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信息化战略计划,如法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德国的21 世纪信息社会计划等。随着这些计划的实施,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工业门类中去,对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技术融合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等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在产品融合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都含有电子信息技术成分。例如,在航天器(如卫星、宇宙飞船、火箭)、飞机、汽车、船舶中,都装备了电子仪器仪表;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中,许多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家电到智能家电的转变;普通机床通过增加数控系统,就成为了数控机床,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资产管理系统(EAM)、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减低了管理成本。在产业衍生方面,发达国家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发达的ICT 产业,促进了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如咨询业、会展业。 (2)发展趋势 在技术融合方面,信息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将不断增强。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加速朝着以计算机控制为主,以定制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特征的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在产品融合方面,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将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从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向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方向发展,信息化将向上下游延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产业衍生方面,ICT 产业以及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将越来越高,将继续涌现一批新兴产业;IT 厂商将从过去销售IT 产品向提供服务方向发展,软件即服务等理念将越来越深入人心。国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制造业信息化迅速发展 目前,中国在CAD、CIMS、数控机床以及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国产制造业信息化软件市场初具规模,对重大工程和行业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很多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具备相当基础。ERP、CRM、SCM、PDM 等应用系统已经建立起来。 信息化成为资源、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支撑石油石化工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起步较早,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三大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思路逐步清晰,统筹规划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则。例如,中石油提出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中石化提出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中海油提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步实施、逐步替代”。应用层次日渐清晰,已经形成包括生产操作控制层、生产执行层、经营管理层和企业管理层的完整信息系统应用体系。 信息化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为中国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例如,在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中,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精确化生产作业,减少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在建材生产设备上安装变频装置,可以有效节煤、节电、节水,减少污染物排放。在火力发电厂,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燃料掺烧比例、煤种、灰份等进行优化配置,可以使煤炭燃烧最充分。 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钢综合耗水由21 立方米/吨下降到目前的5 立方米/吨,钢综合能耗由1200 千克标准煤/吨下降到700 千克标准煤/吨。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不锈钢分公司采用能源管理系统之后,高炉煤气放散率由最初的30下降到10以内。目前,宝钢分公司高炉煤气放散率控制在2以内。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通过应用艾斯苯HYSYS 动态模拟系统,重点对芳烃分馏、岐化单元进行了优化,结果每年节约燃料油几千吨。2007 年,山水集团在大型风机上全部安装高压变频装置,年节电量达8000 万度,减少循环冷却水用量300 万吨。如今,山水集团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量分别比2004 年减少37%、32%和34%。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所需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多数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还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中国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移动通讯、无线电传输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中国不少行业存在技术空心化的危险。中国信息化带动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缺乏群体性突破。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创新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 中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装备,特别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中国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中国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真正体现行业竞争力的高精尖加工工艺和重大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薄弱。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一些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领域所需的重要装备依赖进口。中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石化装备的80%,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先进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中国每年8 万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70%是用于购置设备,而其中又有60%依赖于进口。 (2) 发展趋势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首先出现在IT 密集度比较高的工业门类,因为这些工业门类对信息化的依赖性较强。随着工业领域对信息技术的价值认识越来越深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范围将扩大到IT 密集度比较低的工业门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进一步深化。 随着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明确,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深入。以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主要体现在ERP、CRM、SCM 等管理软件在工业企业的应用。今后,信息技术将着重与生产工具或工业装备融合,实现管控一体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将逐步确立。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初期,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有限,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动力不足,两化融合还要依靠政府部门来推进。政府部门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工程,提供资金支持、提供优惠政策等手段来促进辖区内工业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随着企业信息化市场越来越规范、成熟,信息化给工业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企业内在信息化动力机制建立,成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主体,表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逐渐步入正轨。 建设公共平台将成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不是企业个体的事情,而是整个工业企业的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室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分析与防范
- 企业房屋包租合同范例
- 个人公寓佣金合同范例
- 人参购销合同范例
- Office知识点总结模版
-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总结模版
- 书插画合作合同范例
- 与物业续签合同范例
- 产品测试服务合同范例
- 专线电路合同范例
- 催收物业费的委托代理合同
- 智慧加气站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生成式AI时代下的提示素养培育研究
- 2023年中铜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公务员2021年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及参考答案(两套答案)
- 艺术鉴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反兴奋剂知识试题及答案
- 【非典型雇佣关系中众包骑手侵权责任人认定探究11000字(论文)】
- 业务拓展经理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移动应用与开发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湖北宜昌高新区招商局公开招聘3人(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