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提速工程培训材料--中国联通_第1页
宽带提速工程培训材料--中国联通_第2页
宽带提速工程培训材料--中国联通_第3页
宽带提速工程培训材料--中国联通_第4页
宽带提速工程培训材料--中国联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宽带提速工程 培训材料 2009年 7月 2 宽带提速提出的背景 宽带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宽带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拉动电信运营商固网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中国联通已确定了 “ 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 ” 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宽带互联网业务成为中国联通的战略选择。 为了解决 公司宽带发展战略和当前宽带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公司 总部总经理办公会决定启动 “ 宽带升级提速 ”工程。 “ 宽带升级提速 ”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客户感知的因素涉及物理带宽提速提质,业务内容丰富升级,业务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等环节。 3 1.集团客户接入需求分析 提供互联网接入语音多媒体的综合服务。 接入带宽向百兆发展。 2.家庭客户接入带宽预测 下行带宽约 4M15M,上行带宽合计 1M 2M。 如果考虑家庭可能有多路标清或高清电视,远期接入带宽可能达到下行 20 30M, 上行 4 8M。 不同的家庭客户对带宽需求存在一定差异。 鉴于 3G业务即将开展,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为了实现多种接入方式的协调发展,有线宽带接入带宽应达到无线接入带宽的 5 8倍。 按照 3G宽带接入 2-3M速率估算,固网宽带接入带宽应在 10-20M左右。固网宽带的提速势在必行! 1 、 语音业务2 、 语音中继线租用 ( 如 30 B + D ) 等3 、 互联网接入 2M100M4 、 语音 + 互联网接入 2M100M5 、 语音 专线 ( ATM 、 DDN 、 传输 ) 64K100M6 、 语音 + 专线 + 互联网接入 2M100M1 、 语音业务2 、 语音中继线租用 ( 如 30 B + D ) 等3 、 互联网接入 2M10M4 、 语音 + 互联网接入 2M10M大客户商务用户业务类型 下行带宽 上行带宽VoIP : 60120kbit/s 60120kbit/sIPTV : 采用 H . 264 或者 AVS 标清编码1.52Mbit/sIPTV : 采用 MPEG 4 编码的标清2.53Mbit/sIPTV : 高清 68Mbit/s视频通信 256512kbit/s 256512kbit/s游戏 256512kbit/s 256512kbit/s普通上网 12Mbit/s 256512kbit/s高速上网 24Mbit/s 5121Mbit/s带宽需求分析 4 接入网技术简介 接入网技术 ETHERNET PDH SDH 电力线接入 CABLE接入 SHDSL VDSL ADSL 点到多点 PON 点到点 P2P 铜线接入 光纤接入 无线接入 有线接入 PHS WLAN MMDS LMDS WiMAX 固定无线接入 移动无线接入 GPON EPON 3G GSM 其它介质 LAN 当前应用的接入网技术主要包括 LAN、 PON、 DSL及无线接入。 适用于点到多点的 PON技术成为主导的光接入技术。 由于网络演进的渐进性, DSL技术在一定时期内将和 PON技术共存,混合使用。 窄带拨号 5 ADSL2+技术 - ADSL2+技术成熟,成本低,互通性好; - 下行速率能够达到 16Mbit/s,上行速率达到 1Mbit/s,采用 Annex M上行速率能够达到 2Mbit/s左右; - 是提供中低速率接入的主要手段; - ADSL2+技术已经全面取代 ADSL。 铜线接入技术 VDSL2技术 - 初步测试标明, 500米内下行速率超过 50Mbit/s, 1km内下行速率超过 20Mbit/s;是未来提供高速率接入的重要手段; - 目前互通性尚需完善,设备成本高,预计 2010年达到规模商用水平。 LAN技术 - 采用五类线入户,在 100米内可提供 100Mbit/s接入速率。 6 无线接入技术 WLAN技术 主要技术标准为 IEEE802.11b/g。 室内覆盖范围一般为 10米 40米,视室内空间结构而定; 室外覆盖范围一般为 10米 200米,视无线传播环境和天线架设高度而定。 7 光接入技术 点到点技术( P2P) - 局端到每个用户都用一对或一根独立的光纤,设备简单、传输距离长。 - 接入带宽取决于局端和用户端设备,可达 100Mbit/s、 1000Mbit/s甚至更高。 - 不能共享主干光纤,综合建设成本高。 点到多点技术( GPON) - GPON综合业务支持好、分光比高,带宽利用率高。 - GPON在传输效率、传输带宽、 QoS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比 EPON有优势。 - 尚未大规模应用,标准和技术尚未成熟,集团对于 GPON的单机和互通测试刚刚完成,预计 2010年底 GPON可以到达规模商用水平。 点到多点技术( EPON) - 可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多业务接入。 - 速率不受距离限制, 在 1: 32分光比时可为用户提供 30Mbit/s以上接入带宽。 - 技术标准、芯片和设备已经成熟,原网通集团于 2008年进行了各厂家设备的互通测试 ,原网通各分公司近两年也开始大规模商用。 8 有线宽带接入技术对比 技术类别 接入技术 最大带宽 最大传输距离 1 传输介质 成本 适用场景 铜线接入 ASDL2+ 上行 1M 4km 2 铜线 低 3公里内的,中低速率客户 下行 12M或 24M VDSL2 上行 4M 1km 3 铜线 低 1Km公里内的,中高速率客户 下行 50M 光纤接入 LAN( P2P) 共享 10/100M 五类线100m 光纤 +五类线 较低 100米内的,中高速率客户 PON(FTTH) 32用户分享 1G上行,每用户最高达 100M 10km 光纤 高 10km内的,高速率客户 PON(FTTB+LAN) 32或更多用户分享 1G上行,每用户最高达 100M 五类线100m 光纤 +五类线 较低 100米内的,中高速率客户 PON(FTTB+DSL) 32或更多用户分享 1G上行,每用户最高达 100M 铜线 300m 光纤 +铜线 较低 300米内的,中高速率客户 1 铜线接入的最大传输距离受传输速率的影响,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短。 2 ADSL2+在 1km之内可达 8M。 3 VDSL2在 500M内下行带宽可超过 50M, 1Km之内可以提供 20M下行带宽。 铜线接入技术中, ADSL2+主要用于较长距离接入,而 VDSL2主要用于短距离高速接入,两种技术将互为补充。 光纤接入技术中,基于 PON的各种接入方式在现实环境下具有较大优势。 9 技术应用策略分析 铜线接入技术 LAN技术将是解决末端接入的主要技术。 在 DSL的新建和扩容中将主要采用 ADSL2+方式进行建设。 近期 VDSL2试点为主,待设备完善后在近距离 (500米以内 )和高带宽地区推广。 由于 DSL技术的接入速率受限于铜线的长度和质量,且不对称的 DSL技术无法满足多媒体类业务对上行带宽的需求, 光纤到户( FTTH)是宽带接入网的发展方向 。 综合考虑成本因素, 当前适宜采用以光纤接入为主、铜线接入为辅的综合技术 ,通过光纤到楼或交接箱( FTTB/FTTCab),辅以末端铜线接入( LAN或 DSL),可以有效满足业务需求,充分利用现有驻地网资源。未来可方便将光纤延伸至用户家中。 应用策略 P2P(点对点)技术主要用于集团客户的专线接入以及用户密集的小区或行政村接入。 PON技术将成为家庭客户接入的主流技术,近期建设可采用 EPON。 根据技术的发展、设备成熟度以及集团测试情况,逐步扩大 GPON应用范围。 在无线接入技术中,结合目前的发展趋势,应主要采用成熟的 WLAN技术,采用 IEEE802.1g进行建设 。 发展趋势 光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 10 全力推进光进铜退,铜缆接入段控制在 1.5km内,使得光纤接入逐步贴近用户 ; 对于现有铜缆覆盖区域,通过 PON+ADSL2+/VDSL扩大接入段带宽; 选择重点区域积极推进 FTTH,满足高带宽业务发展需求。 发展方向 有线宽带接入逐步过渡到以光纤接入为主 WiFi作为热点地区、面向高端客户的重要补充 作为 3G无线接入的补充,释放无线接入资源,降低接入成本。 满足现有有线接入用户在热点地区的无线接入需求。 3G实现宽带接入的 广泛覆盖 积极发展 3G业务,首先满足经济发达区域的广泛覆盖,并向其他区域逐步扩展。 在新兴市场,利用 WCDMA的技术及业务优势,通过细分客户群,吸引有无线宽带接入需求的用户,同时抢夺部分中国电信有线宽带接入用户。 “ 有线宽带是无限的,无线宽带是有限的 ” ,必须结合现有资源状况,充分利用多种有线宽带接入手段,大力发展有线宽带接入。 11 总体目标 3年总体目标 宽带接入带宽目标 2009年宽带接入网 2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 95%。其中城市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 90%达到 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全部达到 2M以上接入能力。 2010年宽带接入网 4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 85%。其中城市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 95%达到 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北方全部达到 2M以上、南方全部达到 4M以上接入能力。 2011年宽带接入网 8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 75%。其中城市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 100%达到 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全部达到 4M以上接入能力。 12 总体目标 3年总体目标 宽带接入覆盖目标 2009年,北方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 90,南方覆盖业务发展区域。 20102011年,北方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 95,南方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扩大覆盖范围。 13 EPON技术介绍 基于 Ethernet 的无源光接入网 EPON 为更好适应 IP 业务,第一英里以太网联盟( EFMA)在 2001 年初提出了在二层用以太网取代 ATM 的 EPON 技术, IEEE 802.3ah工作小组对其进行了标准化, EPON 可以支持1.25Gb/s 对称速率,未来速率还能升级到 10 Gb/s。 EPON 产品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商用,由于其将以太网技术与 PON 技术完美结合,因此成为非常适合 IP 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对于 Gb/s 速率的 EPON 系统也常被称为 GEPON。 14 EPON系统组成 O L TO D N 网 络O N TO D N 网 络 O N U T EO D N 网 络O N U T ET E信息点信息点E P O N 系 统S N I U N I用 户 侧楼 宇 内交 接 箱 等F T T HF T T BF T T c a b15 EPON接入模型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RSM A C M A C M A C多点 M A C 控制OAM OAMOAMM A CC l i e n tM A CC l i e n tM A CC l i e n t P C SP M AP M DRSM A C多点 M A C 控制OAMM A C C l i e n t无源光介质F E C = 前向纠错G M I I 千兆比媒质无关接口M D I 媒质相关接口OAM 运行、管理和维护O L T 光线路终端ONU 光网络单元P C S 物理编码子层P H Y 物理层P M A 物理媒质附加P M D 物理媒质相关RS 调和子层O S I 参考模型分层上层L A N 分层 L A N 分层G M I IM D IP H YM D IG M I IO L T ONU上层F E C P C SP M AP M DP H YF E C16 EPON 下行工作原理 广播方式 ONU 注册成功后分配一个唯一的逻辑链路标识 LLID LLID 添加在以太网帧前,替代前导字符的最后 2 字节 ONU 接收数据时,仅接收符合自己 LLID 的帧或广播帧 17 EPON 下行工作原理 TDMA方式 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 ONU 发送上行信号 不同的 ONU 分配不同的时间,轮流发送 每个 ONU 发送上行上行数据的时间可以是动态的,即对应不同的上行带宽 18 EPON 关键技术 传输技术 主要涉及到 OLT 和 ONU 的光接口参数、线路光纤选型、分路比和光功率代价等。 上下行方案 目前主要使用的上下行方案都是双向单纤,上行使用 1310 nm 波段,下行使用 1550 nm波段,下行采用广播或 TDM 方式,上行多采用TDMA 方式。 突发收发技术 采用直接调制的光发送机,其建立稳定的信号输出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光接入网中,需要具有突发收发的能力。 OLT 侧的突发接收技术 19 关键技术 突发同步技术 组成上行帧的各 ONU 传输的信元或帧字节数有限,为了不丢失有用信息,需有较快的比特同步, OLT 处的比特同步必须在每个上行ONU短脉冲数据流期间建立。使得快速比特同步电路在几个比特周期内与输入数据同步,从而把每个 ONU 发送的信号正确恢复出来。 测距技术 光接入网的环境是典型的点到多点方式,由于各个 ONU 到 OLT 的距离不等,为了防止各个 ONU 所发上行信号发生冲突, OLT 需要一套测距功能,以保证不同物理距离的 ONU 与 OLT 之间的 “ 逻辑距离 ”相等,即传输延迟一致,以避免碰撞和冲突的出现。尽管每一 ONU 在物理上总与 OLT 相,只在一预先分配的时隙内取出属于自己的信息。 测距过程分为三个子过程:静态粗测距,静态精测距和动态精测距。 20 关键技术 光功率动态调整技术 由于各个 ONU 所处环境等不同,因此不一定能保证每个上行周期中维持到达 OLT 侧光功率的稳定一致,此时需要 OLT 能适应接收信号的变化。 同时考虑到 ONU 的全部开通存在一个时间过程以及可能的 OLT 下挂的 ONU 数量会发生变化,也需要 OLT 的发送机具有光功率的调整功能。 服务质量和安全保证技术 动态带宽分配技术 多点控制协议( MPCP) 注:对于采用 PON 体系架构的光接入网都有类似要求 21 EPON网络组成模型 22 EPON系统组成 局端设备 OLT-光线路终端 OLT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网络的互联接口,并实现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 无源光分配网络 ODN ODN负责连通 OLT与所属的 ONU。 ODN为 OLT与 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号功率的分配; ODN由用户光缆、无源光分路器、光交接设备、光分纤设备和光缆接头及用户终端盒组成,上述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而略有差异; 用户光缆按用途分为主干光缆、配线光缆、室外用户引入光缆、室内用户引入光缆(在 FTTH场景下使用) 用户端设备 ONU&ONT-光网络单元 &光网络终端 ONU/ONT负责向终端用户提供所需的业务接口 23 OLT规划 OLT部署原则 在 FTTH系统中, OLT设备定位于接入网设备,应通过二层汇聚交换机上联 BRAS/SR,在 FTTB和 FTTC系统中, OLT设备定位于二层汇聚设备,应根据承载业务情况,采用直接上联 BRAS/SR或通过二层汇聚交换机上联BRAS/SR ; 原则应集中放臵在端局或模块局机房,农村地区可根据需要放臵在乡镇局所或县城局房。并充分考虑数据网和光缆传输网的网络组织。 OLT位置及覆盖区域 在端局安装的 OLT设备应选用大容量、机架式 OLT设备。 对于在模块局、接入点部署的 OLT设备,应该根据终期用户数选择适当容量的设备,适当采用小容量的固定端口 OLT设备。 OLT设备应至少具备 2GE上联,并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和用户升速逐步增加上联 GE,并应保证 OLT上联至少具有 1个备份 GE。 OLT配置建议 24 带宽测算(一 ) 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 单个 PON 系统内的带宽测算 对单个 PON 系统内带宽测算,应考虑该 PON 系统内所有 ONU 所产生的流量是否满足系统要求, OLT 上联的带宽测算 需要考虑所有 PON 口所带的全部 ONU所产生的流量(一般 OLT 包括多个 PON 口)。 计算公式如下: (业务分配带宽 业务用户比率 集中比 流量占空比) 总用户数 /带宽冗余系数 25 带宽测算(一) 业务分配带宽参照带宽需求表; OLT 网络侧以太网上联带宽测算时,不计 TDM 专线业务带宽; 而对于 PON 系统内带宽测算,考虑到 EPON 对 TDM 业务承载效率约为 50%; 对于 IPTV 业务,其占用带宽根据 IPTV 内容分发所需带宽测算。 业务类型 所需带宽 提供数量 并发比 宽带上网 2M - 70% IPTV直播 标清电视 2M/频道 150频道 依据 2/8原则,即 80%的用户观看 20%的标清频道直 播业务, 20%的用 户观看不同频道的 标清直播业务 高清电视 8M/频道 10频道 100%被观看 IPTV点播 标清点播 2M/路 多路 点播业务的并发比 为 30%,其中标清 视频业务与高清视 频业务占比分别为 70%和 30%。 高清点播 8M/路 多路 IP语音 VoIP语音 96Kbps 合计 1路 IP语音业务并发比 为 25%,其中 VoIP 语音业务与可视电 话业务占比分别为 70%和 30% 可视电话 512Kbps 26 带宽测算 (一) 业务用户比率、总用户数: OLT 上联带宽测算时对应 OLT 带的所有用户, PON 系统内带宽测算时对应该 PON 带的所有用户; 集中比: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群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可取 1/2。对于 FTTH 用户,集中比算在 OLT 上;对于FTTB/C/Cab 用户,集中比算在 LAN 交换机或 DSLAM 上; 流量占空比:一般可取 50%; 带宽冗余系数:建议 PON 系统内取 90%, OLT 上联取 65%; 27 带宽测算 (二) 单 PON口接入用户数模型 设 n为单个 PON口接入的宽带用户数,宽带接入用户带宽需求: 上网业务带宽需求 =n 2Mbps 70% 直播业务带宽需求 = n 20% 2Mbps+150 20% 2Mbps+10 8Mbps 点播业务带宽需求 = n 30% (70% 2Mbps+30% 8Mbps) IP语音业务带宽需求 =n 25% (70% 96Kbps+30% 512Kbps) 为保证各业务所需服务质量,各种业务所需总计带宽必须小于一个 PON口所能提供的带宽能力, EPON接入时为1000M,则: 综合业务用户带宽需求 =上网业务带宽需求(综合业务用户) +直播业务带宽需求 +点播业务带宽需求 + IP语音业务带宽需求 1000M。 经计算,在参考场景下,单个 PON口下的用户数不宜超过 285户。 28 ODN要求 最大光链路衰减值参考表 序号 采用接口(光缆线路最长距离) 1310nm时最大光链路衰减( dB) 1490nm时最大光链路衰减( dB) 1 1000BASE-PX20U接口 (应用在传输距离 10km-20km) 24 - 2 1000BASE-PX20D接口 (应用在传输距离 10km-20km) - 23.5 29 光通道衰减 ODN光通道衰减所允许的衰减定义为 S/R和 R/S参考点之间的光衰减,以 dB表示。包括光纤、光分路器、光活动连接器、光纤熔接接头所引入的衰减总和。 在设计过程中应对无源光分配网络中最远用户终端的光通道衰减核算,采用最坏值法进行 ODN光通道衰减核算。 30 光通道衰减 核算公式: ODN光链路衰减 = ( dB) ( 1) ODN光链路衰减 +Mc 系统允许的衰减 ( 2) 公式中: :为光通道全程 n段光纤衰减总和; :为 m个光活动连接器插入衰减总和; :为 f个光纤熔接接头衰减总和; :为 h个光分路器插入衰减总和; hinipimiFiMiKiLi11 11niLi1piMi1miKi1hiFi131 光通道衰减 计算时相关参数取定: 光纤衰减取定: 1310nm波长时 取 0.36dB/km 1490nm波长时 取 0.22dB/km 光活动连接器插入衰减取定: 0.5dB/个; 光纤熔接接头衰减取定: 分立式光缆光纤接头衰减取双向平均值为: 0.08dB/每个接头; 带状光缆光纤接头衰减取双向平均值为: 0.2dB/每个接头; 冷接子双向平均值 0.15 dB/每个接头; 计算时光分路器插入衰减参数取定见下表 分光器类型 1:2 1:4 1:8或 2:8 1:16或2:16 1:32或2:32 FBT或 PLC 3.6dB 7.4dB 10.3dB 13.8dB 17dB 32 光通道衰减 ODN全程损耗富余度要求: 当传输距离 5公里时, ODN全程损耗富余度不少于 1 dB; 当传输距离 10公里时, ODN全程损耗富余度不少于 2 dB; 当传输距离 10公里时, ODN全程损耗富余度不少于 3 dB。 33 ODN网络的建设 ODN网络的建设原则 城市地区分光器位臵应主要采用集中放臵方式,设臵在小区内光节点,比如小区机房、小区路边或者楼道以提高主干光纤利用率,尽量避免与 OLT放臵在同一端局机房。 农村地区分光器位臵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放臵在乡镇端局、光缆交接箱、配线光缆接头盒等处。 分光器设置 位置 34 ODN网络的建设 ODN网络的建设原则 无源光分路器( POS)光分路比应在常用的 1:2、 1:4、 1:8、 1:16、1:32五种形式中根据情况选用, 1个 PON口下的宽带用户数不应超过 512。 在有保护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选用 2:N的光分路器。 当前应主要选择平面波导型( PLC)光分路器,在低分路比( 1:2, 1:4)情况下基于成本原因可适当考虑采用熔融拉锥式( FBT)光分路器。 ODN总分光比应根据用户带宽要求、光链路衰减要求等因素确定。 在城市地区应主要采用一级分光方式。 在农村地区也应主要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可以根据光缆资源情况和村落分布情况采用多级分光,但应控制在三级之内。 分光器的选择 35 ODN网络的建设 ONU ONU ONU ONU ONU P O S O L T ODN树型拓扑 : ONU ONU ONU ONU ONU P O S P O S P O S O L T ODN多级联树型拓扑: 36 ODN网络的建设 ONU的部署要求 在网络建设中,应根据用户需求选取不同类型的 ONU,但应控制类型总数,避免接入网中 ONU型号过多, ONU应尽量在集团集采的类型中选取。 ONU的建设应考虑和 OLT的互通性,并适当考虑 PON速率升级对 ONU的影响,选用能够更换上联 PON模块的产品。 新建网络需要考虑宽窄带用户的配比,尽量选择可以灵活调整配比的产品。 对于支持 DSL类型的 ONU,应考虑其板卡和现网 DSLAM设备的通用性,以便于利用现网调整下来的 DSL板卡。 37 EPON工程设计 设计流程 任务书 现状调查 技术方案 设计 交付 建设方提出业务需求或者规划覆盖目标区域 设计人员现场勘查:调查机房、数据、线路等资源现状,调查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数、宽带需求 建设部门、维护部门、客户部门、设计单位四方确定建设模型、评估 建设单位立项、设计人员根据建设模式进行设计 内部三校两审,交付建设单位,组织施工 38 集团客户接入网建设模式 在业务需求明确且投资效益合理的情况下,可采用 FTTO方式进行建设。具体建设中应根据带宽需求和业务种类,确定使用 P2P或 PON方式进行建设。 建设原则 建设模式选择 对用户接入距离远、分布较为分散或带宽需求较高的场景,可采用点对点光纤接入。 对于客户相对集中,单用户带宽需求在 10M以下,用户数量小于 50个,可以采用 PON( FTTO)方式进行接入。 39 集团客户接入网建设模式 OLT软交换MST PI P C o r eN et w o r kONU ONU数据 语音光分路器L A NSw itc hAGL A NSw itc h数据语音语音ONUAGL A NSw itc h数据商业楼宇商业楼宇商业楼宇周边模块局 机房没有供电保障, ON U 提供数据和语音接入有用户机房安装电源条件, ON U提供数据接口, AG 承载语音用户有特殊需求时, ON U提供数据接口,周边模块局 AG 承载语音接入用户侧视频终端视频终端 视频终端PON方式为集团客户同时提供宽带、语音业务,语音业务实现方式包括: ONU内臵 IAD方式; 用户机房 AG方式; 周边模块局 AG方式。 40 家庭客户接入网建设模式 城市地区新建区域建设模式 建设原则 光纤到楼为主要建设方式,原则上不进行主干、配线电缆的建设; 新建居民小区原则上光纤到楼,根据业务需求和驻地网资源状况,优先采用基于 PON的 FTTH或 FTTB+LAN/DSL模式, 新建区域应实现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入,语音应采用软交换方式,不再进行 PSTN交换机和模块局的建设。 41 家庭客户接入网建设模式 ONU臵于用户住宅内相对隐蔽且便于维护的位臵。 由于 FTTH的建设需要在用户楼宇进行光纤的综合布线,因此需要尽早和开发商协商相关问题,在用户侧为 ONU的安装预留位臵。 FTTH的 ONU建议采用 4FE+2POTS接口,对于有需求的高端用户,可以采用内臵 AP的 ONU。 在投资效益合理的情况下,对于有较高带宽需求的高档住宅区采用FTTH( PON)方式进行建设。 光纤 光纤 PS Q BOX PO TS LAN Wi-Fi TV IPTV STB ONU NGN ONU RF OLT 分光器 高档住宅 BRAS IP网 互联网内容服务器 模式一: FTTH( PON)建设模式 42 家庭客户接入网建设模式 ONU安装 位臵应尽量优选弱电间或设备间,次选大楼楼道或竖井内机柜。 应采用相对容量较小的 ONU设备,如 24口 FE或 64线以下。 ONU应同时提供 POST口,并优先采用 POST口与 FE/DSL口可灵活配臵的设备。 FTTB为新建小区和楼宇的主要建设方式。 对于具备综合布线的住宅区采用 FTTB( PON LAN)方式进行建设; 对于不具备综合布线条件的新建区域,也应尽量将光缆推进至用户楼宇,采用 FTTB( PON+DSL )的方式建设, DSL主要采用 ADSL2+方式。 LAN / DSL ONU 光纤 光纤 NGN OLT 分光器 BRAS IP网 互联网内容服务器 ONU 大楼弱电间或设备间 普通住宅 五类线 / 铜线 客户大楼内 模式二: FTTB( PON LAN/DSL)建设模式 43 家庭客户接入网建设模式 模式三: FTTCab( P2P/PON DSL)建设模式 FTTCab方式应优先考虑采用现有交接间或小区机房的方式,小区机房原则上采用租用方式。在小区内无法选取合适机房的情况下,可设臵室外有源光交接箱方式覆盖。 应采用机框插板式设备,容量一般应大于 128线。 DSL主要采用 ADSL2+方式 ,用户铜缆长度应控制在 500米以内 。 在楼内无法选取接入节点或 ONU在楼内安装困难的情况下,采用 FTTCab。 在用户规模大于 300线的情况下,应采用 P2P+DSL方式进行建设,小于 300线的情况下,可采用 PON+DSL的方式进行建设。 DSL/ POTS ONU 光纤 光纤 NGN OLT 分光器 BRAS IP网 互联网内容服务器 ONU 小区机房或室外交接箱 普通住宅 铜线 客户大楼内 客户小区内 44 家庭客户接入网建设模式 模式四:利用基站空闲资源实现宽带覆盖 对有业务发展需求但宽带接入网尚未覆盖的区域,可利用移动基站现有的光纤、传输及电源资源,放臵小容量宽带接入设备开展业务, 以较少投资迅速覆盖目标客户区域,降低新建宽带接入点成本,今后随业务的扩大逐步完善宽带网络。 建议: (1)基站资源应满足移动业务优先原则,利用基站新增数固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预留 3G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的安装空间。 (2)根据用户需求及基站资源状况,确定设备容量。 45 家庭客户接入网建设模式 模式五:利用 WLAN实现宽带覆盖 使用大功率的 AP(500mW)和室外型 WLAN终端作为小区用户的宽带接入手段,解决用户的宽带接入,逐步收敛分散的用户 。 待用户数量具备一定规模后,再用有线方式进行逐步替代 对于潜在用户较为分散,有线接入资源匮乏,初期接入网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区域,可充分利用现有无线基站天线,采用 WLAN技术进行覆盖。 46 家庭客户接入网建设模式 城市地区改造区域建设模式 建设原则 结合不同区域用户接入资源现状和带宽需求,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宽带升速改造。 对用户线路的改造,应在考虑用户发展潜力和投资效益的前提下,由远及近对用户线路进行改造,改造后用户铜缆接入距离不大于 500米。 改造区域可选择“宽带和语音同步下移”或“宽带下移,语音维持现状”的模式。 既有语音业务能力充足,带宽不满足需要的,采取“宽带下移,语音维持现状”方式改造 宽带不满足需求,且原有电缆或交换设备需进行迁改、替换、改造的,采取“宽带、语音业务同步下移”方式改造。 47 家庭客户接入网建设模式 模式一: PON LAN的改造模式 对原有小区 LAN进行改造,应在原有楼道交换机位臵设臵 ONU设备,替换原有楼道交换机,在原有小区汇聚交换机位臵设臵分光器。 ONU的类型根据用户数量选择 8口、 16口和 24口设备。 对于具备综合布线的既有小区 ADSL用户,进行宽带升速改造时,应优先考虑采用LAN方式进行升速,应采用 PON+LAN方式进行改造,改造方式和小区 LAN的改造类似,并根据增加的用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