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朱 玉 芳(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1000)摘 要:文章主要从国内旅游消费的角度,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现状,探讨旅游消 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推拉效应”,即经济增长对旅游消费具有推 动效应,而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并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二者之间存在互动 关系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最后,对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消费; 经济增长; 推动效应; 拉动效应中图分类号:f590 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964(2011)03-0041-04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最强劲、最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旅游产业 的繁荣带来了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并逐渐成为国 民消费的热点。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外专家学 者运用乘数理论、“投入产出分析” 方法、旅游卫 星账户、弹性理论等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 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 旅游学术界紧密结合政府发展旅游的政策和国内外 旅游经济发展动态,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 行研究。唐湘辉的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 国内旅游、朱中奇的 扩大内需: 国内旅游如何 升温 等文章阐述了目前国内旅游需求与现阶段 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相关性; 尹世杰认为应该发展 旅游消费,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 年又 再一次强调旅游消费对于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但 他们没有就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二者间的互动关系 作进一步的探究。张丽峰、柳彬德认为,城镇居民 旅游消费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大于其对经济增长 的推动作用; 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和 gdp、第三 产业增加值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农村居民旅游消 费对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 用。本文依据我国国民经济与旅游消费的现状,从 国内旅游消费的角度对影响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的 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 动关系,同时对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的原因进行 分析。一、我国经济增长与旅游消费现状( 一)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高 gdp 增长 率,年均在 9% 左右,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其中1991 1996 年平均增长率为 11 6% ,1997 2001 年平均增长率为 7 8% 。经济学认为,总投资、总消 费、净出口的总和构成 gdp,被称之为拉动经济增 长的“三驾马车”。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由消费、 投资和出口三种因素同时拉动的。与世界一些国家 比较,我国的 gdp 构成存在一定畸形,表现在过分 地依靠投资来增加 gdp,同时消费不足,结果只能 是牺牲了我国的环境、资源、劳动力而创造出了过剩 的产能,最终必须出口1。从消费看,目前国际上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马车,是 gdp 增长的主导因素。 消费对 gdp 的贡献率一般在 70%80% ,美国、英国甚至高达 85% 以上。而在中国,消费对 gdp 的贡献率通常为 50% 60%2。从投资 看,我国的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以投资拉动为主的 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率始终保持在30% 以上,1992 年以来又进一步上升至 35% 以上。 截止 2008 年,29 年里投资率的平均值为 37 4% ,其 中投资率在 35% 以上的年份数达到了 22 年。1980 年代以来,世界投资率平均为 22 7% ,中国是世界 平均水平的两倍3。从出口看,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 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一直伴随着出口的强劲扩张。收稿日期:2011-02-26作者简介:朱玉芳( 1962-) ,女,河南长葛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旅游会计、旅游经济管理。41第 31 卷 第 3 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年 5 月1999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 3 606 3 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 1 949 3 亿美元。到 2009 年,进出口总额达 到 2 2 万亿美元,外贸出口 1 2 万亿美元,外贸顺差 超过了 1 961 亿美元4。外贸规模急剧扩大,有力 地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二) 我国旅游消费现状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 总的来说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状 态。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来看, 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从表1 可以看出,2001 年到 2009 年,旅游人数平均每年 增长 11% 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 以上。二是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所占比 重较小。据不完全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 比重高达 80% 左右,而游览购物仅占 20% 左右。旅 游整体消费水平低,2001 2009 年国内旅游人均消 费额仅 400 多元。三是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 来看,国内旅游热点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 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 沪、海南等地和九寨沟等知名景点。从客源分布来 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 游者停留时间较短。表 1 2001 2009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总花费对照表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旅游人数( 亿人次)旅游收入( 亿元)7 843522 48 783878 48 73442 311 024710 712 125285 913 946229 716 17770 617 1874919 0210200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1 2009 年度中的有关数据整理的大幅提高。2000 年以来,我国 gdp 连续多年保持8% 以上的高增速,有力带动了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 ( 见表 2) 。1978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33 6 元,2009 年达到 5 153 元,实际年均增长 7 3% ; 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343 4 元增长到 17 175 元, 实际年均增长 7 5%4。二、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 一) 经济增长对旅游消费具有推动效应1 经济增长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旅游消费不属于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它是社 会经济实力、人们收入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般来说,只有经济的高速发展,才可带来居民收入表 22000 2009 年中国 gdp 总量、增长率和农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汇总表年 度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gdp( 亿元)gdp 增长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894048%22536280959337 3%236668601023988%2476770311669410%2622847213651510 1%2936942218232110 2%32551049320940711 1%35871175924661911 9%4140137863006709 6%4761157813353538 7%515317175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000 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并经过作者整理代消费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消费方式6。4 经济增长可以促进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旅游消费是综合性很强的消费,其中餐饮、住 宿、交通等方面的消费,称为旅游基本性需求消费; 游览、娱乐、购物等发展和享乐需求消费,称为旅游 非基本性需求消费。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的高低, 也是反映旅游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显性指标。在旅 游发达国家,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高达 6o% 以上。2001 年以前,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结构中,“吃、 住、行、游”等基本旅游消费居高不下,“购、娱”等非 基本旅游消费比例则一直处于 20% 以下的低水平, 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结构中,非基本旅游消费更低。 当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结构中,购、娱等非基本 旅游消费的比重已达 34% 左右7。可见,随着我国 的经济增长,我国的旅游消费结构不断得以优化。2 经济增长可增加居民的闲暇时间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公务 时间缩短,家务劳动减轻,娱乐、休闲等闲暇时间延 长。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年闲暇时间为 125 天,教师 和学生为 168 天。加上我国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使 职工的闲暇时间增加近 25%5。我国农村居民也拥 有较多的闲暇时间,且其闲暇时间有日益增多的趋 势。这些都为旅游消费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证。3 经济增长可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消费结构中的生存需要 得到满足,物质享受基本上得到保证,相应地,人们 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 当代经济学中的恩格尔原理也证明了这一点。因 此,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旅游消费作为一种综 合性的以精神消费为主的高级生活方式,将成为现42朱玉芳: 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 二) 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1 旅游消费促进 gdp 稳定增长旅游消费主要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旅游收入通过初次分配和再 分配,以及由旅游带动的生产性投资和生活消费的 增加,最终形成乘数效应以促进国民收入总量的增 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 元,将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 4 3 元增值效 益8。从图 1 可以看出,2000 2009 年 10 年间,我 国旅游业总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呈现上升态势。间接就业达 6 500 万人,相当于全国就业总数的 96% 。特别在解决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妇女、农 民工、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者等特定人群 就业方面,旅游业发挥了重要作用9。4 旅游消费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国内旅游活动可以把国内财富从一个地区转移 到另一个地区,起到将国内财富在有关地区间进行 再分配的作用。对某一地区来说,该地区居民出区 旅游所带来的是该地区的旅游支出,其他地区居民 来访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则是该地区的旅游收入。一 般而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出区旅游人次较多,而经 济较落后地区的出区旅游人次较少。当经济发达地 区居民前往经济落后地区旅游时,这些游客旅游消 费开支,对经济落后地区是一种外来 的“经 济 注 入”。这种外来的“经济注入”可以刺激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别。三、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的 原因分析( 一)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旅游消费水平由于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收入水 平,势必引发消费欲望,提高旅游消费的支付能力, 使旅游消费成为普遍消费。一方面,世界经济的总 体发展推动旅游消费。 由于世界经济高速发展,1950 年国际旅游人数为 2 520 万,国际旅游收入 21 亿美元10。到 2008 年,国际旅游人数增加到 9 24 亿,增长了近 36 7 倍,年均增长 16% ; 国际旅游收 入增加到了 9 000 亿美元,增长了 428 倍,发展速度 居世界各种产业之首11。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 级换代为旅游消费提供了发展空间。根据配第克 拉克定理,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表现为劳动力从第 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旅游 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的经济增 长点,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加快使旅游消费日趋扩大。由 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第三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分 工越来越细,直接把人们从繁重的工作、生产和生活 劳务中解放出来,使人们具有旅游消费的条件和成 为旅游消费者的可能。同时使各种服务配套发展, 推动了旅游这一综合交叉经济门类的大发展,为旅 游消费创造了物质基础条件,使人们实现旅游消费 成为可能而且消费规模越来越大。( 二) 旅游消费产生的旅游收入具有乘数效应旅游者的一笔消费支出进入旅游经济运行系统 后,经过多个环节,使原来的货币基数发挥若干倍的作 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43图 1 2000 2009 年中国 gdp 和旅游业收入变化图注: 数据来源于 2000 2009 年中国统计年鉴,并经过作者整理2 旅游消费的增长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旅游活动一般都伴有消费行为,旅游消费活动 在客观上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这 种高度的关联带动功能,不仅直接对第三产业中金 融业、保险业、服务业和通讯业等的发展产生极大的 作用,而且还间接影响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见图 2。图 2 旅游业与其关联产业的关系3 旅游消费的增长可增加就业机会一般说来,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 于解决就业问题。旅游业不仅直接提供了包括航 空、饭店、旅馆、零售和娱乐等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工 作机会,而且还为旅游产品服务二级供应商、政府机 构、旅游出口行业等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旅游业安排就业的平均 成本要比其他经济部门低 36 3% 。旅游业每增加 一个直接就业人数,就可增加有关联的间接就业人 数 5 个以上。据统计,截至 2009 年底,我国旅游就 业人数达 7 600 万人,旅游直接就业达 1 100 万人,第 31 卷 第 3 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年 5 月部门的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如旅游者在饭店食宿,饭店职工从旅游者消费中获得工资; 工资的 一部分用于饭店职工的生活支出,其生活支出又注入 本地经济; 而餐厅对食品饮料的进货,又会使农民的收 入增加; 农民收入的增加,又会促进社会消费品销售量 的增加。这种循环,促进了地区及国家的经济增长。 李江帆等以广东省投入产出表为依据的全面定量分析 表明: 旅游业增加值每增加 1 万元,能推动 gdp 相应增 加 2 16 万元; 旅游业增加值每增加 10 个百分点,会推 动 gdp 相应增长 0 8 个百分点12。( 三) 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国际上有这样的经验统计: 当一国( 地区) 人均 gdp 达到 800 1 000 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 旅游动机; 当达到 4 000 10 000 美元时将产生国际 旅游动机; 超过 10 000 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动 机。这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消费相互关系的 一般规律。1998 年,我国人均 gdp 已达 700 多美 元,城市居民达到 1 000 美元以上,因此,我国大众 旅游已经蓬勃发展了十多年,旅游消费增长与经济 增长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较好体现13。游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四、结语本文运用图表与统计分析方法,依据我国国民 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现状,结合具体数据,重点分析了 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旅游消费与经济 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推拉 效应”,即经济增长对旅游消费具有推动效应,而旅 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其重要意义 表现为: 一方面它反映了我国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 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即我国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 创汇、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 另 一方面,它也为 2009 年 12 月 1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 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 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和实证支撑。参考文献:1辛 旼,关 迪 对我国高 gdp 增长率发展模式的一些思考j 特区经济,2010,( 7) : 142-143国家统计局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拉动全球第一z2009-9-30叶 檀 中国投资率已超警戒线 必须同时走两条路j 世界财经报道,2010-07-03国家统计局 全国年度统计公报z 国 家 统 计 局 网站孙 琨 闲暇时间的经济价值及其有效利用j 江苏 商论,2008,( 11) : 138-140傅京燕 论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j 旅游科学,1999, ( 3) : 18-20李一玮,夏林根 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分析j 旅游科学,2004,( 2) : 36-42张国臣 河南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j 决策探索,1999,( 10) : 11-13邵琪伟 中国旅游就业已占总就业人数的 9 6%eb / ol 新华网,2010-02-252007 年全球国际旅游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法解读与企业实务操作
- 商业战略合作协议细节展开说明及条款约束
- 产品委托加工协议及质量保证承诺函
- 产品销售与分销协议
- 写字楼物业管理外包服务合同
- 出借资金协议书
- 场地租赁协议及物业管理约定书
- 含连带责任保证人借款协议
- 剧本创作与策划合同样本
- 康美药业2023年度ESG报告:监管框架下的企业治理优化
- 地砖铺贴分包合同协议书
- 湖北省宜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起点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大语言模型与安全 课件 第3章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 尿液感染组学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 2025 年扬州市四年级数学秋季期末测 - 基础卷及答案(苏教版)
- 土石方工作安全培训课件
- 人民医院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 2025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 神经外科专科建设与发展
- 2025年小学生宪法素养竞赛题库
- 考研英语二语法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