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 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 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 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 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 忆》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完美,有一定的速度。(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2、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组课文以“深深的怀念”为专题,安排相关教学内容。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3、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自读自悟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接触过一些追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阅读中能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德。但是,毕竟课文中任务、年代、事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课前需要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需要教师点拨。学习目 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生字:阀、娱、剧、宪、袍、押、舅。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新词:军阀、严峻、幼稚、恐怖、轻易、会意、沉着、一拥而入。(二)能力训练点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归纳中心思想。3学习本文前后照应的写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德育渗透点学习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思想感情。评价任 务1、练习书写生字词。2、通过默读的方式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3、学习文章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我会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2、通过初读课文,我会说出文章主要内容。3、我会给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二、学习重点 目标2 三、学习难点目标3四、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环节一导入1、自读单元导读,画出本单元的学习要求。2、“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让我们走进第三组课文。指名交流环节二揭题活动1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他被反动军阀张作霖逮捕,同年4月28日遇难。他的女儿李星华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写了一篇回忆录,题目是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为什么用“十六年前的回忆”做题目?作者回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回忆的主要内容是李大钊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完成目标二】自读课文,指名回答,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评价目标二】环节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活动2生字(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掌握字形、会组词):阀、娱、剧、宪、袍、押、舅。【完成目标一】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评价目标一】活动3(1)多音字组词。(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军阀、严峻、幼稚、恐怖、轻易、会意、沉着、一拥而入【完成目标一】指名回答【评价目标一】活动4质疑问难,教师行间巡视,组织讨论、交流。【完成目标一】小组交流【评价目标一】环节四引读课文,学生自悟活动5(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的是哪一年的事,当时中国是怎样的情况?(2)课文回忆了李大钊同志的哪几件事?(3)说说你学懂了什么?交流、整理。【完成目标二】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指名回答【评价目标二】活动6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完成目标三】班上交流,指名回答【评价目标三】环节五指导分段方法把握好过渡句活动7(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2)“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3)“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4)“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完成目标三】指名回答【评价目标三】环节六课堂练习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教学反思附:板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被捕在法庭上被害后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 学习第一段和回忆部分前三段,我会说出课文内容。2、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我会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二、学习重点目标1、2三、学习难点目标3 四、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环节一复习检查活动1(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哪几件事?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完成目标二】指名分段朗读【评价目标二】环节二自学,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活动2出示第一自然段和回忆部分第一部分的自学提纲:自由读,思考:a第一自然段是讲什么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的工作越来越忙?c李大钊同志为什么坚决不愿离开北京?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完成目标一】d作者“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里去”,文章后面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回答?找出照应的句子,画在书上。讨论、交流、整理。教师点拨:像上面的两个句子,在写法上叫前后照应,前有原因后有结果或前有结果后交代原因,这样使读者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首尾连贯。【完成目标三】指导感情朗读。a读本段中前后照应的句子。b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要读出父亲对革命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来。【完成目标二】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评价目标一】用横线画出来,指名回答【评价目标三】齐读,指名读句、段【评价目标二】活动3出示第二部分自学提纲。思考:李大钊同志被捕过程中,敌人、作者和李大钊同志有哪些不同的表现?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刻画李大钊这个人物形象的?表现了李大钊怎样的精神?画出本段前后照应的句子。讨论、交流、整理。【完成目标一】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要读出表现李大钊镇定、沉着,对敌人蔑视,以及敌人的凶残、狠毒的语气。)【完成目标二】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评价目标一】齐读,指名读【评价目标二】活动4出示第三部分自学提纲。默读思想: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被审时是怎样表现的?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议论、交流、整理。【完成目标一】分角色感情朗读,用不同的语调区分出“我”、“父亲”、“法官”的不同神态,深化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目标二】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评价目标一】分角色感情朗读【评价目标二】环节三课堂练习活动5 摘抄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体会好处。【完成目标三】摘抄文中有关的句子【评价目标三】教学反思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十六年前的回忆1927年4月28日 深深的怀念被捕前 高度负责被捕 处变不惊在法庭上 凛然正气 第三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习回忆部分第四段,我会说出课文内容。2、我会说出本文中心。3、学习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我会写一篇写人的小短文。二、学习重点目标1、3三、学习难点目标3 四、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环节一学习第四部分活动1(1)出示自学提纲,思考:李大钊同志被害的消息传来后,全家人的表现怎样?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2)讨论、交流、整理:(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要读出悲痛欲绝、痛恨敌人、报仇血恨的思想感情。【完成目标一】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指名读【评价目标一】环节二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活动2本文通过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赞扬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完成目标二】指名回答,齐读【评价目标二】环节三总结、扩展活动3 1围绕重点,学习表达。(1)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2综合训练,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