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响音乐会的电视导播与切换.doc_第1页
浅谈交响音乐会的电视导播与切换.doc_第2页
浅谈交响音乐会的电视导播与切换.doc_第3页
浅谈交响音乐会的电视导播与切换.doc_第4页
浅谈交响音乐会的电视导播与切换.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交响音乐会的电视导播与切换一线心得i011tempora交响音乐会的电视导播与切换和其他电视节目的导播与切换有很大不同.一般电视节目是在编排设计的基础上由导演自主调动镜头完成切换.而交响音乐会的导播与切换要遵循交响音乐自身规律和特点来切换,电视镜头必须同步随音乐变化而变,通过电视画面与交响乐的声音形成同步融合,声画合一,完美地表现交响乐.换句话说,交响音乐会的电视导播与切换要有逆向思维和时间上的提前量,要非常熟悉音乐会所演奏的曲目,有一定的专业积累和艺术修养.笔者就参与甘肃台2010年陇原之春新春音乐会直播中的体会,谈谈交响音乐会的电视导播与切换.一.前期准备工作交响音乐会的电视导播与切换以更好地表现音乐会的音乐为目标.导播与切换必须做好与常态电视节目不同的前期准备工作.1.要详细了解音乐会演出曲目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比如陇原之春新春音乐会演奏的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反映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后与其宠妃虞姬诀别的故事.应该说英雄末路的悲壮色彩和与虞姬的诀别之情是这首交响幻想曲的基调,其诀别之情是通过萧,筝与女声独唱来表达的,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是通过铜管乐器的主题演奏来实现的.特别是长号的运用,加强了这种悲剧色彩.2.研究乐曲总谱,了解乐队演奏的细节.比如霸王别姬中有大段以铜管乐器演奏主题的配器方法.在女声独唱中除了萧和筝的低吟浅唱,弦乐的呼应对答也很有特色.在细节处理上,乐段的衔接,声部的过度,乐器的交替等都要心知肚明.5.熟悉交响乐队的声部配置,了解乐队演奏水平和配合的默契程度.如乐队是单管乐队还是双管乐队,有没有使用外来的乐器,各声部人数是否平衡匹配,哪些声部配合比较默契熟练,哪些声部乐手有可能出现问武爱忠题等.像兰州交响乐队的第一,第二小提琴就比较强,而大提琴相对比较弱,导播与切换就要心中有数.还有,按传统声部摆放大提琴应该在舞台的左前排,但兰州交响乐队按照自己的情况把中提琴放在了左前排,这些变化导播和切换都要清楚.4.对乐队指挥风格以及乐谱版本的不同或改编也应充分了解.指挥的表情,手势和习惯对乐队的演奏会产生很大影响.导播和切换应多从指挥的变化中得到提示和启发.另外,指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乐曲进行删减或改编,这些都应该通过看乐队排练详细了解.比如在陇原之春音乐会上,因时长被缩减的节日序曲,几乎把乐曲的第三部分全部删减了.再比如乐队与花J的合作,由于演唱者和交响乐队配合不适应,在音准,节奏上出现一些问题,乐队指挥就采取了对原乐曲配器稍加修改的做法,在长笛引子后将结束音变成了演唱者的开始音,中间节奏也随演唱者的习惯CONTEMPORARYTV狙参.np)ra.一一黝作了改变,这些修改如果不了解,在转播中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总之,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风格,配器,乐队概况以及指挥的风格特点等,都是交响音乐会导播和切换前期所必须做的功课.二,电视画面怎样配合交响音乐的内容交响音乐是乐队按作曲家的作曲配器,由各个声部协同演奏完成的.其中各个声部必定有主有次,而且这种主次在不断变化.一般来说,电视画面应该紧紧盯着乐队正在演奏主要内容的声部,哪个声部正在演奏旋律或主题,电视就应该出现哪个声部的演奏画面.但旋律声部和独奏乐器样,它也需要其他声部的协奏.在交响乐队中,很多声部都在默默地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为主旋律协奏,它们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有时甚至非常重要.所以,电视导播与切换一定要适当地给这些协奏声部一些镜头,特别像打击乐,它们可能休止较长时间,但往往会出现在点睛之笔上,如果能及时捕捉到,就会锦上添花.比如节日序曲)中大镲的使用,它既是乐曲高潮的象征,也是高潮的点,我们一定要捕捉到它,这样,音乐的高潮和电视画面中的具体形象才能形成统一体,给观众一种视觉的冲击,使他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高潮.另外,电视画面的切换节奏,也要随音乐的节奏而变,该快一定要快.如乐曲正在逐步推向高潮;它可能是渐进式的,也可能是跳跃式的,声部之间在相互叠加和推动,通过更多声部的加入以及音量节奏的变化使乐曲达到高潮.这时,电视镜头就要跟上这种变化,通过镜头与音乐的同步表现,渲染音乐的内涵和主题.而且这种同步跟进,把演奏家随音乐变化的演奏表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视觉上帮助人们欣赏音乐.所以,导播和切换一定要跟上乐队的这种从形式到内涵的变化,使画面尽量地配合好乐队的音乐表达.反之,翻CONTEMPORARYTV如果乐队大气磅礴,此起彼伏,乐手们也聚精会神,表情投入,而切换的镜头却只是一个大全景或是一些平淡镜头,这就形成了乐队声音和画面两张皮的状况,也就谈不上很好地表现音乐艺术了.还有,音乐中经常有强烈的对比,如演奏罗西尼的赛米拉米兹中多次出现整个乐队齐奏与木管组形成的强烈对比,电视画面就要把这种对比表现出来,乐队齐奏的强不是给一个全景就强,而是要寻找那些有表现力,有个性的声部和乐器.比如打击乐,铜管乐甚至是演奏员投入的表情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表现画面的强音,所以切换就要很快地切到这些表现强音元素的画面上,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使他们产生强的感觉.切换全景也不能说是错,但它从画面上或多或少地损失了音乐的表现力.对于特别抒情的音乐,电视画面应该慢一些,多抓拍一些细节,如弓子的运用,揉弦的动作,演奏员轻松自然的表情等.在乐器的选择上,竖琴的琶音,小提琴整齐划一的小全景等都可以表现优美舒缓的音乐,使观众从听觉到视觉上都产生愉悦感.在慢板音乐中,画面不恰当呆板地切换会破坏乐队的音乐表现,因此切换点一定要准确.切换点的准确,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好与遗憾的问题.比如(节日序曲中,在管弦乐队表现喜庆热闹场景时,色彩乐器唢呐吹奏出的号角般的长音,在音乐表现中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景象.电视画面在切换时这个点就一定要准确,才能起到它应有的艺术效果.导播可以提前让摄像捕捉到唢呐,但切换一定要在点上切换,如果切换早了其艺术效果会逊色很多.另外,二胡独奏赛马中间有一段拨弦,这时乐队弦乐组演奏赛马主题,这个点也要切到位上,否则其艺术性也会大打折扣.还有一点,一般交响乐队协奏的独奏,独唱曲,镜头应主要给独奏,独唱者,因为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它的配器都是围绕独奏,独唱写的,把出彩的部分都写给了独奏,独唱,而且他们是乐曲的主要表现者,其他声部从和声到色彩都起协奏作用.不能认为协奏的声部应该和独奏,独唱一视同仁,平均切换镜头,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三,应具备的知识储备和艺术修养一般来讲,担当音乐会导播与切换,首先应该懂音乐其次,知道转播音乐会和拍摄一般电视节目的区别.也就是说,转播音乐会时,电视画面是为音乐服务的,独立于音乐会的画面很少.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一点儿交响乐的作曲法,配器法及和声,曲式等.作为电视导播与切换,了解和熟悉一部交响作品,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作品的总谱,配器,曲式及主题发展变奏,乐段反复等这样一些作曲技法与音乐知识去解读和理解音乐作品.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有艺术规律的,但这还不够,还要靠自己的艺术积累和修养去感知音乐,体会音乐,它的乐章,乐段,乐句甚至是一些气口,呼吸等,而且最好借助录音,笔记,到现场看乐队排练等多种手段使自己对每一首作品都心中有数.只有下足了这些工夫,我们才能在转播车里,切换台前满怀信心,口令果断,下手利落.作为导播才能在乐队演奏进行时逆向思维提前调动镜头,使摄像提前捕捉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切换才能够准确把握机会,果断切换,电视画面才能够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