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要摘要 收益不仅是会计学上的一个核心概念 而且也是众多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 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信息 会计信息使用者通常是以会计收益为基础的每股收 益 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对公司的获利能力进行评价 但这些传统指标只关注 了收益的数量 而对收益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其实 忽视收益质量的获利 能力评价是不全面的 它不仅为许多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 而且 不能为科学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本文认为 为了正确地评价公司的盈 利能力 除了关注传统的盈利能力指标外 还应该重视公司的收益质量 本文 的第一章导论部分 回顾了国内外在收益质量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 究背景 研究方法等都作了介绍 第二章讲述了收益质量的含义 分析了影响 收益质量的几方面因素 第三 四章提出了鸿福置业有限公司在收益质量及评 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关键词 收益 收益质量 评价体系 II ABSTRACT Earning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cept on accounting but also the information that draws most attention from people who u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specially from investors At present people who u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valuate the listed companies performance usually by ratio of net asset earnings earnings per share These ratios are based on accounting income Earnings quality is not quite aware by public when those traditional indexes are used Actually it is an one side view to attach little importance to earnings quality when the listed companies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It not only induces many listed companies to control their book earnings but also cannot provide effective information for scientific decision making The writer holds that we should attach greater importance to earnings quality besides previous indexe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listed companies performance in greater extent In the first part the writer reviews achievement of earnings quality inland and abroa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target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of this paper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writer present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s of earnings quality analyzes some factors influencing earnings quality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the problem that put forward HONG FU ZHI YE CO LTD to exist in the income quality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counterplan for resolve Key words earnings earnings quality evaluate system III 目录目录 摘要摘要 I ABSTRACT II 第第 1 章章 绪论绪论 1 1 1 研究背景 1 1 2 研究现状 1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 1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 2 1 3 研究目的 意义及方法 3 1 3 1 研究目的 3 1 3 2 研究意义 3 1 3 3 研究方法 4 第第 2 章章 收益质量及评价体系相关理论收益质量及评价体系相关理论 5 2 1 收益质量的含义 5 2 2 收益质量的影响因素 6 2 2 1 收益确认和计量 6 2 2 2 收益的确定性 7 2 2 3 收益结构和收益水平 7 2 2 4 收益稳定性 8 2 3 收益质量的分析方法 9 2 3 1 收益质量的定性分析方法 9 2 3 2 收益质量量化分析的方法 9 2 4 收益质量评价体系 11 第第 3 章章 威海鸿福置业有限公司收益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威海鸿福置业有限公司收益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3 3 1 鸿福公司概况 13 3 2 鸿福公司收益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3 3 2 1 评价体系会计政策的固有缺陷 13 3 2 2 评价体系轻视对现金流量表指标分析 16 3 2 3 评价体系忽视作弊可能性 18 第第 4 章章 鸿福公司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鸿福公司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 20 4 1 收益质量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20 IV 4 1 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20 4 1 2 财务量化指标的选择方法 22 4 2 收益质量量化分析 22 4 2 1 企业经济收益能力的分析 22 4 2 2 企业会计收益质量的分析 26 结束语结束语 28 致谢致谢 2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0 1 第第 1 章章 绪论绪论 1 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公司财务质量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质量 资本结构质量 收益质量 现金 流量质量及企业成长性等内容 而收益质量居于中心地位 因为公司的发展 最终取决于收益的增加和收益的质量 企业的收益质量最终会转化为资产质 量和资本结构质量 有了好的收益质量 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成长 因此 只有充分研究公司收益质量 才能更好地揭示其财务质量 收益质量是指公 司收益的形成过程以及收益结果的质量 高质量的公司收益具体表现为资产 运转状况良好 公司所依赖的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公司对利润具 有较好的支付能力 收益所带来的净资产的增加能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 良好的资产基础 因此对企业收益质量进行分析 主要揭示其收益能力 收 益质量及其二者的协调性 收益质量是公司收益水平的内在揭示 是在收益 能力评价的基础上 对公司收益水平进一步修复和检验 对企业收益状况进 行多视角 多方位综合分析 从而反映企业收益质量的一种评价结果 1 2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收益质量 的概念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 最初只是在证券行业使用 目的是发现被低估的证券 此概念在 60 年代日益盛行 作为收益质量分析最 著名的倡导者之一桑顿 L 奥格洛弗 1 发表了一份投资报告 收益质量 详 细提出了收益构成的分析方法 以评价报告收益的持久程度 目前 关于收 益质量的文章和网站很多 但关于收益质量的概念和评价方法并没有形成统 一的认识 不同的证券投资机构或证券分析师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收益质量 2 的概念 用各自的方法评价企业的收益质量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在肯定会计收益具有信息含量的同时 提出了全面收益的概念 同时用 经济增加值 自由现金流等指标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对比 以确认会计收益 的质量 2 综合比较财务指标 辨别核心和非核心收益 动态分析收益质量 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以及持续经营和未来产生现金流的能力 3 识别 会计 红旗 会计红旗 可能暗示着公司的会计数据具有潜在的误导性 或者公司 的 收益 信息未能反映出经济价值的变化 如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或己存在 的会计政策在一个比较自由的问题上的运用方式发生变化 应收账款的增长 与过去的经验不相一致 无形资产余额非正常的上升 依赖于公司核心业务 以外的收入来源 管理成本 如广告费用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例相对下降 审计报告异常的长 公布日期比正常的晚等 4 分析公司报告收益的变动性 预测投资风险 较低的变动性 即稳健的收益 常与高收益质量相联系 5 分析模拟收益与 GAAP 收益财务报表收益 的差异 模拟收益是反映核心收 益能力的有用信息 指假设某些一次性的损益不发生时公司的收益 模拟收 益与 GAAP 收益差距要么表明 GAAP 收益中非经常性和非正常性的项目 较多或金额较大 来自持续性经营的收益相应减少 要么说明模拟收益进行 了过多不正当的扣除 总之公司披露的收益质量状况不佳 6 计提资产减值 准备损失和资产冲销金额占收益总额的比例亦是衡量收益质量的重要指标 大规模的冲销账面资产是清洗利润的主要手段 但如果公司以后年度的收益 提高主要来自冲销的后续影响 并未产生现金收益 则表明收益质量并未真 正提高 7 NIPA 计算的利润与标准普尔 500 公司收益的差距 国民收入 账户法 NIPA 以税收收入为基础 反映的是全部企业的利润统计 不存在会 计问题的疑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W D 诺德豪 2 通过用 NIPA 利润的变化 来修正标准普尔 500 利润 以检验斯会计收益质量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地探索 关于收益质 量的涵义有多种理解 陕西财经学院吴华茵 3 认为 收益质量指会计收益与 真实收益的匹配程度 江西财经大学余新培 4 认为 收益质量是指报表被 认为合格产品的情况下 损益表损益数额能由报表使用者直接使用的程度或 3 放心使用的程度 广州商学院艾健明 5 认为 收益质量是指在谨慎的 一 致的财务基础上 一家持续经营企业在某一时期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 力 从国内目前的文献上来看 多为定性研究 如秦志敏 6 上市公司盈利 质量透视策略 会计研究 2003 7 俞华 李秉成 7 有关收益质量的 探讨 财会月刊 2002 3 等 量化分析比较少 进行实证分析的就更少 目前 相关实证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 实证研究多集中一个维度 研 究维度少 要么分析收益的持续性 要么用应计制和现金制下有关收益指标 的差异来进行收益的现金保证程度研究 如储一昀 王安武 8 上市公司盈 利质量分析 会计研究 2000 9 缺乏对收益质量的综合研究 其次 以小样本研究为主 如亏损公司 保牌公司 IPO 公司 缺乏对上市公司整 体收益质量水平的研究 如杨洪跃 9 ST 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等 1 3 研究目的 意义及方法研究目的 意义及方法 1 3 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收益是会计的核心概念 也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信 息 会计信息使用者通常以会计收益为基础通过计算 EPS ROE 等指标对企 业获利能力进行评价 在目前的业绩报告制度下 会计收益仅反映收益的数 量水平 难以反映收益质量 忽视收益质量获利能力的评价是不全面的 不 能为科学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1 3 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我国现行会计报告体系 只计算并报告收益数量 忽视 了收益质量问题 本选题的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完善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4 2 现实意义 收益质量的研究有助于政府监管部门发现政策漏洞 加 强政府对公司的监管 抑制公司会计欺诈和错误表述 关注自身持久盈利能 力 其次有助于报表使用人透过现象看本质 正确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 从 而降低决策风险 提高决策水平 1 3 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文在总结收益质量及评价体系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 比较研究法借鉴西方国家及我国收益质量及评价体系分析先进企业的管理理 念及管理方法 结合我国收益质量及评价体系分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针 对我国收益质量及评价体系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 方案 本文通过运用调查法 个案法 比较研究法 文献资料法等相结合的方 法来说明公司收益质量及评价体系分析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 5 第第 2 章章 收益质量及评价体系相关理论收益质量及评价体系相关理论 2 1 收益质量的含义收益质量的含义 收益指的是会计收益 收益质量则是指会计报表收益与公司真实业绩之 间的相关程度 即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 如果会计收益对企业过去 现在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和可 信任的 则认为收益质量高 反之 如果会计收益反映的经营成果具有误导 性 则认为收益是低质量的 判别企业收益质量高低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收益产生的真实性 一般来说 企业产生收益的经济业务必须是客 观 真实发生的 而不是人为设计或编造的 企业的交易也应当在公开的市 场上进行 交易价格的确定是交易双方在自愿公正的原则上商定的 有客观 的原始凭证作为记账依据 另外 成本和费用的结转或确认也应当以客观真 实的业务为依据 2 收益的可持续性 企业高质量的收益都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带来的 而不是由偶然的 不正常的 暂时性的业务产生的 例如 企业不可能长期 靠资产处置来获取收益 因为资产处置只是企业的暂时性业务 高质量的收 益一般都具有经常性 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3 收益的现金保障程度 会计收益一般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 原则确认的 是在会计核算规则下的名义收益 并不代表事实上的经济收益 也不是现金收益 会计收益如果得到相应现金流入的保障 会计收益与现金 收益的差异小 那么收益的质量就高 例如 有些企业人量赊销 存在着很 高的坏账风险 账而利润很高 而资金周转很紧张 这表明企业的收益质量 较低 4 收益会计处理的规范性 企业应该坚持持续 稳健的会计政策 不 能为了做好账而利润而经常改变会计估计 会计政策 一般认为 谨慎性原 则下的会计收益质量较高 以上几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不真实的收益不可能具有可持续性和现金保 6 障性 真实的收益才可能有规范的会计处理 有现金保障的收益才具有可持 续性 以上四方而是企业收益的质量特征 也是我们判别企业收益质量的基 本标准或原则 2 2 收益质量的影响因素收益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财务报表已经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了解企业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途径 其中收益信息是财务信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 是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十分严重 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会计信 息质量的关注 而收益质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财务报表使用者迫切需 要一套分析体系 来帮助他们分析和评价收益质量 而要得出收益质量评价体 系 首先就要解决收益质量是什么 哪些因素会影响收益质量等问题 一般学 者认为收益质量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在信息层面上 收益质量是指被出具标 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中 收益数据能由报表使用者放心使用和直接使用的 程度 二是在经济层面上 收益质量是指收益水平和收益能力的高低 影响收 益质量的因素如下 2 2 1 收益确认和计量收益确认和计量 收益确认 就是解决企业在何时以及如何确定收益成立的时间问题 收益 计量是指确认收益实现的数量和金额 它解决企业对实现的收益按照何种计量 标准计价入账的问题 影响收益确认和计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1 会计政策的选用和变更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 体会计处理方法 是企业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所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做出的具体选择 具体体现为资产的计价方法 摊销方法 资产减值处理方式 的选择等 企业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得到不同的收益数据 同一企业在同 一期间若采用比较保守的会计政策 如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进行计提折旧 会 得到净利额 E1 而若采用较为激进的会计政策 如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 提折旧 会形成净利额 E2 则 E1 必然小于 E2 企业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政策才 是适当的 其判断标准应是按企业选定的会计政策得到的收益是否满足资本 保全条件 只有满足了资本保全条件的收益才能真正使企业保值增值 没有达 7 到资本保全要求的收益 不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收益 此外 会计政策的变更 也会减弱企业收益数据在变更前后各期之间的可比性 但是 企业变更会计政 策不一定就有问题 关键要看这种变更是否合理 会计政策的合理变更虽然会 减弱企业的收益数据在变更前后期之间的可比性 但会提高今后收益数据的相 关性和可靠性 所以收益质量较高 企业出现会计政策不合理的变更时 往往 暴露出企业存在问题 因此收益质量较低 2 企业的酌量性费用政策 酌量性费用是指企业可自行决定的费用 如广告费 营销费 修理费 维 护费和研究开发费等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这些酌量性费用的发生金额和发生 时间来达到影响当期收益的目的 一般来说 这些费用的发生不会明显改善当 期的经营状况 却会显著减少当期的收益金额 但是 这些费用对于维持和提 高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支出 如修理费 维护费以及必要的广告 费和营销费 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而研究开发费则是保证企业 具备发展潜力的关键条件 因此 当企业的酌量性费用支出水平过低时 说明 企业不注重保持长期盈利能力 收益质量必然不高 但是 若酌量性费用政策 变动频繁 则企业利用该项目操纵盈余的可能性较大 收益质量也较低 只有 当企业关于酌量性费用的政策比较稳定 且酌量性费用支出水平适中时 收益 质量才会较高 2 2 2 收益的确定性收益的确定性 收益的确定性 是指企业确认的收益是否包含了不确定因素 影响收益确 定性的因素主要是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匹配 收益是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确认 的现金流 当收益尚未以货币资金的形式流入企业之前 确认的收益均存在不 确定性 即有不能按期足额收回或实现的可能性 而现金流量是在收付实现制 基础上确认的 以货币资金形式收到的收益 就不存在这种风险 设企业收益 与相应现金流量的差异额为 D D 收益 现金流量 当 D 0 时 说明企业已确认 的部分收益还没有相应的现金流流入企业 收益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且 D 越大 这种不确定性就越大 当 D 0 时 说明企业已确认的全部收益都有相应的 现金流流入企业 收益的不确定性就小 但是 并非 D 越小就越好 因为当 D 为 负时 收益的不确定性不会进一步减小 而为使现金流量与收益尽量同步 企业 在销售时必须尽快收回货款 其信用政策必然设置得较严 很可能让不少客户 8 难以接受 从而影响到企业销售业务的拓展 限制企业收益的增长 只有当 D 接近 0 即收益有适当的现金流量匹配时 才能既使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小 又使 收益增长不会受到较大影响 所以收益质量较高 2 2 3 收益结构和收益水平收益结构和收益水平 收益结构 是指企业收益中各组成部分的比率关系 从不同途径获得的收 益 其质量是不同的 假设两个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披露了相同的净收益金额 若这两个企业收益的各组成部分的相对比率不同 那么即使在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情况下 它们的质量也不同 企业的总收益可以分为两部分 主营业务收益 和非主营业务收益 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总收益中 由其主营业务产生的收益 所具有的品质最高 因为主营业务是企业经营的重点 投入的人 财 物最多 相对于企业的其他业务来说 涉及的不可控因素最少 可重复性最强 稳定性最 好 所以许多学者都认为主营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的比率越大 相对来说 其收 益质量就越高 然而 主营业务收益比率也不是越大越好 由于总收益 主营 业务收益 非主营业务收益 因此当主营业务收益比率 1 时 就有总收益 主营 业务收益 非主营业务收益0 利润总额 0 核心收益比例趋近于 1 时 说明公司盈利主要 靠自身的经营 收益的稳定性大 但手段较为单一 当营业利润 0 核心收 益比例为负数或远大于 1 时 说明公司对外投资可能出现大的失误或营业外 损失巨大 或二者皆有 这时不仅要分析损失对当期收益产生的结果 还要 深入分析预测其对公司以后年度的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 当营业利润0 即核心收益比例为负数公司的利润主要靠对外投资获得或来源于 营业外收入 这种收益对于公司来说难以控制 偶然性大 目前实现的利润 在未来一般不具有可重复性 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价值较小 当营业利润 0 利润总额1 说明公司的收益质量很好 如现金营运指数 1 说明公司的收益质量不够好 小 于 1 的部分 就是每一元收益中没有收回现金的部分 说明还停留在实物或债 权状态 即应收款增加 应付款减少 存货增加等 而实物或债权资产的风险 大于现金 应收账款能否足额变现是有疑问的 存货也有贬值的风险 所以未收 现的收益质量低于已收现的收益 另外 现金营运指数 1 说明营运资金增加 了 反映企业为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 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加 了 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 本文在在设计鸿福公司的收益质量评价指标时 充分考虑了指标选择的 充分性 可操作性和收益性 充分性指选择的指标必须能够覆盖所有的主要 方面 但是并非是说评价指标越多越好 事实上 一些与评价目标相关程度 很低的指标进入评价指标体系之后会削弱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的重要性 从 而影响评价的效果 况且每增加一个评价指标 必然会增加评价的成本 因此 如何使设置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 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原 则之一 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作者在设计鸿福公司的收益质量指标时选择了 以上的指标 这些指标在评价收益质量时要综合考虑 如果指标之间出现严 重矛盾情况 说明公司的收益质量存在问题 现将以上指标总结如下表 4 1 27 表 4 1 鸿福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 指标名称评价结果好评价结果不好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低 资产负债率适度过小或过大 核心收益比例高低 销售利润率高低 资产收益率高低 净收益营运指数高低 现金营运指数 1 1 4 3 2 鸿福公司非量化指标的选择与分析鸿福公司非量化指标的选择与分析 众所周知 有的影响收益及其质量的因素是无法用财务指标度量的 所 以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应该全面考核其他因素 1 评价公司收益及其质量时 公司外部经营环境因素影响分析是必要 的 包括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素通常是管理者无法控制的 宏观 的政治 经济 社会文化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收益状况产生影响 这一点已经在前面详细论述过 这里不再赘述 2 注重对企业的实际状况的考察 包括 1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企 业的发展变化过程与产业周期大致相同 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的收益质量的特 征也是不同的 2 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简单地说是指用来协 调企业内不同利害关系者之间的利益和行为的机制 企业治理与会计信息披 露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严重的问题 其真实性 相关性和有用性差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管理者的 信息优势和管理者与投资者的利益冲突等相关 比如历史原因形成的我国企 业产权结构不尽合理 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 非流通股占很大比例 企业 治理结构存在先天缺陷 导致关联交易泛滥 母公司挪用于公司资金现象时 有发生 一股独大 内部人控制问题 信息披露失真及不足的问题十分严重 存在这样问题的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必然会出现虚假与不实 使投资者对 企业的会计收益的质量充满疑惑 只有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结构 才能从制度 28 上监督管理者将其信息优势传递给外部投资者 为信息的充分披露提供制度 保障 提高收益信息的质量 尽管企业治理结构不属于会计信息的范畴 但 发达国家无不将其列为企业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因就在于健全有效 的企业治理结构为收益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客观性和及时性提供了制度保障 3 公司激励制度评价 公司激励制度是指公司对经营者及员工的激励制 度 主要表现在经理人员持股和员工内部持股两个方面 良好的激励制度使 经营者和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相连 有利于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 有利于促进经营管理者与股东努力方向的一致性 减少公司内部人 与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提高收益水平和收益信息的质量 4 经营 者的素质和能力也是我们在进行收益质量评价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 如企业领导班子的职业道德 敬业精神 社会责任感及人生价值观等如何 迄今为止企业管理人员及所经营的企业是否一贯坚持诚信原则 是否有过不 良记录等等 又如企业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 科学决策 水平等方面的表现如何 3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企业未表现在账面上的无形资产状况的考察 企业的技术资源状况和市场占有状况无疑也对企业的收益能力和收益质量有 重要影响 技术资源状况是指技术人才资源情况 专利拥有情况 技术改造 比重 开发创新能力及速度等四个方面 优良的技术资源是企业获取长期收 益 保障收益稳定性的源泉 增加技术资源虽然可能减少当期收益 但增强 了未来的收益能力 另外 市场占有率 应变能力及营销体系的建立也是至 关重要的 市场占有率及应变能力是指市场同类产品的占有率及发的潜力 对市场变化趋势的反映 市场占有率大 且对市场的变化灵敏 企业的当期 和未来收益就好 反之较差 完善的营销体系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将保证收益 的实现 因而增加这些方面的投入也将提高收益质量 同样 顾客的需求度 及满意程度也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顾客购买了劣质的产品或者遭遇了恶 劣的服务 那么下一次他就会将业务转向其他公司 长久下去 在未来的某 个时候公司的收益就开始受到不利影响 因此及时地判断顾客对公司的产品 或服务的满意度关系到公司未来的收益 测试顾客满意度的方法有 经常衡 量索赔处理的速度和细致程度 观察接听电话的态度 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 和了解顾客投诉的频率和内容等 如果顾客表示不满意 则公司的未来收益 以及收益质量令人担忧 鸿福公司应该根据公司不同年份的具体情况考虑必要的其他非量化指标 不拘泥于以上列举的非量化指标 29 30 结束语结束语 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匹配程度及收益信息的预测价值 收 益质量分析是指以企业公开发布的信息为依据 运用基本分析的方法 针对 报告收益质量的分析研究过程 它对于一切报表使用人都是有意义的 收益质量分析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活动 风险偏好不同的分析者对同一 公司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公司治理层和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应将收 益质量和自身风险偏好以及企业的整体环境结合起来 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 与此同时 不同投资主体和不同的利害关系人对收益质量的不同定义 决定 了治理层和债权人对收益质量评价的不同观点 治理层可能更看重预测未来 现金流的能力 债权人可能更加看重可靠性和变现水平 鸿福公司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公司且简便易行的收益质量评价体系 对于 公司治理层做出正确的公司战略决策 和对管理层进行合理的业绩评价有着 重要的意义 在论文中作者根据对收益质量内涵的理解和对鸿福公司收益质量评价体 系的研究 同时借鉴别人的研究经验 为鸿福公司建立了一套收益质量评价 体系 由于作者的学识有限 加之时间较短 论文论证不够充分 但对鸿福 公司完善自己的收益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 致谢致谢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于翠芳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完成的 为了提高我的 论文水平 于老师对我的稿件一丝不苟地审阅 从立意到结构 从内容到格 式对我进行了一一指导 使我的论文经过反复修改而成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北京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无答案)
- 汉字家园5-2课件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实验中学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 生物科技行业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知到智慧树见面课答案-1
-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楷书兀
- 2025建筑项目搬迁合同模板示例
- 永州公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水质采样员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入股买船合同协议书
- 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反洗钱法知识测试题题库(题目+答案+解析)
- NB/T 11629-2024煤炭行业物资分类与编码规范
- 2025-2030中国增强型飞行视觉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电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课件
- 无呕吐病房的CINV管理
- 2025年福建南平市武夷山水茶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JCC工作循环检查流程与标准
- 门窗工程采购相关知识
- 2025风电机组无人机巡检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