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园林发展趋势.doc_第1页
当代城市园林发展趋势.doc_第2页
当代城市园林发展趋势.doc_第3页
当代城市园林发展趋势.doc_第4页
当代城市园林发展趋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分类号:_ 单位代码:_密 级:_ 学 号:_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当代城市园林发展走向专 业: 园 林姓 名: 王 佳指导教师: 职 称: _答辩日期: _当代城市园林设计发展走向的思考 作者:王佳摘要:我国传统园林发展较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上占有很高的声誉,但是我国的现代园林发展却相对较晚,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活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园林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力不从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现代园林的分类越来越细,其内涵和外延越来越广,已经超出了传统园林的范围。在国外,如美国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就目前的规模与发展速度看,尤其是生态园林的超前发展已经达到了令人信服的程度。本文从我国城市园林目前的发展状况、我国园林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及如何解决、我国园林发展与国外比较还存在哪些差距等方面出发进行研究,提出生态化园林是我国城市园林的发展走向。以期能为今后园林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从而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更人性化的园林。关键字:当代园林; 城市园林; 发展趋势; 生态园林。Contemporary urban landscape desig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Abstract:Our country tradition botanical garden development early, had several millennium histories, holds the very high prestige in the world botanical garden, but our countrys modern botanical garden development actually relative late, only will be later only then obtains a mor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long with societys progress, the people quality of life unceasing enhancement life and the esthetic appeal had the very big change, the traditional botanical garden regarding has met peoples need already to lack the ability to do what one would like, has received the stern challenge. The modern botanical garden classification is more and more thin, its connotation and the extension is more and more broad, has already surpassed the traditional botanical garden scope. In overseas, if US only has more than 200 years history, but looked on the present scale and the development speed, the ecology botanical garden development in advance already has achieved the persuasive degree in particular. Does this article from our country city botanical garden at pres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 which problem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botanical garden have and how solves, our country botanical garden development and the overseas comparison also has aspects and so on which disparities to embark conducts the research.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the new mentality take the time as the next botanical garden development, thus will provide comfortably, the user friendly botanical garden for the people.Keyword:Contemporary Landscape; Urban Landscape; Development Trend; Ecological Garden.目录1. 当代城市园林发展 71.1园林发展历史回顾 7 1.2园林的概念不断扩大82.当代城市园林现状8 2.1 国外现状分析 8 2.2 我国现状分析 8 2.3 国内外园林现状比较 93 目前我国园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9 3.1 行业缺乏规范性9 3.2 园林设计不规范9 3.3 盲目追求档次10 3.4 效果图与实际作品迥异104 把握传统园林的精髓10 4.1 传统的设计手法的继承和创新10 4.2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115 生态化园林是我城市园林的发展方向11 5.1建设生态化园林的意义12 5.2运用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导现代园林的发展135.2.1片面追求政绩工程的消极作用 135.2.2用健康的价值来指导园林的发展 14 5.2.3在现代园林中融入全球化战略 146 总结 167 参考文献 178 致谢 18前言:在跨入新世纪之际,我们面临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矛盾,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只有建立完善的环境系统,努力实现大地园林化,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今后时间内,我国园林必将沿着“生态园林”、“生态城市”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为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园林行业已成为各方面的焦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及时把握机会,扬长避短,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缩短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园林行业的整体意识和实力,加快我国现代园林的建设,努力促进园林行业的全面发展。1.当代城市园林发展1.1园林发展历史回顾 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五千年以前。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园林主要是为少数人享用的,为公众服务的园林所占的比重甚微。十八世纪中叶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将一些王公贵族的园林开放,称为“公园”。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造园大师欧姆斯特德规划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和波士顿等地的公园绿地系统,把园林从封闭的围墙中扩大到城市整体的范围,并首先称自己的职业为 landscape architect。 1900年哈佛大学开办 landscape architecture课程,标志着现代园林学科的建立。此后,世界各国都用 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名词作为有关园林的通用名词,并于1948年成立了国际园林师联合总会(IFLA)。关于 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中文译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正式审订公布为:“园林学”。特别是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同审订委员会在公布名词的前言中作了一段专门说明:“在审订中,有些带争议性的名词均经过多次讨论后得到确定。如园林学一词,有的专家认为应以景观学代替,但考虑到我国多年来习用的园林学的概念已不断扩大,故仍采用园林学,与英文中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当”。1.2园林的概念不断扩大从为少数人享用的皇家园林、贵族园林、私人宅园到公园,直至欧姆斯特德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地域扩大到整个城市,建立现代园林学,是一大转折这个转变过程历时近200年。我国也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在上海、齐齐哈尔、无锡等地兴建了一批公园。然而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管理,则是1949年以后的事。各城市相继设有管理城市园林的局、处,高等学校设立园林专业,科研机构有园林研究院、所。还有全国和地方的园林学会。“园林”这一名词也为广大群众所熟知。然而,由于全球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带来对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仅靠城市本身已不能够改善这种状况。1978年美国园林师(ASLA)西蒙兹发表了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一书,指出:“改善环境的意思,不应该仅仅指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污染及其灾害。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与自然和谐的不断演进”。他把园林的工作范围从城市扩展到更大的区域,包括城市、村镇、原野和一切人类生活和建设活动的地方。1983年我国园林学科带头人汪菊渊院士提出,园林学科的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目前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规划工作中也要应用传统园林学的基础知识。 2.当代城市园林现状2.1国外现状分析早期为规则式园林,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列队为主要风格。文艺复兴后,先后涌现出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近现代以来,又确立了人本主义造园宗旨,并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出现了城市园林、园林城市和自然保护区园林,领导了世界园林发展新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达到了较高的绿化水平,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生活环境.国外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二、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作为城市骨架.进行全面规划.要达到较高的绿化水平,首先要从宏现上考虑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战略,建立一个布局合理的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如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有郊外公园47个,儿童公园86个,还有植物园、动物园及世界著名的植物博物馆.该市人均公园面积达38.8平方米.波兰首都华沙人均公园面积达25.3平方米,市内有65个公园等。2.2我国现状分析2008年2月28日,城市大园林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卧佛山庄召开,来自建设部、北京市园林管理部门、园林科研单位的一百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对北京“城市大园林”建设实践及理论发展进行总结,大家一致认为,建设城市大园林是今后园林绿化的必由之路。还有专家强调,城市园林绿化要“生态”与“文态”建设并重。到98年底,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6.5%,绿地率为21.8%,人均公共绿地6.1平方米,风景区有512处,其中重点风景区119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从1992年开始,各城市园林建设积极性明显提高,从92至94年建设部先后命名了两批“园林城市”到2000年已有19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我国当代城市园林是建设园林式的区域、城市或者国家,实现大地景观规划。其实质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设施的融合,即将园林的规划建设放到城市的范围去考虑,即建设生态化园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园林也必然适应新的需要,建设生态园林,将是园林行业发展的趋势。2.3国内外园林现状比较我国传统园林发展较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上占有很高的声誉,但是我国的现代园林发展却相对较晚,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在国外,如美国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就目前的规模与发展程度看,尤其是生态园林的超前发展已经达到了令人信服的程度。而我国同国外相比目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世界在变小,相互的影响在加深,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其经济方面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给地域文化发展以新的内容、新的启示、新的机遇;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也可以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但是,事实上,全球化的发展与所在地的文化和经济日益脱节,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没有自觉的保护与发展意识,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浪潮中。我国园林行业的技术标准规范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标准的数量少,内容不全面,缺少严格的规范。我国对园林研究和应用的方位比较窄,还没有形成科技与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研究不够,并且我国尚未实行市民参与的政策,所以在设计要求上存在许多缺陷。在植物运用上,新优品种缺乏,在材料运用上,新材料、新产品开发不足。3.目前我国园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 行业缺乏规范性现阶段,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都进行如火如荼的园林建设,但是由于许多相应法规、制度不健全以至于现阶段园林行业市场相当混乱,开发商则更是从商业炒作出发,缺少一定眼光,再加上社会对该行业的认识心态不一,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致使我国园林实际质量不高。3.2园林设计不规范在园林行业中,很多情况下,设计者不搞研究调查,不顾实际盲目模仿,最后导致园林景观观赏效果降低,而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例如: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广场风”几乎全国到处都有,呈现出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之感,它们大都是低头草地铺装,平视喷泉旗杆,仰视雕塑,简直成了新的“广场八股” 。这些广场与环境不协调,无个性,这样的广场不但起步到好的作用,而且令人感到枯燥无味,缺乏生机;又如目前社会上,刮起了一种”大树移植”的风气,从我国东南沿海逐步刮向内地,致使许多大树,甚至前年古树因为被移植而死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3.3盲目追求档次 高档次往往被理解为豪华的用材,它意味着大量的投入。这主要和决策者有关,决策者往往把调定高,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环境系统中的地位,他们只注重广场的豪华、宏大、形式的新颖,对于广场的功能、作用、内涵却置之不理,决策者通过高档次的景观设计来显示自己的业绩,而设计者为了迎合领导,赢得工程,也不惜花费大力气来创造高档次的景观。3.4效果图与实际作品迥异当代社会在园林竞标过程中,摆在决策者面前的全是手工效果图、CAD效果图,一副副优美的风景图摆在决策者面前。而在施工过程中设计者对手中的设计图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设计和现实往往有很大差距。 4.把握传统园林的精髓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园林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始终未能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除了社会经济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片面照搬西方园林的内容和手法,而忽视了中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中国园林的营造成为无源之水。由此可见,中国园林要取得进步,必须通过对传统园林的深入研究,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4.1传统的设计手法的继承和创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主体和构成要素。中国园林强调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将全园划分景区、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楼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大”和“小”是相对的,现代较大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分区以及较小的园林空间中景观的浓缩,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和造园手法。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的空间的局部,似乎是没有尽头的。过渡、渐变、层次、隐喻等西方现代园林的表现手法,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同样得到完美运用。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再创中国园林的辉煌时代。4.2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 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园林设计师要开阔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使中国园林和文脉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得到延续和发扬光大。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当代园林的发展趋势。5.生态化园林是我城市园林的发展方向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高楼林立,增多的工厂,车辆等,形成了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气体废物,水质与空气被污染,噪音、光,热及视觉污染、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危机。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要以生态学原理与实践为依据,建设生态园林将是城市园林发展的趋势。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生态化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5.1.建设生态化园林的意义城市与自然融合是城市未来的希望,197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拟定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城市要取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建筑,城市与园林绿化的再统一”。生态园林的建设具体体现在最大限度的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用改善人居环境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延长人的寿命,将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融入绿地中,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使人们在风景秀丽,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幸福、健康的生活。 城市园林绿化的范围,主要围绕着维护城市人群的健康、活动、环境美化的需要和保护植物群落,包括城市和郊区各类型绿地。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绿化水平较高,最高的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均绿地达80.3平方米;华盛顿约有300余处小公园,小公园数量多,便于人们就近休息;日本有公园23,875处,其中属居住区的公园,占百分之96.3%。有些国家最近为什么提出城市森林化的概念呢?因为地球上最大的植被类型、最大的生态系类型是森林。目前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只剩28亿公顷,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随着森林面积缩小,整个环境质量恶化,旱涝灾害频繁。地球上现今生物种类,估计约有5001,000万种;到本世纪末,有人估计有可能只剩1/51/10。当前世界上至少有25,000种植物正受到灭绝的威胁。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森林,而它每分钟竟在地球上消失30.4公顷。总之,地球上的森林绿地每年可为人类吸收处理掉近千亿吨的二氧化碳,而空气中60%的氧气,又是靠森林绿地提供的。因此必须以生态学的理论,模拟再现天然森林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风景景观,使城市绿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日本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城市周围营造环境保护林,在城市内造了10100公顷森林;在离城市50公里的外围,营造了1001,000公顷的森林。莫斯科新的总体规划中要建设首都森林保护带,使莫斯科周围保留一个建筑物极少或没有建筑物的连续不断的绿化地带,使首都与邻近的各城市连成片,使外部的森林保护带、公园、林荫道和街心花园楔入城市。衡量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指标是否合理,它的依据是什么呢?主要是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理论的旧框框,开展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运用系统工程学、环境科学、未来学、心理学、经济学和微电脑工程等研究成果,为城市生态系统确定出定量地最优目标;运用最好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总体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最优化。5.2.运用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导现代园林的发展通过对国外生态园林建设进行探索,并结合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的具体情况,经研究分析认为我国在进行生态园林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5.2.1、片面追求政绩工程的消极作用 政绩工程在现代我国大多数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有些领导出差归来,大讲人家城市发展之先进,接着找两个设计人员,天南海北走一遭,回来照葫芦画瓢,搞项目如游园、大同小异,设计没有特色,多数掺入领导意图,不经讨论,显示不了地方文化,地方风貌,经不起历史检验。 例如,前些年大连市首先采用了大面积草皮来造景,形成了崭新的城市风貌。草皮造景,往往可形成大面积开敞空间,有一种气势;而且草皮来的快,转眼成景,不久全国上下,大江南北,都兴起了植草之风,广场公园自不用说,连社区小游园也言必谈草皮,根本不问当地的实际,等到大连出现浇水危机后,全国上下自然也无法幸免。 还有政绩工程往往都有一个突出主题的载体,特别是园林雕塑。园林中使用雕塑自古就有,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遍地开花”。自深圳出现“拓荒牛”后,全国各地效仿不穷。今天你牵头牛,明天我就拉匹马,或栓头羊,更有甚者,把连设计者也弄不明白的东西立在园内,怎么看怎么别扭。根本不考虑当地的文化与地域特色。政绩工程对经济的浪费也是惊人。一任领导一任想法,有的道路、游园甚至随着领导变化两三年换一次,这样劳民伤财给社会造成影响极大。 我们在园林建设中,首要的是明确现代园林定位一定要符合地域特色和人文思想,园林是活的,一棵树一根草都折射出设计者的匠心,但政绩工程是领导意志的体现。5.2.2、用健康的价值来指导园林的发展 现代园林不能一味强调好看,也不能过分强调其国际性与旅游效用,应着力于现代社会的人文要求,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我们在建设园林过程中,一定要符合人们对自然融合的迫切要求,要通过造园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引导人们回归自然。生态型园林就是顺应这种趋势产生的。生态型园的基本要素是能量流动和系统的恢复力,它符合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当地环境与自然群落特点,符合自然的演变与更新的规律。 现代园林形式是多样的,在符合生态效用的同时,还应着眼于当地的人文与自然历史,应具有地域的特异性。以西安的园林规划来说明。 西安市的公园为数不多,特别是大型公园太少,有的公园水质被污染,甚至散发着恶臭,从城市生态园林的要求出发,要在城区内比较均匀合理的布局各种类型的公园,特别要建大型公园,以增加城市绿化中的“绿岛”,改善城市环境。在公园设计上强调人性化的理念,作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使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能零距离接触绿色,休息和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泓清水,一片绿荫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感情,一片湖水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人们工作之余可以沿湖岸散步,欣赏清澈的水面,或是水上泛舟,两三人或四五人划船,戏水,诗情画意陶冶情操。西安市十余年来建设了各种广场,除绿化广场外,其它一些广场绿化还不到位,应根据广场情况进行一些周边式,中心式的绿化,栽植树木,建立花坛,草坪或进行各种形式的嵌草铺装。同时,现代园林应在生态经济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与人们普遍要求回归自然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应立足于现代、高于现代,着眼于社会发展和人们享用的公共环境来辅助城市建设,以求城市生态进步,造福人类的空间。 5.3.3、在现代园林中融入全球化战略 全球化战略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指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等融合过程。现代园林的全球化战略实际上就是东西方园林思想与技巧的高度融合过程。近年来,在国际广泛交流的推动下,园林建设与发展的新视点、新思维大量涌现。在城市园林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上,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花园城市观、森林城市观、山水城市观。这些新的观点,也大大超越了人们以前的园林观念,将城市园林引向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了解园林建设的全球趋势,就能在深层次上了解影响和制约园林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认识促进园林建设的根本动力。 时代的变化,推动园林建设全球化,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要求,在实施园林建设的全球化时,我们首先要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继承与拿来都有一个扬弃的过程。 比如在公园建设中,我们在强调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