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2013年第一季度工作报告智慧城市项目管理办公室2013年4月25日目 录一、智慧城市项目2012年工作进展情况报告二、智慧城市项目2013年工作要点和计划安排报告三、智慧城市项目相关调整建议材料1:2012年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正确领导下,在智慧城市项目管理办公室的统筹管理和协调下,在各课题承担单位和示范工程单位大力支持下,全体研究人员分工协作、集智攻关,基本圆满完成2012年既定目标,项目实施第一年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为2013年全面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项目从组织管理、项目顶层设计、各课题任务攻关和经费规范使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实施总体情况(经费待修)“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于5月10日获得科学技术部办公厅批复,7月20日通过项目(课题)实施方案论证,各课题研究工作全面展开。9月2日项目牵头单位发文正式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11月9日正式发布“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了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和管理规范。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本项目财政专项经费共到位999万元,自筹经费到位1,183.64万元,财政经费总支出6,213,875.89元,自筹经费总支出9,118,142.86元。其中:课题一财政经费到位184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5,420,061.53元。课题二财政经费到位97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960,720.68元。课题三财政经费到位98万元,自筹经费到位733.56万元,财政经费支出582,800.00元,自筹经费支出7,335,600.00元。课题四财政经费到位106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741,400.00元。课题五财政经费到位139万元,自筹经费到位60.08万元,财政经费支出381745.08元,自筹经费支出600,800.00元。课题六财政经费到位95万元,无自筹经费,财政经费支出403,441.45元。课题七财政经费到位280万元,自筹经费到位390万元,财政经费支出1,560,288.32元,自筹经费支出1,181,742.86元。9月21-22日,项目管理办公室在武汉召开了“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2项目总体研讨会,在项目顶层设计、技术路线和课题成果对接等方面进一步统一了思想。2013年4月9日,项目管理办公室就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技术对接召开了专题技术研讨会,进一步明确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12月13-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2012年度监督检查会议,检验了项目(课题)的任务执行、经费执行和组织管理三条主线工作开展情况。任务专家及时修正了项目总体和课题分系统研究偏差;财务专家对各课题经费使用规范性做了检查,在各课题单位财务人员参加部科技司统一组织的财务培训会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致的讲解;各课题就课题组织实施管理经验,以及课题与项目管理办公室协同管理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不少好的管理经验和措施,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了软件科研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并在2013年第一季度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实践。二、各课题研究进展及阶段成果(一)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软件分系统2012年底,完成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第一版本原型系统研发,完成地名智能定位、GPS导航定位、视频集成等接口研发并测试,完成建模信息模型(BIM)集成研发和集成测试,形成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相关标准规范草案初稿。2013年初,对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服务子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子系统、时空信息承载服务子系统、平台门户子系统等进行了重点研发和集成。(二)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分系统2012年底,强化面向智慧城市管理的地理信息数据仓库总体设计,完成城市多维数据资源管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与转换、应用构建、配置管理4个子系统的原型系统研发并进行集成测试,形成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仓库技术标准规范初稿。2013年初,对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和产品制作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论证,并形成用于指导下一步系统研发的设计文档。(三)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分系统2012年底,完成韶关市规划局、韶关市城建档案馆和韶关市代建局等示范相关用户的需求调研和分析,完成韶关市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原型框架构建。2013年初,继续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实现三维建筑模型批量自动化构建,基本开发完成重要公共设施选址规划、建筑物合法性凭证参考、道路通达性分析等功能模块。在韶关开展了城市建设综合信息数字化加工等工作,为后期示范系统的建设奠定了数据基础。(四)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分系统2012年底,完成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信息原型系统开发研究报告,完成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研究报告,完成停车指数评价体系标准研究报告初稿,发表论文1篇。2013年初,基本建立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WEB电子地图检索框架,对即将建设的五棵松大型停车楼项目采用的智能停车技术方式以及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和车位智能化管理等进行了相关研究。(五)城市居民智慧出行服务分系统2012年底,完成北京市上地智慧出行示范区的实地调研工作,完成数据集成整合与分析挖掘平台的构建,完成北京上地居民出行基础数据库的总体框架设计和长时段典型人群出行调查子数据库基础数据收集,发表论文4篇。2013年初,完成北京上地居民出行基础数据库中交通网络、市政数据的采集;完成个人时空出行分析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框架设计和海量时空数据挖掘工具研发。(六)智慧社区民生服务分系统2012年底,完成了智慧社区居家智慧养老调研报告和智慧社区民生服务系统需求设计书,完成基于实有人口数据库和社区地理信息库的构建,实现跨社区物业、社区医院、民政管理等部门的社区信息资源的统一数据中心建设和社区服务协同调度机制建立,并研发个人健康网关、智能家庭网关、跌倒检测地毯等多种信息终端,完成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香花桥小区示范的广域网和智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并逐户进行家庭内部网络改造和相关设备的部署,取得5项发明专利。2013年初,完成了一批应用于养老环境的、具有泛在化和非干预特性的物联网终端试制,包括“跌倒检测地毯”75套、“睡眠质量传感设备”70套、“智能门锁”24套,在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香花桥小区开展了“幸福养老”典型业务36户试点,“城市安全”22户试点。(七)公共住房与保障对象智能撮合分系统2012年底,完成黄石公共住房保障体系、公共住房公平分配、保障对象信息等需求调研和数据收集,完成智能撮合分系统前期公共住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部分的开发,完成公共住房信息库和保障对象信息库的集成和上线,发表论文2篇。2013年初,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共同探讨需求识别算法和智能匹配算法的研究,完成对黄石市保障用户第一次满意度调查和影响满意度因素的初步研究,并完成需求识别算法和智能匹配算法的雏形方案,学术论文1篇已录用,1篇审核中。(八)智慧街道公共服务分系统2012年底,完成智慧街道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总体设计、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智能感知与接入技术、智慧城市管理物联网体系架构研究与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两代继承性编码方法、基于TGC的智慧街道物联网数据处理与交换技术等研究报告,完成TGC通用标识编码技术行业标准规范初稿,完成TGC通用标识编码管理系统及万物网系统的集成、测试和部署,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2013年初,完成智慧街道精细化管理业务子系统、社区安全预警及管理子系统、TGC通用业务子系统的开发、测试、部署和联调,完成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接入系统需求分析及详细实施方案,发表论文2篇。12材料2:2013年工作要点和计划安排2013年是“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最为关键的一年,各课题任务进入深化研究阶段,组织实施进入“各分系统研发、集成测试、示范落地”同步开展的新阶段。一、工作目标根据“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总体实施进度的安排,依据各课题任务书中2013年度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考核指标的要求,加强项目总体设计和技术协调,加快各项研究,加大系统集成力度,确保示范工程落地。进一步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经费与任务进度的匹配度。二、工作要点与计划安排(一)项目总体集成从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专家委员会和各课题抽调专人,组成项目总体集成技术小组。6月基本完成各课题应用示范软件和数据库阶段研究成果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集中部署;7月项目总体集成取得阶段成果,形成项目总体演示汇报方案;10月落实项目各示范工程落地具体方案;12月形成示范落地典型案例。(二)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软件分系统4月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对BIM数据的兼容;5月进一步提高BIM数据的加载效率;6月完善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视频开发接口;7月完善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GPS开发接口;7-12月协助课题单位开展应用示范工作,完成支撑示范工程的应用接口扩展。(三)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分系统深化面向智慧城市管理的地理信息数据仓库原型系统设计,完成剩余子系统的设计工作。7月完成城市地理信息产品制作子系统的研发;9月完成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子系统的研发;10月份完成对原型系统的集成测试以及第三方测试工作;12月落实北京市示范应用工程相关工作。(四)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分系统4月完成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分系统主要功能组件的原型系统开发;5月基于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并在韶关市开展示范,制订相关标准化方案;6月完成应用示范系统开发设计和数据管理与交换方案设计;12月完成韶关示范工程建设。(五)城市停车诱导和泊位管理便民服务分系统2月完成泊位传感器的研发;3月完成WEB电子地图检索模式发布动态数据的研究;4月完成应用示范系统设计研究报告,各功能组件初步设计报告一份;5月完成信息原型系统一套;8月完成停车场泊位数据采集和接口标准草案一份;12月完成示范工程的具体方案。(六)城市居民智慧出行服务分系统5月根据课题研究需求补充、完善海量时空数据挖掘工具功能;8月完成上地-清河居民出行行为特征研究;10月完成上地-清河居民日常行为规律研究;11月完成上地-清河居民出行模拟研究,完成基于个人时空出行分析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12月撰写居民出行行为时空模式与决策分析研究报告,完成北京市居民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调查平台软件著作权申请、海量时空数据挖掘工具软件著作权申请、交通规划与分析软件著作权申请。(七)智慧社区民生服务分系统2月完成上海长宁香花街道全覆盖,在独居老人家安装跌倒检测地毯和床垫式生命监测仪,使用智慧社区民生服务系统进行照看服务,进入系统试点工作; 6月完成系统试点过程中问题的整理与解决,为更大规模的试点做好准备工作; 9月完成与公共信息平台对接方案的讨论及初步开发完成工作;12月完成系统对接及产品化打包解决方案。(八)公共住房与保障对象智能撮合分系统2013年主要任务是完成需求识别和智能算法的研制、开发和集成,目前工作仍处在算法研制阶段。计划本年度7月完成该算法的开发,10月完成与前期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12月完成软件著作权的申请。(九)智慧街道公共服务分系统3月完成智慧街道精细化管理业务系统以及社区安全预警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完成2篇论文的发表;6月完成TGC通用业务系统的开发,完成2项专利的申请以及3篇论文的发表;9月完成TGC公共数据交换系统、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接入系统以及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完成3项软件著作权的申请;12月完成智慧街道公共服务系统、空巢老人远程健康监测及管理系统以及残疾人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并进行集成整合,形成完整的智慧城市应用集成系统和智慧民生服务系统。三、主要措施2013年是项目组织实施的关键一年,按照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决策部署,项目管理办公室将重点在进度节点控制、系统集成测试、示范工程质量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主要措施如下:(一)加强统筹协调 针对项目组织实施进入“各分系统研发、集成测试、示范落地”同步开展阶段的特点,着眼“示范工程出亮点”,加强各课题间的工作协调,加快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分系统和各业务应用分系统之间的集成。进一步强化日常工作调度和协调机制建立,确保项目各分系统协同推进。(二)注重节点控制 项目管理办公室以季度为节点,加强对各课题任务研究进度和经费执行规范度控制,加强课题间协同推进;课题牵头单位以月度为节点,加强课题内部组织管理和分系统集成。(三)规范组织管理 进一步加强项目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加强计划和预算执行,确保经费合规使用、项目实施管理规范,争取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经费过半”目标。 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信通过各课题单位的齐心努力,一定能够全面完成好年度各项工作。材料3:相关调整建议本项目第五课题“智慧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实施期间,由于课题参与单位长宁区信息中心无法按规定执行预算,导致专项经费无法下拨,拖延示范工程建设,课题经费执行缓慢。针对该情况,经课题组拟更换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