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香袋教案.doc_第1页
缝香袋教案.doc_第2页
缝香袋教案.doc_第3页
缝香袋教案.doc_第4页
缝香袋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缝香袋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不同的材料、设计不同形状的香袋。2学会用回针的方法缝制,制作香袋。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4使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生活情趣。教学重点:用回针的方法缝制和设计不同形状的香袋教学难点:回针法的运用教学准备:彩色绸布(棉布)、缝衣针线、棉花、香料、剪刀、线、流苏、成品香袋、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香袋,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各种香袋图片,学生欣赏。2请学生说说对香袋的认识。3揭示课题。(二)引出需求,了解结构1了解香袋组成部分。(课件出示香袋结构图香囊、提手、吊坠)2自主探究香袋的缝制过程。(三)引导探究,学会制作1探究问题师:谁来说说缝制香袋的过程?(生汇报,课件出示6个步骤)这6个步骤是香袋的缝制过程,你觉得哪一个环节最难做?(预设为“缝边”这一环节)为什么觉得难缝?(是用回针缝合法)2分解难点(1)尝试练习师:我们就先来学习新的缝制方法回针缝合,怎么缝呢?请看一段视频,看清楚每一针(课件播放“回针缝合”的片段。)看清楚了吗?谁能上来试一试。(指名尝试练习,集体尝试练习,教师强调针法的运用,并一步一步讲清要点)(2)两种针法比较师:同学们,这块是用回针缝合的方法缝制的,这块是用平针法缝制的,用这两种方法缝制的有什么不一样?师: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平针法?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回针缝合的方法?(3)点拨收口针法师:这个难点我们已经解决了,刚才有的同学觉得这个“收口”比较难,你们觉得这一步特别要注意什么?(向内翻转,平针法缝合) 师:谁来试一试?请你接着用平针法缝合。(点拨起针的位置)3引导创新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会了用回针缝合和平针法缝制香袋,你想用这些方法缝制什么形状的香袋?师: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同学们设计的香袋,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作品)。你觉得这些香袋缝制完整吗?怎样使它变得更漂亮?(装饰)师:欣赏完这些作品,你们肯定想到了更多的设计方案。现在,我们就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亲手做一个香袋。在做之前,请大家注意几点:(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四)缝制香袋,展示点评1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并随机点评。2作品展示,集体点评。教材分析:缝香袋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的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十课。主要由缝香袋的工具和材料,探讨香袋缝制的针法和缝制普通香袋的方法,交流香袋的作用、缝制的心得和作品展示三部分组成。本课教学旨在通过学习香袋的缝制,掌握方法,了解作用,传承和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香袋的文化内涵及寓意,它既能正气驱虫,又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有利于健康,和药枕相同效果)。掌握用平针缝制香袋的制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身边的日常尝试创作富有个性的香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动手制作香袋能力及分析探究、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自己制作香袋,感受香袋的美,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劳动习惯,养成耐心、细致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体验民间工艺品-香袋既能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又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二、教学准备:师:准备几个缝制好的香袋,一个半成品的香袋生:(1)通过收集香袋及资料、观察各式各样的香袋,了解制作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并向家人请教香袋的制作。(2)材料准备:彩色绸布、棉线、棉花等填充物、香料。工具:剪刀、针。(3)准备设计自己喜欢的比较简单的香袋图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图案的设计,香袋的缝制。2.难点: 香袋的缝制,造型的美观。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说说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秋节。)每年的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我们本地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棕子和五黄) 各地过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很多,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挂香袋、佩香囊是最富于人文美学和温馨气息的习俗之一,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和科学意义。那为什么一般要在端午节开始挂香袋呢?香袋具有那些作用?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发表各自的意见。过渡:每逢端午节,各种小摊上随处可见芳香且漂亮的香袋。鸡心香袋、虎形香袋、娃娃形香袋、棱角形香袋(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出示一些香袋的实物)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你想设计一种怎样的香袋呢?本节课中,我们来学习制作一个别致的香袋!(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2.缝制香袋 学生讨论,探究制作过程:(也可参照书上的学学做做来说一说)师小结:按设计图案裁剪将两块相同图案裁剪的布料重叠用平针缝制,注意留孔塞棉和香料后再缝上口(出示半成品,讲清留口塞棉这一关键)缝上挂线、流苏等,香袋基本完成。 还有其他缝制香袋的方法吗?在动手操作之前,我想提醒同学们:使用针和剪刀要注意安全,拉线时向自己的斜上方。 每人根据自己设计好的比较简单的香袋图案和造型,在布上进行裁剪。 学生缝制香袋。教师巡视指导,如发现问题,集中研讨解决。随时表扬好的作品。(针脚均匀、用不同方法缝制的。)(设计意图:人们的技能是经过练习而形成的,练习是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劳动技术是一本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练习尤为重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亲自实践,才能掌握所学的技能。)3.评价与交流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的寓意与用途。 开展自评与互评,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改进作品。 交流缝制心得。(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另外,现在劳技教育的课程理念并不只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上,而是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还应注意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方法的体悟,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4.课后延伸:今天咱们只缝制这样简单的香袋。学会方法后,你就会做复杂的更漂亮的香袋。请课后试着再缝一缝比较复杂的香袋。或赠送亲友,或挂在车上、房间里美化生活环境。(设计意图:劳动技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往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光靠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是根本不够的,仍需引导孩子们课外再实践再练习,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体现劳动与技术教学要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五、教学反思:1.学生对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搞不清楚,竟然把三八节、国庆节回答出来,我应把传统节日的定义给解释明白。因此上课前应充分考虑会出现的问题,作好准备,从容面对。2.端午前缝香袋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习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老传统都在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大部分学生很难从家庭,从母亲那里获得有关香袋的资料,因为现在的妇女忙着打工,很少去关注这些,都不会做。再加上农村孩子缺少收集资料的途径,所以端午节为什么挂香袋就说不上来。我觉得收集资料并不是一个放学后就能完成的,应该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3.课前准备不充分。现在的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的日子,对缝缝补补的手工操作根本不懂,有好多同学操作起来手忙脚乱,甚至有的在缝制的过程中戳到了手,流出了血,有个别同学怎么穿针引线都有一定的困难。以至造成了后来时间紧张,作品未完成或缝制粗糙。于是我觉得应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在课前先让学生复习平针法,回针法,温习一下缝布袋的操作规程,并实践缝好一个布袋,这样就能大大缩短课堂上缝制香袋的时间。因此教学本课时应至少在一周前进行布置,以便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福建省的福鼎与许多地方一样,在端午节都要做几个香袋给小孩挂在身上,这就叫做“压午”。香袋有各种各样,如:玉兔拜月、葫芦剑、如意袋、钱袋、鸡心袋、虎袋、绣球袋等,最常见的是粽袋。这些香袋,手艺精巧。有用色线扎的,有用色布做的,造形优美。有的袋中装以香粉,有的袋中装以金属、玉器等,钱袋就是以古钱扎成。扎香袋表现了妇女、女儿们的艺手,在端午节这天,他们之间互送香袋,所以,这天又有“女儿节”之称;姑娘出嫁也要扎几个香袋挂在帐勾上,以镇邪气。香袋的由来,还有个古老的传说呢。相传古代,许多妖魔鬼怪出来伤人,可是这些鬼怪出来也有一定时辰、季节,有的在日间,有的在夜间,有的在清明,有的在七月半。牛鬼在夜间,蛇神在日间,牛鬼五更鸡叫回阴府,五步蛇午时才开眼,新鬼出现在清明,老鬼只在七月半。传说,每年五月五日午时,这个时辰是所有妖魔鬼怪都出来活动。这个时辰是“三五”相重就是五月、五日、午时(午音同五),是魔鬼的时辰。所以古人又将这个节叫“重五节”、“五毒日”。传说古人很难避过这个时辰,如果能避过就能平安,不然就会给鬼怪害死。这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托梦给人们,说妖魔鬼怪最怕金属、香气,只要你带上金属和香气之类,就能避过妖魔鬼怪之害。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开了观世音菩萨托梦救人的事,他们就在这一天午时,身上佩带各种各样的金属与香气之类来避邪,这种做法,俗称“压午”,结果,平安无事。从此,人们每年在这天佩带金属、香气之类的东西,时间久了,就渐渐地发展为今天的香袋“缝香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不同的材料、设计不同形状的香袋。2学会用平针法缝制香袋,并探索不同的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3.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小课题的研究,较全面地了解“香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4使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生活情趣。重点难点学会用平针法缝制香袋。活动准备1.材料工具准备彩色绸布(棉布)、缝衣针线、放有香料的棉花(香料)、剪刀、丝线流苏、奖状。2.知识的准备小课题研究香袋的由来、香袋的种类、香袋的形状。3.方法和技能准备(1)明确课堂教学要培养的能力目标,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本课的基础技能。(2)学生在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准备:平针法、穿线、打结。(3)教师在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准备:样品、范作。4.示范作品和半成品准备鸡心香袋、娃娃香袋、糖果香袋(布料不同)5.课件教学过程感受与体验环节一、走进香袋(说香袋)1.说香袋的由来师:(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满大街购买香袋的市民很多。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香袋。请调查香袋由来的小组汇报一下,好吗?预设:香袋又叫香囊,也叫荷包。起初有人认为这是辟邪之物,“五月绣香袋”曾经是地方的风俗。预设:小孩挂香袋的由来2.说香袋的作用师:是的,据老人们介绍,传统上妇女们在端午节会用丝绸之类缝制各种香袋挂在胸前,可以驱邪避毒防病除灾。不知不觉中,这些老传统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最近,特制的香袋里放了很多种中草药,虽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可以避邪什么的,但淡淡的药草香气提神醒脑,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你还知道香袋有什么作用?请调查香袋作用的小组来汇报。预设:防潮、防蛙、防霉、吸湿、防感冒3.说香袋的样式师:那么香袋都有些什么样式呢?我们请调查香袋样式的小组也来说说。预设:心形的、动物形的三、亲近香袋(赏香袋)师:是呀,香袋样式有各种各样,如:兔袋、葫芦袋、鸡心袋、虎袋、绣球袋等,最常见的是棕袋。这些香袋,手艺精巧,造型优美。(课件展示配上音乐。)研究与领悟环节三、领悟香袋(研香袋)1.我要缝师:看到这么精致美观的香袋,你现在最想做什么?预设:也想试一试。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做香袋。出示课题:缝香袋2.我会缝师:虽说香袋各不相同,但缝制方法大同小异。谁亲手缝制过香袋?能说说做香袋的过程及要注意的地方吗?(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能力)预设学生会说出缝制过程的大概。师:有些同学听了讲解可能还是不明白,那么就打开书本,仔细地看一下做香袋的每一个步骤。预设学生自主学习。师:看有没有觉得有困难的地方?预设:什么叫平针法?什么叫回针法?投影演示:拿出己缝好两边的半成品,示范用回针法缝合一边。打结,翻袋(手指顶一下角上)塞入香料,平针缝合。(简介平针、回针优缺点,告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践与创作环节四、创作香袋(缝香袋)1.出示制作说明、香袋制作要点精心设计、针脚平整、香料塞匀。温馨提示:安全、卫生、互助、耐心2.师生共同拿出准备好的物品。(如学生准备不充分的话,教师可以帮助他,给其补足,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3.学生开始缝制,老师巡回指导。(放轻音乐,营造和谐氛围。)4.发现问题随机再引导。五、展示香袋(评香袋)出示评价标准。1.自评:小朋友,给自己打打星(三星、四星、五星),好吗?(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接照自己的评价标准,放在不同星级的台阶上。)2.互评:评出最佳作品奖。3.颁发奖状及奖品香袋。颁奖词 (紧紧围绕评价标准):香袋设计新颖,既有传统古典的风格,亦有现代时尚的形式.外美内番,寄情寓意,针脚均匀平整,被评为最佳作品奖。六、赠送香袋(赠香袋)师:香袋做好了。你看怎么办?预设:把自己做的香袋送给疼你爱你的父母长辈,送去你深深的谢意和温馨的祝福。预设:送给辛辛苦苦教育我们的老师,送去我们诚挚的问候和感谢!师:是呀,香袋在我们今天更是传递友谊的使者。假日期间,你还可以缝出更精美的香袋,送给亲朋好友,不论佩戴在身、点缀在车、挂于居室、附于电脑,总能锦上添花,让人身心愉悦。更神奇的是:采用小茴香、菖蒲石等十五种芳香药材做成的香包,配以精美挂绳和丝线流苏,挂在车里和家里,不但好看,而且能够有效预防流感。(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点评一、活动准备,呈现主体过去劳技课的准备侧重于材料与工具方面,而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活动准备也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