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080 万吨万吨 年蜡油加氢精制年蜡油加氢精制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目录 1 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工艺技术规程工艺技术规程 1 第一节 设计依据 1 第二节 装置概况 特点及工艺原理 1 第三节 工艺流程说明 9 第四节工艺指标 11 第五节 原材料指标 12 第六节 公用工程 水 电 汽 风等 指标 15 第七节 主要操作条件及质量指标 16 第八节 原材料消耗 公用工程消耗 能耗计算指标与节能措施 17 第九节 生产控制化验分析 18 第十节 装置内外关系 21 第二章第二章 岗位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 23 第一节 反应部分操作规程 23 第二节 分馏部分操作规程 50 第四节 产品质量控制规程 71 第三章第三章 开停工规程开停工规程 74 第一节 装置开工规程 74 第二节 装置停工规程 148 第四章第四章 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 180 第五章第五章 事故处理规程事故处理规程 181 第一节 事故处理总则 181 第二节 事故处理状态 182 第三节 紧急停工方法 182 第四节 事故处理预案 193 第五节 停电事故处理 230 第六节 晃电事故处理 233 第七节 仪表风中断 236 第八节 循环冷却水中断 238 第九节 装置火灾事故处理方案 241 第十节 装置 0 8mpa氮气中断事故处理方案 252 第十一节 dcs 前台死机事故处理预案 252 第十二节 dcs 后台死机事故处理预案 255 第六章第六章 仪表控制系统仪表控制系统 260 第一节 控制系统概述 260 第二节 仪表系统概述 263 第三节 控制回路说明 268 第七章第七章 操作规定操作规定 278 第一节 长期操作规定 278 第二节 临时操作规定 281 第八章第八章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282 第一节 安全知识 282 第二节 安全规定 301 第四节 本装置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性质 爆炸范围 闪点 自燃点 328 第五节 本装置主要有害物质的性质 329 目录 2 第六节 装置污染物主要排放部位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329 第七节 环境保护知识 330 第九章第九章 附附录录 330 第一章 工艺技术规程 第一节 设计依据 1 山东海化集团 80 万吨 年重油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技术资料 3 山东海化集团石化分公司 80 万吨 年重油催化项目设计协调会会议纪要 4 山东海化集团石化分公司 80 万吨 年重油催化项目设计合同 第二节 装置概况 特点及工艺原理 中国海洋石油海化石化分公司 80 万吨 年蜡油加氢装置是以常减压装置的减二线蜡油和减三 线蜡油以及原料车间蜡油为原料 精制过程是在临氢及一定的温度 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 脱除原料中的含硫 含氮 含氧化合物中的硫 氮 氧杂原子从而改善油品的质量脱除原料中的含硫 含氮 含氧化合物中的硫 氮 氧杂原子从而改善油品的质量 对于二次 加工产品来说 可使油品中的烯烃 二烯烃 和以及芳烃加氢 与其他油品精制相比较 加氢 精制具有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的特点 蜡油是原料经二次加工以后得到的产品 它含有较多的硫 氮 氧化合物和烯烃 这些杂质在油品贮存过程中 极不稳定 胶质很快增加 颜色急剧加深 严重影响油品的贮存安定性和燃烧性能 因此 二次加工油品 必须经过加氢精制 除去含硫 氮 氧化合物和不稳定物质 烯烃 获取安定性和质量都好的优质产品 1 装置概况 1 装置规模 该装置加工减二线蜡油 减三线蜡油和焦化蜡油的混合原料 80 万吨 年 年 开工时间为 8400 小时 2 装置组成 该装置主要由反应部分 分馏部分 循环氢脱硫部分和公用工程以及辅助系 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反应部分可以分为原料预处理系统 原料升压系统 原料及氢气换热和加 热系统 反应器系统 反应产物分离系统 循环氢脱硫系统 循环氢压缩机系统和补充氢压缩 机系统 注水系统 分馏部分也可以分为脱丁烷塔系统 主分馏塔系统 柴油汽提塔和中段回 流系统 以及产品冷却系统等组成 4 主要产品及副产品 按照初期工况 气体 3734kg h 石脑油产品 1500kg h 柴油产品11300kg h 加氢蜡油产品79477kg h 5 设备概况 设备台数 注 不包括热工专业设备 序 号 名称台数备注 1塔4 序 号 名称台数备注 2冷换设备22 3空冷器10 4加热炉2 5主要容器21 6机泵29 7透平1 8反应器1 9压缩机3 10原料过滤器1 套 12其它小型设备5含风机 吊车 小计108 6 消耗指标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循环冷水t h607连续 最大755t h 2脱氧水t h20连续 4电 6000v kw3166轴功率 5电 6000v kw3166轴功率 6凝结水t h 2 5外送 71 0mpa蒸汽t h7 0连续 8仪表风m3n min3连续 90 6mpa氮气m3n h10连续 10燃料t h0 9连续 7 总能耗 1194 mj t 原料 即 8 占地面积 总占地 1 28 公顷 2 装置特点 1 反应部分采用炉前混氢流程 操作方便流程简单 传热效率高 2 高压换热流程采用汽液两相流混合换热流程 具有传热系数高 换热不易结焦 节省换热面 积等优点 3 该装置反应产物分离流程采用热高分流程 减少换热面积 有利于装置能耗的降低 4 设置循环氢脱硫单元 可降低设备腐蚀 提高循环氢的氢纯度 减少废氢的排放 5 采用原料自动反冲洗过滤器 防止原料中固体杂质携带入反应器床层 过早造成压降 6 分馏部分采用双塔汽提流程 设置分馏进料加热炉与加氢炉 二合一 共用一个对流段 7 采用循环氢凝聚分液器 在保证循环氢分液的同时 降低设备投资 8 催化剂湿法硫化 3 工艺原理 加氢精制过程是在临氢及一定的温度 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 脱除原料中的含硫 含氮 含氧化合物中的硫 氮 氧杂原子从而改善油品的质量 对于二次加工产品来说 可使油品中 的烯烃 二烯烃 和以及芳烃加氢 与其他油品精制相比较 加氢精制具有产品收率高质量好 的特点 蜡油是原料经二次加工以后得到的产品 它含有较多的硫 氮 氧化合物和烯烃 这 些杂质在油品贮存过程中 极不稳定 胶质很快增加 颜色急剧加深 严重影响油品的贮存安 定性和燃烧性能 因此 二次加工油品 必须经过加氢精制 除去含硫 氮 氧化合物和不稳 定物质 烯烃 获取安定性和质量都好的优质产品 3 1 加氢精制中的化学反应 石油馏分是由多种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因此 在加氢精制过程中 会有多种 反应发生 但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发生 3 1 1 加氢脱硫反应 原料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是 硫醇 硫醚 二硫化物和噻吩等 在加氢的条件下 它们 转化为相应的烃类和硫化氢 从而把硫除去 1 硫醇 硫醇加氢反应时 发生 c s 键断裂 rsh h2 rh h2s 2 硫醚 硫醚加氢反应时 首先生成硫醇 再进一步脱硫 rsr h2 r sh rh r sh h2 r h h2s 3 二硫化物 二硫化物加氢反应时 首先发生 s s 键断裂 生成硫醇 再进一步发生 c s 键断裂 脱 去硫化氢 在氢气不足的条件下 硫醇也可以转化成硫醚 rssr h2 2rsh 2rsh h2 2rh h2s 4 噻吩 噻吩加氢反应时 首先是杂环加氢饱和 然后是 c s 键开环断裂生成硫醇 最后生成丁烷 3 1 2 加氢脱氮反应 含氮化合物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较大危害 并且在燃烧时会排放出 nox污染环境 石油馏 分中的含氮化合物主要是杂环化合物 非杂环化合物较少 杂环氮化物又可分为非碱性杂环化 合物 如吡咯 和碱性杂环化合物 如吡啶 1 非杂环化合物 非杂环氮化合物加氢反应时脱氮比较容易 如脂族胺类 rnh2 r nh2 h2 rh nh3 2 非碱性杂环氮化物 如吡咯 吡咯加氢脱氮包括五元环加氢 四氢吡咯中的 c n 键断裂以及正丁胺的脱氮等步骤 3 碱性杂环氮化物如 吡啶 吡啶加氢脱氮也经历六元环加氢饱和 开环和脱氮等步骤 3 1 3 含氧化合物的加氢反应 石油馏分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是环烷酸和酚类 这些氧化物加氢反应时转化成水和烃 1 环烷酸 环烷酸在加氢条件下进行脱羧基或羧基转化为甲基的反应 2 苯酚 苯酚中的 c o 键较稳定 要在较苛刻的条件下才能反应 3 1 4 烯烃饱和反应 烯烃的加氢速度很快 二烯烃加氢速度比单烯烃快 原料油中的烯烃在加氢精制条件下得 到饱和 生成烷烃 烯烃都很容易加氢饱和 但烯烃加氢饱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在不饱和烃含 量高的油品加氢时 要注意反应器床层温度的控制 1 单烯烃 cnh2n h2 cnh2n 2 2 双烯烃 cnh2n 2 2h2 cnh2n 2 3 1 5 芳烃和稠环芳烃的加氢反应 芳烃加氢主要是稠环芳烃部分加氢饱和 稠环芳烃的第一个芳香环的加氢反应速度比苯高 但 第二第三个芳香环继续加氢时的反应速度依次急剧降低 芳香烃上带有烷基侧链会使芳香环的 加氢更困难 在一般加氢条件下 单环芳烃加氢十分困难 3 1 6 轻度的加氢反应 当加氢精制条件适当时 加氢反应较轻微 而深度加氢精制时 则加氢反应很显著 c10h22 h2 c5h12 c5h12 r h2 rh 在加氢精制时 加氢反应是不希望的 要限制这类反应 除选用适宜的加氢催化剂外 根 据实际尽可能降低反应温度 3 1 7 脱金属反应 油品中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 如砷 铜 汞 铅等 在高温并有催化剂的作用下 与 h2s 反应 成金属硫化物沉积在催化剂的表面 在实际反应中 以上几种反应都以不同的速度进行 从而使产品有不同的精制效果 它们 的相对速度次序大至为 烯烃饱和 脱硫 脱氧 多环芳烃加氢 脱氮 单环芳烃加氢饱和 加氢 在加氢的反应过程中 除了上述几种反应外 还有脱卤素 聚合反应等 3 2 影响加氢反应的因素 汽柴油加氢精制的作用主要是脱硫 脱氮 脱氧和烯烃饱和 在馏分油加氢精制过程中 加氢脱氮的难度远远超过加氢脱硫和烯烃饱和 而且馏分越重脱氮的难度越大 加氢精制反应 速度的快慢一般有以下规律 脱金属 二烯烃饱和 脱硫 脱氧 单烯烃饱和脱金属 二烯烃饱和 脱硫 脱氧 单烯烃饱和 多环芳烃加氢 脱氮 单环芳烃饱和多环芳烃加氢 脱氮 单环芳烃饱和 加氢加氢 柴油加氢精制过程中 所进行的反应与操作条件有很大关系 加氢精制反应对产品质量的 调节以反应温度反应温度为主要调节手段 空速 压力 氢纯度 氢油比等指标一般调节幅度不大 反 应系统的操作要掌握好原料性质 控制好加热炉的平衡操作 降低装置能耗 控制好反应温度 与反应压力 使装置平稳 安全长周期运行 3 2 1 原料油性质 原料油含硫含氮氮量越高 反应热越大 温度容易升高 蜡油的不饱和烃含量较高 反应放 热更大 耗氢也高 如果原料油性质变化过大 就会出现床层温度波动的情况 本装置要求正 常生产时催化剂床层最高温度不能超过 420 当原料油带水进入反应系统时 会使反应器入口温度下降 造成反应系统压力波动 催化 剂强度降低 这时应迅速通知上游装置或罐区加强切水 如果这种情况严重 则要及时汇报调 度 暂时停止反应进料 装置反应系统维持气体循环 分馏系统改油循环 3 2 2 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是柴油加氢过程最重要的调节参数 提高反应温度 加快脱硫和脱金属等反应速 度 提高了加氢过程的杂质脱除率 另一方面 提高反应温度 虽然能提高加氢反应活性 但 也加快生焦积炭反应速度 过快的提温速度 将缩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因此 在保证产品质 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降低反应温度 严格控制装置的提温速率 由于加氢反应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催化剂床层温度会逐步升高 当催化剂床层温度太高时 在两个床层之间引入冷氢 可降低床 层温度 3 2 3 反应压力 反应压力的影响是通过氢分压来体现的 反应系统中的氢分压决定于操作压力 氢油比 循环氢及新氢纯度及新氢量 3 2 3 1 反应氢分压 反应氢分压是根据催化剂的性能 原料油的性质以及对产品质量要求和设备情况决定的 在其它条件一定时 提高反应氢分压 可促使加氢反应的进行 烯烃和芳烃的加氢速度加快 脱硫 脱氮率提高 故所得产品的溴价低 含硫 含氮化合物少 油品安定性好 同时还可在 一定范围内防止或减少催化剂结焦 有利于保持催化剂活性 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3 2 3 2 系统压力 系统压力波动会影响反应进料量 氢油比和反应深度 会影响反应温度 以致影响加氢过 程 系统压力主要受到重整装置供氢的影响及本装置新氢压缩机的运行工况的影响 反应压力 不作为调节手段 3 2 4 反应空速 空速是指单位时间内 单位体积空速是指单位时间内 单位体积 或重量或重量 催化剂所通过原料油的体积催化剂所通过原料油的体积 或重量或重量 在不影响原 料油转化深度的前提下 应尽量提高空速 达到优质多产的目的 本装置设计空速为 1 8h 1 体 积空速 一般说来 在反应温度 压力一定的条件下 空速增加 原料油加氢深度及加氢深度下降 产品中含硫量 含氮量及产品溴价增加 产品质量变差 空速降低 加氢反应深度加深 空速 过低可能造成偏流 当改变操作条件时 若反应进料量加大 会因反应放热量增加而使床层温 度上升 反应进料量减少 会使床层温度下降 在调节反应进料量时 应以先提量后提温 先降温后降量为原则 正常生产时 提降量的 速度应控制在不大于 20t h 反应进料量出现波动 多数是由于反应进料流控仪表故障 此时可改手动控制或视情况改 现场副线控制 并联系仪表工处理仪表 3 2 5 氢油比 氢油比指的是工作氢气的体积 在标准状态下 和工作油料的体积 一般按进料温度的条件下 的体积或冷油体积 之比 当循环氢纯度不变时 氢油比大小主要由循环氢量大小决定 增大循 环氢量 即是提高氢油比 当循环氢量出现变化或波动时 一般是由于循环机负荷变化 循环 氢组成变化或仪表故障引起 当循环氢纯度提高而致使密度变轻时 仪表显示循环氢流量变低 此时可通过换算才能知道实际循环氢流量 仪表本身及其附件或引线堵时 也会使仪表显示循 环氢流量不准确 此时要联系仪表工全面检查处理 提高循环氢纯度及使用高纯度的新氢 降 低反应进料量 也可以提高氢油比 本装置设计氢油比为 450 1 采用较大的氢油比有如下好 处 好处好处 1 大量的循环气体可以及时在把反应热从系统带出 使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温度容易控制 平稳 2 可以保持系统有足够的氢分压 使加氢反应易于进行 3 过剩氢气可以起着保护催化剂表面的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防止油料在催化剂表 面缩合结焦 缺点缺点 能耗增加 系统压降增大 工作氢量进一步提高 使油品和催化剂的接触时间缩短 从而导致反应深度下降 3 2 6 氢气纯度 反应系统压力不变时 氢纯度越高 氢分压也越高 越有利于加氢反应的进行 所以应尽 量使用高纯度新氢及尽量提高循环氢的氢纯度 达到延长催化剂寿命的效果 新氢中含有的 co 和 h2 会发生甲烷化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所以 新氢中 co 含量增加 会使床层温度升高 co 十 3h2 ch4十 h20 十 214 76 千焦 摩尔分子 反应的结果不仅消耗了氢气 并且放出大量热使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有更大温升 破坏反应 平衡 同时 生成的水蒸汽为极性化合物 优先吸附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妨碍催化剂的发生 催化作用 由于其反应产物 ch4和 co2在系统中的积累 可使循环氢的纯度降低 ch4在加氢反应中不 大起作用 但 co2与加氢反应中生成的 nh3容易生成 nh4 2co3 在低于 170 的管道 容器中 容易形成结晶析出 堵塞了管道而增大压差 甚至迫使装置停工 o2的存在是一个危险因素 o2和 h2反应并放热 o2十 2h2 2h2o 十 241 86 千焦 克分子 摩尔 新氢中混入大量 o2时 会使反应温度突然升高 压力骤增 严重时会发生爆炸事故 在置 换时 要求系统 o2含量 0 5 对于固定床反应器来说 最严重的事故是超温 这种事故的发 展可能会造成催化剂烧结 反应器内构件损坏等严重后果 3 2 7 结焦的影响 高温时 原料油不能单独进入反应器 虽然几分钟内没有氢气不会损坏催化剂 但是延长 无氢操作时间 将会使原料油在催化剂表面严重结焦 即在氢气环境中 如果因操作波动而使 反应温度过高 也会使原料油裂解而结焦 含烯烃 稠环芳烃等组分较多的原料油容易结焦 催化剂是否结焦可以从反应器的压差值压差值是否增加来判断 3 2 8 催化剂的活性 在新催化剂或刚再生好的催化剂使用初期 活性高 床层温度容易上升 所以提量和提温 的速度要求慢些 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延长 或积碳过多地积在催化剂上 催化剂活性降低 要通过逐步提高反应温度的办法来维持产品质量 此时提温的幅度可以稍大些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 标 名 称单位数量备注 一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 减直馏蜡油t h47 619 焦化蜡油t h47 619 制氢氢气t h0 773 二主要产品和副产品 气体 损失t h3 734收率3 91 石脑油产品t h1 5收率1 58 柴油产品t h11 3收率11 87 序号 指 标 名 称单位数量备注 精制蜡油产品t h79 47收率83 45 第三节 工艺流程说明 1 反应部分 自罐区来的混合蜡油 由调节阀 lv3101 控制进入装置 进入 v 3101 v 3101 顶设有火炬 气封 压力由 pic10101 控制 p3101 ab 自 v 3101 罐底抽出原料经过 原料油 中段回流换热 器 e 3203 原料油 蜡油换热器 e 3207 进入原料过滤器 滤除直径大于 25 的杂质进入滤后原 料缓冲罐 v 3102 自 v 3102 底部出来的原料经过一台多级的反应进料泵 p3102a b 升压后 进入 e 3101 换热 后 与来自循环氢压缩机 k3102 的循环氢气混合 进入原料油反应产物换热器 e3102 反应的进 料量由进料调节阀 fv3105 来控制 e3102 设有旁路 通过调节进料旁路调节阀 tv3101 控制 走换热器的反应生成油进入热高分 v 3104 的温度 原料蜡油预热后 进入加氢反应器反应器 r3101 入口温度控制在 350 360 是通过位 于加热炉出口温度 ti3102 ti3103 与加热炉瓦斯压力控制 pica3103 pica3104 串级实现调节的 r3101 内 原料油与氢气混合 高氢分压条件下在催化剂表面产生一系列脱硫 脱氮 脱 氧 脱金属 烯烃芳烃饱和等反应 这些反应总体为强放热反应 因此反应的混合物自上而下 流经催化剂床层时温度要逐渐升高 为了限制温升和控制反应速率 在催化剂床层上部送入从 循环氢压缩机过来的急冷氢气来调节温度 反应器设有三个催化剂床层 反应器分别通过二个冷氢流控自调阀 fic3109 fic3110 来调节各个床层入口的温度 正常 生产阀门最大开度保持在 50 左右 以确保当床层温度漂移时有足够的急冷氢流量储备 反应生成油和大量剩余的氢气反应器出口流出 经过反应流出物 原料油换热器 e310 进入 到热高压分离器 v 3104 热高压分离器的操作温度控制在 260 热的物流被分离成汽液两相 其中较重的液态烃类经液位控制 lv3105ab 被送至热低压分离器 v 3108 进行进一步的汽液两 相分离 液相再经过一个液位控制 lica3108 与流量控制 fic3112 串级调节后直接进到分馏部 分的脱丁烷塔 t3201 而从热低压分离器 v 3108 顶部出来的气相经过 e3103 冷却至 50 进入冷 高分罐进行油 水 气三相分离 在 e3103 的入口注入来自注水泵 p3103 的除氧水 用于溶解 热酸性气中因冷却而析出的 nh4hs 和 nh3cl 防止 e3103 被铵盐结晶阻塞 进入热高分 v 3104 较轻的烃类从顶部流出 先经过循环氢 热高分气换热器 e106 再进入 高压空冷 a3101 冷却 为了防止热高分气中的 nh4hs 和 nh4cl 在 a3101 中被冷却后析出结晶 而阻塞空冷管束 在进入 a3101 之前要注入除氧水 与注水混合的油汽物流经 2 台 a3101 风机 冷却至 50 后进入冷高压分离器 v 3105 被分离成气 油 水三相 气相从冷高分 v 3105 的 顶部被引出 进入循环氢脱硫系统进行循环氢脱硫 自富液再生装置来的贫胺液进入贫胺液缓冲罐 v3111 贫胺液经贫胺液升压泵 p3104 升压 后进入循环氢脱硫塔 t3101 与自 t3101 下部进入的循环氢逆向接触 反应吸收循环氢中部分 h2s 脱硫后的循环氢自塔顶进入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 v3106 自 v3106 顶出来的循环氢 经循环氢压缩机 k3102 升压后 与自 k3101 压缩后的新氢混合 返回到反应系统 循环氢脱硫 塔 t3101 底出来的富胺液进入富胺液闪蒸罐 v3112 进行闪蒸 闪蒸后的富胺液自压至催化的富 液再生装置进行再生 压缩机 k3102 的入口分液罐 v 3106 液相经界位控制进入富胺液闪蒸罐 从 v 3107 分离出来的油由液位控制 lica3115 与流量控制 fic3116 串级调节 再与低分生 成油 柴油换热器 e3209 换热 换热后的冷低分油进入 t3201 第 13 层塔板 冷低分界位由经过 界位控制 lic3116 来调节 热低分的压力和冷低分一起 用设在冷低分 v 3107 顶的压力调节阀 pic3116 来控制在 1 9 2 0mpa 通过调节含硫酸性气去脱硫装置 另有一路超压保护来控制去火炬系统 冷高压分离器 v 3105 顶部设有 0 7mpa 和 1 4mpa 两个紧急泄压系统 0 7mpa 泄压阀 hv3101 和 1 4mpa 泄压阀 hv3102 在联锁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迅速降低整个反应系 统的压力起到保护作用 由于反应系统压力对氢分压有直接的影响 并因此影响加氢的程度 反应速度 化学 h2的 耗量和焦碳在所有催化剂段上的沉积 较高的氢分压将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并对催化剂 失活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所以在装置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高的系统压力操作 而冷高 压分离器的压力应控制在 9 6mpa 循环氢压缩机 k3102 为离心式压缩机 把在系统中大量的循环氢气压缩后送出 在循环氢 压缩机 k3102 出口首先有一路氢气在防喘振调节阀 fv3122 作用下直接返回到高压空冷器 a3101 的入口 用来防止循环氢压缩机发生喘振 其余的氢气先与来自新氢压缩机 k3101 送来 的新氢混合 再分别去反应系统作为与原料混合的循环混氢和控制各床层温度的急冷氢 本装置的补充新氢来自二台往复式新氢压缩机 k3101a b 压缩机出口的氢气直接补充到反 应系统的循环氢压缩机 k3102 出口 新氢机入口压力由压缩机的三级返一级调节阀 pv3120 调 节 保证压缩机入口压力不低于设定值 2 分馏部分 脱丁烷塔共有 15 层塔盘 从热低分 v 3108 和冷低分 v 3107 经 e3209 换热后的两路反应生 成油分别进入到 t3201 的 11 和 13 层塔盘 在塔的底部 1 层塔盘下面 汽提蒸汽由 fv3202 控 制流量吹入塔内 通过汽提蒸汽可以降低塔内油汽分压把硫化氢和 c3 以下的组分从塔顶带出 经过水冷器 e3201 冷却后进入回流罐 v 3201 v 3201 中的液态烃由 p3202 抽出 打回 t3201 顶部作为回流 由温度控制器 tic3201 与流量控制 fic3201 串级控制 t3201 的顶温在 115 从 v 3201 分离出来的水由界控 lica3203 控制排去汽提装置 脱除了硫化氢等轻组分的塔底油由 p3201 送出 经换热器 e3205a b c 与 t3202 塔底产品 蜡油进行换热 在分馏进料加热炉 f3201 前分成二路 由 t3201 的液位控制 lica3201 与二路 流量控制 fic3203 3204 串级调节保证每路进料的平衡 f3201 出口温度被加热至 375 度送入分 馏塔 t3202 分馏塔 t3202 共有 36 层塔盘 四个抽出 t3202 顶部抽出的气相经空冷 a3201 冷却后进入 分馏塔顶回流罐 v 3202 分离出来的水由 p3204 抽出在界控 lica3207 控制下被送往汽提装置 从 v 3202 出来的轻油由泵 p3205 抽出后分成两路 一路在 v 3202 液位调节阀 lica3207 控制 下送至成品罐区 另一路返回到 t3202 的 36 层塔盘作为分馏塔的顶回流量调节顶温 由 tic3203 与 fic3207 串级控制 中段回流从分馏塔的 22 层塔盘上抽出 进入中段回流泵 再由中段回流泵 p3203 送出经 e3203ab 与原料换热后通过流量控制 fic3208 调节后被送回 t3202 的 23 层塔盘用来取出塔内 多余的热量 柴油从分馏塔的 21 层塔盘上抽出 经 t3203 的液位控制 lica3205 调节进入到柴油侧线汽 提塔 t3203 柴油在塔内经重沸器 e3204 加热的油汽汽提后 由产品泵 p3207 抽出经 e3209 冷 低分油取热后进 a3202 冷却至 50 度送出装置 在 t3203 的顶部有气相平衡线与 t3202 相连 使较轻的气相烃返回到分馏塔 产品蜡油从分馏塔底部经泵 p3206 抽出 首先进入柴油汽提塔底重沸器 e3204 作为重沸 柴油热源 再进入 e3205 e3207 e3206 预热分馏塔的部分进料和原料蜡油后经 a3203 e3210 冷却至 70 度送出装置 第四节工艺指标 加氢装置主要工艺条件 运转阶段初期末期 反应器入口氢分压 mpa8 0 进料量 t h95 238 体积空速 h 1 保护剂床层 精制剂床层 10 0 1 0 催化剂装填量 m3112 3 第一床层 保护剂 精制剂 5 1 5 1 15 3 第二床层 精制剂35 7 第三床层 精制剂51 1 总计112 3 反应温度 一床层入口 出口温升355 380380 404 温升2524 二床层入口 出口温升365 382390 405 温升1715 三床层入口 出口温升375 385398 407 温升109 总温升5248 床层平均温度 376399 反应器入口氢油比 nm3 m3450450 各床层间冷氢量 nm3 h 一 二床层间96358967 二 三床层间65515605 反应部分 反应器入口氢分压 mpa8 0 氢油比 450 进料量 t h95 238 热高压分离器温度 260 冷高压分离器温度 50 热低压分离器温度 260 冷低压分离器温度 50 循环氢脱硫塔温度 45 分馏部分 脱丁烷塔进料温度 264 脱丁烷塔塔顶温度 115 脱丁烷塔塔顶压力 mpa0 7 分馏塔进料温度 375 分馏塔塔顶温度 115 主要操作参数 分馏塔塔顶 mpa0 12 第五节 原材料指标 1 原料油 该装置处理的原料油为常减压装置蜡油和焦化蜡油 原料蜡油的比例和主要性质见下表 原料油的组成及性质 加氢装置原料性质 减压蜡油焦化蜡油混合原料 加工量 万吨 年 404080 比重 15 6 15 6 g cm3 0 94650 92260 9336 总硫 wt 2 052 332 2 总氮 wt ppm 450075006000 碱氮 wt ppm 4501500950 残炭 wt 0 550 350 5 镍 wt ppm 1 420 040 29 钒 wt ppm 2 30 120 81 闪点 开口 223185185 折射指数 苯胺点 凝固点 402836 运动粘度 mm2 s 50 1223465 运动粘度 mm2 s 100 2159 5 馏分 0 303280290 5 361338349 10 370361365 30 422409416 50 473422453 70 503445479 90 550474512 95 575495535 100 2 产品性质 加氢装置气体产品的性质 循环氢脱丁烷塔顶气酸性气 组分 初期末期初期末期初期末期 氢气 v 90 184 828 120 771 962 9 甲烷 6 08 89 410 69 813 4 乙烷 2 13 810 314 65 39 0 丙烷 0 91 510 615 02 94 7 异丁烷 0 20 45 89 60 71 4 mdea85ppm96ppm4ppm3ppm19ppm19ppm 异戊烷 正戊烷 c5以上组分 0 50 511 010 01 31 3 nh3198ppm240ppm8 56 52 31 9 h2s826ppm1000ppm15 412 15 24 8 h2o0 10 10 90 90 60 6 平均分子量 4 295 53427 530 89 612 1 流量 kmol h 3194323617 021 531 937 3 kg h468 4663 6306 8450 7 加氢装置液体产品主要性质 粗石脑油柴油蜡油 项目方法 初期末期初期末期初期末 期 实沸点切割范 围 astm d2892360 比重 15 6 15 6 g cm3 astm d12980 7330 7350 8670 8700 889 0 8 93 总硫 ppm astm d1266 30 30 100 100640655 硫醇硫 ppm 5 5 总氮 wt ppm 1 1 5 5720700 倾点 astm d97 3333 浊点 astm d2500 5 53737 苯胺点 astm d611 46 546 095 595 0 辛烷值 ron mon 68 6669 67 折射指数 20 时 astm d12181 4131 4161 4891 4921 5031 5 07 康氏残炭 wt astm d189 0 5 0 5 镍 wt ppm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钒 wt ppm 0 1 0 1 0 1 0 1 0 2 0 2 闪点 astm d93 7272 粘度 mm2 s 50 astm d445 8 5 20 8 5 20 67 5 67 5 粘度 mm2 s 100 astm d4459 89 8 烷烃 lv astm d131930 131 425 023 422 520 3 环烷烃 astm d131943 539 929 528 643 541 4 芳烃 astm d131926 428 745 548 034 038 3 多环芳烃 0013 814 522 026 0 馏分 astm d1160 ast m d11 60 初馏点 3331172171360357 10 6967230227388385 30 9594285283420418 50 112111318316452450 70 128127341340500498 90 140140352351547545 终馏点 163163360360600600 十六烷值 astm d613 4846 水 2 启 p3101 向污油系统退油至泵抽空停泵 3 停蒸汽吹扫引氮气置换降温 4 开 e3207 e3203 低排污阀排净存水 5 打开 v3102 底至污油线阀门 减空 v3102 内存油后关闭排污油阀 6 关氮气吹扫手阀 7 确认原料系统退油完毕 状状 态态 卡卡 状态确认 状态确认 确认反应系统按规程降温 降量 降压 机泵停运 b 确认反应系统用 n2吹扫置换合格无死角 b 确认反应系统气体中 h2和烃类总含量小于 0 5 置换吹扫合格 b 确认反应系统压力泄压至 0 3 mpa 反应器用 n2保护 b 此时状态 反应系统停工完毕 装置停工注意事项 1 遵循先降温后降量的原则 防止床层超温 2 反应系统降温 降压过程中 严格遵守有关反应器降温 降压的限制条件 以减少回火脆性对反应器材质的影响 3 反应系统降温 降压过程中 严格按方案进行操作 以免出现大幅度波动 避免造成设备 法兰等泄漏 4 停工过程中 高温法兰有固定蒸汽保护环管的 应将其投用 5 停工后需要打开反应器 则反应系统任一床层温度降至 205 前 应做循 环气中 co 含量分析 20ppm 防止在停工过程中产生剧毒的羰基镍 6 停工过程中 密切注意床层压降和床层温升的变化情况 室外操作人员加 强巡检 发现泄漏等情况及时汇报处理 7 停工期间反应系统卸剂 n2线保持供氮 分馏系统 新氢机系统 n2线用盲 板隔离 系统用 n2扫线时 做好隔离流程 防止 n2乱串 3 低压系统停工 3 1 分馏系统降温 1 当反应降温降量同时 分馏减小各产品抽出量 保证产品合格 2 按规程停缓蚀剂泵 关各缓蚀剂隔断阀 3 降低脱丁烷汽提塔和分馏塔汽提蒸汽流量及降低再沸器负荷 4 当反应加氢深度已降低时及时将各产品改污油线 5 以 40 h 的速度降低分馏加热炉 f3201 出口温度至 250 各塔顶气 回流罐顶气压控后 改至放火炬 6 当 t3201 底温度达 200 时 t3201 底停吹汽 当 f3201 出口温度达 250 时 关闭 fic3209 停止 t3202 底吹汽 7 当反应生成油量减小 t3201 液位下降时改通分馏系统短循环流程 8 当 t3201 t3202 顶回流难以维持时关 t3201 t3202 顶回流调节阀 减空 v 3201 液位 按规程停 p3202 减空 v3202 液位 按规程停 p3205 打开泵出 入口排污油阀排空泵出入 口管线中存油 9 以 30 h 速度降低 f3201 出口温度至炉膛温度达到 150 按规程停 f3201 关闭主燃料气 线及点火火嘴线切断阀 打开炉前放空阀 联系加各火嘴双阀间盲板 10 当 t3202 顶温低于 40 时停运 a3201 空冷风机 11 减空 v3202 脱水包内存水及轻烃至含油酸性水 停 p3204 关闭隔断阀 12 减空 v 3201 脱水包内存水及轻烃至含油酸性水 关闭隔断阀 13 打开各泵出入口管线排污油阀将管线内污油排空后关阀泵出入口管线排污油阀 14 联系加柴油产品线界区盲板 具体步骤 确认反应降温降量 n 减小各产品抽出量 w 按规程停缓蚀剂泵 w 关各缓蚀剂隔断阀 w 降低汽提塔和分馏塔汽提蒸汽流量 n 降低侧线汽提塔再沸器负荷 n 确认反应加氢深度已降低 n 通知外操各产品改污油线 n 以 40 h 的速度降低分馏加热炉 f3201 出口温度至 250 n 各塔顶气 回流罐顶气压控后改至放火炬 w 确认 t3201 底温度达 200 n 通知外操停 t3201 底吹汽 n 确认 f3201 出口温度达 250 n 关闭 fic3209 停止 t3202 底吹汽 n 确认反应生成油量减小 t3201 液位下降 n 改通分馏系统短循环流程 w 确认 t3201 t3202 顶回流难以维持 n 关 t3201 t3202 顶回流调节阀 n 减空 v 3201 液位 n 确认 v 3201 已减空 w 按规程停 p3202 w 减空 v3202 液位 n 确认 v3202 已减空 w 按规程停 p3205 w 打开泵出 入口排污油阀排空泵出入口管线中存油 w 以 30 h 速度降低 f3201 出口温度 n 确认 f3201 炉膛温度达到 150 n 按规程停 f3201 w 联系加各火嘴双阀间盲板 b 配合加各火嘴双阀间盲板 w 确认 t3201 顶温低于 40 n 确认 t3202 顶温低于 40 n 按规程停运 a3201 空冷风机 w 减空 v3202 脱水包内存水及轻烃至含油酸性水 w 确认 v3202 脱水包已减空 w 按规程停 p3204 w 关闭隔断阀 w 减空 v 3201 脱水包内存水及轻烃至含油酸性水 w 确认 v 3201 脱水包已减空 w 关闭隔断阀 w 确认 t3203 已减空 n 按规程停运 p3207 w 打开各泵出入口管线排污油阀 w 确认管线内污油已排空 w 关泵出入口管线排污油阀 w 联系加柴油产品线界区盲板 b 配合加柴油产品线界区盲板 w 3 2 分馏系统退油 3 2 1 t3201 t3202 退油 1 当高低分液位全部减空时关分馏短循环至 t3201 入口阀门 停止短循环 打开产品蜡油至 污油线阀 2 当 t3201 液位减空时 按规程停 p3201 打开泵出 入口排污油阀排净存油后关闭泵出 入口排污油阀 3 打开 v 3201 顶压力调节阀 将 t3201 压力降至 0 05mpa 关闭 v 3201 顶压力调节阀 4 将 t3202 内存油减空后停 p3206 打开泵出 入口排污油阀排净存油后关闭泵出 入口排 污油阀 联系加产品蜡油产品线界区盲板 5 将 t3203 内存油减空后停 p3207 打开泵出 入口排污油阀排净存油后关闭泵出 入口排 污油阀 联系加柴油产品线界区盲板 6 打开 v3202 顶压力调节阀 pv3206a 将 t3202 压力降至 0 05mpa 后关闭 v3202 顶压力调 节阀 具体步骤 确认高分液位已减空 n 确认低分液位已减空 n 确认 v3102 已减空 n 关分馏短循环至 t3201 入口阀门 停止短循环 w 打开产品蜡油至污油线阀 w 关 t3201 底吹氢隔断阀开放空 w 减空 t3201 内存油 n 确认 t3201 液位已减空 w 按规程停 p3201 w 打开泵出 入口排污油阀 w 确认泵出入口管线中存油已排空 w 关闭泵出 入口排污油阀 w 打开 v 3201 顶压力调节阀 n 确认 t3201 压力降至 0 05mpa n 关闭 v 3201 顶压力调节阀 n 减空 t3202 内存油 n 减空 t3203 内存油 n 确认 t3203 液位已减空 w 按规程停 p3207 w 确认 t3202 液位已减空 w 按程序停 p3206 w 打开泵出 入口排污油阀 w 确认泵出入口管线中存油已排空 w 关闭泵出 入口排污油阀 w 联系加蜡油产品线界区盲板 b 配合加蜡油产品线界区盲板 w 打开 v3202 顶压力调节阀 n 确认 t3202 压力降至 0 05mpa n 关闭 v3202 顶压力调节阀 w 联系加石脑油产品线界区盲板 b 配合加石脑油产品线界区盲板 w 状状 态态 卡卡 状态确认 状态确认 确认分馏系统按要求降温 降量 b 确认高分 低分减空至 t3201 b 确认各塔顶回流罐内油已减空 回流泵停 b 确认分馏系统各塔内油均退至不合格油线 塔底泵停 b 确认各回流罐的脱水包中无油水 b 确认各塔均泄压至微正压 b 6 低压系统蒸汽吹扫 6 1 原料油系统吹扫 6 1 1 二路进料线 1 联系调度室及罐区准备蒸汽吹扫罐区线 2 关闭二路进料进装置的第一道阀 打开二路进料进装置的第二道阀 联系拆除二路进料蒸汽吹 扫线盲板 打开二路进料的蒸汽吹扫线放空阀将蒸汽吹扫线预热排凝完毕后打开蒸汽吹扫线 此时状态 分馏系统降温退油完毕 停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 系统切换为柴油后 由于比重和温度变化 部分液位指示会产生误 差 现场操作员应加强现场巡检 防止出现满罐和减空的现象 2 进行吹扫和水顶时 要隔离好流程 防止互串 3 扫线时不留死角 控制阀 冷换设备的副线 备用泵等一定要进行 贯通 并吹扫干净 4 扫线前联系仪表关上孔板引线 快扫完时通知仪表扫引线 5 扫线时要防止设备超压 阀门 当罐区见汽并二路进料线至罐区线吹扫合格后关闭蒸汽吹扫线阀门 联系加二路进 料线界区盲板 具体步骤 联系调度室及罐区准备蒸汽吹扫罐区线 b 关闭二路进料进装置的第一道阀 w 打开二路进料进装置的第二道阀 w 联系拆除二路进料蒸汽吹扫线盲板 b 配合拆除二路进料蒸汽吹扫线盲板 w 打开二路进料的蒸汽吹扫线放空阀 w 确认蒸汽吹扫线预热排凝完毕 w 关闭二路进料的蒸汽吹扫线放空阀 w 打开界区外蒸汽吹扫线阀门 w 确认罐区见汽 w 确认二路进料线至罐区线吹扫合格 w 关闭界区外蒸汽吹扫线阀门 w 联系加二路进料线界区盲板 b 配合加二路进料线界区盲板 w 6 1 2 原料线至 v3102 1 打开二路进料进装置的第二道阀及 副线阀 打开进料流量累计表副线阀 打开 v3101 顶部 底部放空阀 打开 p3101ab 泵体排凝阀 2 打开二路进料界区蒸汽吹扫线阀门 3 确认泵入口线蒸汽吹扫合格后关闭 v3101 底出口隔断阀及 p3101ab 泵体排凝阀 打开二路进料进装置的第二道阀 w 打开 副线阀 w 打开进料流量累计表副线阀 w 打开 v3101 顶放空 w 打开 v3101 底放空 w 打开 p3101ab 泵体排凝阀 w 打开二路进料界区蒸汽吹扫线阀门 w 确认泵入口线蒸汽吹扫合格 w 关闭 v3101 底出口隔断阀 w 关闭 p3101ab 泵体排凝阀 w 6 1 3 p3102 最小流量线 1 打开 p3102 出口排污油阀 打开 p3102 出口最小流量调节阀 2 确认泵预热阀关闭后打开 p3102 入口蒸汽吹扫阀 3 p3102 出口最小流量线 至污油线吹扫合格后关闭 p3102ab 入口阀及出口最小流量调节阀 关闭 p3102 出口排污油阀 打开 p3102 出口排污油阀 w 调整 p3102 出口最小流量调节阀 op 50 n 确认泵预热阀关闭 w 打开 p3102 入口蒸汽吹扫阀 w 确认 p3102 出口最小流量线 至污油线吹扫合格 w 关闭 p3102ab 入口阀 w 调整 p3102 出口最小流量调节阀 op 0 n 关闭 p3102 出口排污油阀 w 6 1 4 长循环线 1 利用产品蜡油出装置蒸汽吹扫线倒吹扫长循环线至 v3101 2 改好产品蜡油出装置蒸汽吹扫线至长循环线流程 3 打开产品蜡油界区吹扫蒸汽阀 确认长循环线吹扫合格后关闭吹扫蒸汽阀 打开沿线各排凝阀排净存 水 改好产品蜡油界区至 v3101 长循环线蒸汽吹扫流程 w 打开产品蜡油界区吹扫蒸汽阀 w 确认长循环线吹扫合格 w 关闭产品蜡油界区吹扫蒸汽阀 w 打开沿线各排凝阀 w 6 2 v3108 v3107 系统蒸汽吹扫 v3108 v3107 蒸罐 1 改好 v3108 v3107 系统蒸汽吹扫流程 2 打开 v3108 底蒸汽吹扫阀 吹扫 v3108 至 t3201 管线及 v3108 至 反应循环线 3 打开 v3107 底蒸汽吹扫阀 吹扫 v3107 至 t3201 4 打开 t3201 底排污油阀 稍开 t3201 顶放空阀 打开 t3201 底蒸汽吹扫阀 打开 p3102 入 口蒸汽吹扫阀 5 确认 v3108 v3107 至 t3201 线蒸汽吹扫合格 确认 p3102 入口至 v3108 v3107 线蒸汽 吹扫合格后关闭进 t3201 阀 打开 v3108 v3107 各放空阀 6 v3108 v3107 蒸罐 24 小时后关闭 t3201 底吹扫蒸汽阀 放净存水 打开 t3201 底排污油阀 w 稍开 t3201 顶放空阀 w 改好 v3108 v3107 系统蒸汽吹扫流程 w 打开 t3201 底蒸汽吹扫阀 w 打开 p3102 入口蒸汽吹扫阀 w 打开 v3108 底蒸汽吹扫阀 w 打开 v3107 底蒸汽吹扫阀 w 确认 v3108 v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效果资源评价课件
- Imiprami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务处医学教育拓展项目教辅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河南新乡市延津县审计局招聘辅助审计人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江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23人(长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毛发化学品:洗发精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电子、通信产品及软件批发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枣庄市市直公立医院公开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141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老师对我的一次鼓舞力量作文4篇范文
- 2025年枣庄山亭区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备案制专业技术人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巡察谈话课件
- 高原蔬菜种植培训课件
- 实名认证管理制度
- 2025年海南省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安置帮教普法培训
- 培养基验收课件
- 行政执法应诉培训课件
- 美团代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
- GB/T 45958-2025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安全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