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词鉴赏考纲要求: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语言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表达技巧指的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鉴赏解读大体上可分四个部分:外部感知、象境体悟、技巧品赏和语言玩味。) 一、外部感知外部感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读题,识人,辨文,看注释。1、读“题”凡读诗,必须读全诗,即从题目入手,直到最后一个字,凡有注释的,包括注释在内。事实上,许多读者,特别是学生,尤其是面对考题上的诗,往往只记住诗句,而忘了题目。殊不知,有些题目也是诗整体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丢了题目,等于给自己的理解设置了障碍,抛弃了对诗内容或情感把握的切入口。因为题目往往含有可资我们理解诗的信息。例如,王维过香积寺、杜甫的春夜喜雨 、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2、识“人” “人”,包括:诗人、诗中人(景物人)特别强调的是对作者的认识知人论世。对作者的认识途径有二:一是调动文学常识记忆库中的知识储备,二是借助现场的材料诗词后面的注释。了解作者,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他的诗,因为有些诗,作者抒发的情感往往与他的背景有关。3、辨“文” 所谓辨“文”,指从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诗描述的内容各不相同,有山水田园的、边塞羁旅的、宫廷闺怨的、送别酬答的、咏物写景的、寄兴咏怀的,不一而足。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辨认,有助于对诗歌情节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 4、看“注”赏读诗歌,离不开注释。注释往往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背景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有些注释还能替我们解释一些生僻难懂的词,介绍有关典故的出处和提示用典的意思。高考中出现的鉴赏古诗词考题,它的注释更具实用性。它除了帮助考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外,还往往暗示诗的内容,或意境或其写作风格。 二、象境体悟象境体悟,这是读懂诗歌无法回避的,也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品读意象和体味意境两个方面。1、品“意象” 所谓意象,指含有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世间物象无数,诗人选此舍彼,或舍此选彼,完全是根据创作时内心情感和表达志趣的需要。在不同情感或志趣的导引下,就是同一物象也会选取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意象。 另外,有些意象,还有着传统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们的意义较为固定。 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助记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2、味“意境” 意境,是择取的意象与灌注诗人情感的氛围共同营造的境界,是客观景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统一体。营造意境是诗人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手段。解读意境,就能把握诗人的情感志趣。 意境,离不开情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所以,解读意境要从景入手,入景而悟情。 意境的营造,是心与物的融合。解读意境,就能解读抒情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三、技巧品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现手法、修辞手段、抒情方式。1、理“手法”创作方法:赋(铺陈)、比(打比方)、兴(联想)描写: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乐与哀(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工笔细描与粗笔勾勒(白描)手法:对比(烘托、衬托)、渲染、想象、联想、象征、含蓄、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景结情、无理而妙、翻因为果、反客为主等等。鉴赏诗歌,懂得它的表现手法,对我们深入解读它不无帮助。 掌握了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我们解读鉴赏诗歌就容易许多。2、懂“修辞” 古代诗词中,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形象,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用典等。还有对偶、借代、反复、设问、对比等。3、悟“抒情” 诗的本质是抒情的。只是抒情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间接抒情。古诗词中,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虽有区别,但它的本质都是借景抒情,因此,我们在一般的诗歌鉴赏中可不作细分。我们在阅读具体的写景诗句的时候,要学会细细体悟诗句中蕴涵的情感,这有助于我们解读整首诗。四. 玩味语言任何文学形式,都必须借助语言,诗歌尤其如此。它是诗人塑造形象,抒发情感的手段,也是沟通诗人和读者的媒介。阅读诗歌,就是通过语言的中介,去领悟作品中诗人对大自然、现实社会、人生、历史的认同、批判、赞美、追求、放弃等情感的表达。鉴赏古代诗词,重要的一面,就是要会玩味语言。玩味语言,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色调诗眼风格1、明“色调”客观景物有不同的色彩:赤橙红绿青蓝紫。它们的组合,呈现出或鲜艳明亮,或清淡朴素,或灰暗无光。诗人往往将那些色彩作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色调,写入诗中。 人的情感也有色彩:或热烈欢愉,或淡泊明净,或黯然悲哀。这些反映在诗词中往往让景物带上了主观的感情色彩“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 鉴赏诗歌,懂得辨明它的不同色调,就能深入把握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感情。2、觅“诗眼” 古代诗词,语言力求简练、生动、形象,有丰富的内涵,尤其注重一字传神。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他说的就是诗词中的炼字。所谓炼字,指的就是该字在诗句中的关键地位,即诗眼。解读它,就能解读诗句。诗词中,炼字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荀鹤“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诗僧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杜甫“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阅读古诗词,觅取诗眼,常能做到知一字而居要,明一词而豁然开朗。近几年高考命题,就常常出这方面的题目。高考之所以重视“诗眼”的考核,完全是因为它能达到一字传神的目的,在它身上往往蕴藏着作品的思想意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解读诗词的一把钥匙。3、析“风格” 诗词的风格,指它在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具体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现,形象的塑造以及语言、艺术技巧的运用等方面。诗词的风格有多种多样:飘逸、豪放、旷达、雄健、沉郁、顿挫、华丽、典雅、俊朗、清丽、凄婉、缠绵、朴素、自然、简练、蕴藉、含蓄等等。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风格。就是同一诗人,在不同时地、不同心境下,表现在具体作品中的风格也会不尽相同。 但是,就一首诗来说,只要是一首和谐的诗,诗的风格一般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属雄浑豪放的,就不可能是蕴藉含蓄、凄婉缠绵的;属华丽典雅的,也不可能是朴素自然的。分析一首诗的风格,有多个角度。既可以从题材的选择方面着手,又可以从主题的表现方面着手,还可以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营造、表现手法的运用、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分析。分析诗的风格,要从诗本身出发,特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孩子抚养协议书2025
- 合作协议书合同样板范本
- 南宁电车签协议过户合同
- 商铺合伙经营合同协议书
- 2025合同补充协议书
- app推广业务合同协议
- 博览会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健身馆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停车场项目转让合同范本
- 个人贷款第三方合同范本
- JJF 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 GB/T 6663.1-2007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 GB/T 6344-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A/T 1163-2014人类DNA荧光标记STR分型结果的分析及应用
- 蒸汽发生器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 全套课件-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技术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解读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