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壳技术2005年7月第41卷第7期chinjoohthalmol,july2005,vol41,no.7 软壳技术 刘奕志蒋宇振 在目前白内障摘除手术领域,黏弹剂被普遍称为眼科黏 弹性手术设备(ophthalmicviscoelasticdevice,ovd),已在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无形工具. 理想的黏弹剂应当具备支撑形成充足前房空间,提高连续线 性环形撕囊的成功率,协助分离组织,使瞳孑l保持散大状态, 有效止血,隔绝角膜内皮细胞使之不受损伤因素侵害,为人 工晶状体提供植入空间,保护晶状体囊袋等多种功能.所谓 黏弹剂技术是通过对各种不同理化性质黏弹剂的灵活应用, 充分发挥其性能,使黏弹剂成为现代高水准超声乳化白内障 吸除术中辅助手术操作,减少眼组织损伤的重要”软器械”. 一 ,黏弹剂的物理特性和实用分类 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黏弹剂就已被应用于白内障摘 除手术,但由于对黏弹剂的流体动力学性能认识不足, 人们对黏弹剂技术的认识,发展和探讨未表现出浓厚的兴 趣.进入90年代,一些测量黏弹剂流体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出现,术者随着应用经验的积累也逐渐认识到黏弹剂的黏 性,弹性和内聚性等物理特性在白内障摘除手术中发挥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黏弹剂因成分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链长度不同而 在黏性,弹性,假可塑性,内聚性能等方面具备不同特征.实 用的黏弹剂分类标准应当准确地表达其在手术中的流体动 力学特征j.在上述诸多物理性质中,有2个方面最能反映 黏弹剂在手术中的流体动力学特性:(1)零切变速率黏度: 又称静态黏度或黏性,以pas为单位,反映溶液流动时的阻 力;切变速率则用于度量液体水平流动时上,下液层间的速 度梯度,反映推动液体流动的速率.(2)内聚性或弥散 性:反映黏弹剂组成物质分子间的聚合趋势和程度.上述 2种物理性质间存在相互联系,即当黏弹剂的组成物质分子 链较长时,分子间倾向于相互缠结,聚集,表现内聚性;但当 静态黏度<100000mpas时,长链分子间的缠绕作用对黏弹 剂性能的影响会减弱,使黏弹剂表现具有弥散性.arshinoff 依据上述2种性质将品种繁多的黏弹剂分为高黏度内聚性 (零切变速率黏度>1000000mpas),黏性内聚性(零切变速 率黏度在1000001000000mpas之间),中黏度弥散性 (零切变速率黏度<50000mpas)和低黏度弥散性(成分主 要为未经改良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种.而总体而言,这 些类型可归为内聚性黏弹剂和弥散性黏弹剂2大类.内 聚性黏弹剂的成分物质以不同浓度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分子 作者单位: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通讯作者:刘奕志,email: - 667? . 继续教育园地. 链较长的透明质酸钠为代表,这类黏弹剂在零切变速率下的 黏度较高,由于黏弹剂的静态黏度与其弹性存在良好的相关 性【7j,因而内聚性黏弹剂的弹性也高于弥散性黏弹剂.弥散 性黏弹剂的成分物质则以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硫酸软骨素为 代表,具有静态黏度低,表面张力低的物理特性,能更为均 匀,弥散,稳定地分布于角膜内皮层或人工晶状体表面. 二,不同类型的黏弹剂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安全性 的影响 (一)内聚性黏弹剂 目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已可在表面麻醉或前房内 麻醉下进行,由于眼外肌并未麻痹,眼后段存在正性压力,故 如果不借助黏弹剂实现”压力平衡性”,则可导致晶状体 前囊膜不平坦,张力高,使连续线性环形撕囊难以成功完 成;在人工晶状体植入环节出现晶状体后囊膜前突,皱褶 形成,囊袋空间不足,以致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 内聚性黏弹剂因具有较高的静态黏度而具有更强的空间形 成能力j,可克服来自后房的正性压力,使连续线性环形 撕囊操作得以在充足的前房空间和平坦的晶状体前囊膜表 面进行,成功率大为提高.此外,内聚性黏弹剂可借助其高 弹性在人工晶状体植入过程中维持前房和晶状体囊袋空间, 防止角膜内皮细胞和晶状体囊膜等眼组织受损. 然而,黏弹剂若仅可平衡后房压力和开辟手术空间,则 不足以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全面发挥保护作用.保 护角膜内皮细胞,是保证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安全性的重 要方面.角膜内皮细胞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面临来 自手术器械机械损伤,前房湍流冲击,晶状体核碎块碰撞,超 声振动产生的冲击波,空穴效应气泡损伤和氧自由 基13,141等方面的多重因素威胁,能够在角膜内皮面形成屏 障层的黏弹剂,无疑将发挥卓越的细胞保护作用.角膜内皮 细胞表面具有能够与透明质酸钠分子相结合的位点,这 种特异性结合能够增强内聚性黏弹剂对角膜内皮面的附着 作用,但体外实验和动物体内实验的结果却表明这种结合作 用在角膜内皮细胞保护方面仅发挥次要作用.内聚性 黏弹剂在角膜内皮表面的附着和分布能力相对较差,在角膜 内皮表面形成的保护层厚度远低于弥散性黏弹剂.高相对 分子质量,长链分子间的较强聚合倾向使内聚性黏弹剂在负 压和液流的作用下易被从前房清除,导致角膜内皮细胞在白 内障的超声乳化过程中无法得到良好的保护. (二)弥散性黏弹剂 弥散性黏弹剂的静态黏度和表面张力均低,虽然形成空 间,维持空间和平衡压力的能力较内聚性黏弹剂弱,但可均 ?668?2005年7月第41卷第7期chinjophthalmol,july2005,vol41,no.7 匀弥散分布于角膜内皮面,形成稳定的保护层,隔绝超声乳 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各种因素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在超 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测量兔眼角膜内皮细胞层表面的黏 弹剂厚度,发现弥散性黏弹剂的厚度能达到甚至超过角膜厚 度的20%,远远超过内聚性黏弹剂.硫酸软骨素是角膜基 质的成分之一,分子结构中n.乙酰葡萄糖胺基的硫酸化带 有负电荷,从而能更好地吸附并分布于带正电荷的角膜内表 面j.低表面张力和电荷吸引作用双重因素的存在,使以硫 酸软骨素成分为代表的弥散性黏弹剂能够在角膜内皮细胞 表面形成更强,更稳定的保护屏障.此外,弥散性黏弹剂对 表面带正电荷的手术器械和人工晶状体等眼内植人物也具 有较强的亲和力,使人工晶状体在植入过程中避免表面吸附 带电粒子,并可减少手术器械和人工晶状体对眼内组织的摩 擦,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三,软壳技术 由于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内聚性黏弹剂和弥散性黏弹 剂的保护功能不同,故单一品种的黏弹剂难以全面保障手术 的安全性.若将不同类型的黏弹剂联合使用,则能通过优势 互补最大程度的发挥黏弹剂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辅 助和保护作用. 1999年,arshinofft报道了其应用长达10年之久的一 项技术,即软壳技术,通过组合应用,充分发挥了内聚性和弥 散性黏弹剂的性能优势,推动了黏弹剂手术的进步,拓宽了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软壳技术的简要步骤:首先在前房瞳孔中心区域注入少量弥 散性黏弹剂,形成隆起,然后在该隆起的下方注入内聚性黏 弹剂,推动弥散性黏弹剂向上紧贴于角膜内皮细胞表面,形 成光滑,均匀的保护层,同时防止弥散性黏弹剂在液流冲击 下掺杂微小液泡,形成不规则光学界面,从而保持清晰的手 术视野.内聚性黏弹剂克服眼后段的正性压力,压平晶状体 前囊膜表面,在其充分形成并维持的前房空间内,术者可以 自如运用眼内器械,顺利完成连续线性环形撕囊操作.进入 超声乳化晶状体阶段后,前房空间内的内聚性黏弹剂会迅速 被清除,留下厚而平滑的弥散性黏弹剂保护层覆盖在角膜内 皮层表面.在人工晶状体植入之前,向前房和晶状体囊袋内 注入内聚性黏弹剂,再次形成前房并充分支撑起晶状体囊袋 空间,同时平衡后房压力,消除晶状体后囊膜皱褶.然后在 内聚性黏弹剂的中心注入弥散性黏弹剂,形成一个由黏弹剂 包裹的中心柔软的压力支撑结构.低静态黏度的弥散性黏 弹剂使人工晶状体得以平滑进入眼内,并缓慢舒展到位,在 此过程中周围由内聚性黏弹剂形成的缓冲衬垫可对角膜内 皮,虹膜和晶状体后囊膜等眼组织提供保护.在完成人工晶 状体植入后,人工晶状体周围的弥散性黏弹剂将被包裹在内 聚性黏弹剂中迅速被抽吸清除.对于行灌注/抽吸后仍残留 于角膜内皮层表面的极少量弥散性黏弹剂,无需刻意延长灌 注/抽吸时间或将手柄尖端靠近角膜背进行抽吸,以免前房 内平衡盐溶液的冲刷和湍流冲击作用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 不必要的损伤.研究表明短链,低相对分子质量弥散性黏弹 剂能够在术后早期迅速自眼内代谢清除,很少引起眼压异常 升高. 四,软壳技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 部分学者认为只要手术技术过关,黏弹剂的种类对手术 效果并无明显影响,其实不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 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指征日益放宽,白内障摘除手术吸 收了屈光性手术的新理念,人们对手术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 高.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不仅表 现在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形态规则度降低,还表现在细胞通透 性改变和细胞泵功能的代偿速度减慢等方面.在超声乳 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尤其对于因高龄,fuchs角膜内皮细胞营 养不良,既往行多次内眼手术等因素导致角膜内皮细胞基础 情况较差的患者,软壳技术可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类型黏弹剂 的理化特性,对角膜内皮细胞从数量,形态和功能等方面进 行精心保护,从而减轻甚至避免术后发生角膜水肿,有助于 术后视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通过介绍软壳技术在复杂病例中的应用,可进一步分析 软壳技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保护作用. (一)小瞳孔患者的白内障摘除手术 导致白内障患者术前瞳孔难以散大的原因很多,如葡萄 膜炎所致的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甚或瞳孔膜闭,高龄白内 障患者虹膜组织老化,瞳孔开大肌萎缩,假性囊膜剥脱综合 征所致的虹膜基质萎缩,硬化,长期应用缩瞳剂导致的瞳孔 强直性缩小,既往内眼手术造成的虹膜手术源性损伤以及糖 尿病患者虹膜红变或瞳孔开大肌萎缩等.此类患者手术时 可遇到诸多问题,如:(1)瞳孔小导致连续环形撕囊操作范 围狭窄;(2)超声乳化过程可视性差,晶状体囊袋内超声乳 化难度高,易损伤晶状体悬韧带和后囊膜,通常需要在瞳孔 平面或前房内操作;(3)在通过有限瞳孔区植人人工晶状体 的过程中,植入定位准确性差,晶状体囊袋易受损.(4)高 龄,慢性眼内炎症,高眼压,既往手术史,病史长且严重的糖 尿病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基础条件较 差.将软壳技术应用于小瞳孔患者,在使用瞳孔牵张器械, 瞳孔扩张环,虹膜钩等工具之前,首先应尝试用内聚性黏弹 剂分离虹膜后粘连,并借助内聚性黏弹剂的高表面张力推挤 辅助扩大瞳孔.若在牵张瞳孔,使用瞳孔扩张工具或进行多 点虹膜括约肌切开术时发生虹膜出血,可少量补充内聚性黏 弹剂以达到止血目的.进入超声乳化阶段后,内聚性黏弹剂 很快被抽离前房,而基础较差的角膜内皮细胞将面对超声乳 化头的近距离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弥散性黏弹剂形成的厚而 平滑,均匀的保护层便能发挥突出的保护作用.在人工晶状 体植入过程中,内聚性黏弹剂在狭小的晶状体囊袋可视范围 内充分形成晶状体囊袋空间,确保人工晶状体被准确植入晶 状体囊袋内;而具有较强包裹能力的弥散性黏弹剂则能减少 人工晶状体在植入和伸展到位过程中损伤虹膜和晶状体囊 膜的机会. 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7月第4l卷第7期chinjophthalmol,july2005,vol41,no.7 (二)抗青光眼手术后患者的白内障摘除手术 此类患者的特殊因素往往使白内障摘除手术的难度大 为提高,如长期应用缩瞳剂导致的虹膜萎缩失去张力,虹膜 后粘连,使抗青光眼手术后患者多兼具小瞳孔的复杂性;前 房浅缩小了手术的操作空间,并使超声乳化探头在释放能量 时距角膜内皮细胞更近;抗青光眼手术后眼压控制不良可使 眼后段存在正性压力,不仅连续线性环形撕囊操作的成功率 将降低,而且晶状体后囊膜受损,玻璃体溢出的危险性将增 高;长期高眼压史和既往内眼手术史可导致角膜细胞基础条 件较差.在此类手术中应用软壳技术,弥散性黏弹剂保护层 隔绝了浅前房中眼内器械操作,超声能量,热效应,湍流冲击 等因素可能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的更大损伤;内聚性黏弹剂 则可在有限的前房内形成并维持尽可能大的操作空间,并同 时克服来自玻璃体腔的正性压力,提高连续线性环形撕囊术 的成功率. (三)高度远视合并小眼球患者的白内障摘除手术 小眼球合并高度远视患者眼前段拥挤,前房操作空间狭 窄,眼压常相对较高.在处理此类患者时,一方面要在术前 保证眼压正常甚至低于既往平均水平,以尽量降低后房正性 压力;另一方面则可使用软壳技术,借助内聚性黏弹剂压平 晶状体前囊膜表面,形成并维持尽可能大的前房操作空间, 使小眼球内的连续线性环形撕囊操作更有成功把握.在开 始超声乳化过程后,尽管狭小前房空间内相对少量的内聚性 黏弹剂会被很快抽吸清除,但弥散性黏弹剂形成的屏障层可 使角膜内皮细胞在狭窄的前房空间内对超声乳化针头的近 距离操作具有较强的抗损伤能力.在植人人工晶状体前,用 内聚性黏弹剂最大限度支撑起前房和晶状体囊袋空间,再次 平衡后房压力,防止晶状体后囊膜前突而导致并发症发生. 在人工晶状体展开,到位的过程中,包裹在人工晶状体周围 的弥散性黏弹剂有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微环境,使人工晶状 体在较小空间内和缓舒展而不致夹持虹膜或导致晶状体后 囊膜破裂. 综上所述,以软壳技术为前沿代表的现代黏弹剂手术技 术,通过对各种不同流体动力学特征的黏弹剂进行灵活组合 运用,拓宽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适应证,提高了超声 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质量,推动了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 手术技术的发展.深人了解黏弹剂的理化特性,并熟练掌握 黏弹剂手术的技术要领,是医学科技发展对眼科工作者提出 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larshinoffsa.newterminology:ophthalmicviscosurgicaldevices.j cataractrefractsurg,2000,26:627-628. 2g1asserdb.matsudam.edelhauscrhf.acomparisonofthe efficacyandtoxicityofandintraocularpressureresponsetoviscous solutionsintheanteriorchambearchophthalmol.1986,l0l4: l8l9.1824. 3alparjj,alparaj,baeaj,eta1.comparisonofhealonand viscoatincataractextractionandintraoeularlensimplantation. ? 669? ophthalmicsurg,1988,19:636-642. 4arshinoffsa.dispersiveandcohesiveviscoelasticmaterialsin phacoemulsification.ophthalmicpract,1995,13:98104. 5王夔传,易虹.黏弹剂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见:凌沛学,主编. 眼科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oo2.152一l54. 6arshinoffsa.dispersivecohesiveviscoelasticsoftsheutechnique.j cataractrefractsurg,1999,25:167173. 7arshinoffsa.comparativephysicalpropertiesofophthalmic viscoelasticmaterials0phthalmicpract.1989,7:1619. 8jengbh,hoytcs,mcleodsd.completionlateofcontinuous curvilinearcapsulorhexisinpediatriccataractsurgeryusingdifferent viscoelasticmateriat.jcataractrefractsurg,2004.30:85-88. 9liesegangtj.viscoelasticsubstancesinophthalmology.surv ophthalmol,1990,34:268293. 10macraesm,edelhauserhf,hyndiukra,eta1.theeffectsof sodiumhyaluronate,chondroitinsulfate,andmethylcelluloseonthe cornealendotheliumandintraoeularpressure.amjophthalmol, 1983.95:332341. 1larshinoffsa,hofmani.prospective,randomizedtrialcomparing microviscplusandhealongvinroutinephacoemulsification.j cataractrefractsurg,1998.24:814-820. 12craigmt,olsonrj,mamalisn,eta1.airbubbleendothelial damageduringphacoemulsificationinhumaneyebankeyes:the protectiveeffectsofhealonandviscoaljcataractrefractsurg, 1990,16:597-602. 13shimmuras,tsubotak,oguchiy,etaloxiradicaldependent photoemissioninducedbyaphacoemulsificationprobe.invest ophthalmolvissci,1992,33:2904-2907. 14artolaa,aliojl,bellotjl,eta1.protectivepropertiesof viscoelasticsubstances(sodiumhyaluronateand2% hydroxymethylcellulose)againstexperimentalfreeradicaldamageto thecomealendotheliuin.cornea.1993.12:109.1l4. 15madsenk,steneviu,appledj,eta1.histochemicalandreceptor bindingstudiesofhyaluronicacidandhyaluronicacidbindingsites oncornealendotheliuin.ophthalmicpract,1989,7:92-97,ll9一 l2o. 16mcdermottml,hazlettld,barrettrp,eta1.viscoelastic adherencetocornealendotheliumllowingphacoemulsification.j cataractrefractsurg,1998,24:678-683. 17poyerjf,chanky,arshinoffsa.newmethodtomeasuiethe retentionofviscoelasticagentsonarabbitcornealendothelialcell lineafterirrigationandaspiration.jcataractrefractsurg,1998,24: 84_9o. 18henryjc.olanderkcomparisonoftheeffectoffourviscoelastic agentsonearlypostoperativeintmoeularpressure.jcataractrefract surg,1996,22:960-966. 19ravalicog,tagnettod,baccaraf,eta1.comealendothelial protectionbydifferentviscoelasticsduringphacoemulsification.j cataractrefractsurg,1997,23:433-439. (收稿日期:2005-03一l1) (本文编辑:黄翊彬) 思考题 1.理想的黏弹剂作为眼科黏弹性手术设备,应主要具备哪些功 能? a.支撑形成充足的前房空间 b.提高连续线性环形撕囊的成功率 c.隔绝角膜内皮细胞不受损伤因素的侵害 d.协助分离组织,使瞳孔保持散大状态 e.以上全是 2.最适合描述黏弹剂物理特性的是什么? a.相对分子质量 b.黏性,弹性 c.假可塑性,内聚性 d.所带电荷 e.分子链结构 3.弥散性黏弹剂viscoat的成分是什么? a.透明质酸钠 b.硫酸软骨素 c.3%透明质酸钠和4%硫酸软骨素 d.甲基纤维素 2005年7月第4l卷第7期chinjophthalmol,july2005,:1 4.弥散性黏弹剂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学2025年病理学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 衣服定做转让合同范本
- 购房合同转让协议模板
- 美术画桌购销合同范本
- 监理合同停工补充协议
- 阀门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行政套房买卖合同范本
- 购房合同补充平台协议
- 美容店学徒合同协议书
- 质量管理与思政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民兵教练员补充招聘20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足疗服务篇培训
- (人教版205新教材)英语三年级上册核心基础知识清单年
- 代谢综合征麻醉管理要点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学科教学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网吧消防演练方案及流程
- 2025年秋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智慧广场-简单的周期问题(一)》教案
- 观赏鱼买卖合同(标准版)
- 自行式剪刀车作业平台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