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经营管理第二章2.ppt_第1页
跨国经营管理第二章2.ppt_第2页
跨国经营管理第二章2.ppt_第3页
跨国经营管理第二章2.ppt_第4页
跨国经营管理第二章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产业组织学说 由哈佛大学教授梅森在30年代末提出 它是研究一个产业部门 行业 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资源使用效益的理论 组织结构的特征 指该产业部门是以什么样的竞争形式组织起来的 即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 贝恩 50年代 结构 行为 成效 一个产业部门的市场结构 部门中企业的市场行为 部门的经济利益 产业的增长率 部门内平等竞争的机会和充分就业等 市场结构四种类型完全竞争 在这种市场结构中 存在着广大的生产者 而且供应完全相同的产品 竞争者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但谁也无力影响价格 而只能接受由供求关系形成的价格 独占 产业部门内只有一家厂商 既无对手 也无替代品 它是价格的制定者 不完全竞争 部门内有很多生产者 虽出售同一产品 但具有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可能是客观的 表现在物质形态或品质上 也可能是主观的 取决于消费者的信任和偏好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不仅有价格竞争 更有非价格竞争 寡占 少数几家大厂商在该行业内占了绝大部分生产和销售 海默 特定优势论 20世纪60年代初 美国学者斯蒂芬 海默 博士论文 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用垄断优势解释美国FDI的理论 美国企业FDI主要因为拥有技术和规模垄断优势 导师查尔斯 金德尔伯格教授认同和支持 但当时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1974年 海默英年早逝 此后 金德尔伯格进行了补充 发展 系统表述和广泛宣传 使其受到广泛重视 该理论称为 海默 金德尔伯格学说 1 海默的研究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1 海默摒弃了传统理论关于完全竞争的假设 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即市场不完善出发来进行研究 2 传统理论以利率的差异来说明资本的国际流动 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 追求较高的利率 但海默认为运用利率无法解释下列现象 1 当时美国很多大公司在海外 东道国 集资筹款 然后用来投资设厂 2 当时海外有大量资金涌入纽约金融市场 购买美国的各种有价证券 而另一方面美国公司又大量对外进行直接投资 3 当时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集中来自汽车 石油 电子 化工等某些制造业 行业分布的集中程度特别明显 2 企业特定优势的基本观点立论基础 市场不完全性和垄断优势 市场不完全性 市场受到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影响而呈现出不完全竞争或寡占型局面的性质 垄断优势 企业对某些经营要素大量占有或者独占所形成的优势 金德尔伯格指出优势来自三方面 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善的优势 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善的优势 来自企业规模效益的优势 伯克莱 卡逊 内部化理论1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科斯定理科斯认为 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治理方式 当企业内部交易的费用比由市场来完成的费用更节约时 这种交易行为就 内部化 到企业中去 反之 则由市场交易 最初用于解释一公司多工厂 交易均在国内进行的情形 2 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 企业之所以积极从事对外投资 主要是为了利用和开发信息产品 邓宁 折衷理论邓宁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 曾任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高级顾问 跨国公司文库 总编 当代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著名专家 1976年 撰写论文 贸易 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 折衷方法探索 首次提出折衷一词 1977年 在庆祝俄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会议上宣读此论文 主张在跨国公司问题的研究中 要引进区位理论 并创立折衷的方法和体系 1979年 撰写 解释变化中的国际生产格局 为折衷理论辩护 1980年 撰写 走向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若干经验性测试 大力鼓吹其折衷理论 1981年 撰写 国际生产与多国企业 对折衷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 三优势模式 OLIParadigm 所有权特定优势 内部化特定优势 区位特定优势 1 所有权特定优势 又称垄断优势或竞争优势 包括两方面 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 另一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 1991年联合国关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研究报告中 指出所有权优势包括 研究与开发 管理与技术水平 营销技巧 企业生产效率 规模经济 相对的市场力量 2 内部化特定优势它是指企业在内部运用自己的所有权优势 以节约或消除交易成本的能力 3 区位特定优势由东道国状况决定 跨国经营企业自身无法左右 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 如自然资源丰富 地理位置方便 人口众多等 另一方面主要指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政策法规灵活 优惠而形成的有利条件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区位因素直接影响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设厂的选址及其整个国际化生产体系的布局 三优势模式 OLI 三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 法律组织形式 行政或管理组织形式 1 企业的法律形式 个人企业 由个人单独出资设立并经营管理的企业 又称独资经营企业 不是法人 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对债务负无限责任 合伙 两个或两个以上出资人共同设立 共同经营 共享利润的企业 不是法人 合伙人对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 公司 按照 公司法 注册登记 进行组织 并以营利为目的企业 即为公司 是法人 公司类型无限责任公司 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对公司债务只负有限责任 即仅限于股东对公司投入的股本金额 故简称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 可公开向社会让渡其股权 2 跨国企业的法律形式 跨国公司通常在母公司的基础上 在海外设立分公司 子公司或避税地公司 1 母公司 实际控制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权 以参股或非股权安排行使控制 对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2 分公司 总公司的分支机构 不具有法人资格 无独立的公司名称和章程 无独立的财产 与总公司同为一个法律实体 被东道国视为外国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