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楼简介.doc_第1页
环翠楼简介.doc_第2页
环翠楼简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翠楼简介环翠楼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1489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间多次重修。新环翠楼于2009年开始重修,2013年1月6日正式落成开放。新环翠楼由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主持设计,坐落于始建环翠楼旧址、威海卫古城墙之上,是由主楼、山门、南北配楼及连廊构成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主楼共七层,地上五层,地下两层,为十字对称的明清塔式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重檐歇山顶,建筑主体高度57.7米。建筑功能集观光游览、历史陈列、文化交流、展览展示于一体,自古就是威海的地标性建筑。环翠楼历史:自元代开始,倭寇屡屡袭扰中国沿海,至明初愈演愈烈。据威海卫志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威海设卫,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驻军在威海卫修建了带有防御功能的城墙,修筑了卫城。明朝中期,兵备开始松弛。弘治二年(1489年),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至此,见武备废驰、城垣塌倒,深为担忧,认为这样下去,必有后患,于是上奏朝廷,“疏动泰山香钱数百金”,重新修建了威海卫城墙。威海卫指挥佥事王恺及威海百姓非常感激,便捐款修建了塔楼,以纪念赵鹤龄重修卫城之功德。塔楼坐落在西城墙的最高点,西倚奈古山巅,东瞰苍茫大海,南北分别与佛顶、古陌岭群峰相望,登楼可见碧波浩淼于城东,绿翠掩映于四周,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因而得名“环翠楼”。根据志书描写,那是一座做工非常精致的小楼,“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八窗洞达”。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都曾对环翠楼进行过维修和复建。清朝时期的环翠楼虽不及明朝初建时的壮观,但承接于明代,屡毁屡建,在近三百年内得以延续,且因始终不移原址,至清末时奠定了人文名楼的历史地位。时间的磨砺、风雨的侵袭使环翠楼不断受到损害。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从英国殖民者手中收回威海卫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1931年7月威海卫管理公署将颓废的环翠楼予以重建,并在楼下规划4.8公顷的土地修建公园。改建后的环翠楼顶楼为两层楼亭,前有64级台阶直通一楼大厅。登上环翠楼放眼远眺,威海市貌尽收眼底,楼上柱联为“万年砥柱刘公岛,一带长城环翠楼”。在环翠楼看海上日出尤为壮观,因此“山楼初旭”被誉为当时的威海八景之一。公园的建成为威海这座历史古城增添了新的姿色。但可惜的是这件精心打造的城市精品并没有存在多久,在1944年12月一个夜晚被日伪军一把火烧毁。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拨款重建环翠楼,1980年竣工。重建的环翠楼,是由亭、台、楼、廊组成的古典式建筑群,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主楼三层,高16.8米。三楼悬匾上的“环翠楼”三个金字,系中国现代书法家舒同手书。1981年7月21日,威海市人民政府将奈古山东麓、佛顶山以北、古陌岭往南的300亩地划归了山楼,让原本孤零零的一座独楼有了主楼、副楼和漂亮的建筑群,并将其正式命名“环翠楼公园”。公园前矗立起了邓世昌塑像,公园里多了一片玫瑰花园、古老的水井、独轮车、动物园和大型游乐设施这一切,都丰富了环翠楼公园的建筑与内涵。作为地方名楼的环翠楼已然成为威海这座城市的标志,承载了几代威海人的记忆。环翠楼承载着威海的历史,展示着威海的文化,它的每次改变都见证着威海的发展。新环翠楼公园建成开放后,迅速成为威海市区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同时作为一个免费的、开放式的城市中心公园,凭借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服务功能,成为市民健身、娱乐、观光、休闲的好去处。环翠楼展现给大家的不仅是它自身的历史文脉和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