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的实证分析及对策.docx_第1页
福建省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的实证分析及对策.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性的实证分析及对策邱景漩摘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城镇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发展轨迹入手,深入剖析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揭示居民收入增长变化趋势,探求促 进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对策措施,为推动福建省跨越式发展以及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这一 “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城镇居民收入;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一、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分居民收入与经济总量增长趋势一致,但速度趋缓。从增长的幅度上,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走势与地区 生产总值的增幅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但收入增幅明显低于地区 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从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除1982、1983、1989、2001、2002、2011年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外,其他年份均慢于经济增长。1978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慢了4.8 个百分点。在改革开放以来的6个“五年计划”中,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均慢于地区生产总值。其中,“八五”期间、“六 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三个时段的差距最大,分别慢9.4、7.9和5.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差距。“十五”期间和“七五”期间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则较同步。析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73元增加到2013年的57856元,年均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71元增加到24907元,年均 增长13.5%。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差距,但 发展趋势总体一致。城镇居民收入随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而不断增加。伴随经 济总量持续扩大,福建省城镇居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从福建省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发展水平上看,可以 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居民收入总量随经济总量扩大而增加,增长 的总体趋势保持一致(如图1所示)。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总量的 关联度很高,19782013年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995和0.993。二是城镇居民收入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在1983年之前,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高于人均 地区生产总值,1984年、1985年则绝对值小幅落后于经济总量,19861988年收入增长较快,绝对值一度超越人均地区生产总 值,1989年起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高于居民收入,且差距不断拉 大,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53.3%。图2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幅图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3.收入分配体系中居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根据福建统计年鉴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按收入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中,主要代表居民收入的劳动者报酬的比重为50.2%,比1978年 下降13.3个百分点,而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以及营业盈余 的比重均有所提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与人均gdp之比也由1998年的0.891下降到2010年的0.701。同时,居民收入在国 民收入分配中份额持续下降。2000年,福建省政府、企业、个人在 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为12.024.863.2,2005年为14.326.459.3,2010年发展为14.229.556.3。10年间居民收入占国民初图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人均gdp与城镇居民收入对比图示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59 2 0 1 4 5次分配总收入比重下降6.9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收入增速相对较快,在一定程度上挤 占了居民收入提升空间。1.9%;浙江省、安微省、福建省和江西省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差距高于平均水平,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现象较为 明显。因此,与周边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省市对比上看,福建省 的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现象还是较为突出的,且波 动性较大。因此要推动民生与经济和谐发展,还应下定决心,加 大对民生发展的倾斜力度。表 3“十一五”期间全国和部分省市收入与 gdp 年均增幅对比表 单位:%表 1 1978 年以来主要年份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占比单位:%13.211.31.917.413.24.217.612.15.518.412.46.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二、推动福建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几点思考1.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实现同步增长。从持续有效促进经济 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在保证三次产业间 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立足福建省省情,充分 利用海西区作为服务周边地区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海峡两岸经济合 作框架协议(ecfa)签订的有利契机,以打造海峡两岸区域性的金 融服务中心与物流中心为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福 建省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对台旅游区位优势,突出“海峡旅游”主 题,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并形成在国内外有 较大影响的海峡西岸旅游区等。2.经济增长方式理性化促进实现同步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 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模式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只有选择适当的增 长模式才能够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才能保障居民收入与经 济发展的同步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大国的投资率 一般为2030%左右,消费率一般为7080%左右。而2012年福建 省资本形成率为57.4,最终消费率为40.0。投资对gdp的贡献 率为75.2,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仅为26.3。投资驱动型增长方 式使得福建省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令经济快速增长与 资源日益稀缺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积极推进投资驱动型增长方 式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要以改善保障民生为切入点,提升 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3.分配制度优化确保居民分享增长成果。一方面应当建立健 全工资增长机制,通过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建立完善工 资协商制度,保证劳动报酬的稳步增长;同时科学制定最低工资 标准,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薪酬水平。另一方面,健全劳动力 市场,提升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生产效率的提 升,实现企业效益和员工薪酬增长的双赢。最后应进一步完善社 会保障制度,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 平: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 盖;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居民医疗费用负担;逐步提高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通过转移支付来降低收入差距,提高全体居民的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4. 福建省九地市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现象显著。 从表2福建省九地市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动轨迹 上看,“十一五”期间,九地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普 遍低于gdp增幅,仅有福州市和宁德市2006年的居民收入增幅 略高于gdp,其他地市在2006-2010年期间收入增幅均低于经济 增长。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差距上看,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收入与 经济增长的差距相对较小,因此曲线也较为平滑;而经济较不发 达的内陆地区则差距明显较大,曲线波动较大。从“十一五”期间 的年均增幅上看,增长较快的地区收入与经济不同步现象就更 为显著,如莆田、三明、漳州和龙岩市,其收入与gdp的年均增幅 差距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福州、厦门、泉州等经济较为发达 的沿海城市,其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较为同步和谐。表 2 “十一五”期间九地市收入与 gdp 年均增幅对比表 单位:%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5. 福建省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现象较周边城市 突出。从表3城乡居民收入与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状况看,“十一 五”时期全国和七个省市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均高于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快4.1个百分点;上海市、江 苏省、山东省城镇居民收入与gdp增长的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其中上海市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最为和谐,差距仅为生活水平。(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2 0 1 4 5 60地区gdp 年均增幅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差距全省福州厦门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宁德17.612.1 5.516.212.43.815.412.33.118.811.6 7.219.99.810.117.012.1 4.917.910.57.415.911.9 4.020.811.7 9.116.511.45.1地区gdp 年均增幅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差距全国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江西16.812.74.115.610.94.718.213.25.016.413.23.2年份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 旧 营业盈余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2012 63.510.78.817.064.3 10.38.716.762.9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