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TiG焊的焊接工艺评定.doc_第1页
奥氏体不锈钢TiG焊的焊接工艺评定.doc_第2页
奥氏体不锈钢TiG焊的焊接工艺评定.doc_第3页
奥氏体不锈钢TiG焊的焊接工艺评定.doc_第4页
奥氏体不锈钢TiG焊的焊接工艺评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 目 录 摘 要.1 引 言.2 第一章 焊接工艺评定基本原理.3 1.1 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 .3 1.2 焊接工艺评定的一般程序 .3 1.3 焊接性能是焊接工艺评定基础 .3 第二章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理论基础.4 2.1 评定对接焊缝 .4 2.2 管与板角焊缝试件 .4 2.3 焊接工艺因素 .4 2.4. 评定规则 .5 2.5 热处理 .5 2.6 试件厚度和焊件厚度 .6 2.7 试件制备 .6 2.8 对接焊缝试件和试样的检验 .8 第三章 焊接工艺评定表.13 第四章 结束语.20 参考文献.21 致 谢.22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2 摘 要 焊接过程是特殊过程。焊接结果不容易经济地通过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 有些问题在设备使用后才曝露出来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在产品施焊前就需要确 认焊接工艺能否保证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 焊接工艺评定又是制造安装单位的技术资源和技术储备,是焊接技术和焊 接质量控制水平和能力的标志,也是获得优良焊接质量的保证。通过焊接工艺 评定的研究能更好的了解焊接技术和焊接工艺的特性,掌握焊接工程的内在规 律。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低温韧性,具有 很高的经济价值.一般认为,奥氏体钢在焊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焊接接头区的 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及含Ni较高的单相奥氏体钢焊接接头的热裂纹等.这些 问题都与奥氏体钢焊接区域的显微组织结构有关. 关键词 焊接工艺评定 一般过程 指导书 评定报告 检测 焊缝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3 引 言 在现代生产中,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对焊接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锈钢 以其耐腐蚀,耐酸等良好的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奥氏体不锈钢是应用最广泛的不锈钢,以Cr- Ni型不锈钢最为普遍。目前奥氏体不锈钢大致分为Cr18-Ni8型、Cr25-Ni20型、Cr25-Ni35型。 还有广泛开发应用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本文以1Cr18Ni9Ti钢为例做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它能确认为各种焊接接头编制的焊接工艺指导 书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检验按拟订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焊制的焊接接头 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为正式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提供可靠的依 据。 不锈钢的生产在我国已经历了近年的发展历程,但目前的生产规模仍与产钢头号大 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尽管不锈钢的生产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产量、质量和品种不断增 加和提高,少数产品的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不锈钢 厂在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尚有较大的差距,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提高, 以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发达国家,每年消耗的不锈钢中约有70%是奥氏体不 锈钢,尽管我国消费水平不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消耗量也达到总消耗量的65%左右。 钨极氩弧焊焊接不锈钢尤其是较薄的板材、管材具有独特的优势,焊接质量容易保障, 但是如果工艺不当也会产生严重缺陷,如奥氏体晶粒边界会产生碳扩散现象,并与 Cr 结合, 生成碳化铬。当晶粒界附近的 Cr 含量小于12%时,会导致贫铬,从而在腐蚀介质作用下贫 铬区将失去耐腐蚀性能。导致不锈钢晶间腐蚀,这种腐蚀现象受到应力作用时就会沿晶断裂, 是奥氏体钢最危险的一种破坏形式。晶间腐蚀受应力作用时产生断裂的区域分别作用在焊 接接头的热影响区、焊缝或熔合线上。奥氏体不锈钢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会产生晶间腐蚀。 它与钢的加热温度和产生晶间腐蚀的温度敏感区,焊接过程中高温停留时间有关。最敏感 的温度区间为450-850。当加热温度小于450时,不会产生碳扩散现象。也就是说不会 形成碳化铬化合物。当温度升高至830以上时,此时晶粒内铬扩散现象增强。大量的铬于 晶粒的碳化合生成碳化铬,但两者都不会形成贫铬。产生晶间腐蚀最敏感的温度为630, 因此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危险温度区,降低630的高温度停留时间。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4 第一章 焊接工艺评定基本原理 1.1 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 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是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并评定施 焊单位能力。 1.2 焊接工艺评定的一般程序 焊接工艺评定的一般过程是:在产品施焊之前,根据材料的焊接性能,结 合产品的制造工艺拟定焊接工艺指导书,遵照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施焊试件、制 取式样,检查试件和式样,测定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提出焊 接工艺评定报告,对拟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评定作出结论。 根据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指导书,可以编制出在它覆盖范围内若干焊接工 艺规程,规范生产单位的制造安装焊接工作。若评定不合格,则应分析不合格 原因,修订焊接工艺指导书,重新评定。 1.3 焊接性能是焊接工艺评定基础 焊接性能是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即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焊 接符合设计要求的构建,并满足预定服役要求的能力。焊接性能受材料、焊接 方法、构件类型及使用要求四个因素的影响。 焊接性能试验包括焊接工艺性能试验和焊接接头使用性能试验。焊接工艺 性能试验主要指焊接裂纹敏感性试验、焊接气孔敏感性试验;焊接接头使用性 能包括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抗疲劳性能、抗脆断性能。 通过焊接性能试验可以了解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对金属材料的适应性;了 解焊接材料的匹配性;可以合理地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焊接裂纹敏感性试验可 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两大类。做焊接性能试验时要根据金属材料的特点,要有 针对性。奥氏体不锈钢从凝固到冷却至室温都保持奥氏体组织,没有冷裂纹倾 向。对奥氏体不锈钢不做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或 Y 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5 第二章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理论基础 2.1 评定对接焊缝 工艺时,采用对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适用于 角焊缝。试件形式示意图 1。 . 图 1 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形式 2.2 管与板角焊缝试件 a.管与板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板材的角焊缝,反之亦可。 b.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材的对接焊缝,反之亦可。 2.3 焊接工艺因素 1.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分为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 1)重要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冲击韧性除外)的焊接工艺因素。 2)补加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性的焊接工艺因素。当规定进行冲击试验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6 时,需增加补加因素。 3)次要因素是指对要求测定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的焊接工艺因素。 表1 奥氏体不锈钢TIG焊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 因素种类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的主要内容 重要因素 药芯焊丝牌号(只考虑类别代号后头两位数字)、焊丝钢号、增加或取消填充 金属、实心焊丝改为药芯焊丝或相反、预热温度比已评定合格值低 50以上、 保护气体种类、混合保护气体配比、 补加因素从已评定合格的焊接位置改变为向上立焊、电流种类和极性、增加线能量 次要因素 坡口形式、在同组别号内选择不同钢号做电板、坡口根部间隙、增加钢垫板、 填充金属横截面积、焊接位置、改变尾部保护气体、保护气体流量、电流种 类和极性、电流值和电压值、乌极的直径和种类、不摆动或摆动焊、乌极间 距、喷嘴尺寸 2.4. 评定规则 a : 焊接方法 改变焊接方法,需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 。 b : 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评定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 1)当变更任何一个重要因素时都需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 2)当增加或变更任何一个补加因素时,则可按增加或变更的补加因素增焊冲击 韧性试件进行试验。 3)当变更次要因素时不需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但需要重新编制焊接工艺指导 书。 c : 当同一条焊缝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同的 焊接工艺时,可按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分别进行评定;亦可使用两种或两 种以上焊接方法、焊接工艺试件,进行组合评定。 组合评定合格后用于焊件时,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焊接方法、焊接工艺, 但应保证其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变,按相关条款确定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 艺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7 2.5 热处理 改变焊后热处理类别,需重新评定焊接工艺。除气焊外,当规定进行冲击 试验时,焊后热处理的保温温度范围或保温时间范围改变后要重新评定焊接工 艺。试件的焊后热处理应与焊件在制造过程中的焊后热处理基本相同,低于下 转变温度进行焊后热处理时,试件保温时间不得少于焊件在制造过程中累计保 温时间的80%。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或等于196时,可免做冲击试验, 一般不热处理。 2.6 试件厚度和焊件厚度 评定合格的对接焊缝试件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 表 2 试件焊缝金属厚度与焊件焊缝金属厚度规定 mm 表 3 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规定 mm 1)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用于角焊缝焊件时,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 不限。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8 2)组合评定合格后,当作单一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分别评定来确定适用于 焊件母材的厚度有效范围。 3)本次设计使用的奥氏体母材厚度为 1.5T10 2.7 试件制备 母材、焊接材料、坡口和试件的焊接必须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试件的数量和尺寸应满足制备试样的要求,试样也可以直接在焊件上切取。 对接焊缝试件尺寸:试件厚度应充分考虑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 角焊缝试件尺寸见表 4 和图 2、图 3。 表 4 板材角焊缝试件尺寸 mm 图 2 板材角焊缝试件及试样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9 图 3 管材角焊缝试件 2.8 对接焊缝试件和试样的检验 a. 试件检验项目: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力学性能试验。 外观检查和按 JB4730 进行无损检测结果不得有裂纹。 b. 力学性能试验项目包括拉伸试验、夏比 V 型缺口冲击试验(当规定时)和 弯曲试验。 1) 力学性能试验项目和取样数量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2) 当试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时: 拉伸试样和弯曲试样的受拉面应包括每一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的焊 缝金属和热影响区;当规定做冲击试验时,对每一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 的焊缝区和热影响区都要做冲击试验。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0 表 5 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试验项目和取样数量 c .力学性能试验的取样要求: 1) 取样时,一般采用冷加工方法,当采用热加工方法取样时,则应去除热影 响区。 2) 试件允许避开缺陷制取试样,取样位置按规定。 3) 试样去除焊缝余高前允许对试样进行冷校平。 4) 板状对接焊缝试件上试样取样位置见图 4。 图 4 板材对接焊缝试件上试样位置图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1 d. 拉伸试验 1) 取样和加工要求 a) 试样的焊缝余高应以机械方法去除,使之与母材齐平。试样厚度应等于或 接近试件母材厚度 T。 b) 厚度小于或等于 30mm 的试件,采用全厚度试样进行试验。 c) 当试验机受能力限制不能进行全厚度的拉伸试验时,则可将试件在厚度方 向上均匀分层取样,等分后制取试样厚度应接近试验机所能试验的最大厚度。 等分后的两片或多片试样试验代替一个全厚度试样的试验。 2)形式 紧凑型板接头带肩板形试样(见图 5)适用于所有厚度板状的对接焊缝试件。 图 5 紧凑型板接头带肩板形拉伸试样 3)指标 拉强度应不低于母材标准规定值的下限值。 e. 弯曲试验 1) 试样加工要求 试样的焊缝余高应采用机械方法去除,面弯、背弯试样的拉伸表面应加工 齐平,试样受拉伸表面不得有划痕和损伤。 2) 试样形式 a) 横向侧弯试样见图 6。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2 图 6 横向侧弯试样 b) 面弯和背弯试样见图 7。 试件厚度 T 为 1038mm ,试样宽度等于试件厚度。 图 7 面弯和背弯试样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3 c)指标 试样在弯曲到规定的角度后,其拉伸面上沿任何方向不得有单条长 大于 3mm 的裂纹和缺陷。试样的棱角开裂一般不记。 f. 冲击试验试样 a) 试样取向:试样纵轴应垂直于焊缝轴线,缺口轴线垂直于母材表面。 b) 取样位置;在试件厚度上的取样位置见图 8。 c) 缺口位置:焊缝区试样的缺口轴线应位于焊缝中心线上。 热影响区试样的缺口轴线至试样轴线与熔合线交点的距离大于零,且应尽 可能多的通过热影响区。 图 8 冲击试样位置图 2) 合格指标 焊接接头每个区 3 个试样为一组的常温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应符合 图样或相关技术文件规定,且不得小于 27J,至多允许有 1 个试样的冲击吸收 功低于规定值,但不低于规定值的 70%。 g.焊缝试件和试样的检验 检验项目:外观检查,金相检验(宏观、微观) 1)检验不得有裂纹。 2)项检验焊缝根部应焊透,焊缝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角焊缝两焊脚之差不宜 大于 3mm。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4 3)用线切割机将奥氏体钢母材和焊接热影响区切下厚 0.5mm 的薄片.对焊接区薄片用王水 溶液侵蚀,显示出熔合区将薄片在砂纸上磨至 50,再用离子减薄仪在氩气介质中减薄至 30.从薄片试样上截下 =3mm 的圆片,即可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 取焊接区金相试样在管式电炉中加热至 750保温 24h,随炉冷却,取出后在苛性赤血盐 溶液中煮沸 24 分钟,然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 相析出程度.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5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名 称:1Cr18Ni9Ti+1Cr18Ni9Ti(6)对接焊 焊接工艺评定序号: HPX001 焊接工艺评定编号: HP001 焊接工艺规程编号: HPG001 焊 接 方 法: 钨极氩弧焊 山东科技大学 2011 年 05 月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6 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 评定项目 1Cr18Ni9Ti+1Cr18Ni9Ti(6)对接焊 焊接方法钨极氩弧焊焊 接 位 置水平 评定用材材质或牌号规 格备 注 母 材 1Cr18Ni9Ti /1Cr18Ni9Ti 6 / 焊条或焊丝 H0Cr21Ni10Ti 2.5 / 焊剂或气体Ar/ 检验项目试件数量评定标准检验项目试件数量评定标准 拉 伸2GB/T228金 相/ 面弯2GB/T232焊 缝3GB/T229 背弯2GB/T232熔 合线/弯曲 侧弯/ 冲 击 热影响区6GB/T229 预热温度 / 层间温度 / 预 热 其它/ 后热温度 / 后 热 后热时间/ 分 温度 / 时间/ 分 焊后 热处 理 其它/ 电流 电压 电 特 性其它 见焊接工艺指 导书 焊接接头图 第一页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7 编制日期审批日期 焊焊 接接 工工 艺艺 指指 导导 书书 单位名称 山东科技大学 焊接工艺评定序号: HPX001 焊接工艺指导书编号: HPG001 日期: 2011.05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HP001 焊接方法: 钨极氩弧焊 机械化程度(手工、半自动、自动): 手工 焊接接头: 简图:(接头形式、坡口形式与尺寸、焊层、焊道布置及顺序) 坡口形式: 见图 衬垫(材料及规格) / 其他 / 母材: 类别号: 组别号: 1 与类别号: 组别号: 1 相焊及 标准号: GB/T4237 钢 号:1Cr18Ni9Ti 与标准号:GB/T4237 钢 号:1Cr18Ni9Ti 相焊 厚度范围: 母材:对接焊缝: 1.512 角焊缝: 不 限 管子直径、壁厚范围:对接焊缝: 1.512 角焊缝: 不 限 焊缝金属厚度范围:对接焊缝: 12 角焊缝 : 不 限 焊材类别焊丝/ 焊材标准GB/T8110-1995/ 填充金属尺寸 2.5 / 焊材型号H0Cr21Ni10Ti/ 其他/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8 第二页 焊接位置: 对接焊缝的位置: 平焊 焊接方向:(向上、向下) / 焊后热处理: / 温度范围() / 保温时间(h) / 预热: 预热温度() (允许最抵值) / 层间温度() (允许最高值) / 气体: 气体种类 混合化 流量 (L/min) 保 护 气 : Ar 99.96% 810 电特性 电流种类: 直 流 极性: 正接 焊接电流范围(A): 90190 电弧电压(V): 2528 (按所焊位置和厚度,分别列出电流和电压范围,记入下表) 填充材料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线能量 焊道/焊层 焊接方法 牌号 直 径 正性电流(A)(V) (cm/min ) kJ/cm 1钨极氩弧焊H0Cr21Ni10Ti 2.5 正接8011025267824 2钨极氩弧焊H0Cr21Ni10Ti 2.5 正接1201402728101424 3钨极氩弧焊H0Cr21Ni10Ti 2.5 正接1201402728101424 / 钨极类型及直径 铈钨、2.5 喷嘴直径(mm): 12 熔滴过渡形式 短路过渡 焊丝送进速度(cm/min): /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19 技术措施: 摆动焊或不摆动焊: 不摆动焊 摆动参数: / 单道焊或多道焊(每面): 多道 单丝焊或多丝焊: /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第三页 焊焊 接接 工工 艺艺 评评 定定 报报 告告 单位名称:山东科技大学 焊接工艺评定序号: HPX001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HP001 日期:2011.05 接工艺指导书编号: HPG001 焊接方法 : 钨极氩弧焊 机械化程度(手工、半自动、自动): 手工 接头简图:(坡口形式、尺寸、衬垫、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焊缝金属厚度) 焊后热处理: / 热处理温度(): / 保温时间(h): / 母材: 材料标准: GB/T4237 钢号: 1Cr18Ni9Ti /1Cr18Ni9Ti 类、组别号:1 与类、组别号:1 相焊 厚度: 6mm 保护气体: 气体种类 混合化 流量(L/min) 保 护气体: Ar 99.96% 810 填充金属: 焊材标准: GB/T8110-1995 焊材牌号: H0Cr21Ni11Ti 焊材规格: 2.5 焊缝金属厚度: / 其他: / 电特性: 电流种类: 直流 极性: 正接 钨极尺寸: / 焊接电流(A): 110、140 电弧电压(V): 26、28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20 焊接位置: 对接焊缝位置:平焊 方向:(向上、向下): / 角焊缝位置: / 方向:(向上、向下): / 技术措施: 焊接速度(cm/min): 7、10 摆动或不摆动: 不摆动焊 多道焊或单道焊(每面): 多道 多丝焊或单丝焊: / 其他: / 第四页 拉 伸 试 验 试验报告编号: L001 试样编号 试样宽度 (mm) 试样厚度 (mm) 横截面积 (mm2) 断裂载荷 (kN) 抗拉强度 (MPa) 断裂部位和特征 L0125615080530焊缝 L0225615078520焊缝 弯曲试验 试验报告编号: W001 试样编号试样类型 试样厚度 (mm) 弯心直径 (mm) 弯曲角度 (0) 试验结果 W01面弯 =6 241800合格 W02面弯 =6 241800合格 W03背弯 =6 241800合格 W04背弯 =6 241800合格 / 冲击试验 试验报告编 : C001 试样编号试样尺寸缺口类型缺口位置 试验温度 () 冲击吸收功 (J) 备注 C01 55510 V 型热影响区常温55/ C02 55510 V 型热影响区常温48/ C03 55510 V 型热影响区常温50/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21 C04 55510 V 型焊缝区常温65/ C05 55510 V 型焊缝区常温69/ C06 55510 V 型焊缝区常温50/ C07 55510 V 型热影响区常温68/ C08 55510 V 型热影响区常温60/ C09 55510 V 型热影响区常温64/ 第五页 金相检验(角焊缝): 根部:(焊透、未焊透) / , 焊缝:(熔合、未熔合) / 。 焊缝、热影响区:(有裂纹、无裂纹) / 。 检验截面 焊脚差(mm)/ 无损检验 RT: 无裂纹 UT: / MT: / PT: / 其他 分析表面或取样开始表面至熔合线的距离(mm): / 附加说明: / 结 论: 本评定按 JB 47082000 规定焊接试件、检验试样,测定性能,确认试验记录正确 评定结果: 合 格 焊工 姓名 李海章 焊工 代号 01施焊日期2011 年 04 月 03 号 编制 日 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日 期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22 第三方 检 验 第六页 金相检验(微观) 对 18-8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单面焊、双面焊焊接区域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表 明,两种试样焊接区域的组织特征相似,几种类型的铁素体形态(蠕虫状、板条状的、骨架 状的)共存于 18-8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且不同位置处各种铁素体形态所占比例不同。在 焊缝中心以骨架状铁素体为主,偏离中心处以板条状铁素体为主,而在熔合区附近则以蠕 虫状铁素体为主。板条状铁素体由奥氏体晶界向奥氏体晶内生长,板条间相互平行。熔合 区靠近焊缝一侧,由于冷速快而形成大量蠕虫状铁素体,2 铁素体含量很少,奥氏体晶 粒较粗大,可观察到杂质和析出物被轧制成带状的形态。焊接处有一条条状夹杂物带,可 能会成为裂纹萌生处。 试验中发现,奥氏体钢焊缝在经过高温处理或时效处理时将有 相和 M23C6 析出。对 焊接区金相试样在管式电炉中进行 750保温 24h 的加热处理,试样随炉冷却后用苛性赤血 盐溶液煮沸 24 分钟.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光亮绿色的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淡黄色的铁 素体和大量黑色析出物。这些析出物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晶界存在,有些晶界不存在。 还可以观察到有些析出物由铁素体组织转变而成,有的是由奥氏体组织部分转变而成。.根 据 相形成的机理, 相是形核控制其形成速率的,一旦形核, 相长大很迅速, 铁 素体可能全部转变为 相,而不会出现 铁素体部分转变为 相的情况。可以推知,由 铁素体部分转变而成的析出物可能为 M23C6,由铁素体完全转变而成的析出物可能为 相。由 相和 M23C6 析出的 TTT 曲线可以看出, 相析出比 M23C6 要缓慢得多。对奥 氏体钢焊接区域及母材进行 X 射线衍射,将 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与粉末衍射标准联合委员 会(JCPDS)公布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实测衍射峰所对应的晶面间距与 JCPDS 公布的对应相 的晶面间距标准基本吻合。由此可知奥氏体钢焊接区域及母材中都以奥氏体为主要组成相, 奥氏体不锈钢 TIG 焊的焊接工艺评定设计 23 其次是铁素体相和微量的其它相。但相对来说,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