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综合性探究材料.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综合性探究材料.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综合性探究材料.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综合性探究材料.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综合性探究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1. 与母亲有关的俗语1)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3) 有奶便是娘4) 孩子见了娘,无事哭三场5)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2与母亲有关的格言1)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 -奥利弗温戴尔荷马2) 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乔治赫伯特3)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法国4)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5)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3与母亲有关的古诗1)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 黄景仁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3) 韩愈谁氏子选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4)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4.与母亲有关的现代诗献给母亲蓓海涅我惯于昂首阔步,两眼朝天,我的性情也有点执拗倔强;即使国王跟我面对面相望,我也不会低垂下我的眼帘。可是,慈母啊,我要对你直言:尽管我的傲气是如此刚强,一到你的幸福的亲切的身旁,我常常感到自卑而畏缩不前。你有渗透一切的、崇高的精神,光芒四射,直飘向日月星辰,是这种精神暗暗地征服了我?回忆往事真使我感到难过,我做错许多事情,伤你的心,那样万分爱我的慈母的好心!5.有关母亲的歌1) 母亲演唱:罗大佑你如此端详的这张迷惑的脸和那历经风雨和冰霜寂寞的眼寒冷的冬天怕你在夜里着凉温暖的春天是你年幼的阳光绵延里跌跌撞撞的成长是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你的身旁无言的牵挂中想你在世间流浪孤单的思念中盼你往归途遥望母亲的怀中是个蓝蓝的海洋抚育了你终于成青春的脸挥挥手告别的光阴不再回头抬头看看那苍老的目光依旧温柔童年的旧事绵绵如岁月停留片片的拾回是终于拥抱你的手母亲的怀中有个蓝蓝的海洋曾经你也有一个青春的脸庞你如此端详的这张迷惑的脸和那历经风雨和冰霜寂寞的眼寒冷的冬天依然有夜深寒凉春天的温暖只因你年幼的阳光鲁冰花演唱:甄妮啊,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家乡的茶园开满花妈妈的心肝在天涯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我知道半夜的星星会唱歌想家的夜晚它就这样和我一唱一和我知道午后的清风会唱歌童年的蝉声它总是跟风一唱一和当手中握妆华心情却变得荒芜才发现世上一切都会变卦当青春剩下日记乌丝就要变成白发不变的只有那首歌在心中来回地唱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三单元科海泛舟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1. 古代年龄称呼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 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 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艾: 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 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 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耄 :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 匪我言耄。诗大雅板亦聿既耄。诗大雅抑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耋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说文则大耋之嗟。易离。马注:“七十曰耋。”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耄耋:七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2. 宁波风俗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吹吹响,今年会发财。”并立即补放一个。 大族、大户人家供奉祖先遗容画像于祠堂或中堂(堂前间),一般悬五代之内的祖宗像,称为“供帧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绘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义。有的宗祠族规,男子l6岁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内。由轮着当办者分发麻饼(亦称吉饼)一双或碗两只。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除夕夜巳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在幼者枕头底下,故谓“压岁”。 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迟的到十五,各家出门走亲戚“拜岁”,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少拜长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为重,互相款待酒席,称“岁饭”、“岁酒”。 初五,为财神日,经商人家最重此日,“请财神”后才开门营业,称“开市”。信佛者,有的于初七夜走七座桥,且不走回头路,初八拜八个寺院,俗称“走七桥”、“拜八寺”。 其间,民间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跑马灯、大头和尚等。与别地稍异者有“佯扫地”,即乞丐(此时称“发财人”)背负筐,手握缀有红球的扫帚,佯作扫地状,口唱俚歌:“撩起金丝帚,瑞格(象声)一把扫。扫到东,老板屋里有青龙,青龙盘米缸,黄龙盘谷仓;扫到南,老板屋里发大财,大元宝使箩抬,小元宝使船载。”第五单元古诗苑漫步(一)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二)生活情趣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三)读书 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四)奉献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五)战争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六)雄心壮志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七)爱国 1、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八)思乡、念友人、思亲人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5、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汉乐府长歌行) 5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10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诗中草 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 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第六单元背起行囊走四方西湖十景对联: 断桥残雪: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 平湖秋月: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 柳浪闻莺:如砥湖平,湖镜映天湖有月;似棉柳软,柳荫垂地柳藏莺。 三潭映月:一檐虚待山光补,片席平分潭影清。 花港观鱼:选胜到里湖,过苏堤第二桥,距花港不数武;维舟登小榭,有奇峰四五朵,又老树两三行。 双峰插云:风起云行快,山高月上迟。 南屏晚钟、雷峰夕照: 松韵鼓笙簧,和南屏之晚钟,清如雅奏; 禅心开定慧,对雷峰之夕照,湛若明生。 西湖湖心亭联:中央苑在,一半勾留。 西湖龙井联: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福州鼓山 地出灵泉润海表净地何须扫 天生石鼓镇闽中空门不用关 福州乌山琵琶亭 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福州林则徐墓 风清华表翔无鹤,云护佳城关玉鱼 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 湖南岳阳小乔墓 铜雀锁春风,可怜歌舞楼台,千古不传奸相冢 杜鹃啼落月,也为英雄夫婿,三更犹吊美人魂 黄鹤楼太白亭 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 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北京颐和园涵虚堂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涌千峰宿雨收 北京颐和园谐趣园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北京颐和园养云轩 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 云中开翠幕,山雨霏微 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