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操作规程(广石化)(可编辑) .doc_第1页
2×7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操作规程(广石化)(可编辑) .doc_第2页
2×7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操作规程(广石化)(可编辑) .doc_第3页
2×7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操作规程(广石化)(可编辑) .doc_第4页
2×7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操作规程(广石化)(可编辑)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企业标准 zsgz-41-4200-05.2427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操作规程2005-11-18发布2005-12-8 实施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发 布zsgz-bb-0501-05.03工艺技术规程审批表规程名称27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操作规程编写人员孙智华程 立审查单位审查人单位负责人炼油二部劳锦潮彭永强生调部生技一室叶彦云田宏斌质管室花瑞香动力室吕 展机动部设备一室李世宏董雪林安环部安技一室梁广立、李宝坤赵文英环保室张志梅审批副总工程师梁永超批准主管经理刘同华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广 州 分 公 司27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操作规程文件编号zsgz-41-4200-05.24版 号a/o序号07操作文件文件页码共351页第 1 页 前言 根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加工中东含硫原油及生产清洁燃料配套改造工程总体设计批复(石化股份计2003438号),拟建一套27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其中包括一套90t/h的污水汽提氨精制、两套280t/h的溶剂再生、两套7万吨/年的硫磺回收装置。 27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由中国石化洛阳工程公司做基础设计,中国石化南京设计院做施工图设计,并总承包。其中的硫磺回收装置采用两级克劳斯加rar尾气处理工艺,硫回收率达99.9%。针对装置部分人员为新接触,对该装置的生产缺乏操作经验的情况,为了使操作人员更好地掌握装置的工艺特点和生产操作,根据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的要求,组织编写该装置操作规程。 该装置操作规程经公司有关部门和领导审批后,作为联合装置操作人员的培训教材、装置开停工和正常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程中的部分内容涉及到有关专利商的技术专利,请予以保密,不得外传。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炼油二部 2005年11月18日目录前言11装置概况171.1概述171.2装置工艺技术特点171.2.1污水汽提(三)氨精制部分171.2.2溶剂再生、部分181.2.3硫磺回收、部分182工艺原理及过程192.1污水汽提(三)氨精制部分192.1.1工艺原理192.1.2工艺过程202.2 溶剂再生部分212.2.1工艺原理212.2.2工艺过程212.3 硫磺回收部分212.3.1工艺原理212.3.2工艺过程243装置设计数据263.1主要工艺指标263.1.1污水汽提(三)氨精制部分263.1.2溶剂再生部分273.1.3硫磺回收部分273.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83.3主要动力指标313.3.1水313.3.2电313.3.3蒸汽323.3.4压缩空气、氮气和燃料气323.4产品与中间产品质量指标323.5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质量指标333.5.1混合酸性水333.5.2混合富溶剂333.5.3混合酸性气333.5.4氢气343.5.5 claus催化剂(ct6-4b)343.5.6加氢催化剂(ct6-5b)343.5.7固体低温脱硫剂(jx-1)353.5.8磷酸三钠(na3po4)353.5.9复合型脱硫剂354装置开工364.1装置全面大检查364.1.1总则364.1.2工艺管线的检查364.1.3静设备的检查374.1.4动设备的检查384.1.5电气、通讯系统的检查394.1.6仪表的检查394.1.7公用工程系统的检查394.1.8安全环保设施的检查404.1.9消防设施的检查404.2公用工程系统投用方案414.2.1公用工程投用前的要求414.2.2引蒸汽方案414.2.3引循环水方案434.2.4引新鲜水方案434.2.5引软化水方案444.2.6引除氧水方案444.2.7氮气投用方案454.2.8净化风投用方案454.2.9非净化风投用方案464.2.10含油污水系统投用464.2.11消防水系统投用464.3水冲洗及贯通试压方案464.3.1目的464.3.2准备工作464.3.3水冲洗要求474.3.4水试压要求474.3.5注意事项474.3.6水冲洗步骤484.3.6.1原料污水脱气罐系统484.3.6.2污水贮罐系统484.3.6.3 污油系统494.3.6.4罐气脱臭系统494.3.6.5污水汽提塔系统504.3.6.6氨侧线系统504.3.6.7低压氨精制系统514.3.6.8高压氨系统524.3.6.9溶剂再生534.3.6.10溶剂再生溶剂系统544.3.6.11溶剂再生554.3.6.12溶剂再生溶剂系统564.3.6.13锅炉给水系统564.3.6.14凝结水回收系统574.3.6.15加药系统584.3.6.16急冷水系统584.3.6.17吸收及再生系统594.3.6.18硫磺回收溶剂系统604.3.6.19液硫系统管线614.3.6.20液硫贮罐系统614.3.7 其它界区管线的冲洗614.4蒸汽吹扫、贯通、试压方案624.4.1目的624.4.2 准备工作624.4.3吹扫试压的方法及要求原则624.4.4吹扫、贯通、试压注意事项634.4.5管线贯通、吹扫、试压步骤634.4.5.1 3.5mpa蒸汽凝结水管线634.4.5.2 1.0mpa蒸汽冷凝水管线644.4.5.3 0.3mpa蒸汽及冷凝水管线644.4.5.4液硫脱气线654.4.5.5氢气管线654.4.5.6高压瓦斯系统654.4.5.7酸性气管网664.4.5.8酸性气放火炬管网674.4.6 其它界区管线的吹扫674.5 空气吹扫方案684.5.1目的和要求684.5.2吹扫流程684.5.2.1硫磺主燃烧炉系统684.5.2.2硫磺主燃烧炉系统684.5.2.3硫磺焚烧炉系统684.5.2.4硫磺焚烧炉系统684.5.2.5硫磺过程气系统684.5.2.6硫磺过程气系统694.5.3吹扫方法694.5.4注意事项704.6 化学清洗方案704.6.1胺系统化学清洗方案704.6.1.1清洗目的704.6.1.2冲洗方法和步骤704.6.1.3冲洗流程714.6.2锅炉化学清洗方案(煮炉方案)744.6.2.1化学清洗目的744.6.2.2煮炉的准备工作744.6.2.3煮炉步骤744.7 设备试压754.7.1试压注意事项及要求754.7.2主要设备试压标准754.7.2.1污水汽提(三)氨精制部分754.7.2.2溶剂再生部分764.7.2.3溶剂再生部分764.7.2.4硫磺回收部分774.7.2.5硫磺回收部分784.7.2.6公用工程部分794.8氮气吹扫及气密试验方案804.8.1氮气吹扫及气密的目的804.8.2气密具备的条件804.8.3气密注意事项804.8.4污水汽提塔系统气密方案804.8.5氨侧线系统气密方案814.8.6氨精制低压系统气密方案814.8.7氨精制高压系统气密方案814.8.8溶剂再生闪蒸系统气密方案824.8.9溶剂再生再生塔系统气密方案824.8.10溶剂再生闪蒸系统气密方案824.8.11溶剂再生再生塔系统气密方案824.8.12酸性气系统834.8.13瓦斯系统834.8.14硫磺再生系统844.8.15硫磺再生系统844.8.16吸收塔系统844.8.17氮气置换方法844.9 dcs仪表联校及联锁系统测试854.9.1 调试目的854.9.2 调试方法和步骤854.10空气联运及气密试验方案854.10.1目的及要求854.10.2联运流程854.10.2.1硫磺回收联运流程854.10.2.2硫磺回收联运流程864.10.3联运方法864.11 水联运874.11.1水联运的目的874.11.2准备工作874.11.3水联运的原则和注意事项874.11.4水联运流程884.11.4.1污水罐系统水联运884.11.4.2污水汽提系统水联运894.11.4.3氨侧线系统水联运904.11.4.4氨精制塔水联运904.11.4.5溶剂再生系统914.11.4.6溶剂再生系统934.11.4.7硫磺回收急冷水系统944.11.4.8硫磺回收急冷水系统954.11.4.9硫磺回收再生系统964.12烘炉烘器方案974.12.1烘炉烘器的准备和要求974.12.2炉子和反应器热空气干燥974.12.3装置引燃料气974.12.4硫磺回收主燃烧炉烧嘴点火984.12.4.1点火前准备984.12.4.2主燃烧炉烧嘴点火994.12.5硫磺回收主燃烧炉烧嘴点火994.12.5.1点火前准备994.12.5.2主燃烧炉烧嘴点火1004.12.6硫磺回收焚烧炉烧嘴点火1004.12.6.1点火准备1004.12.6.2点火步骤1004.12.7硫磺回收焚烧炉烧嘴点火1014.12.7.1点火准备1014.12.7.2点火步骤1014.12.8加氢反应器的烘烤1014.12.8.1烘烤前准备1014.12.8.2建立空气/氮气循环1024.12.8.3烘烤操作1024.12.9炉子的升温干燥1024.12.9.1主燃烧炉升温和干燥步骤1024.12.9.2焚烧炉升温和干燥步骤1034.12.9.3claus反应器升温和干燥步骤1034.12.10烘炉注意事项1034.12.11系统降温1044.12.11.1系统降温前提1044.12.11.2降温步骤1044.13催化剂装填方案1054.13.1低温脱硫剂(jx-1)装填方案1054.13.1.1准备工作1054.13.1.2装填步骤1054.13.1.3注意事项1054.13.1.4投用方案1054.13.2硫磺回收催化剂装填方案1064.13.2.1准备工作1064.13.2.1.1物资准备1064.13.2.1.2工器具准备1064.13.2.1.3现场准备1064.13.2.2装填步骤1064.13.2.2.1丝网安装1064.13.2.2.2瓷球装填1064.13.2.2.3催化剂装填1074.13.2.2.4注意事项1074.13.2.3 空气吹扫1074.14装置投料开工程序1084.14.1汽提系统引污水开工1084.14.2氨精制系统开工1084.14.3溶剂再生系统胺系统清洗及胺液配制1084.14.4溶剂再生系统建立冷热循环1094.14.5溶剂再生系统开工1104.14.6硫磺回收胺系统清洗及胺液配制1104.14.7主燃烧炉的点火升温1114.14.8焚烧炉的点火升温1114.14.9启动液硫脱气系统1124.14.10投酸性气操作1124.14.11急冷塔水循环建立1134.14.12加氢催化剂预硫化1134.14.13建立溶剂冷、热循环1144.14.14尾气系统控制仪表投用1154.14.15克劳斯尾气引入、尾气系统投料1155岗位操作法1165.1脱气罐(v7101)及污水贮罐(v7102a、b)操作1165.2污油罐(v7105)操作1165.3重沸器操作(e7109)1165.4汽提塔(t7101)1165.5氨侧线操作法1175.6塔顶酸性气分液罐操作(v7104)1185.7氨精制塔(t7102)1185.8脱硫吸附器(v7117ab)1185.9氨气过滤罐(v7111ab)1185.10氨油分离器及集油器(v7112、v7113)1185.11氨冷凝器(e7112)1195.12液氨系统1195.13再生塔(t7201/t7301)操作法1195.14 闪蒸罐(v7201/ v7301)操作法1205.15 酸性气分液罐(v7202/v7302)操作法1205.16 溶剂贮罐(v7203/v7303)操作法1205.17 氮气水封罐(v7206/v7306)操作法1215.18 蒸汽凝结水罐(v7205/v7305)操作法1215.19 贫富液过滤器操作法1215.20主燃烧炉点火1215.20.1硫磺回收装置主燃烧炉点火1215.20.2硫磺回收装置主燃烧炉点火1225.21焚烧炉点火1225.21.1硫磺回收焚烧炉点火1225.21.2硫磺回收焚烧炉点火1225.22主燃烧炉启动步骤1225.23主燃烧炉停酸性气启动瓦斯步骤1235.24主燃烧炉正常升温步骤1235.25焚烧炉正常升温步骤1235.26反应器升温步骤1235.27蒸汽再热器的操作1245.28液硫脱气启运步骤1245.29酸性气脱液操作1245.30钴/钼催化剂预硫化操作1245.31钴/钼催化剂钝化操作1245.32 claus催化剂还原操作1255.33 claus催化剂热浸泡操作1255.34胺溶剂的配制及补充操作1255.35废热锅炉启运操作1255.36 冷却器的操作1265.37电加热器的操作1265.38烟囱操作1265.39塔操作法1265.39.1启动前的准备1265.39.2试压1275.39.3启用1275.39.4停汽1275.40容器的操作1285.40.1操作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1285.40.2启用前的准备1285.40.3启用1285.40.4停工1285.41浮头换热设备的操作和维护1295.41.1设备检查与试压1295.41.2操作程序1295.42动设备操作法1305.42.1主燃烧炉鼓风机运行规程(c7401ab、c7501ab)1305.42.1.1设备参数1305.42.1.2主风机初次启动前的准备1305.42.1.3主风机初次启动1315.42.1.4主风机正常启动步骤1315.42.1.5主风机停机步骤1315.42.1.5.1正常停机1315.42.1.5.2紧急停机1325.42.1.5.3紧急停机条件1325.42.1.6开停机、报警联锁一览表1325.42.1.6.1启动条件1325.42.1.6.2报警1325.42.1.6.3联锁停机1325.42.1.7切换操作1335.42.1.7.1切换1335.42.1.7.2注意事项1335.42.1.8日常的操作维护1335.42.1.9常见故障及处理1345.42.1.10风机联锁逻辑图1365.42.1.11风机性能曲线1375.42.2焚烧炉鼓风机运行规程(c7402ab、c7502ab)1385.42.2.1设备参数1385.42.2.2主风机初次启动前的准备1385.42.2.3主风机初次启动1395.42.2.4主风机正常启动步骤1395.42.2.5主风机停机步骤1395.42.2.5.1正常停机1395.42.2.5.2紧急停机1395.42.2.5.3紧急停机条件1405.42.2.6报警联锁一览表1405.42.2.6.1启动条件1405.42.2.6.2报警联锁1405.42.2.6.3联锁停机1405.42.2.7切换操作1405.42.2.7.1切换1405.42.2.7.2注意事项1415.42.2.8日常的操作维护1415.42.2.9常见故障及处理1415.42.2.10风机联锁逻辑图1445.42.2.11风机性能曲线1455.42.3循环风机运行规程(c7503)1465.42.4氨压缩机运行规程(c7101ab)1475.42.4.1概述1475.42.4.2主要技术参数1475.42.4.3试车1475.42.4.3.1试车的准备工作1475.42.4.3.2无负荷试车1485.42.4.3.3压缩机?附属设备及系统管路的吹除1495.42.4.3.4压缩机带负荷试车1495.42.4.3.5试车完毕后的检查1495.42.4.4正常启动1505.42.4.4.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505.42.4.4.2启动氨压机1505.42.4.4.3氨压机的切换1505.42.4.5 压缩机的停车1505.42.4.5.1正常停车1505.42.4.5.2紧急停车1515.42.4.6压缩机运行时的维护管理1515.42.4.7在运转中应注意的事项1515.42.4.8压缩机的一般保养与检修周期1515.42.4.9故障原因及其排除方法1525.42.5 dg型离心泵运行规程1545.42.5.1开车准备1545.42.5.2运转检查1545.42.5.3停泵1545.42.5.4故障排除表1545.42.6 th、thz型离心泵运行规程1555.42.6.1起动前的准备1555.42.6.2启动1555.42.6.3机泵运行中的维护保养1555.42.6.4停泵1565.42.6.5切换泵1565.42.6.6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1565.42.6.7机泵事故处理1575.42.7tly型长轴液下泵1585.42.7.1起动前的准备1585.42.7.2启动1585.42.7.3运行1585.42.7.4停车1585.42.7.5故障、原因及措施1585.42.8屏蔽泵(p7105/ab、p7117/ab)运行规程1595.42.8.1启动前的确认事项1595.42.8.2启动的准备1595.42.8.3启动1595.42.8.4运转1595.42.8.5停止1595.42.8.6故障及措施1605.42.8.7注意事项1635.42.9计量泵的操作1635.42.9.1启动前的准备1635.42.9.2启动1635.42.9.3正常维护1635.42.9.4停泵1635.42.9.5事故处理1645.42.10螺杆泵和齿轮泵的操作1645.42.10.1启动前准备1645.42.10.2启动1645.42.10.3停泵1645.42.10.4正常维护1655.42.10.5事故处理1655.42.11空冷器轴流风机操作规程1665.42.11.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665.42.11.2启动1665.42.11.3正常维护1665.42.11.4停运1675.42.11.5轴流风机故障分析及消除方法1675.42.12特殊单元操作法1675.42.12.1自动加药系统的操作1675.42.12.1.1使用前的检查1675.42.12.1.2正常运行1685.42.12.1.3正常停用1685.42.12.1.4维护和保养1685.42.12.1.5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1685.42.12.2液硫出厂设施的操作1685.42.12.2.1液硫泵操作1695.42.12.2.2液硫装车操作1705.43主要操作变量和控制1705.43.1污水汽提(三)氨精制的产品质量调节1705.43.2再生酸性气烃类含量偏高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1715.43.3溶剂再生贫液硫化氢超标调节1715.43.4风气比1725.43.5克劳斯尾气h2s/so2比值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1725.43.6主燃烧炉温度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1735.43.7一级克劳斯反应器入口温度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1735.43.8二级克劳斯反应器入口温度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1735.43.9 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1735.43.10加氢尾气氢气含量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1745.43.11焚烧温度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1745.43.12尾气中氧含量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1745.43.13冷却器的操作1755.43.14废热锅液位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1755.43.15溶剂再生塔气相返塔温度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1755.43.16急冷塔的操作1765.43.17急冷塔急冷水ph值调节方法1765.43.18 0.3mpa蒸汽调节方法1765.43.19中压蒸汽调节方法1775.43.20尾气吸收塔的操作1775.43.21装置适应性操作1775.43.22克劳斯硫回收率低原因及调节方法1785.43.23 rar工段硫回收率偏低的原因及调节方法1785.43.24装置的硫磺质量差原因以及调节方法1785.43.25吸收后尾气h2s含量偏高的原因及调节方法1785.43.26贫液中h2s含量偏高的原因及调节方法1795.43.27溶剂发泡迹象及预防发泡方法1795.43.28减少装置溶剂消耗操作1795.43.29平稳溶剂液位操作1796装置停工1806.1停工前的准备工作1806.2停工原则1806.3要求及注意事项1806.4污水汽提(三)氨精制装置停工步骤1806.4.1正常停工1806.4.2临时停工1826.4.3紧急停工1836.5溶剂再生装置停工步骤1836.5.1正常停工1836.5.2临时停工1866.5.3紧急停工1866.6硫磺回收装置停工步骤1866.6.1正常停工1866.6.2临时停工1886.6.3紧急停工1897安全规程1907.1联合装置hse控制技术1907.1.1开工准备阶段1907.1.2检查阶段1907.1.3公用工程投用阶段1907.1.4贯通吹扫阶段1917.1.5单机试运阶段1917.1.6水冲洗阶段1917.1.7装置气密阶段1927.1.8引气开工阶段1927.1.9操作阶段1927.2装置安全生产规定1937.2.1防火防爆注意事项1937.2.2防止触电安全注意事项1937.2.3酸性气采样安全注意事项1947.2.4酸性气放火炬环保注意事项1947.2.5酸性气脱液罐脱水安全环保注意事项1947.2.6装置区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环保注意事项1947.3安全用火管理制度1957.3.1用火监护人的资格和职责1957.3.2其他安全技术要求1957.4开停工安全规定1967.4.1装置开工安全技术规定1967.4.2装置停工安全技术规定1967.5开停工扫线技术规定1977.5.1开工扫线技术规定1977.5.2停工扫线技术规定1977.6检修安全技术事项1987.6.1检修动火规定1987.6.2检修中的技术安全事项1987.7进设备作业管理规定1987.7.1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1987.7.2作业要求1997.7.3进设备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1997.7.4监护人的职责2007.7.5进设备作业人员的职责2007.7.6作业过程监督表的使用:2007.7.7记录、保存与惩处2017.8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和规定2017.8.1人身安全十大禁令2017.8.2防火,防爆十大禁令2017.8.3车辆安全十大禁令2017.8.4防止贮罐跑油(料)十条规定2027.8.5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2027.8.6防止硫化氢中毒十条规定2027.8.7使用氢气十条规定2037.9气体检测报警仪安全管理制度2037.10气防器材管理制度2047.10.1气体防护器材安全规定2047.11稳高压消防供水系统使用管理规定2068环保规程2078.1装置开停工及检修环保管理办法2078.2高浓度污染物排放管理规定2098.3内部污水排放收费管理办法2119事故处理2139.1广州石化事故应急处理联系工作程序2139.1.1总则2139.1.2事故分级2139.1.3事故应急联系工作程序的运行2139.1.4事故应急联系工作程序的运行要求2149.2污水汽提(三)氨精制装置事故处理2149.2.1装置停电2149.2.2装置停蒸汽2149.2.3装置停循环水2159.2.4装置停新鲜水2159.2.5装置停除盐水2159.2.6装置仪表风2159.2.7装置发生着火、爆炸事故2159.3溶剂再生、装置事故处理2159.3.1停电2159.3.2停循环水2159.3.3停新鲜水2169.3.4停蒸汽2169.3.5停仪表风2169.3.6装置停凝结水2169.3.7装置发生着火、爆炸事故2179.4硫磺回收、装置事故处理2179.4.1装置晃电(2秒及2秒以内)2179.4.2长时间停电2179.4.3停净化风2179.4.4停汽2189.4.5停除氧水2189.4.6停循环水2189.4.7停酸性气2189.4.8酸性气带烃2189.4.9硫化氢泄漏2199.4.10废热锅炉干锅2199.4.11液硫池硫磺着火2199.4.12风机故障处理2199.4.13急冷水泵故障处理2209.4.14溶剂循环泵故障处理2209.4.15 dcs操作站故障处理2209.4.16 h2s/so2在线分析仪故障处理2209.4.17 h2在线分析仪故障处理2209.4.18现场仪表故障处理22010仪表控制方案及主要仪表性能22210.1仪表控制方案22210.1.1概述22210.1.2酸性水部分主要控制方案22210.1.3 溶剂再生部分主要控制方案以溶剂再生i为例22310.1.4硫磺回收i部分主要控制方案22310.1.4.1claus工段主要控制方案22310.1.4.2尾气净化工段主要控制方案22510.1.4.3焚烧炉工段主要控制方案22510.1.4.4附录公式22710.1.5硫磺回收ii部分主要控制方案22910.1.5.1 claus工段主要控制方案22910.1.5.2尾气净化工段主要控制方案23110.1.5.3焚烧炉工段主要控制方案23110.1.5.4附录公式23310.2主要仪表性能23610.2.1污水汽提(三)氨精制装置控制仪表23610.2.2溶剂再生()装置控制仪表23910.2.3溶剂再生()装置控制仪表24110.2.4硫磺回收()装置控制仪表24310.2.5硫磺回收()装置控制仪表24610.2.6公用工程部分控制仪表25110.2.7硫磺回收装置事故切断阀25210.2.8硫磺回收装置事故切断阀25311设备明细表25411.1污水汽提(三)氨精制装置设备明细表25411.2溶剂再生()装置设备明细表26011.3溶剂再生()装置设备明细表26311.4硫磺回收()装置设备明细表26611.5硫磺回收()装置设备明细表27111.6公用工程部分设备明细表27812报警、联锁明细表27912.1工艺报警及联锁明细表27912.1.1硫磺回收装置工艺报警联锁明细表27912.1.2硫磺回收装置工艺报警联锁明细表28012.2设备报警及联锁明细表28112.2.1主燃烧炉鼓风机(c7401/ab、c7501/ab)报警与联锁详细列表28112.2.2焚烧炉鼓风机(c7402/ab、c7502/ab)报警与联锁详细列表28112.2.3开工循环风机(c7503)报警与联锁详细列表28112.2.4电加热器(e7407、e7507)报警与联锁详细列表28212.2.5氨气压缩机(c7101ab)报警与联锁详细列表28213安全阀明细表28313.1污水汽提(三)氨精制装置安全阀明细表28313.2溶剂再生装置安全阀明细表28313.3溶剂再生装置安全阀明细表28413.4硫磺回收装置安全阀明细表28413.5硫磺回收装置安全阀明细表28513.6公用工程部分安全阀明细表28514盲板明细表28614.1东界区盲板明细表28614.2西南界区盲板明细表28714.3液硫贮罐界区盲板明细表28715装置平面布置图28815.1装置总平面布置28815.2液硫贮罐平面布置图28916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29016.1污水汽提(三)氨精制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一)29016.2污水汽提(三)氨精制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二)29116.3污水汽提(三)氨精制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三)29216.4溶剂再生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29316.5溶剂再生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29416.6硫磺回收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一)29516.7硫磺回收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二)29616.8硫磺回收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三)29716.9硫磺回收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一)29816.10硫磺回收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二)29916.11硫磺回收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三)30016.12硫磺回收装置工艺原则流程图(四)30117主要设备单体图30217.1主汽提塔t710130217.2氨精制塔t710230417.3原料水脱气罐v710130617.4原料水罐v7102 ab30717.5酸性气分液罐v710430917.6地下污油罐v710531017.7一级分凝器v710631117.8二级分凝器v710731217.9三级分凝器v710831317.10凝结水罐v710931417.11氨气过滤罐v7111ab31517.12液氨贮罐v7115ac31617.13水封罐v711631717.14脱硫吸附器v7117ab31817.15富氨气氨冷器e711331917.16 富液闪蒸罐v7201、v730132017.17酸性气分液罐v7202、v730232217.18溶剂缓冲罐v7203、v730332317.19氮气水封罐v7206、v730632417.20 地下溶剂罐v720832517.21一级反应器r7401、r750132617.22二级反应器r7402、r750232717.23加氢反应器r7403、r750332817.24急冷塔t7401、t750132917.25尾气吸收塔t7402、t750233117.26再生塔t750333317.27酸性气分液罐v740133517.28酸性液压送罐v740233617.29液硫封罐v7403ad、v7503ad33717.30捕集器v7404、v750433817.31燃料气分液罐v740633917.32酸性气分液罐v751234017.33溶剂缓冲罐v751334117.34地下溶剂收集罐v751434217.35一、二级冷凝冷却器e7401ab、e7501ab34317.36三级冷凝冷却器e7401c、e7501c34517.37酸性气燃烧炉f7401、f750134617.38尾气焚烧炉f7402、f750234717.39废热锅炉e7421、e752134817.40余热锅炉e7423、e752334917.41蒸汽过热器e7424、e752435017.42蒸汽喷射器ej7401ab、ej7501ab3511装置概况1.1概述 广州分公司原有两套制硫装置:制硫(一)和制硫(二)(70年代建成),规模分别为0.3104t/a和0.7104t/a,分别处理来自脱硫(一)、脱硫(二)及酸性水汽提的酸性气,均采用二级claus工艺,尾气经焚烧后高烟囱排放,硫回收率仅90%左右。1998年对原制硫(一)进行异地改造,新建一套2104t/a硫磺回收装置,采用串级scot工艺,硫回收率99.8%,1999年投产后工厂的酸性气全部送至2104t/a硫磺回收装置,目前该装置满负荷正常运行,原制硫(一)、(二)闲置不用。 随着原油处理量的增加,硫磺的规模相应增大,按广州分公司1300104t/a加工中东含硫原油总流程规划,硫磺的总量将达到15104t/a,原来制硫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原制硫(一)、(二)硫磺回收率较低,尾气中的so2排放量不满足排放要求。因此需新建一套硫磺回收装置,以满足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及广东省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标准(db44/27-2001)的要求,so2排放浓度小于850mg/m3,硫回收率必须达到99.8%以上。 按照总流程的安排,本着污染集中治理、节省投资与占地、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合理优化等原则,新建四套加氢装置(航煤加氢、加氢裂化、加氢处理及加氢精制(三)的脱硫富溶剂集中再生,全厂加氢型酸性水集中处理,与硫磺回收联合布置、统一管理、联合操作,实现全厂酸性气、酸性水处理的安全、稳定、优化、长效。年开工8400小时。1.1.1 各工艺装置产生的含硫污水分别排出,分类集中处理。新建一套90 t/h的污水汽提,单独处理加氢型酸性水(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一)、加氢精制(二)、加氢精制(三)、硫磺回收等装置排出的酸性水);现有酸性水汽提(一)处理非加氢型酸性水(蜡油催化、蒸馏一、减粘、脱沥青排出的酸性水);现有酸性水汽提(二)处理非加氢型酸性水(重油催化、蒸馏二、焦化、储运部及连续重整排出的酸性水)。加氢型和非加氢型酸性水分开处理,既满足了工厂根据水质情况分别回用的要求,又实现了酸性水分类集中处理的目的。1.1.2 气体脱硫(含干气、液化石油气和各类加氢装置的循环氢脱硫)分别与各工艺装置一体考虑,其吸收h2s的富溶剂集中再生。1.1.3 溶剂集中再生、酸性水汽提与硫磺回收联合布置、统一管理、联合操作,形成酸性气、酸性水的集中处理装置区。 1 酸性水汽提 建设一套90t/h酸性水汽提,集中处理加氢型生产装置产生的酸性水。 2 溶剂集中再生 新建2280t/h溶剂再生,处理新建三套加氢装置气体脱硫的富溶剂,再生后贫溶剂返回各生产装置脱硫单元循环使用;该装置按双系列考虑,单套工程规模280t/h。实际生产中两系列可以互备、互连。 3 硫磺回收 全厂总流程平衡后硫磺总量将达到15104t/a,新建一套规模为14104t/a的硫磺回收装置,加上工厂原有2104t/a制硫装置,可以满足全厂硫化氢的处理要求。为能适应炼厂原油含硫变化、生产方案变化、上游装置操作检修周期的不同等多种因素所带来的硫磺回收负荷变化,以及广州市的特殊环境要求,硫磺回收按双系列设置,单套公称规模7104t/a,实际生产中两系列可以互备、互连。本着在保证环保要求、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节省投资、占地,简化流程和操作的原则,本次设计按照以下方案进行配置:即claus段、尾气处理段、尾气焚烧段、液硫脱气段均按双系列考虑,尾气吸收溶剂的再生系统、尾气排放烟囱等按照一套配置。其中尾气吸收溶剂的再生系统的处理能力包括现有2万t/a制硫装置尾气处理的富溶剂。1.2装置工艺技术特点1.2.1污水汽提(三)氨精制部分1.2.1.1 采用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工艺,富氨气自塔的中部抽出,经三级分凝后采用低温循环洗涤、脱硫化氢工艺和脱硫剂进一步精制后,通过压缩、冷凝后得到副产品液氨。该工艺流程简单,蒸汽耗量低,投资及占地较低,对酸性水中硫化氢及氨浓度有很宽的适用性,副产品液氨质量可以达到国家合格品标准。1.2.1.2 主汽提塔采用高性能塔盘的先进设备技术,具有压降低、效率高、操作弹性大等优点,适应长周期运转。1.2.1.3 设置原料酸性水高效旋流除油设施,改善主汽提塔的操作,降低塔顶酸性气的烃含量。1.2.1.4 装置内需要冷却的工艺介质尽量采用空冷,以减少循环水用量。1.2.2溶剂再生、部分1.2.2.1 溶剂再生采用两个系列(单系列规模280 t/h)同时操作的常规蒸汽汽提再生工艺;1.2.2.2 溶剂选用复合型mdea溶剂,该溶剂具有良好的选择吸收性能、酸性气负荷大、腐蚀轻、溶剂使用浓度高、循环量小、能耗低等特点。再生后的贫液返回上游装置使用,酸性气送至硫磺回收部分;1.2.2.3 为方便操作,增加灵活性,mdea溶剂浓度按30%wt进行设计;1.2.2.4 再生塔采用高性能塔盘的先进设备技术,具有压降低、效率高、操作弹性大等优点,适应长周期运转;1.2.2.5 装置内需要冷却的工艺介质尽量采用空冷,以减少循环水用量;1.2.2.6 集中后的富溶剂采用中温(6065)低压闪蒸,保证装置稳定操作,降低再生酸性气烃含量;1.2.2.7 富溶剂及部分贫溶剂设置过滤设施,以防止溶剂发泡和降解;1.2.2.8 设置完善的溶剂回收系统,降低溶剂消耗。1.2.3硫磺回收、部分1.2.3.1 硫磺回收采用两个系列(单系列规模7万吨/年)并列操作;1.2.3.2酸性气燃烧炉废热锅炉产生4.2mpa中压蒸汽; 1.2.3.3硫磺回收采用二级转化claus制硫工艺,过程气采用自产4.2mpa中压蒸气加热方式;1.2.3.4 硫磺尾气处理采用常规还原-吸收工艺。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