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网络通识课程简介15115.doc_第1页
尔雅网络通识课程简介15115.doc_第2页
尔雅网络通识课程简介15115.doc_第3页
尔雅网络通识课程简介15115.doc_第4页
尔雅网络通识课程简介1511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尔雅网络通识课程简介1.尔雅课程概况(20门)编号课程名称主讲团队学分课程归属A106先秦君子风范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2人文社科类A107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1.5人文社科类A108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蔡义江 中国红楼梦学会 副会长侯 会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硕导段启明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袁世硕 山东大学 教授、博导2人文社科类A202中华民族精神杜志章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李太平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黄长义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栗志刚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2人文社科类B101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赵 峥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2自然科学类B104魅力科学车云霞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杨振宁 清华大学 诺贝尔奖张首晟 美国斯坦福大学 教授马宗晋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名誉所长、院士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 院士1自然科学类B301物理与人类文明叶高翔 浙江大学 教授、博导盛正卯 浙江大学 教授、博导2自然科学类B302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张铭 浙江大学 教授、博导1.5自然科学类B306科学启蒙李俊 南京大学 教授、博导2自然科学类C106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尚重生 武汉大学 副教授2人文社科类C108西方文明通论丛日云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毕明辉 北京大学 讲师陈 炎 山东大学 教授、副校长丛日云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单 纯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博导王人博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刘家安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副所长丁 宁 北京大学 教授、博导2人文社科类D105法学人生吕世伦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关 怀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孙国华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赵中孚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许崇德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博导巫昌祯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博导1人文社科类D201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韦正翔 清华大学 教授2人文社科类D202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李砚祖 清华大学 教授1人文社科类D302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杨武金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2人文社科类E201项目管理学戚安邦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2经济管理类F203美术概论李 松 北京大学 教授2艺术类H301社会心理学李强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李磊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管健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乐国安汪新建周一骑 南开大学 教授、博导1.5人文社科类H30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调试李翔 中国狮子联会北京圆梦服务队 心理咨询师王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教授、博导1人文社科类I301礼仪与社交陈娱 河南农业大学 教授徐琳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招聘经理黄顺力 厦门大学 教授、博导石立善 上海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杨丹 湖北省礼仪学会 副会长李荣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李荣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余和祥 中南民族大学 教授王三山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副教授冯兰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教授方凡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教授、副校长2人文社科类2.课程简介A106.先秦君子风范课程简介:先秦君子风范通过对先秦君子文化人格的历史追怀,以达到瞻仰先人风采,追溯中华民族文化人格的历史探源的目的。其中主要包括先秦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各位仁人志士的事迹、人格以及业绩,先秦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制度的确立,社会秩序的完善等,该课程从典籍、史书缅怀现任的言行事迹,对他们的文化人格进行一番历史的追怀。寻根以振叶,沿波而讨源,其叙述时间范围大体上自周初到春秋时期结束,而不包括战国时期,相关的文献取材,也以尚书、诗经、左传、国语为主,再附之以战国秦汉间其他著作。主讲人简介:赵敏俐: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近年来的主攻方向是运用艺术生产的理论进行中国古代歌诗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科研主要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代学术史。出版过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等学术专著A107.中华诗词之美课程简介: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诗词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中华诗词之美这一课程从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讲起,共有五部分: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王国维人间词话问世百年的词学反思;咏荷诗词;中华诗词之特美。南开大学知名教授叶嘉莹将以独特的视角向你展示这一世界文学艺术的奇葩。主讲人简介: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代表作品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A108.四大名著鉴赏课程简介:明清时期,伴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为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小说逐渐发展起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数百年来为人所津津乐道。四大名著鉴赏课程将分别就四部著作作详细介绍,以帮助同学们更加全面认识和了解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的明清小说。主讲人简介:蔡义江:红学家,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主要出版著作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论红楼梦佚稿、红楼梦校注、蔡义江论红楼梦等。侯 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教学、科研工作,侧重于白话小说研究。著有专著水浒源流新证、中华文学五千年、世界文学五千年、元曲诵读等。段启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红楼艺术论、西厢论稿、中国文学史长编(元明清卷)、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述评辑略等。袁世硕: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明清文学、蒲松龄研究。主要著述有孔尚任年谱、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等。B101.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程简介:该课程结合历史时间顺序以及现实理论基础展开叙述,主要包括爱因斯坦的生平,量子论以及相对论的诞生,宇宙的发展历程探索,放射性与原子弹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关于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的介绍,霍金生平及其黑洞研究,膨胀的宇宙、虫洞与时间机器,时间的性质文明的诞生,文明的演进等。该课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出宇宙的奥妙以及天文物理研究的现状和渊源,为学子们普及物理知识,增加学术修养打下良好基础。主讲人简介:赵峥: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的教学,活跃于黑洞物理、弯曲时空量子场论和时空理论等研究领域。B104.魅力科学课程简介:魅力科学主要包括化学概述、动感物理以及自然与人类三大部分。化学概论这一部分是化学基础课程,主要讲解原子结构,包括原子的概念界定、原子发展历程、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的原子模型、原子的基本构成等。动感物理物理的主讲人分别是华裔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及其弟子,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张首晟博士。两位学者抛开晦涩的学术理论,与学子分享他们自身对于物理学的理解。杨振宁先生通过讲述物理学史上的轶事与自身经历,告诫学子科学的乐趣及其带来的好奇心是推动人类不断探索的重要力量。张首晟博士则将高深的量子物理理论回归到日常生活中间,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魅力。自然与人类这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人类与自然密切关系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将看到人类对自然的整个认识过程。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亚洲灾害的类型和成因,自然资源、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月球探测的历史过程。在本课程中,来自南京大学的徐士进教授还将对人们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困惑进行科学的澄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更深入地认识自然、科学与科技,观察科技如何改变人生、社会与自然环境,引发我们对人类的未来的启示。主讲人简介:杨振宁: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代表作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和邓稼先等。张首晟: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提出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车云霞: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无机合成、功能单晶材料。马宗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事地质构造、地震预报、地球动力学研究。代表作有节理的力学性质、分期、配套问题、中国的强震期与强震幕和现今全球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解释等。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和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地质综合研究。代表作有吉林陨石综合研究、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演化、月球科学概论和天体化学。C108.西方文明通论课程简介:本课程从不同的侧面介绍西方文明,除了宏观的概说之外,还广泛细致地介绍了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音乐、建筑、公共艺术等诸多领域,同时也对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二者展开了详尽的比较。旨在使学生对西方文明的各个层面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从本国文明的角度出发,拓宽视野,了解中西文明各自的特点及优势,会通中西文化。主讲人简介:丛日云: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主要著作:中西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中国公民读本等。毕明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领域:音乐史学、音乐表演。陈 炎: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等学术专著多部。单 纯: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旧学新统冯友兰哲学思想通论、禅宗的智慧。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代表著作有: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和宪政的中国之道。刘家安: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法研究所副所长,民商法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买卖的法律结构,物权法论等。丁 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美术史学、视觉文化研究。专著:接受之维,美术心理学等。D105.法学人生课程简介:法学人生主要介绍婚姻法学泰斗巫昌祯,法学理论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孙国华,中国民法学界的泰斗赵中孚等六位新中国法学泰斗的生平、学术道路。我们将会通过本节课了解到这些人物对于中国法学做出的杰出贡献。在本门课程中,孙国华教授将对当今年轻人提出自己的殷切希望,教诲年轻人应“从实际出发,有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本门课程旨在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之多元性,学生透过人文以及相关学科,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和反省。主讲人简介:吕世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法哲学、法理学、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著作有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法理的积淀与变迁等。关 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劳动法。独著5部、主编和参稿著作30余部。孙国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法哲学、社会主义法理论、现实法理论。主要著作: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研究,法理学教程等。赵中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民商法专家。主编或合编民商法理论研究、商法总论等专著、教材,参与中国民法典起草及多项民事立法的起草与研究工作。许崇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和主持人。原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原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巫昌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我与婚姻法、婚姻家庭法新论、妇女权益的法律保障、婚姻与继承法学等著作。A202.中华民族精神课程简介: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程从反思与建构、比较与融通、寻根与探源、传承与发展等多个方面阐释中华民族精神,并介绍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化问题。你将更深刻理解具有巨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讲人简介:李太平: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高等学校德育。著作有全球问题与德育,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等。黄长义:现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校特聘教授,并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现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著作有晚清经世实学、统一战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论等。欧阳康: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兼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哲学尤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在国内首倡社会认识论并将其建设为硕士和博士培养方向,著有社会认识论导论、哲学研究方法论等。杜志章: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代史专题、医学社会史。D201.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课程简介:共家学派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中复活中国传统哲学,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最终形成的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中国共产主义学派,这是韦正翔教授最先倡立的概念。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学视角这门课程探讨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墨佛道法等各家的幸福观,并与共家学派的思想进行了比较。旨在使学生在中国伦理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视域下理解先人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并由此产生自己的感悟。主讲人简介:共家学派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中复活中国传统哲学,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最终形成的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中国共产主义学派,这是韦正翔教授最先倡立的概念。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学视角这门课程探讨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墨佛道法等各家的幸福观,并与共家学派的思想进行了比较。旨在使学生在中国伦理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视域下理解先人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并由此产生自己的感悟。韦正翔:现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代表作有: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与道德国际政治的全球化与国际道德危机:全球伦理的圆桌模式构想等。D202.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课程简介:学术基本要素分四讲:论文与写作、论文写作的规范与要求、研究与研究方法、学位论文的工作报告以及如何做学术交流。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发表数量是衡量现代大学的研究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知识产量的重要标准,没有严谨的学术规范,一个大学是培养不出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学术论文对于现代学术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学术论文应当有严格的规范,本课程就是对学术规范的详细说明,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训练,有助于学生培养严谨规范的学术风格。主讲人简介:李砚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科学丛刊主编。E201.项目管理学课程简介:项目管理的实践从人们开始共同合作,进行社会生产与活动之日就已经开始了。现在项目管理是新起的一个管理学科的新领域。此课程中,戚安邦教授采用双语授课。主要内容有:项目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过程与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组织管理与项目经理、项目的集成管理、项目的范围管理、项目的时间管理、项目的成本管理、项目的质量管理、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的采购管理。戚安邦教授涵盖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旨在让学生深入学习项目管理学。主讲人简介:戚安邦: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中心主任,南开大学现代项目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MBA中心副主任。学术兼职:中国项目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主席。F203.美术概论课程简介:美术概论这门课程通过由浅入深地介绍美术的主要类型、技法、作品、大师与成就以及艺术观念,给悠久而丰富的中国美术勾勒出一个简明、清晰而完整的轮廓。本课程包括了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中国的色彩观念、色彩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山水画与西方的主流绘画及其文化观念、20世纪中国美术的传统与变革等几方面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迈入艺术之门,领略其奥妙、风采和魅力,并由此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主讲人简介:李松: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曾任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C106.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课程简介: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发展迅速、进步明显、成就巨大、变化剧烈的社会,社会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社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遏制和解决。而所有社会问题的存在和演变,不仅涉及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根本性问题,而且与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逻辑关联。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这一课程的实质目的在于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情,了解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是把握我国国情的一种有效方式,观察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分化、社会结构变革以及社会制度变迁的一个较为直接的途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更不能忽视的国情。帮助大学生不仅观察、关注社会问题,通识更积极地思考解决许多重大社会问题的路径选择和基本方略。主讲人简介:尚重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他以剖析社会独到深入而闻名,素来有“社会解剖师”的称号,开设的公选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走廊和门口都是人,听众中除了武大学生外,还有很多社会上的人都慕名而来。尚重生老师言辞幽默、犀利、深刻,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被众多学生视为“精神教父”。研究方向:政治理论。专著: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B301.物理与人类文明课程简介:本课程以人类科学发展进程为背景,结合现代社会的诸多有关问题,交叉科学与人文,融合东方与西方文化,将人类重大科学成就以及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进行阐述。主讲人力图既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又严谨求实地阐述物理学发展的重大成就、发展规律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科学精神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等问题,从而使该课程成为培养创新、严谨和踏实的科学作风,提升人生观和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精品课程。主讲人简介:叶高翔: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工作。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约40篇。盛正卯: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研究方向:波与等离子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聚变理论与模拟以及非对易空间上的场论研究。B302.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通过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系统演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复杂而神奇的人、免疫与疾病、脑与神经学科、失态与人类坏境、生物技术等章节来体现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主讲人简介:张铭: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B306.科学启蒙课程简介:本系列老师用幽默和生动的语言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易中天悖论、钱学森问题、爱因斯坦定义“科学”、科学的起源、欧洲历史的介绍、哲学、数学、科学的起源、古希腊三杰建立形式逻辑体系、从自然哲学到自然科学、科学的基石、经验 + 理性、牛顿建立科学体系、爱因斯坦、狄拉克建立现代科学体系、科学的核心是科学方法等。这一系列科学启蒙介绍,让学生受益匪浅。主讲人简介:李俊:现任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和铁磁性超导体。曾获得1995年物理系奖教金、1998年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2008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材料中被列为物理系教学名师。D302.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课程简介:本课程先介绍推理,后介绍论证,系统论述了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在推理部分,先考察演绎推理再考祭归纳推理,先考察简单句的推理,再考察复合句的推理,最后是考察如何推出结论的一些重要方法。在论证部分,先考察对论证的削弱、加强和假设,后考察解释和评价,最后考察论证的有效性分析。本课程通过很多例子-也就是很多例题,来解释或说明或帮助理解逻辑的一些概念,大部分都是涉及非形式逻辑。主讲人简介:杨武金: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逻辑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成果有:现代逻辑方法论(合著),从现代逻辑的语言层次观看墨经逻辑的本质(论文)等。H301.社会心理学课程简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社会化,群体心理,社会的、角色,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社会影响等内容。主讲人简介:李 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CSSCI)发表40余篇;出版著作(含专著,教材,工具书及临床读物)35余部,在报刊发表科普作品100余篇。管 健: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参加了很多重要的研究课题,如项目主持人:“应用社会心理学”通过南开大学公共选修课程评估,获得南开大学课程建设项目(已结项)。乐国安: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基本理论、应用社会心理学。在国外学术杂志发表9篇,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80余篇;出版著作(含专著,主编,合著,译著)50多部。汪新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周一骑: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心理思想史,积极心理学。H30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调试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通过一些示例生动的分析了我们的心理、情感上的变化,介绍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相关问题以及评判标准,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大学生可以更好的处理好学习、生活、爱情的关系,也可以自我预防与提高,是对大学生很好的心理指导。主讲人简介:李 翔:心理咨询师,中国狮子联会北京圆梦服务队。师从曾任大学教师、企业培训师、咨询顾问、专职讲师等职,专注于高层管理者心灵成长,对情感、婚恋、家庭问题与工作间的和谐颇有建树,致力于心理应用学在国内的推广。王 颖:师从心理专家杨凤池教授,是杨教授的得意弟子。王颖博士经过多年的心理指导,在青春期亲子关系,学生厌学,考前焦虑,中、高考学习压力,强迫症等方面有独到的建树,为大、中学生的成长发展引领护航,为家庭培养成功的孩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I301.礼仪与社交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由陈娱、徐琳琳、黄顺力、李荣建、余和祥、方凡泉等一些教授讲授组成的一个关于礼仪社交的课程。在当下的社会,与人的沟通能力也就是个人的交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与前途。只有学会了交际才能使自己在社会当中如鱼得水。本课程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礼仪与社交,了解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使个人的交际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本课程多位老师从不同的方面来剖析礼仪与社交,深入浅出,讲课生动有趣,相信一定能为每个人带来不同的收获。本课程对应届大学生的一些职业技能及面试技巧也进行了讲解。主讲人简介:陈 娱: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陈老师长期系统给本科生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交礼仪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科学发展管专题研究等课程。曾获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省优秀宣讲队员、校级教学优秀奖、“两课”优秀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十大名师等荣誉称号。徐琳琳:毕业于东北大学控制理论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业3年、IT行业校园招聘领域从业5年。2008年加入华为公司,目前就职于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届生人才甄选模块有深入研究。黄顺力:历史学博士,现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