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和冰心散文比较.doc_第1页
朱自清和冰心散文比较.doc_第2页
朱自清和冰心散文比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 汉语言三班:丁玲在“五四“美文创作中,冰心和朱自清是其中的典范。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首先,他们在文学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而朱自清则是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巧妙的运用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构成细密幽远的意境,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风格。其次,他们的散文都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通过对特定环境,细节描写抒发真挚情感。冰心在往事七中,即景抒情,透过院子里两盆莲花在大雨中,白莲凋谢,红莲因荷叶遮蔽完好的画面,想到母爱之伟大,自然吟出“母亲呵,你是莲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遮蔽”的母爱之颂歌。同样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的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对儿子的真挚的爱,而,“我的泪也很快流了下来”,融情于事,委婉的赞美了父爱之伟大。语言清新,文字隽丽,典雅,充满诗情画意。冰心在笑中写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屋内,“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三言两语便是一幅凄清优美的图画,背景朦胧,安琪儿凸现,形象感非常强;两个动词“隐”和“浸”字都极其有韵味。第二个场景是在古道上,“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这组合起来的画面,像电影一样一一闪现,像诗语一样琅琅上口。第三个场景是在海边,作者在雨晴之后赶路,“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不由令人想到“海上生明月”这样的诗句。语言朴素自然,却能给人以无限想象。朱自清在春中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以口语话的语言,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自然活泼,明朗错落的抒情节奏。在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冰心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熏陶,也就决定了在她的思想中仍不可避免的受旧文化影响。母爱,自然爱,儿童爱,是冰心永恒的主题,但她只是用优美的笔触,赞美纯洁如洗的情感和大自然的非凡仪态,却很难深入现实,揭露现实世界的苦难。她宣扬“人类之爱”,企图用爱来掩饰一切痛苦,透露出其思想的局限性。这也许是作家从女性视角出发,感性的认为爱可以融化一切寒冰,世界是充满爱的,而不愿去正视现实世界中的苦难。朱自清则能更深入的揭示社会现实,将抒情与议论相交错,融情入理。他的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