 FANUC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生产厂家 FANUC公司目前生产的CNC装置有 F0 F10 F11 F12 F15 F16 F18 F00 F100 110 120 150系列是在F0 10 11 12 15的基础上加了MMC功能 即CNC PMC MMC三位一体的CNC 产品特点 结构上长期采用大板结构 但在新的产品中已采用模块化结构采用专用LSI 以提高集成度 可靠性 减少体积和降低成本产品应用范围广 每一CNC装置上可配多种控制软件 适用于多种机床不断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 如表面安装技术SMT 多层印刷电路板 光导纤维电缆等CNC装置体积减少 采用面板装配式 内装式PMC 可编程机床控制器 FANUC6系统 1979年 FS6是FANUC早期代表性产品之一 在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期的数控机床得到了广泛应用 FS6与西门子6系统结构基本相同 合作产品 除伺服电动机 PLC采用西门子公司产品外 其余部分完全相同 硬件采用大板结构 上面插有电源模块 存储器板等小板 CPU采用8086 该CNC系列为多微处理器控制系统 其主CPU PMC及图形显示的CPU均为8086 伺服驱动系统采用FANUC直流驱动系统 通过脉冲编码器进行位置检测 构成半闭环位置控制系统 系统一般带有独立安装的电气柜 电气柜内安装了系统的主要部件 如CNC装置 伺服驱动 输入单元 电源单元 主轴驱动系统采用FANUC交流主轴驱动装置 该单元为分开安装式 一般安装在强电柜内 系统软件为固定式专用软件我国80年代进口的数控机床 均大量配套采用FS6系统 直到目前仍然有较多配套FS6的机床在使用中 这些设备大多进入故障多发期 因此 它是数控机床维修中的常见系统之一 F3简化版 经济型 另注 Fs6 F9强化版 1980年 F11系列 1984年 F11系列是FANUC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并得到广泛应用的FANUC代表性产品之一 在80年代进口的高档数控机床上广为采用 因此 它亦是维修中的常见系统之一 同系列的产品有F10 11 12三种基本规格 其基本结构相似 性能与使用场合有所区别 F11的硬件仍然采用大板结构 主板 主CPU为68000 它也是一种多微处理器控制系统 硬件尽量采用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厚膜电路 22块 元件减少30 CNC系统和操作面板 I O单元之间采用光缆连接 减少了信号线 抗干扰能力提高 F11系统既可以带独立安装的电柜 也可进行分离式安装 伺服驱动与主轴驱动一般采用FANUC模拟式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系统软件可固定式专用软件 最大可以控制5轴 并实现全部控制轴的联动 F0系统 1985年 F0系列是FANUC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发的产品 是FANUC代表性产品之一 是中国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一种系统 F0C系列 F0D系列 产品目标是体积小 价格低 其中F0 MC TC是其代表性产品 F0 MD和F0 TD为F0 MA和F0 TA的简化版 经济型 硬件结构采用了传统的结构方式 即在主板上插有存储器板 I O板 轴控制模块以及电源单元 其主板较其他系列主板要小得多 因此 在结构上显得较紧凑 体积小 F0系列为多微处理器CNC系统 F0A系列主CPU为80186 F0B系列的主CPU为80286 F0C系列的主CPU为80386 内置可编程控制器 PLC 的CPU为8086 F0可以配套使用FANUCS系列 系列 C系列 系列等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无漂移影响 可以实现高速 高精控制 采用了高性能的固定软件与菜单操作的软功能面板 可以进行简单的人机对话式编程 具有多种自诊断功能 以便于维修 F0i系统采用总线技术 增加了网络功能 并采用了 闪存 FLASHROM 系统可以通过Remotebuffer接口与PC相连 由PC机控制加工 实现信息传递 系统间也可以通过I OLink总线进行相连 F0Mate是F0系列的派生产品 与F0相比是结构更为紧凑的经济型CNC装置 FANUC15 16 18系统F15 16 18 16i 18i系列系统有F 15 16 18 F 15i 16i 18i及FS 150 160 180 F160i 180i等型号 该系列系统是专门为工厂自动化设计的数控系统 是目前国际上工艺与性能最先进的数控系统之一 在美国 日本 欧洲的制造业中已普遍使用 系统的硬件与微电子技术发展同步 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芯片 CPU可以是80486或PENTIUM系列处理器 带64位RISC芯片等 系统元器件采用了立体化 高密度的安装方式 FANUC公司的专利技术 除主板外 印刷电路板均按物理功能分成小模块 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系统的规模 分别插在主板上 系统扩展容易 维修方便 体积小 F15采用了模块式多主总线 FANUCBUS 结构 多CPU控制系统 主CPU采用了68020 还采用了一个子CPU 在PMC 轴控制 图形控制 通信及自动编程中也都有各自的CPU 系统采用8 4in或9 5inTFT 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 彩色液晶显示器 系统可配套 i系列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 主轴控制可采用 i系列主轴驱动系统 F15 16 18系列系统既可单机运行 也可通过Remotebuffer接口与个人计算机相连 由计算机控制加工 实现信息传递 通过I Olink 串行口 接口还可以连接多种外围设备 另外经DNC1或DNC2接口 可与CellController或以太网连接 由上位机进行控制 实现车间的自动化 F16 18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FANUC30i MODELA 日本FANUC最新的高档控制器 是当前配置最高的数控系统 特点 1 最大控制系统为10个系统 通道 2 最多轴数和最大主轴配置为40轴 其中进给轴32轴 主轴为8轴 最大同时控制轴数为24轴 系统 3 最大PMC系统数为3个系统 最大I O点数为4096点 4096点 PMC基本指令速度为25ns 4 最大可预读程序段为1000段 二 SIEMENS数控系统简介SIEMENS公司是生产数控系统的著名厂家 SINUMERIK的CNC数控装置主要有 SINUMERIK3 8 810 820 850 805 840系列等 SIEMENS810 820系统SIEMENS810 820是西门子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CNC PLC一体型控制系统 它适合于普通车 铣 磨床的控制 系统结构简单 体积小 可靠性高 在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数控机床厂上使用较广 810与820的区别仅在于显示器 810为9in单色显示 系统电源为24V 820为12in单色或彩色显示 系统电源为交流220V 其余硬件 软件部分完全一致 810 820最大可控制6轴 其中允许有2个作为主轴控制 3轴联动 系统由电源 显示器 CPU板 存储器 MEM EPROM RAM 板 I O板 接口板 显示控制板 位控板 机箱等硬件组成 硬件采用了较多LSI和专用集成电路 主CPU采用80186 PLC最大128点输入 64点输出 用户程序容量12KB PLC采用STEP5语言编程 SIEMENS3系统SIEMENS3系统是西门子公司80年代初期开发出来的中档全功能数控系统 是西门子公司销售量最大的系统 是20世纪80年代欧洲的典型系统 采用模块化结构 由CPU模块 NC存储器模块 操作面板接口 NC PC连接模块 伺服测量回路 PLC编程接口 逻辑模块 扩展设备接口 PLC存储器及各种I O等17个模块组成 3系统的机柜因配置 类别 型号的不同 可以分为单框架 单PLC双框架 双PLC双框架结构 采用INTEL8086CPU的轮廓轨迹控制CNC系统 系统可控制4轴 任意3轴联动 PLC采用SIMATICS5的PLC130 B 输入输出点各512点 采用12in彩色显示器或9in单色显示器 SIEMENS850 880850 880是西门子80年代末期开发的机床及柔性制造系统 具有机器人功能 适合高功能复杂机床FMS CIMS的需要 是一种多CPU轮廓控制的CNC系统 1986年西门子公司采用数控3系统电路板标准 230mm高 NC PLC双口RAM耦合方式 INTEL80186CPU芯片 生产出850系统 它的PLC还是沿用130WB或150U 1988年针对850系统的缺陷 又推出全80186的数控880GA1型系统 后推出主CPU采用80386的880GA2型系统 850 880系统的基本结构一般都由操作面板 主机箱 机床控制面板3大部分组成 采用两个机架支撑两列中央控制器 中央控制器包括NC CPU SV CPU 伺服CPU COM CPU 通信CPU PLC CPU及插入式扩展模块 插入式扩展模块有 测量回路模块 存储器模块 NC CPU2 4 SV CPU2 4 PLC输入 输出板及扩展单元和接口单元 面板带有12英寸彩色显示器 全功能键盘及两个串口 用户程序存储器RAM容量为128KB EPROM容量为128KB 用户数据存储器RANM容量为48KB I O点最大为1024 计时器256 计数器128个 采用SINNECHI总成连接方式的计算机联网 SIEMENS802系列系统SIEMENS802系列系统包括802S Se Sbaseline 802C Ce Cbaseline 802D等型号 它是西门子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开发的集CNC PLC于一体的经济型控制系统 近年来在国产经济型 普及型数控机床上有较大量的使用 802系列数控系统的共同特点是结构简单 体积小 可靠性较高 SINUMERIK802DSolutionLine sl 全球首展 2005国际机床展 其CNC PLC和HMI 人机接口 都集成在同一控制单元中 与SINAMICSS120新一代技术相结合 802S 802C系列是西门子公司为简易数控机床开发的经济型系统 两种系统的区别是 802S系列采用步进电动机驱动 802C 802D系列通常采用SIEMENS611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802S 802C系列系统的CNC结构完全相同 可以进行3轴控制 3轴联动 系统带有 10V的主轴模拟量输出接口 可以配具有模拟量输入功能的主轴驱动系统 如变频器 802S 802C系列系统可以配OP020独立操作面板与MCP机床操作面板 显示器为7in或5 7in单色液晶显示器 802S 802C 802D采用了10 4in彩色液晶显示器 集成内置式PLC最大可以控制64点输入与64点输出 PLC的I O模块与ECU间通过总线连接 802D与802S 802C有较大的不同 在功能上比802S C系统有了改进与提高 系统采用SIEMENSPCU210模块 控制轴数为4轴 4轴联动 可以通过611U伺服驱动器携带10V主轴模拟量输出 以驱动带模拟量输入的主轴驱动系统 802D除保留了SIEMENS传统的编程功能外 一是增加了PLC程序 梯形图 显示功能 方便维修 二是可以使用非SIEMENS代码指令进行编程 系统的开放性更强 SIEMENS810D 840D系统 图 840D硬件结构图 SIEMENS810D 840D的系统结构相似 但在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别 810D采用SIEMENSCCU CompactControlUnit 模块 最大控制轴数为6轴 840D采用SIEMENSNCU NumericalControlUnit 模块 处理器为PENTIUM NCU573 或AMDK6 2 NCU572 或486 NCU571 系列 当采用NCU572或573时 CNC的存储容量为1GB 最大控制轴数可达31轴 10通道同时工作 采用NCU571时 控制轴数为6轴 2通道同时工作 840D的NCU与PLC都集成在这个模块上 它是840D的核心 数控与驱动的接口信号是数字量的 系统由操作面板 机床控制面板 NCU CCU MMC 611伺服驱动 I O模块等单元构成 如图所示 人机界面MMC 操作面板OP 包括10 4inTFT显示器与NC键盘 机床操作面板MCP 一般安装在操纵台上 它们与CCU NCU 间通过PROFIBUS总线连接 MMC事实上是一台独立的计算机 它有独立的PENTIUMCPU 硬盘 软驱 TFT显示器 NC键盘 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 E R电源模块 它向NCU提供24V工作电源 也向611D提供600V直流母线电压 611D主轴与进给模块 它由E R电源模块供电 受控于NCU 并带动主轴或进给轴电动机运转 IM361是PLC输入 输出接口模块 与S7 300兼容的PLC使用与S7 300相同的软件与硬件 PLC的电源模块 接口模块 I O模块单独安装 它们与系统间通过S7总线与CCU或NCU连接 通过CNC与611D S7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合 可以构成满足不同要求的全数字控制系统除以上典型系统外 SIEMENS公司还有早期生产的SIEMENS6系统 与FANUC公司合作生产 SIEMENS8 SIEMENS840C等 以上系统多见于进口机床 840C与840D功能相同 一 电源类故障 1 接通总电源开关后 电源指示灯不亮 外部电源开关未接通 电源进线熔断器熔芯断或机床总熔断器熔芯断 机床电源进线断 机床总电源开关坏 控制变压器输入端熔断器熔芯断 或断路器跳 指示灯控制电路中熔断器熔芯断或断线 电源指示灯灯泡坏 2 强电部分接通后 马上跳闸 机床设计时选择的空气开关容量过小 或空气开关的电流选择拨码开关选择了一个较小的电流 机床上使用了较大功率的变频器或伺服驱动 并且在变频器或伺服驱动的电源进线前没有使用隔离变压器或电感器 变频器或伺服驱动在上强电时电流有较大的波动 超过了空气开关的限定电流 引起跳闸 3 FANUC输入电源故障采用FANUC电源单元A B B2等的数控系统 一般采用FANUC公司生产的 输入单元 模块 通过相应的外部控制信号 进行数控系统 伺服驱动的电源的通 断控制 电源接通条件如下 电柜门互锁触点闭合 外部电源切换触点闭合 MDI CRT单元的电源切断OFF按钮触点闭合 系统电源模块无报警 报警AL触点断开不符合以上条件之任何一条 则会出现电源断电故障 维修要点 a FANUC6 11等系统的电源输入单元的元器件 除熔断器外 其他元器件损坏的几率非常小 维修时切勿轻易更换元器件 b 在某些机床上 由于机床互锁的需要 使用了外部电源切断信号 这时应根据机床电气原理图 综合分析故障原因 排除外部电源切断的因素 才能启动 4 CNC电源单元不能通电 FANUC 1 当电源单元不能接通时 如果电源指示灯 绿色 不亮 电源单元的保险F1 F2已熔断a 输入高电压b 元器件损坏 造成短路或过流 输入电压低检查输入电压 电压的允许值为AC200V 10 50HZ 1HZ 电源单元不良 内存元器件损坏 2 电源指示灯亮 报警灯也消失 但电源不能接通 电源接通条件如下 电源ON按钮闭合 电源OFF按钮闭合 外部报警接点打开 3 电源单元报警灯亮 24V输出电压的保险丝熔断a 9 显示器屏幕使用 24v电压 参照下图 检查 24v与地是否短路b 显示器 手动数据输入板不良 电源单元不良检查步骤 a 把电源单元的所有输出插头拔掉 只留下电源输入线和开关控制线 b 把机床所有电源关掉 把电源控制部分整体拔掉 c 再开电源 此时如果电源报警灯熄灭 那么可以认为电源单元正常 而如果电源报警灯仍然亮 那么电源单元坏 注意事项 16 18系统电源拔下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因为SRAM的后备电源在电源单元上 24E的保险熔断a 24E是提供外部输入 输出信号用的 参照下图检查外部输入 输出回路是否短路 b 外部输入 输出开关引起 24E短路或系统I O板不良 5V电源负荷短路检查方法 a 把 5V电源所带负荷一个一个地拔掉 每拔一次 必须关电源再开电源 b 在拔掉任何一个 5V电源负荷后 电源报警灯熄灭 那么可以证明该负荷及其连接电缆出现故障注意事项 当拔掉电机编码器的插头时 如果是绝对位置编码器 还需要重新回零 机床才能恢复正常 系统的印刷电路板上有短路检查 用万用表测量 5V 15V 24V与0V之间的电阻 必须在电源关的状态下测量 a 把系统各印刷板一个一个的往下拔 再开电源 确认报警灯是否再亮b 如果当某一印刷板拔下后 电源报警灯不亮 那就证明该板有问题 需更换该板或维修c 对于O系统 如果 24V与0V短路 更换时一定要把输入 输出板与主板同时更换d 当计算机与CNC系统进行通信作业 如果CNC通信接口烧坏 有时也会使系统电源不能接通 5 打开电源开关与机床开关后 电源不能接通 电源输入端熔断器熔芯熔断或爆断 或自动开关跳闸 机床电源进线断 机床总电源开关或电源开关坏 电气控制柜门未关好 开门断电保护开关动作 电气控制柜上的开门断电保护开关损坏或关门后与碰块接触不良 6 控制电源故障 控制变压器无输入电压 输入端保险烧断或断路器跳 原因 变压器内部短路 连接线短路 电流过大 无DC电流输出原因 因直流侧短路 过流 过压 过热等造成整流模块或直流电源损坏 整流电路有断线或接触不良 电源连接线接触不良或断线 控制变压器输入电源电压过高过低 超过 10 或电压浪涌 控制变压器损坏原因 熔断器 断路器的电流过大 没有起到保护作用 电源短路 串接 负荷过大 内部绕组短路 断路等 控制变压器副边熔断器熔断或爆断 7 I O无输入信号 24V电源报警 24V电源保险烧坏处理 I O输入短路 检查输入 24V电源是否对地短路 排除故障 更换保险 I O无输入信号 8 系统不能正常上电 且输入 输出板上有严重的烧毁痕迹原因 由于外部继电器和外围电压等原因 使输入 输出接口板上TD62107 FANUC 严重烧毁而造成电源短路 维修 a 更换输入 输出板b 更换输入 输出板上TD62107 9 在机床运行中 控制系统偶尔出现突然掉电现象原因 电源供应系统故障维修 a 更换系统电源b 更换电源输入单元 10 系统工作半个月或一个月左右 必须更换电池 不然参数就丢失原因 电池是为了保障系统在不通电的情况下 不会丢失NC数据维修 a 检查确认电池连接电缆是否有破损b 存储板上的电池保持回路不良 请更换存储板 c 电池质量不好 更换质量较好的电池 11 伺服电源故障 伺服变压器输入端断路器跳闸原因 过流 短路 断路器内部故障等 机床进行预启动操作后 伺服变压器控制接触器未吸合原因 a 机床操作面板上预启动按钮接触不良或损坏b 控制电路接触不良 连接不好或断线c 接触器接触不良或损坏 伺服变压器温控开关断开原因 a 电气控制柜过热 伺服变压器温度升高 伺服变压器内部温控开关断开b 负载过重引起伺服变压器温度升高 伺服变压器电源电路断路器跳闸或副边无输出电压原因 伺服变压器损坏 内部短路 断线 输出电路短路等 伺服放大器无电源原因 伺服变压器输出端接触器未吸合 12 FANUC电源模块 单元 不良维修要点 根据维修经验 在FANUC系统中 电源单元故障的原因多发生在电网供电不良的地区 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外部突然断电或在工厂自发电供电的情况下工作 是引起电源单元故障的主要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 电源单元的故障以进线的浪涌吸收器 VS11 的故障居多 当VS11故障 但维修现场无器件时 为了保证机床的正常生产 通常的做法是暂时取消VS11 确保机床的使用 待备件到位后 再予以更换 在电网电压波动太大 特别是自发电的场合 偶然也有整流桥 开关管 滤波电容 续流管损坏的情况 对于以上器件 在无备件时 一般可以直接利用同规格的整流桥 开关管 电容 续流管进行替代 FANUC电源单元的 24E熔断器熔断 是机床维修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这一故障引起的原因一般与系统本身无关 属于系统外部故障 24E为系统提供外部 机床侧 输入 输出信号使用电源 F14熔断器熔断一般是由机床侧的输入 输出信号对地短路引起的 为了确定短路的大致范围 维修时可以通过逐一取下系统I O信号连接插头M1 M2 M18 M19 M20等 进行检查 以缩小故障范围 一般来说 机床侧的可动部位的接线 如 车床的脚踏开关 操作面板上的波段开关 液压 冷却系统的输入 输出信号是容易引起短路的场合 维修时可进行重点检查 继电器线圈两侧并联的保护二极管方向 必须引起维修人员的特别注意 更换时必须十分仔细 防止出错 13 西门子系统电源单元故障维修要点 SIEMENS810M由于使用的是DC24V电源 因此电源回路相对比较简单 故障原因多数是内部熔断器 保护二极管等元件损坏 判定810系统电源是否存在故障的方法较简单 可以在系统加入DC24V电源后 通过直接短接系统的NC ON触点进行检测 短接后若系统正常启动 显示器工作 证明系统单元无故障 否则应对系统电源单元进行维修 由于810风机与系统在内部采用了独立的供电回路 因此 即使风机正常工作 只能代表外部DC24V供电正常 但不能代表系统内部电源的工作正常 SIEMENS其他型号的数控系统 如3 8 850 880等 其电源控制方式与810系统基本相同 维修时可以参照进行 事例1 故障现象 一台进口卧式加工中心 开机时屏幕一片黑 操作面板上的NC电源开关已按下 红 绿灯都亮 查看电柜中开关和主要部分无异常 关机后重开 故障一样 故障分析 经查 确定其电源部分无故障 各处电压都正常 仔细检查发现数控系统有多处损坏 在更换了显示器 显示控制板后屏幕出现了显示 使机床能进入其它的故障维修 事例2 故障现象 一立式加工中心 开机后屏幕无显示 该加工中心使用进口数控系统 造成屏幕无显示的原因有很多 经对故障进行了检查 后确认系统提供的外部电源是正确的 但主板上的电压不正常 时有时无 可以确认是因主板故障造成 因此进行了更换 更换主板后系统有显示 由于主板更换后参数需要重新设置 按系统参数设置步骤 对照机床附带的参数表进行了设置调整后机床正常 屏幕上无显示的故障原因很多 首先必须找出原因排除 如还有其他故障 根据机床的报警和其他故障信息作出处理 事例3 一加工中心 开机后打开急停 系统在复位的过程中 伺服强电上去后系统总空开马上跳闸该加工中心使用国产数控系统 经对故障进行了检查分析 首先怀疑是否是空开电流选择过小 经过计算分析后确认所选择的空开有点偏小 但基本符合机床要求 然后用示波器观察机床上电时的电流的变化波形 发现伺服强电在上电时电流冲击比较大 也就是电流波形变化较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所选伺服功率较大 且伺服内部未加阻抗等装置 在使用时须外接一电抗与制动电阻 电气人员在设计时加了制动电阻 为了节省成本没有使用阻抗 按照要求加上阻抗后 系统上电恢复正常 小结 数控机床由于采用的控制系统品种较多 电源接通 断开的控制要求各不相同 对于不同机床 不同的系统 维修时应根据机床与系统的实际情况 分别进行处理 机床维修者必须熟悉各种系统的电源通 断控制要求 维修时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控制较复杂的机床 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电源ON OFF要求 而且还必须对照机床电气原理图进行维修处理 除非万不得已 不得更改机床的原始操作方式和原始设计功能 维修数控机床是多方位的 既要掌握系统生产厂家推荐的线路与控制方法 还必须根据机床 系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不可教条 1 数控系统电源接通时无画面显示 显示器信号线电缆或电源线连接不良或断线 电源单元故障 显示器无供电电源 CRT灯丝不亮 LCD无背景光 CRT显示器坏 CRT显示板坏 LCD屏坏 LCD灯管坏 LCD逆变器坏 主印刷电路板故障 亮度调节不对 二系统显示类故障 2 运行或操作中出现死机或重新启动 参数设置错误或参数设置不当所引起 同时运行了系统以外的其他内存驻留程序 系统文件受到破坏或者感染了病毒 电源功率不够 系统元器件受到损害3 主轴有转速但CRT速度无显示 主轴编码器损坏 主轴编码器电缆脱落或断线 系统参数设置不对 编码器反馈的接口不对或者没有选择主轴控制的有关功能 4 主轴实际转速与所发指令不符 主轴编码器每转脉冲数设置错误确认主轴编码器每转脉冲数是否设置正确 PLC程序错误检查PLC程序中主轴速度和D A输出部分的程序 速度控制信号电缆连接错误5 液晶屏幕显示暗淡 但仍能加工 更换液晶显示器 液晶屏已老化 更换液晶显示器灯管 更换显示控制模块 亮度调节太暗 调亮 6 液晶显示屏亮度太暗或太亮 环境温度影响 高温时亮度高 低温亮度低 亮度调节不当 显示缓冲板损坏7 CRT LCD显示屏画面抖动 晃动或有水波纹 接地断线或不正确 CRT LCD受干扰引起 信号线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屏蔽不好 CRT LCD内部故障措施 a 信号线采用屏蔽双绞线b 屏蔽层双端接地c CRT LCD与CNC外壳共地 单点接地 d 在CRT LCD输入接口端加100PF 330PF的瓷片电容滤波 每个信号线对OV焊接一个电容 e 信号线两端套铁氧钵磁环滤波 8 显示器屏幕上字符显示不正常 主板上的字符显示ROM是否装好 更换显示器屏幕 调整显示器屏幕 更换主板9 液晶屏显示字符忽亮忽暗 数控系统环境比较恶劣高温潮湿易引起亮度调节电位器接触不良 背景光逆变器不良 10 液晶屏很暗 调节亮度电位器 隐约能看见字符 液晶屏背景灯没有亮 没有给背景灯提供电压 检查给背景灯提供电压的逆变器组件是否有高压输出 检查连接线 背景灯损坏 检查液晶屏背景灯管11 显示器出现乱码 系统文件被破坏 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风格与功能布局评估报告
- 2025年抽水蓄能技术创新在电网储能中的应用与市场趋势研究报告
- 光伏电站运维智能化2025年技术应用案例与效果评价
- 生物科技行业市场规模
- 展览会服务接待方案执行实施
- 2025年智能健身器材市场阻力调节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考题课件
- 2025年共享智能健身设备行业政策环境与机遇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资本市场技术专利布局与竞争格局报告
- 水上乐园游乐设施2025年新型技术应用评估报告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完整课件
- 变压器试验收费标准
- 竣 工 验 收 证 书(施管表2)
- 整理黑龙江基准地价与标定地价早
- CPK工具表的模板
- 中国画发展史
- 客户基本信息调查表实用文档
- 19-雾在哪里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GB/T 11270.2-20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2部分:烧结锯片
- 金融统计分析教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