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方案.doc_第1页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方案.doc_第2页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方案.doc_第3页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方案.doc_第4页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蚌铁路客运专线二标四工区轨道板铺设施工方案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无砟轨道有关设计资料及总指文件桥上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预埋件设计(图号:京沪高京徐施轨06)。线路平纵断面图及型板改为型板后已架梁地段前后纵坡调整的函(三设线站函2008804号“关于发送JHTJ-2标段纵断面调整资料的函”)。铁三院有关架梁后调坡资料。无砟轨道梁面质量验收管理实施细则(京沪总指2009年9月)桥上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设计第一册(京沪高京徐施轨修05)CRTS无砟轨道施工培训资料(2009年10月21-25日天津)京沪总指、济南指、博格公司及铁三院有关文件及会议纪要。轨道板打磨数据1.2现行技术条件、技术指南和验标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及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及条文说明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车生产制造暂行技术条件(工管技200911号)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85号)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107-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高强度挤塑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88号)1.3标段整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1.4京沪高速铁路现场实际情况及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2.工程概况2.1线路设计概况桥梁一大队轨道板施工范围为沧德特大桥DK238+470.17DK259+431,全长20.959双线公里(DK241+400处短链1.79m),铺设CRTS型轨道板约6449块,全部位于桥梁地段。桥面宽12m,其中防护墙内侧净距8.8m。根据全段指导性施组调整,我大队施工的轨道板全部由东光板场提供。本段线路共3个平面曲线,曲线半径均为10000m,曲线全长6.332km。表1 圆曲线地段轨道超高及底座板侧向偏移量表 序号曲线起至里程(ZH-HZ)半径(m)缓和曲线(m)超高(mm)侧向偏移(mm)曲线(圆曲线)对应墩号1DK238+580.628DK241+289.5451000043012540C94D81(D12D68)2DK243+288.861DK245+319.4041000043012540D144D205(D157D192)3DK253+145.788DK254+738.5551000043012540D447D495(D460D481)表2 各地段超高值及特性超高0153045607590105120125距ZH点距离051103155206258309361412430备注h25时架立筋方向发生变化,曲线外侧增加纵向架立筋曲线内侧开始无2%排水坡h55时纵向钢筋搭接长度、加强筋直径、纵向架立筋数量发生变化;增加钢板连接器处U型连接加强筋及横向通长筋h115时钢板连接器形状尺寸、连接钢筋直径发生变化本段线路桥梁施工时共13个变坡点14个坡段,除起点处线路为7.7下坡外,其他地段纵坡均不超过1.5,在变坡坡率超过1时设竖曲线。各变坡点里程及坡度、竖曲线设置见附表(此表为根据纵坡调整后所给坡度和竖曲线半径修改,并适应原竖曲线打磨的轨道板,缺小里程起点处1km数据)。因区域沉降,轨道板施工前需对线路纵坡进行调整,目前DK246+732DK248+000调坡已完成,两端需待全部架梁完成后方可进行调坡。根据线路纵坡表,固定支座设在每孔梁的下坡方向,其中D161、D306、D465为双活动支座,D60、D213、D428、D545为双固定支座。本段线路除13孔24m、620孔32m预制架设梁外,还有跨104国道45+370+45m连续梁一联、30.95m非标现浇简支箱梁一孔、32.28m非标现浇简支箱梁一孔。2.2轨道板组成CRTS型轨道板是通过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调整层将预制轨道板铺设在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并适应ZPW-2000轨道电路要求的纵连板式无咋轨道结构。桥上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主要组成包括:钢轨、弹性扣件、预制轨道板、砂浆调整层、连续底座板、滑动层、侧向挡块,桥梁固定支座上方设置剪力齿槽固结机构,梁缝处设置高强挤塑板。直线地段轨道结构高度679mm(内轨顶面至梁面加高平台顶面的垂直距离),曲线超高125mm地段轨道结构高度730mm,施工时通过调整支承垫石高程来保证内轨顶位于同一平面。图1 直线地段底座板断面图(本次全为D型挡块)图2 曲线地段底座板断面图(右曲线)大里程架梁完成时间为9月13日,调头完成时间为9月20日。根据桥面附属及桥面修整情况,预计底座板开工时间为2009年3月中旬。济南指调整后阶段工期要求,2010年8月底完成底座板,9月底完成轨道板精调灌浆,铺轨到达时间为10月20日(根据总指3月17日所发的无砟轨道指导性施且,10月8日铺轨进入二标,31日铺完六局管段)。根据本次铺轨机型式,侧向挡块可在铺轨前进行,根据悬臂门吊的走行要求,计划安排9月份开始施工侧向挡块。2.3轨道板各部位概况2.3.1高强度挤塑板梁端处设高强度挤塑板(聚苯乙烯)铺设尺寸为1.45m(线路纵向不包括梁缝)2.95m(线路横向)0.05m(板厚)。高强度挤塑板是一块有耐久承载能力的构件,单块宽度为500600mm,两块板间采用“SL搭接型”。它主要将竖向力从轨道板通过混凝土底座板传到桥梁上,减少梁端挠度对底座板的影响。挤塑板采用具有可塑性的粘结剂与梁面粘结,粘结剂除应保证与梁面防水层和挤塑板之间的相容性外,还应具备补偿基础面平整度的功能,根据先导段经验,宜选用SIKABOND粘结剂,且所有粘结剂需采用300转/分的电搅拌器进行搅拌混合,以得到完全稳定的材料。2.3.2滑动层滑动层位于梁顶防水层与底座板之间,在齿槽处断开。由两层不同厚度的土工布(聚丙烯)及一层高密度薄膜(聚乙烯)组成,宽度3.05m,每侧超出底座板5cm。滑动层的作用是减小和消除底座板与梁体之间温度变形及砼收缩徐变变形不一致引起的内应力。2.3.3底座板底座板是轨道板的支承构件,也是连续跨越大量简支梁和连续梁的结构,通过底座板形成轨道所需的超高等变化。底座板施工前需设计出区段长和浇筑段起始位置,并确定临时端刺各主要后浇带位置。底座板宽度2.95m,采用弹模不宜超过31.5Gpa的C30高性能砼;后浇带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膨胀率为2010-5,允许偏差为5%。纵向钢筋采用定尺HRB500钢筋,钢筋间纵向连接均采用绑扎连接,同一截面钢筋搭接接头按50%设计,直线地段及超高小于55mm地段钢筋搭接长度为1.05m,相邻钢筋搭接区中心最小间距为1.37m;曲线超高大于等于55mm地段钢筋搭接长度为1.32m,相邻钢筋搭接区中心最小间距为1.72m。直线地段靠梁缝中心侧轨道板边缘下方底座板理论高度203mm,底座板边缘高度197mm,立模标高为204mm;直线地段靠防撞墙侧轨道板边缘下方底座板理论高度190mm,底座板边缘高度185mm,立模标高为189mm。曲线超高125mm地段,曲线内侧轨道板边缘下方底座板高度200或212mm,底座板边缘高度182或196mm;曲线外侧轨道板边缘下方底座板高度408或419mm,底座板边缘高度403或414mm;圆曲线地段底座板向外偏移量为0.322倍超高;缓和曲线地段底座板高度及向外偏移量根据其距直缓点的距离进行直线内差。直线地段及曲线外侧底座板两侧排水坡宽25cm,坡度2%(根据文件已变更为3%),底座板横道面详见附图。底座板砼表面拉毛平均粗糙度为1.82.2mm,两侧20cm要求压光。常规区底座板每次浇筑长度最少为两个后浇带之间的距离,一般宜为一个浇筑段;连续梁范围底座板的最小浇注长度为连续梁前的两个浇筑段+连续梁长度+连续梁后两个浇筑段(整个段落施工应在24小时内完成)。即C90至D6间需在一天内浇筑完成(跨津浦路40+56+40连续梁与跨104国道连续梁及中间2孔24m梁需同一天浇筑,提前与中铁十八局联系确定浇筑时间)。2.3.4临时端刺区划分及后浇带设置底座板施工时分临时端刺区及常规区,底座板张拉及轨道板粗放、张拉要严格按设计顺序进行。临时端刺区及常规区定义及要求如下:临时端刺:为解决长桥上不同时间铺板而设的一个临时提供摩擦力的区段,临时端刺的固定作用主要通过与桥梁之间的磨擦力(由底座板及轨道板自重产生)来实现。临时端刺长度不小于800(设计图要求在760850m之间),中间设4个带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将临时端刺区分为LP1(22010m)、LP2(22010m)、LP3(10010m)、LP4(13010m)、LP5(13010m),每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宽度不大于50cm;且固定支座上方剪力齿槽处设置剪力齿槽后浇带,剪力齿槽后浇带宽度不大于678 mm。图3 临时端刺组成(图中所标为钢板连接器位置)常规区:临时端刺区段外的地段,设置在一般简支梁区段,每个浇筑段长度一般控制在160m左右。每个浇筑段间以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分开,后浇带宽度不大于50cm,每个浇筑段中间一个剪力齿槽与底座板一次浇筑不留后浇带。连续梁上自由混凝土浇筑段(两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之间无剪力齿槽后浇带)长度不应大于80 m。图4 常规区一个浇筑段组成(浇筑段正中的一个剪力齿槽不留后浇带)临时端刺及后浇带划分应遵守以下规定:1)左右线临时端刺需错开至少2孔梁;临时端刺区不得设在连续梁上,并离开连续梁最少2孔梁。2)双固定墩D60、D213、D428、D545及双活动墩D161、306、D465梁部无剪力齿槽,应使其避开一个浇筑段的正中位置,以防止形成自由混凝土浇筑段。3)连续梁、连续梁相邻两孔简支梁上剪力齿槽处不设置剪力齿槽后浇带,连续梁相邻各两孔简支梁跨中设置钢筋连接器后浇带。4)常规区各浇筑段正中间的剪力齿槽处随底座板一并浇筑,其余地段剪力齿槽处留齿槽后浇带。常规区浇筑段宜以奇数跨为宜,一般选5孔梁,并合理调整钢板后浇带连接器的位置,使一次浇筑完成的剪力齿槽位置偏离混凝土浇筑段中心位置不大于7.5m(即一次浇筑的剪力齿槽到两边钢板连接器的距离差不得超过15m),保证浇筑时水平力两边大致相等相互抵消而不传给桥墩。5)一个施工区段宜为45km,为保证铺轨精调提前进行,第一区段常规区可适当减小为500m左右。6)与相邻施工单位协商一致,提前确定接口处分界里程及后浇带属性。7)考虑施工能力,一个区段的底座板连接及后浇带砼浇筑能够在一天内完成。8)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位置要与轨道板板缝错开不小于70cm,且钢板连接器后浇带距离梁端不得小于5m。本段轨道板板缝与桥梁跨中里程在100cm以下共169处,施工时需由技术科根据施组附表中设置好的钢板后浇带里程标注在防护墙上,提前向前或向后错开2m。底座板施工合龙温度在设计合龙温度255范围时,不需对底座进行张拉作业,钢筋连接器后浇带拧紧至规定力矩即可,此时后浇带钢板也可全部取消改用钢筋搭接连接。当温度高于设计合龙温度时不得进行合龙;当温度低于设计合龙温度时,需按不同的温度和计算的张拉行程分次进行张拉连接。后浇带连接钢板采用4cm厚Q345b钢材,钢板上一端焊接钢筋,一端用两个螺母连接精扎螺纹钢。焊接端钢筋采用HRB500钢筋,穿入钢板后直接与钢板焊接,角焊缝焊脚不得小于15mm,焊接前需做焊接工艺试验。各施工区段钢板连接器后浇带的连接及后浇带的浇筑时间要求详见下述概况要求。2.3.5底座板后浇带连接及浇筑底座板连接分三种情况,一是常规区两端接两个K0连接,二是常规区两端接一个K0和一个K1连接,三是常规区两端接两个K1连接。而这三种情况根据连接时底座板砼的温度与设计锁定温度的关系又可分为六种情况(温度大于30时不允许连接)。无论哪种情况下的底座板连接,左右线要同时进行,且连接后齿槽后浇带浇筑时要错开2孔梁的长度。不同温度下连接螺母拧紧顺序不同,当温度小于设计提供的合龙温度时还要分批张拉到计算的距离。当TT0(设计最低锁定温度,即20)时,每根先拧紧锚固螺母后拧紧防松螺母,当多次张拉时防松螺母只在最后一次张拉完成后才拧到450Nm;当T0T30时,先拧紧防松螺母再拧紧锚固螺母。钢板连接器连接后至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承载能力期间,底座板整体温升(相对零应力时)不得大于15,否则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底座板纵连前,曲线地段每孔梁需支撑一排临时侧向挡块支顶,防止底座板受力产生横向位移,临时支顶待所有剪力齿槽浇筑后且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方可拆除。2.3.5.1底座板温度设计锁定温度1)第一区段底座板(新临时端刺+新常规区+新临时端刺)施工顺序为:图5 新临时端刺+新常规区+新临时端刺各主点位置示意图、常规区及临时端刺区底座板砼强度达到20Mpa后开始进行底座板的连接。、测量临时端刺区各段长度及底座板砼温度,计算出各段作用长度(作用长度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纵向变形的底座板长度,作用长度总是钢板连接器与相邻浇筑段的两处已浇筑的剪力齿槽后浇带间的距离相同;仅在连续梁上无剪力齿槽时为两个钢板后浇带连接器间的距离),然后计算出张拉长度。常规区作用长度丈量误差可为50mm,临时端刺区因二次张拉时需计算张拉量,丈量误差不得大于1.5mm,后浇带两侧间距点控制丈量误差不得大于1mm。且J2附近的L1,2在第一次张拉前就需要量出来,以便第二次张拉进行对比。、按J4、J3、J2、J1顺序用扳手拧紧后浇带连接器螺栓(无行程要求),K0及常规区保持松开状态。此处的拧紧是指25mm螺母拧至35Nm,28mm螺母拧至50Nm。、按计算的张拉行程,首先张拉常规区靠近K0的2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然后张拉K0;后依次张拉J1、J2钢板连接器后浇带(J3也按J2张拉行程的1/3张拉),然后从常规区的两端向中间张拉其他常规区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单个钢板连接器从两侧向中间对称进行,应逐步提高扭矩,循环反复张拉几次使张拉行程达到设计值,并保证各螺母受力大致相同。当温度在515之间时,不可能通过一次纵连张拉到计算值,必须每间隔24小时重复纵连一次,以使前次张拉力在底座板内重新分布均衡,然后再次张拉直到达到计算宽度。张拉时各螺母的张拉力25mm螺母拧至550Nm,28mm螺母拧至700Nm,以保证各螺母受力差值不超过20%。表3 连接温度与张拉次数和各次张拉等待时间关系表序号纵连时底座板温度T最少的纵连次数总等待间隔天数备注15T1032211T1521316T1910420T30无行程、浇筑常规区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1及临时端刺区K0、J1后浇带,要求在连接后24小时内完成。、按纵连时底座板温度所处范围,等待以下天数后浇筑常规区剪力齿槽后浇带。表4 常规区BL2需等待时间表序号纵连时底座板温度T纵连后,后浇带浇筑前所需的等待时间备注15T105天211T153天316T191天420T30不需等待、纵连完成三至五天后,浇筑位于临时端刺中部的两个齿槽后浇带(位于J1和J2中间并紧临J2)。2)与下一施工段的连接顺序(指下一个新常规区及新临时端刺浇筑后与既有临时端刺K1的连接):图6 既有临时端刺+新常规区+新临时端刺各主点位置示意图、测量新临时端刺LP1、LP2、LP3、LP4、LP5的长度及温度,测量常规区各浇筑段的长度及温度;再次测量既有临时端刺LP2、LP3、LP4、LP5的长度及测量时温度。计算作用长度及张拉行程。、用扳手将新常规区中J4、J3、J2、J1依次拧到450Nm,而不张拉行程,新临时端刺K0螺母保持松开状态。、按张拉行程对新常规区两端靠近临时端刺的各2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进行张拉。、分2组同时进行两个临时端刺区钢板连接器后浇带的张拉。一组按行程依次对新临时端刺区的K0、J1、J2进行张拉(J3张拉行程按J2的1/3),二组按行程依次对既有临时端刺区K1、J4、J3、J2进行张拉。、按计算行程对常规区其他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进行张拉,连接时从两端向中间进行。、浇筑新常规区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1及新临时端刺区K0、J1后浇带,要求在连接后24小时内完成。、按纵连时底座板温度所处范围,按表5等待要求的天数后浇筑新常规区剪力齿槽后浇带。、纵连完成三至五天后,浇筑位于新临时端刺中部的两个齿槽后浇带(位于J1和J2中间并靠近J2)。、纵连完成10天后,浇筑既有临时端刺区所有齿槽后浇带。3)与下一施工段的连接顺序(指与一标中铁十八局或北京铁建相连接段底座板的连接):图7 既有临时端刺+新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各主点位置示意图、与一标或北京铁建相邻的新常规区浇筑完成后;与两端施工单位联系,确定共同连接时间,各自负责连接的区段及顺序,与两端施工单位一同测量既有临时端刺区新LP2、LP3、LP4、LP5及常规区各浇筑段的长度及测量时砼温度。、按计算的张拉行程,先张拉紧靠K1的新常规区内2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按张拉行程张拉K1。、按张拉行程依次张拉临时端刺区J4、J3、J2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注意浇筑下一常规区时,LP2的长度将由原J1、J2间的间距变为J2到其邻近固定墩顶已浇剪力筋间的间距)。、按张拉行程用扳手从常规区两端向中间依次拧紧常规区其他钢板连接器后浇带。、纵连完成后新常规区中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及原临时端刺区K1、J4、J3、J2。、按纵连时底座板温度所处范围,按表4等待要求的天数后浇筑常规区剪力齿槽后浇带。、纵连完成10天后,浇筑原临时端刺区所有齿槽后浇带。2.3.5.2设计锁定温度底座板温度301)第一区段底座板(新临时端刺+新常规区+新临时端刺)施工顺序为:图8 新临时端刺+新常规区+新临时端刺各主点位置示意图、常规区及临时端刺区底座板砼强度达到20Mpa后开始进行底座板的连接。、按J4、J3、J2、J1顺序用扳手拧紧后浇带连接器螺栓至450Nm(无行程要求),K0及常规区保持松开状态。、从K0开始,把K0和常规区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用扳手拧紧到450Nm而不需要张拉。24小时内完成张拉,张拉时要从两端向中间对称进行。、浇筑常规区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1和剪力齿槽后浇带BL2,以及临时端刺区K0、J1后浇带。要求在连接后24小时内完成。、纵连完成三至五天后,浇筑位于临时端刺中部的两个齿槽后浇带。2)与下一施工段的连接顺序(指下一个新常规区及新临时端刺浇筑后与既有临时端刺K1的连接):图9 既有临时端刺+新常规区+新临时端刺各主点位置示意图、用扳手将新常规区中J4、J3、J2、J1依次拧到450Nm,而不张拉行程,新临时端刺K0螺母保持松开状态。既有临时端刺区J4、J3、J2已于前一施工区段拧紧至450Nm,本次不需再拧紧。、从新临时端刺K0和既有临时端刺K1开始,向新常规区中间依次进行连接,拧紧力矩450Nm。、浇筑新常规区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1及齿槽后浇带BL2,以及新临时端刺区K0、J1和既有临时端刺区K1、J4、J3、J2钢板连接器后浇带。要求在连接后24小时内完成。、纵连完成3天后,浇筑既有临时端刺区所有齿槽后浇带。纵连完成3天后,浇筑位于新临时端刺区中部的两个齿槽后浇带。3)与下一施工段的连接顺序(指与一标中铁十八局或北京铁建相连接段底座板的连接):图10 既有临时端刺+新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各主点位置示意图、与一标或北京铁建相邻的新常规区浇筑完成后;与两端施工单位联系,确定共同连接时间,各自负责连接的区段及顺序。、从两端的K1开始向新常规区中间依次用扳手将钢板连接器后浇带螺母拧到450Nm。24小时内完成所有连接。、纵连完成后浇筑新常规区中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及齿槽后浇带,以及原临时端刺区K1、J4、J3、J2。、纵连完成3天后,浇筑原临时端刺区所有齿槽后浇带。2.3.5.3底座板温度30对底座板采取降温措施进行降温,然后按低温情况进行连接和浇筑后浇带。否则不准进行连接。2.3.6底座板连接后的后续工作1)第一区段底座板(新临时端刺+新常规区+新临时端刺)纵连后的后续工作:底座板浇筑后开始重新复核CP并测放出安置点和基准点点位,底座板纵连完成后开始测量轨道基准点平面坐标,待后浇带砼强度达到20Mpa后开始粗放轨道板。粗放时先粗放临时端刺区,且J2至J4以及齿槽后浇带处轨道板需纵向错开放置以避开后浇带位置,然后粗放常规区轨道板。粗放完成后开始测量基准点高程。、从K0开始向常规区中间进行轨道板的精调灌浆。但K0附近240m轨道板在灌浆后不得进行纵连;常规区其他段可在灌浆后乳化沥青砂浆垫层强度大于9Mpa和窄接缝砂浆强度大于20Mpa的情况下按顺序进行轨道板纵连和接缝灌注。2)上一区段底座板(新常规区+旧临时端刺)纵连后的后续工作:新常规区底座板浇筑后开始重新复核CP并测放出安置点和基准点点位,底座板纵连完成后开始测量轨道基准点平面坐标,包括原有临时端刺区的基准点必须重新测量,这就要求将原有临时端刺区已粗放的轨道板全部清空(可左线放右线测量完成后再放回左线),待基准点测量完成后再重新粗放。、待后浇带砼强度达到20Mpa且龄期大于2天后开始粗放常规区轨道板。、轨道板精调灌浆完成,且灌浆后乳化沥青砂浆垫层强度大于9Mpa和窄接缝砂浆强度大于20Mpa后,可以在所有区域进行轨道板的纵连和接缝灌注。2.3.7轨道板每块轨道板尺寸为6.45m长2.55m宽0.2m高,采用提前编号具有固定铺设位置的厂制预制件,出厂时带有扣件和垫板。每块轨道板混凝土数量为3.45m3,板重约8.6t(不含扣件)。轨道板为单向先张预应力板,横向配置60根10预应力钢筋;纵向设6根20精扎螺纹钢筋,用于轨道板纵向连接;轨道板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55。CRTS型板采用WJ-8C型扣件系统,它是由螺旋道钉、弹条、绝缘轨距块、轨距挡板、轨下垫板、铁垫板、铁垫板下弹性垫板、预埋套管、平垫圈等组成,同一承轨槽两预埋套管中心距233.3mm;承轨槽底平面高度处宽355.3mm;铁垫板顶面处承轨槽宽375.7mm。钢轨采用60轨,轨底坡1:40,轨高176mm,轨头宽73mm,轨顶到承轨面的高度为210mm。单股钢轨左右位置调整量范围为55mm,钢轨高低位置调整量范围为426mm。2.3.8乳化沥青砂浆层采用M10水泥砂浆或型钢与密封袋进行侧面封边,开通前需拆除所有封边装置。乳化沥青砂浆层的作用是连接底座板与轨道板,并调整轨道板的位置,提供支撑。乳化沥青砂浆层的厚度设计值为30mm,允许误差为10mm。轨道板纵连顺序要求左右线分组按设计顺序进行,每次张拉间歇超过12小时时端部已连接的3块轨道板要与底座板进行剪切连接,梁缝附近轨道板在纵向连接完成后需与底座板进行剪切连接。轨道板间窄接缝采用稠度大的沥青砂浆或采用水泥砂浆。板间宽接缝采用C55钢筋砼浇筑,砼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mm,浇筑时要保证绝缘测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值。2.3.9侧向挡块铺轨完成后方可进行侧向挡块施工,侧向挡块长度800mm,顶面宽度590mm,底面宽度400mm。侧向挡块的作用是把来自底座板的水平力(离心力和偏摆力)传递到桥梁上。侧向挡块的连接钢筋通过在桥面钻孔或预埋钢套筒埋入桥梁,然后在该钢筋上绑扎挡块钢筋,在混凝土底座板侧面及顶面粘贴橡胶支座,支立模型,灌注混凝土。侧向挡块和底座板混凝土板之间通过橡胶支座进行传力,其余缝隙用矿物纤维进行填塞。施工时侧向挡块及其前后50cm范围内底座板砼不允许出现不平整,否则应打磨平整。临时端刺区应尽量避开曲线地段,当侧向挡块不影响铺轨时,侧向挡块需提前施工。否则,在底座板张拉之前需安装型钢临时侧向挡块或采用型钢支撑防止底座板横移。2.4主要工程数量表5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施工部位单位数量备注1两布一膜m2127850包括两层土工布一层塑料薄膜2硬塑料板块6350约635个梁缝,板厚5cm3剪力钉个176824后浇带钢板块270暂定5底座板钢筋吨5897含精扎螺纹钢73吨6底座板混凝土m327700曲线约5km,直线约16km7型板块64496.45m长2.55m宽0.2m高包括0.1m的板缝8封边砂浆m3943按每侧0.15m宽,0.15m高9沥青水泥砂浆m33207厚度3cm10侧向挡块块7792一孔32梁上12个,24m梁上8个;套丝77800根3.工程特点、难点3.1工程特点1)轨道板施工具有工作内容新、工程量不集中、作业空间狭长、流水作业性强、队伍及设备调遣频繁的特点。2)精密测量及BZM砂浆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作业时间限制大。3)侧向挡块只能在钢轨铺设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时间跨越大。3.2工程难点1)特种机械较多,需要专门的操作和维修保养人员。2)质量管理要求高,底座板砼面标高及平整度、剪力筋连接质量、后浇带连接、封边、砂浆搅拌灌注等工序均影响后序铺板质量。3)铺装精度要求高,需要专门的机械设备和大量的测量人员,并配以培训熟练的作业人员。4)砂浆质量受影响因素较多,易出现质量缺陷,返工维修困难。5)易造成对既有成品的污染和破坏,需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对成品加以保护。4组织机构成立轨道板铺设筹备组,筹建测量队、底座板施工队、轨道板粗放施工队、轨道板精调灌浆施工队,具体负责轨道板铺设的施工。筹备组由大队领导班子、各科室负责人组成;测量队由技术科和各分队现有技术人员,并从公司抽调15名测量人员组成。测量队分CP点布设及复测(10月中旬开始进行桥上CP点加密和CP预埋件埋设)、底座板控制测量、基准点布设、基准点平面测量、基准点高程测量、精调六个小组;底座板施工队原则上由二分队组成;轨道板粗放原则上由三分队组成;精调灌浆施工队原则上由一分队组成,由于一分队管理人员较少,可从大队抽调部分人员补充或另外组建一个单独精调灌浆队。测量队由刘吉彪1负责,毛朝勋2配合,其他各小组负责人如下:CP点测量及高程(含基准点高程):何礼3、刘静懿4、郝腾飞5,缺5个底座板控制测量: 韩志清6、孟祥光7,缺4个沉降观测:秦鹏鹏8、李朋9、刘兴军10、刘峰11、张泽宁12基准点布设及坐标测量:申长剑13、武佳佳14、张鹏程15,缺4个精调:张志强16、刘鹏飞17、安万俊18、杨华强19、陈玉剑20,缺4人技术:朱军刚21、杨艳良22、黄军翘、冯顺利23、曹艳峰24、梁丽江25、浦伟26、李建文27、寇杰28,楚文龙29,缺8个试验:吕新军1、苏亚勋2、陈晓伟3、孙冲4、崔军刚5、田建民6、张晶晶7(后三个放队上)安质检:柴万亮1、左鹏强2、王超3、张洪国4、张宏5砂浆车:赵杰军1、祁志辉2、王刚3悬臂门吊:候志伟1、李喜文2、曹建勋3、胡军生4、高学东5以上所有测量资料的计算均由刘吉彪、毛朝勋、何礼、刘静懿负责数据收集、计算、报批。技术是指除测量外的技术方案、交底、内业,项目部朱军刚、杨艳良、邢有兰;一分队冯顺利、曹艳峰;二分队梁丽江、浦伟;三分队李建文、寇杰。5施工总体安排5.1总体施工顺序总体施工顺序为自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进行,中间根据工序要求进行小范围倒换。箱梁架设完成后,及时提供铺板前沉降观测评估资料,同时督促梁场尽快完成桥面系及防水。根据批准的施工顺序,向轨道板厂提供轨道板打磨需求计划。2010年3月初完成大里程侧CP上桥和测量,并尽可能完成所有紧急疏散通道的征地及施工,为施工人员上下桥创造条件。当紧急疏散通道图纸未到时,可采用型钢梯子上桥,梯子具体加工标准见技术交底;爬梯设置间隔一般为2-3km一处,大里程侧在D598、D541、D475、D430、D324号墩附近各设一处,施工前需提前搭设完成。图11 人员上桥爬梯图底座板施工时双线并进,施工前需明确每个临时端刺及后浇带位置,并在连接前提报底座板连接作业指导书,明确张拉步骤、方法、张拉行程、时间等。施工中共分三个作业面,在一个施工区段内按其日进度能力进行划段分工,其中第一作业面日进度1孔梁;第二三作业面采用流水作业,日进度均为2.5孔。底座板钢筋采用桥上绑扎,以减少临时存放支架费用及钢筋骨架变形。提前加工长条砼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大里程侧轨道板提前12个月运输至桥下临时存放,工期允许时,全部由悬臂门吊自桥下起吊后直接粗放到位。工期紧张时,在底座板张拉完成后将50吨桥下轮胎式起重机吊装上桥,按编号顺序存放在两线中间,存放时轨道板只能压住一端底座板,且存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待基准点测量完成后由悬臂门吊粗放到位,桥下剩余少量的轨道板由悬臂门吊进行起吊并直接粗放到位。轨道板铺设按照两套设备分段划分双线并行,即两台悬臂式龙门吊沿纵向划分为两个工作面,两线同时进行吊板和粗放,两个精调组及一台砂浆车在一台悬臂门吊后方双线同时施工。刚开始粗放时,两套设备在第一个常规区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从第二施工区段开始尽量安排均朝小里程方向施工减少设备的来回走行。封边采用水泥砂浆及角钢封边两种方法。水泥砂浆尽量在桥下搅拌,装上平车后吊装上桥行走在两底座板的中间,也可在桥下将原材料吊装上桥进行搅拌,不允许在精调好的轨道板上行走。气温允许的条件下安排精调灌浆昼夜分班进行。水泥乳化沥青原材料在拌合站内储存,BZM砂浆车在线下行走,将转运斗吊装上桥后安装在三轮车上,沿两底座板间空隙行走灌注。5.2临时端刺区划分临时端刺区划分原则为尽可能提前形成精调灌浆局面,同时后续底座板连接施工不影响精调灌浆,并尽可能减少底座板连接及精调灌浆设备的来回调动;在满足临时端刺划分规定的条件下,考虑施工能力,一个区段的底座板连接及砼浇筑能够在一天内完成。依据此原则,本段计划设8个施工区段,共8个临时端刺和8个常规区,按施工顺序分别定义为第区段第区段,与土建一标相连接处不设临时端刺区。具体左右线临时端刺划分里程及墩号见附表。各临时端刺区K0、J1、J2、J3、J4、K1点所在里程及墩号详见临时端刺点位图。5.3临时工程设计1)临时用电利用已安装的7台变压器及沿线已拉通的临时电力线。2)钢筋加工场底座板钢筋在既有的1#、3#、5#、6#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弯制箍筋及存放剪力钉、后浇带钢板连接器,运往桥上进行绑扎。根据钢筋加工场供应范围及场地内储存条件,拟2010年3月初开始箍筋加工,提前将加工好的箍筋钢筋及纵向钢筋运到桥面两侧存放。3)砂浆储存场根据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铁工管200912号文”及厂家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原材料存储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利用2号站既有2#仓改造成为干粉储存库。在2号站既有4#、5#仓地方挖坑,利用旧墩身模板焊接两个64m3的乳化沥青储存罐,罐内设搅拌器。4)施工通道底座板施工用轮胎式起重机、轨道板吊装上桥悬臂门吊自梁场由提梁机提升上桥;下桥时采用大吨位吊车吊装下桥,后架方向最后一个常规区从小里程侧向大里程方向施工以便在矮墩处下桥。施工时需把各种原材料运至桥面,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为利用架桥队的提梁机把材料提至桥面由桥面车辆运输至施工地点,但不得破坏梁面防水层;第二种为在桥下选定合适的地点,采用轮胎式起重机把材料吊至桥面,由桥面短距离抬运至施工地点。底座板混凝土由混凝土运输车运送至施工部位的梁下,由桥下泵车输送至桥面直接浇筑。型轨道板运输也由线路右侧的道路运送至梁下临时存放,走行路线由东光经南霞路进入便道,然后沿便道走行到位。沥青水泥砂浆车沿便道走行,并选择空间较大的平整场地进行集中搅拌,以供应前后各150200m左右的范围。考虑有部分地区型轨道板运输车不能进入,可由悬臂式龙门吊行走来解决,同时为保证桥面行车的安全性,规定所有在桥面上运输车辆的行车速度不得大于6km/h,大里程E8梁端设硬挡车架防护。5)底座板模板及支撑配置根据最新直线段底座板两侧高度为185或197mm(配模需配至189或204mm以便直接抹平);圆曲线段底座板高度内侧为182或196mm,外侧为403或414mm(外侧配模需配至427或441mm以便直接抹平)的情况,结合进度安排,拟按每天完成双线200米底座板配置模板。共配200m4天/次4侧=3200单侧米底座板模板,要求曲线地段模板尽可能利用直线地段模板,并尽量全部利用京津城际既有模板。模板长度均为3m,使用的模板要比设计底座板厚度低2-5cm,然后用1.52mm厚钢板弯成10cm和6cm不等边长的L形。立模时使模板与L形钢板密贴,在模板与L形钢中间垫木楔调整模板高度。图12 底座板支撑体系图直线地段靠防撞墙0.19m高用0.16m或0.17m高模板,直线地段靠梁中心侧0.203m高用0.2m或0.17m高高模板。圆曲线内侧0.182及0.196m高仍用直线段模板,不再单独配置;圆曲线外侧采用两种配置方式以充分利用即有0.2m和0.22m高模板,一是内侧曲线0.3+0.1m模板相配,二是外侧曲线0.2+0.22m或0.3+0.1m模板相配。具体配置见下表:表6 底座板模板配置表队伍名日进度模板配置(块)中间/边缘丝杠(根)直线高直线低曲线外侧单独增加1双线1孔32m90块0.17高3m长90块0.16高3m长90块0.3m高与90块0.1m高配140/2102双线2.5孔82m108块0.2高3m长;115块0.17高3m长170块0.17高3m长,53块0.16高3m长91块0.22m高与直线段0.2m配;132块0.3m高与132块0.1m高配330/4953双线50m108块0.2高3m长;115块0.17高3m长170块0.17高3m长,53块0.16高3m长92块0.22m高与直线段0.2m配;131块0.3m高与131块0.1m高配330/495共需660块0.17m高、196块0.16m高、216块0.2m高、183块0.22m高、353块0.3m高、353块0.1m高模板,模板长度均为3m。曲线内侧与直线段较低侧模板相同。L型白铁皮数量分别为180块、443块、443块。左右线模板间设1.82.05m可调长度的钢管丝杠即顶又拉,分别位于模板接缝及模板纵向中间位置,纵向间距1.5m一道,直线地段每道1根,曲线地段每道2根,按3天周转一次。中间钢管采用40mm长140cm的钢管,钢管中间打20十字眼,两端焊接20螺母,在螺母中拧入经过套丝的L形钢筋,钢筋直径20mm,一端弯制长度80mm,套在模板肋板上22孔中,一端套丝拧入螺母内,套丝长度10cm,当长度需要调整时,用一根钢筋插入钢管中拧动钢管,由于此时两端钢筋不能旋转,从而实现伸长收缩。由于直线段防撞墙与底座板间的距离为42.5cm,圆曲线段为38.5cm和46.5cm。侧面模板与防护墙间采用短丝杠支顶,可调范围0.330.53m,丝杠加工方法同上。为保证立模时底座板宽度,设长2.95m临时卡距架支顶模板,待砼浇筑后撤走临时卡距架。6)钢板连接器及剪力钉加工由于钢板连接器、固定支座上方剪力钉、侧向挡块套丝钢筋(靠轨道板一侧顶部加设套筒)、压紧装置、支撑丝杠数量较多,且钢板连接器焊接质量要求高,变形不易控制,委托天工公司进行统一加工。7)砼供应底座板、轨道板宽接缝混凝土采用1号、2号拌合站生产的砼,根据进度计划,必须满足日生产能力600m3,运输罐车10台,汽车泵2台。由于侧向挡块在2010年冬季或2011年年初方可进行施工,故侧向挡块砼计划采用当地商砼厂的砼,但原材料及配合比按我方要求进行控制。6工期安排6.1工期安排原则假定底座板前期准备工作在1个月内完成,即2010年4月1日具备底座板砼连续浇筑条件。丰桥公司需提前底座板施工面3km。技术科需提前完成梁面实际标高测量以配合铁三院对区域沉降地段进行调坡,完成CP的测量和本段沉降观测评估工作。2010年3月要完成底座板和轨道板精调灌浆的工艺试验和培训。第区段底座板连接假定温度在1619,其他区段底座板连接假定在2030。轨道板精调灌浆在炎热的夏季仅安排夜间施工。临时端刺区轨道板粗放及倒换暂按博格公司培训要求的先放临时端刺区再放常规区轨道板,然后方可开始的要求进行。D型侧向挡块在铺轨后进行施工,暂不安排。6.2工期安排CP点上桥:2010年3月1日2010年5月15日底座板施工:2010年3月15日2010年8月11日轨道板运输:2009年2月1日2010年6月30日轨道板粗放:2010年4月16日2010年9月3日轨道板精调:2010年5月1日2010年9月12日轨道板灌浆:2010年5月4日2010年9月15日轨道板连接:2010年6月11日2010年9月25日侧向挡块:2010年11月1日2011年4月30日(视侧向挡块是否影响铺轨而定,如不影响则安排2010年8月1日2010年11月30日施工)6.3工期指标底座板施工共5个月,双线长20959延米,平均每天140双线延米,高峰期每天172双线延米。轨道板精调共4个月,共6449块板,平均每天54块板,每个精调框每天14块板;高峰期平均每天82块板,每个精调框每天21块板。6.4阶段工期要求根据工序间斜率图安排确定各区段各工序起迄时间,并计算各区段各项进度指标,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斜率图和横道图。7技术准备工作7.1技术科及试验室准备工作提报两布一膜、挤塑板、粘贴胶、底座板钢筋材料计划及试验检测计划;提报吊板架、扭矩扳手等特殊工具计划,对砂浆车和精调设备进行返厂检修。确定固定支座上方剪力钉及后浇带钢板加工队伍,并进行型式检验;加工底座板砼垫块;会同南皮梁场、南皮运架队进行梁面验收并签认;提报沉降观测评估资料; BZM砂浆试验漏斗、量筒、玻璃板、含气量检测仪、轨道板精调、砂浆车及转运斗调试;检修或增购电阻测试仪器;选择场地,组织进场6块废板进行精调、封边、灌浆操作演练,完成灌浆工艺性试验;下发钢筋骨架绑扎模具、加工图纸及要求等技术交底;CP点报验;完成施工方案、底座板C30混凝土配合比、C55宽接缝细粒混凝土配合比、BZM砂浆配合比、开工报告的报批、分部分项及检验批工程划分、内业资料表格填写要求。7.2操作层培训技术科主要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轨道板铺装各工序标准,由朱军刚负责轨道板铺装、杨艳良负责底座板,开工后负责指导现场施工,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内业资料的填写。内业资料填写表格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监理和施工用表(第四册)、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监理和施工用表第一至四册补充规定之九有关要求执行。由技术科根据工作内容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分管理层、作业层组织进行理论培训;并结合外单位先期开工段施工经验,组织进行现场参观。测量负责人8月中旬到位,接受建设单位及上级培训,测量人员11月底全部集中到项目部开始培训。 悬臂门吊、砂浆搅拌设备操作人员和设备2009年12月底前完成培训和取证工作。提前在材料库浇筑20m带超高的底座板和20m直线段底座板,要求按正式工程控制平整度及拉毛处理,底座板内可不配钢筋,并减小曲线内侧底座板厚度到5cm以减少砼用量。搭设精调设备临时存放点及遮阳棚,在底座板上模拟现场进行粗放、精调、封边、灌浆。物资科3月初为每台砂浆车进干粉30吨,沥青6吨,用于砂浆车调试。8劳动力需求计划按日进度200m成立三个底座板施工劳务队(日进度1孔梁时110人,其中加工运输10人,绑扎22人,铺设滑动层7人,立模12人、浇筑砼15人,绑扎及立模为白夜两班倒),一个运板及上桥粗放队(一个劳务队,共50人),两个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