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KaoYan第七章_不完全竞争市场.ppt_第1页
FreeKaoYan第七章_不完全竞争市场.ppt_第2页
FreeKaoYan第七章_不完全竞争市场.ppt_第3页
FreeKaoYan第七章_不完全竞争市场.ppt_第4页
FreeKaoYan第七章_不完全竞争市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类型 按垄断与竞争的程度分为三种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一 垄断 1 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1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家厂商的市场组织 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 2 条件 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3 形成垄断的原因 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政府的特许 自然垄断 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 垄断厂商的D和AR MR 1 需求曲线 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厂商的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表示 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格 2 收益曲线 AR TR Q P 即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向右下方倾斜 MR曲线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 向右下方倾斜 O Q P 每一销量上的MR就是相应的TR曲线的斜率 当MR 0 TR递增 当MR 0 TR递减 当MR 0 TR最大 如图 D AR P MR Q O P TR 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直线形时 d曲线和MR曲线的纵截距相等 且MR曲线的横截距是d曲线横截距的一半 即MR曲线平分由纵轴到需求曲线d的任何一条水平线 如图 O F G A B C H 数学证明 设线性的反需求函数为 3 MR P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假定反需求函数为P P Q 则可以有TR Q P Q Q 当ed 1时 有MR 0 TR曲线斜率为正 TR递增 当ed 1时 有MR 0 TR曲线斜率为负 TR递减 当ed 1时 有MR 0 TR曲线斜率为零 TR达最大值 如图 ed 1 ed 1 ed 1 3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供给小于需求 AR AC P N K O M Q E F G MC AC dd AR MR 供给等于需求 AR AC P N O M Q E G MC AC dd AR MR 供给等于需求 ARAVC P N O M Q E G MC AC dd AR MR AVC F H 供给大于需求 AC AR AVC P N K O M Q E F G MC AC dd AR MR AVC 4 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在垄断市场 垄断厂商是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 SMC的原则的 而且P总是大于MR的 随着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 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可能出现一个价格对应几个不同的产量水平 或一个产量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价格水平的情形 如图 Q P MC d1 d2 MR2 MR1 E1 E2 P1 Q1 Q2 MC d2 d1 MR2 MR1 E1 E2 Q1 Q P2 P1 P O O 5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中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 实现最大利润 厂商在长期中可以保持利润 如果厂商在短期中亏损 但在长期中 又不存在可以扭亏的规模 退出 或在长期中可以扭亏 甚至获得利润 在短期中有利润 在长期中 可以通过规模的调整 获得更大的利润 长期均衡 MR LMC SMC P P1 P2 O Q1 Q2 Q MR dd AR LMC LAC SAC1 SAC2 SMC1 SMC2 6 价格歧视是指根据商品需求的强弱 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种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 条件 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 可区分 不同的消费者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同一成本 同一时间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 1 一级价格歧视 假设垄断者了解每一消费者为了能购进每一单位产品所愿付出的最高价格 并据此来确定每一单位产品的价格 Q P O Q1 Q2 Qm Pm P2 P1 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变为垄断者获得的超额利润 A B d P A MC E MR d AR Pm Pc Qm Qc Q O 在Qc的产量上 有P MC Pc和Qc等于完全竞争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一级价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p1 p2 Q1 Q P 2 二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分为不同段 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p3 Q2 Q3 A B C D E F G d O d为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曲线第一个消费者 Qd Q1时 P1第二个消费者 Q1 Qd Q2时 P2第三个消费者 Q2 Qd Q3时 P3 3 三级价格差别 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实行不同的价格 厂商应该根据MR1 MR2 MC的原则来确定产量 因为只要MR1 MR2 厂商就会减少市场2的销售量而增加市场1的销售量 只要MR MC 厂商就会调整产量 O O Q P P Q QB F PA ARD MR E QA PB MR ARD E F 市场AEd小 市场BEd大 7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是指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厂商就能满足 主要特征 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但作为垄断 同样存在高价格 高利润以及低产出水平等经济效率的损失 所以政府必须对其进行管制 管制措施 1 边际成本定价法及其他定价法 P MR Pm P1 P2 d AR AC MC Q Q1 Q2 Qm O 平均成本定价法 P AC双重定价法 对购买欲望较强的 消费者收取较高的价格 获得利润 对购买欲望较低的消费者收取较低的价格 厂商是亏损的 获得的利润能补偿亏损 2 资本回报率管制 确定一个公正的 竞争的资本回报率 二 垄断竞争 1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1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与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 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市场结构 生产集团 指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 2 条件 a 产品差别的存在 同种产品的差别形成垄断同种产品的差别形成竞争b 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 c 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 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2 需求曲线 厂商面临两条需求曲线 都向右下方倾斜 d曲线是当某个厂商改变自己产品的价格 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 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D曲线是当某个厂商改变自己产品的价格 且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 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如图 Q1 P Q O d3 d1 D d2 P1 P2 P3 C A H B Q2 Q3 Q1 Q5 Q4 I d曲线和D曲线的关系 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 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d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D曲线平移 d曲线和D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d曲线的弹性大于D曲线 P P Q Q O O P1 P2 D A B C F G Q1 Q2 Q3 MR1 MR2 d1 d2 SAC SMC E1 E2 P D SAC SMC d MR Q E H 3 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 厂商在现有的规模下通过调整价格和产量 来实现MR SMC 均衡点必须是d和D的交点与MR和SMC的交点在一个产量水平 在短期均衡点上 厂商可以有利润 P AC 也可以存在亏损 PAVC 厂商继续生产 P AVC 厂商停止生产 4 长期均衡 P Q O MR d AR LAC LMC D I E1 Q1 P1 SAC1 SMC1 P Q O MR d AR LAC LMC D J E2 Q P SAC2 SMC2 在长期中 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 还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 实现长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为零 即在均衡点上 d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 均衡条件 MR LMC SMCAR LAC SAC 3 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为多余生产能力 多余生产能力分为两部分 企业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 厂商没有更多地使用社会资源 如图 P P1 P2 O QC QA Q MR2 dd2 AR2 dd1 AR1 MR1 LAC LMC E1 E2 G QB 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比较 需求曲线 平均收益曲线 边际收益线不同 2 在长期均衡中 长期成本状况不同 3 价格不同 4 产量不同 6 非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广告分为信息性和劝说性 三 寡头垄断市场1 寡头市场特征 又称寡头垄断市场 它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 形成原因 同垄断市场相似寡头行业按产品特征分为 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 按照厂商的行动方式分为有勾结行为的 合作的 和独立行为的 不合作的 寡头厂商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影响行动前必须首先要推测或掌握自己这一行动对其他厂商的影响以及其他厂商可能作出的反映 所以 没有一个寡头市场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作出一般的理论总结 2 古诺模型 法国经济学家古诺1838年提出 假定 市场上只有A B两个厂商 生产成本为零 共同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 A 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 A 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 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如图 双头垄断理论 H F O P2 P1 P P G Q1 Q Q Q2 A B 第一轮 1 2OQ 1 4OQ 第二轮 3 8OQ 5 16OQ 第三轮 11 32OQ 21 64OQ 1 8 1 32 1 16 1 64 也可以建立反应函数说明 3 斯威齐模型 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1939年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提出 解释寡头市场上的刚性 假定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 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 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 如图 拐折的需求曲线 K Q P O MR MC3 MC2 MC1 d AR P1 P2 Q2 Q1 F G 价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