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诊断学英文名称: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总 学 时:400学时(理论授课:266学时;见习课:134学时)学 分:22学分适用对象: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实验考核与病例阅片分析(15%)、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期中考核(5%)。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主要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丰富,系统性及实用性强,涉及现代医学影像学多学科知识。着重强调学生能掌握“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的原则。教学内容包括: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乳腺、消化系统和腹膜腔、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骨骼肌肉系统、儿科病变等;各种疾病的诊断均涉及X线、CT、USG、MRI等。每个系统又包括不同成像技术的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观察、分析和诊断,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讲述每一疾病先简述其临床与病理、再介绍不同成像技术的影像学的表现和诊断,开展以系统病种为中心的病种教学,使学生对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有全面、完整的认识。反映本学科结构的系统性和学科发展趋势,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启发式教学,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堂讲授充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数字网络技术、实物模型教具等;积极实践启发试、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倡学生自学,增加了学生自学的内容。实验课应使学生看到真实的影像资料,并在实习指导和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对基本影像的识别和分析,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课堂讲授与见习课比例为2:1,理论授课按本大纲进行教学。第一章 总 论目的要求:一、掌握:1X线、CT及MR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2医学影像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3正确书写影像诊断报告的原则和具体步骤。二、熟悉:1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各自优势和限度。2正常影像表现、解剖变异及成像设备的技术缺陷所致的假象与伪影。三、了解:X线的产生、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史与新进展。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2学时。见习课:8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CT、DR、MRI、MRS、CT值。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介绍X线的发现,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及发展概况与其新进展。2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X线、CT及MRI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3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及综合应用:(1)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2)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4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正确书写医学影像诊断报告:(1)医学影像诊断原则。(2)正确书写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实地观看不同的影像设备,不同成像技术的图像特点及影像阅片分析。 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现场观看不同的影像设备,领会不同成像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学会对多种成像技术的比较与综合应用、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掌握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正确书写诊断报告并学会使用影像报告中的专用术语,为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影像学医、技师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1脑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及椎管内常见肿瘤的CT、MRI表现。2脑出血、脑梗死CT、MRI表现。3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及脑挫裂伤的CT、MRI表现。4脑脓肿、结核性脑及脑膜炎、脑囊虫病CT、MRI表现。二、熟悉: 1颅脑、脊柱的X线、CT、MRI的正常影像学表现。2颅脑先天畸形及发育异常、脑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椎管内疾病及新生儿脑病的CT、MRI表现。三、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及选择原则。学时安排:理论授课:33学时,见习课:16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功能磁共振,颅内原发肿瘤,脑挫裂伤,脑梗死,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脱髓鞘,脑脓肿,灰质异位。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神经系统正常影像表现及异常影像学表现,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2颅内原发肿瘤:脑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及椎管内常见肿瘤的CT、MRI表现。3脑出血、脑梗死CT、MRI表现。4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及脑挫裂伤的CT、MRI表现。5脑脓肿、结核性脑及脑膜炎、脑囊虫病CT、MRI表现。6颅脑先天畸形及发育异常、脑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椎管内疾病CT、MRI表现。7. 新生儿脑病的CT、MRI表现及脑内血管。(自学为主)(二)见习课:1. 见习内容:(1)正常脑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特征、颅内基本病变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特征,脑内部分常见肿瘤的CT和MRI征象。(2)脑内常见肿瘤的CT和MRI征象,颅脑外伤之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和脑挫裂伤的CT和MRI征象。(3)脑梗死、脑内血肿、脑脓肿及脑囊虫的CT和MRI征象。(4)椎管内常见肿瘤的MRI征象。2. 见习目的及要求:掌握脑内部分常见肿瘤、脑梗死、脑内血肿、脑脓肿及脑囊虫和椎管内常见肿瘤的CT和MRI征象。第三章 头颈部第一节 眼及眼眶目的要求:一、掌握: 1眼及眼眶正常影像学表现(简单介绍眼及眼眶的X线、CI及MRI的表现)。2眼及眼眶的异常影像学表现(包括:大小及形态的异常、密度(信号)的异常、位置异常、眶壁骨质异常、眼眶通道异常(先天性变异及堵塞)、眼及眼眶肿块及邻近解剖结构的改变)。3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眼眶内及眼球疾病:炎性假瘤、血管瘤、常见肿瘤,如:眼球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胶质瘤;眼眶异物。二、熟悉:1眼及眼眶各部位的解剖。2甲状腺眶病(Graves病)、泪腺肿瘤、黏液囊肿。三、了解:1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X线、CI及MRI在眼及眼眶疾病中的优选原则)。2眼眶异物影像学表现及检查方法的选择。学时安排:理论授课:6学时。见习课:4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炎性假瘤、甲状腺眶病(Graves病)、视网膜母细胞瘤。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正常影像学表现,包括:眼及眼眶的正常解剖图片及X线、CI及MRI的影像图片。2脉管性病变、异常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及颈动脉海绵窦瘘。3眼及眼眶疾病的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自主学习)5疾病影像学诊断:眼眶内及眼球疾病:炎性假瘤、血管瘤、常见肿瘤,如:眼球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胶质瘤;眼眶异物;眼眶骨折。(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眼及眼眶的解剖;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观察的内容;眼及眼眶常见疾病异常病变影像学表现与影像学的征象(疾病大体包括:眼部炎性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泪腺肿瘤、脉管性病变、神经眼科病变、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眼部异物、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2见习目的及要求: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的内容。理解及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表现。通过对眼及眼眶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异常表现及常见病的学习,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对眼及眼眶各种影像检查的优劣势有大概的了解,同时掌握异常表现的影像诊断及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具有一定观察、分析和诊断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为学好后续课程和从事临床实际技术工作奠定基础。第二节 鼻、鼻窦、耳部、口腔颌面部目的要求:通过对鼻和鼻窦、耳部、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异常表现及常见病的学习,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对鼻和鼻窦、耳部、口腔颌面部各种影像检查的优劣势有大概的了解,同时掌握异常表现的影像诊断及常见病,如鼻窦炎、鼻息肉、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等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一、掌握:1鼻和鼻窦、耳部的异常影像学表现。2鼻窦炎、鼻息肉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3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二、熟悉:鼻和鼻窦、耳部正常影像学表现。三、了解:1检查方法。 2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3口腔颌面部病变的影像诊断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1学时。见习课:4学时。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一)检查技术:1X线检查。2CT检查。3MRI检查。(二)影像观察与分析:1鼻和鼻窦、耳部部正常影像学表现。2鼻和鼻窦、耳部异常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三)疾病诊断:1鼻窦炎、鼻息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 腮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像诊断。(自主学习)4. 口腔颌面部病变的影像诊断。(自主学习)二、见习课:见习课教学要求见与本大纲配套的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指导。第三节 咽部、喉部、颈部目的要求:一、掌握:1咽、喉部、甲状腺的异常影像学表现。2淋巴结的分布。3鼻咽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喉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颈部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诊断。6颈部淋巴结病变:掌握颈部淋巴结肿大。二、熟悉:咽、喉部、甲状腺正常影像学表现。三、了解:检查技术。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6学时。见习课:8学时。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一)检查技术:1X线检查。2CT检查。3MRI检查。(二)影像观察与分析:1咽、喉部、甲状腺正常影像学表现。2咽、喉部、甲状腺异常病变的影像学表现。3淋巴结的分布。(三)疾病诊断:1鼻咽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喉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4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二、见习课:见习课教学要求见与本大纲配套的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指导。第四章 呼吸系统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目的要求:一、掌握:呼吸系统的正常X线、CT表现。二、熟悉:正常胸部MRI表现。三、了解:呼吸系统X线、CT、MRI观察、分析和诊断原则。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学时。见习课:3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肺野、肺纹理、肺门、肺实质、肺间质。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胸部正常影像学表现。2呼吸系统X线、CT、MRI观察、分析和诊断原则。(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1)阅读正常胸片。 (2)阅读正常胸部CT片。(3)了解胸片及CT的技术条件及评价。2见习目的及要求:(1)通过阅读典型教学片,掌握胸部正常X线表现。(2)掌握胸部CT影像解剖。(3)能够应用影像专业术语描述,掌握常见组织的CT值范围。第二节 胸部基本病变目的要求:一、掌握:气管、肺、胸膜基本病变的异常影像学表现。二、熟悉:肺门、纵隔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三、了解:横膈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学时。见习课:3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胸部基本病变的概念。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气管病变影像学表现。2肺部基本病变异常影像学表现。3肺门、胸膜、纵隔、横膈基本病变异常影像学表现。(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阅读胸片、CT等影像典型片,认识各种病变的影像特点。2见习目的及要求:(1)能够描述病变的形态、数目、大小、位置、密度、结构及与周围关系。(2)能够区分正常与异常表现。 (3)掌握影像诊断的要求。第三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目的要求:一、熟悉:胸部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价值和限度。二、了解:胸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见习课:0.5学时。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和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学习各种检查及特殊检查,能够合理应用。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阅读典型教学片,掌握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第四节 气管病变、肺先天性疾病目的要求:一、掌握:慢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二、熟悉:支气管囊肿的好发部位、常见征象。三、了解:1气管肿瘤的影像学表现。2肺发育异常、肺隔离症、肺动静脉瘘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5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轨道征、印戒征、支气管扩张。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慢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囊肿、气管肿瘤的影像学表现。2肺隔离症、肺动静脉瘘的影像学表现。(自主学习)(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阅读慢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囊肿胸片、CT等影像典型片,认识各种病变的影像特点。2见习目的及要求:(1)掌握气管、支气管异物的X线、CT表现。(2)掌握慢支、支气管扩张的X线、CT表现。第五节 肺部炎症目的要求:一、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肺脓肿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二、熟悉:大叶性肺炎和肺脓肿病理基础。三、了解:支原体肺炎和艾滋病的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3学时。见习课:1.5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大叶性肺炎:概念、病因,临床与病理,X线表现,CT表现,鉴别诊断。2支气管肺炎:病因、临床表现、病理、X线表现、CT表现。3支原体肺炎:病因和临床、病理、X线及CT表现、诊断。4间质性肺炎:病理与临床、X线表现、CT表现。5肺脓肿:概念及分类、病理与感染途径、X线表现、CT表现、鉴别诊断。(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阅读肺炎及肺脓肿的X线及CT片。2见习目的及要求:(1)通过阅读典型教学片,认识疾病的影像特点。(2)掌握肺部炎症的影像表现。(3)阅读肺脓肿线X片及CT片,掌握影像表现。第六节 肺结核目的要求:一、掌握:1肺结核的分类;2原发综合征、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结核球的影像特征。二、熟悉:胸内淋巴结结核、干酪性肺炎、继发型肺结核(空洞型为主型)、结核性胸膜炎(游离性胸腔积液)的影像学表现。三、了解: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渗出浸润为主型)、结核性胸膜炎(肺底积液、叶间积液、包裹性积液)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原发综合征、胸内淋巴结结核、结核球、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卫星病灶。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肺结核的临床与病理,肺结核的分型。2原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3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4继发型肺结核的影像特点。5结核性胸膜炎,其中肺底积液、叶间积液、包裹性积液的内容为自主学习。(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1)阅读肺结核的X线片。(2)阅读肺结核的CT、MRI片。2见习目的及要求:(1)掌握肺结核的分型。(2)掌握原发综合征、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结核球的影像特征表现。(3)熟悉胸内淋巴结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的影像特点。(4)了解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第七节 肺真菌病、肺寄生虫病目的要求:一、掌握:肺曲菌球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二、熟悉:病理改变。三、了解:1肺曲菌病的发病原因。2肺寄生虫病的病因、病理、流行病学、影像表现及诊断。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见习课:0.5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曲菌球、空气半月征及晕轮征。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肺曲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2曲菌球形成的病理基础。3肺曲菌球的X线表现和CT表现。4肺寄生虫病的病因、病理、流行病学、影像表现及诊断。(自主学习)(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阅读典型肺曲菌球CT片。2见习目的及要求:掌握肺曲菌球的典型影像学表现。第八节 原因不明性肺疾病目的要求:一、熟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X线、CT表现。二、了解:结节病、韦格肉芽肿的影像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见习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特发性肺纤维化。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与病理。2特发性肺纤维化的X线、CT表现。3结节病。(自主学习)4韦格肉芽肿。(自主学习)(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阅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胸片及CT片。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阅读典型教学片,熟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X线、CT表现。第九节 肺肿瘤目的要求:一、掌握:支气管肺癌大体分型及各型肺癌的影像表现特点。二、熟悉:良性肺肿瘤影像表现特点。三、了解:转移性肺癌的影像特征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学时。见习课:2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支气管肺癌病理、临床表现、大体分型。2各型肺癌的影像表现特点。3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1)阅读肺肿瘤的X线片。(2)阅读肺肿瘤的CT、MRI片。2见习目的及要求:(1)掌握支气管肺癌的影像表现。(2)熟悉良性肺肿瘤及转移性肺癌的特征表现。第十节 肺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目的要求:一、掌握:1肺栓塞及肺梗死的概念。2肺栓塞的CT直接征象。二、熟悉:1肺栓塞的间接征象。2肺梗死的影像学表现。3肺栓塞的病因和分类。三、了解:1肺水肿。课堂讲授见循环系统。2肺栓塞的各种影像学评价。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肺栓塞、肺梗死。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肺栓塞的概念及分类。2病因。3流行病学。4各种影像学的诊断价值:X线、核素、B超、CT、MRI。5X线表现。6CT表现:急性、慢性、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及各种后重建技术。7肺梗死的概念及发病率。8肺梗死的X线及CT表现。(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阅读肺栓塞的X片、CT片,包括CT增强及重建片。2见习目的及要求:能够通过CT平扫、增强及三维技术图像,掌握肺栓塞的CT诊断。第十一节 尘肺目的要求:一、掌握:尘肺的影像学特点。二、熟悉:尘肺的X线胸片分型。三、了解:尘肺的病因及病理特点。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尘肺。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尘肺的病因及病理特点。2尘肺的影像学特征。3尘肺的胸片分型。(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阅读尘肺的胸片及CT片。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阅读典型教学片,掌握尘肺的影像学特征。第十二节 胸膜病变目的要求:一、掌握:1小、中、大量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2液气胸、气胸的X线表现。二、熟悉:胸膜肿瘤的发病情况。 三、了解:1胸膜增厚、粘连和钙化的X线表现。2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影像学特征。学时安排:理论授课:3学时。见习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包裹性积液、叶间积液。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胸膜炎的病因和分类。2游离积液的X线表现。3局限性胸腔积液的种类及X线表现。4气胸和液气胸的X线表现。5胸膜肥厚、粘连和钙化的X线表现CT表现。6常见胸膜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间皮瘤(恶性间皮瘤为自主学习)和转移瘤。(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1)胸膜炎、胸腔积液,包括包裹性积液的X片及CT片。(2)气胸及液气胸的X片及CT片。(3)胸膜、胸壁肿瘤的X片及CT片。2见习目的及要求:(1)阅读X线CT片。(2)掌握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胸的影像表现。(3)掌握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4)学会如何鉴别良性胸壁(胸膜)肿瘤、恶性肿瘤及转移瘤。(5)能够正确选择影像检查方法。(6)了解胸部其它少见疾病的影像特征。第十三节 纵隔疾病目的要求:一、掌握:1纵隔分区及意义。2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瘤的影像学特征。3淋巴瘤和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的典型影像学表现。4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二、熟悉:1脂肪、囊肿的CT值和MRI表现。2纵隔气肿的影像学表现。三、了解:纵隔血肿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6学时。见习课:2.5学时。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纵隔。2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纵隔的分区及意义。2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3胸内甲状腺肿分类及影像学表现。4正常胸腺的大小。5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6畸胎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7淋巴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8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9支气管囊肿的形成及影像学表现。10心包囊肿的影像学表现。11纵隔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12纵隔炎症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自主学习)13纵隔气肿的形成及影像学表现。(自主学习)14纵隔血肿的CT及MRI表现。(自主学习)(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阅读纵隔肿瘤的X线、CT及MRI片,掌握各种肿瘤的诊断要点,认识各种检查的优劣。2见习目的及要求:(1)掌握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瘤、淋巴瘤及身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2)了解纵隔其他少见肿瘤。(3)熟悉纵隔肿瘤与非肿瘤性纵隔增宽的鉴别,鉴别困难时任何选择其它方法确诊。(4)重点是CT及MRI表现。第十四节 膈肌病变目的要求:一、掌握:膈疝的概念及种类。二、熟悉:膈膨升的X线表现。三、了解:膈麻痹的原因和X线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5学时。实习课:0.5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膈疝、膈膨升、膈麻痹。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膈疝的概念。2膈疝形成的机制和种类。3膈疝的X线表现和CT表现。4膈膨升的概念、原因和分类。5膈膨升的X线表现。6膈麻痹的概念和原因。(自主学习)7膈麻痹的X线表现。(自主学习)(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阅读膈疝、膈膨升的X片及CT片。2见习目的及要求:掌握膈疝的影像诊断要点。第十五节 胸部外伤目的要求:一、掌握:肺挫伤、肺撕裂和肺血肿的影像学表现。二、熟悉:肋骨骨折、外伤性气胸和液气胸的影像学表现。三、了解:纵隔气胸、血肿、气管和支气管裂伤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5学时。见习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肺挫伤、肺撕裂伤。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肋骨骨折的常见部位。2肋骨骨折的X线表现和CT表现。3胸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4外伤性气胸和液气胸的影像学表现。5肺挫伤的病理和演变。6肺挫伤的影像学表现。7肺撕裂伤和肺血肿的病理。8肺撕裂伤和肺血肿的影像学表现。9气管和支气管裂伤的X线表现和CT表现。(自主学习)10纵隔气肿和血肿的影像学表现。(自主学习)(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阅读胸部外伤X片及CT片,包括肋骨骨折、肺挫伤、肺撕裂伤、气管和支气管裂伤、纵隔气肿和血肿。2见习目的及要求:掌握胸部外伤的综合诊断原则及影像特点。第五章 循环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1心脏大血管各种检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原则。2心血管影像学的基本诊断方法。3X线平片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肺门和肺血管纹理分析,心胸比率的测量。4异常X线表现。5镜面右位心、左旋心和右旋心。6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临床及病理、X线影像学诊断。7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的临床与病理、X线影像学表现。二、熟悉:1心血管影像的观察、分析和诊断方法。2正常CT、MRI表现。3异常CT表现。4X线、超声、CT、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5后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6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7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三、了解:1心血管影像学的新进展和学术动态及本学科的发展。2心血管造影正常表现。3异常MRI表现。4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5先心病的心血管造影、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和MRI影像学表现。6后天性心脏病的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7冠心病、高心病影像学表现。8周围血管病变。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7学时。见习课:14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肺充血、肺血减少、肺淤血、肺动脉高压、肺静脉高压、间质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 前言 介绍心血管影像诊断的特点和常用方法。2. 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X线、CT、MRI表现。3. 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X线、CT、MRI表现。4.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1)X线、CT、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2)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5. 先天性心脏、大血管位置和连接异常:(1)镜面右位心、左旋心和右旋心。(2)右位主动脉弓、心上型肺静脉完全性异位引流、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心下型肺静脉完全性异位引流、肺静脉部分性引流、腔静脉异位引流。(自主学习)6. 先天性心脏病:(1)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临床及病理、X线影像学诊断。(2)先心病的心血管造影、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和MRI影像学表现。7. 后天性心脏病:(1)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的临床与病理、X线影像学表现。(2)后天性心脏病的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3)后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冠心病、高心病。8. 心包疾病: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9. 大血管病变:(1)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2)周围血管病变。(自主学习)(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1)见习一 循环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表现。(2)见习二 循环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见习三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4)见习四 常见后天性心脏病。2见习目的及要求:(1)见习一:1)掌握普通X线片心脏大血管的投照方法、正常影像学表现;心胸比率的测量;后前位片左、右肺门的结构及侧位片肺门影的结构及肺纹理分布的特点。2)熟悉肺门、肺纹理的基本概念。3)了解X线、心血管造影、CT及MRI在心血管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心血管影像学检查的进展及正常心脏大血管的CT、MRI及心血管造影表现。(2)见习二 循环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1)掌握心外形增大、形状、肺循环改变的普通X线表现。2)了解循环系统基本病变的CT、MRI及心血管造影表现。(3)见习三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掌握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4)见习四 常见后天性心脏病:1)掌握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肺心病的X线表现。2)了解冠心病的影像学表现。第六章 乳腺目的要求:一、掌握:1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2乳腺纤维腺瘤的影像学表现。3乳腺癌的TNM分期。二、熟悉:1乳腺正常X线、CT表现与异常X线表现。2乳腺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三、了解:1乳腺正常MRI表现、异常X线、CT表现。2X线、CT、MRI观察、分析和诊断。3X、CT及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4乳腺感染性疾病的X线表现。5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表现。6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9学时。见习课:4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导管征、晕圈征、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乳腺良、恶性肿块。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 正常影像学表现:乳腺正常X线、CT、MRI表现。2. 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X线、CT、MRI表现。3.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X、CT及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4. 乳腺感染性疾病。5. 乳腺增生。6. 乳腺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1)乳腺纤维腺瘤的影像学表现。(2)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表现。7. 乳腺叶状肿瘤: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8. 乳腺恶性肿瘤:(1)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2)乳腺癌的TNM分期。(3)乳腺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1)正常及异常的影像表现。(2)乳腺感染性疾病。(3)乳腺增生性疾病。(4)乳腺良性肿瘤。(5)乳腺恶性肿瘤。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掌握乳腺的检查方法以及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的影像表现。了解乳腺癌的病理及鉴别诊断。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第一节 胃肠道目的要求:一、掌握:1食道癌的影像学表现。2胃溃疡的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3胃癌的影像学表现。4胃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十二指肠溃疡的影像学表现。6回盲部肠结核的影像学表现。7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癌的影像学表现。二、熟悉:胃肠道正常及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三、了解:1对不同成像技术的观察、分析和诊断方法。2胃炎、胃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3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十二指肠炎症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4小肠Crohn病、小肠肿瘤的影像学表现。5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8学时。见习课:9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龛影,充盈缺损,半月综合征,环堤征。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X、CT、MRI线表现。2异常影像学表现:(1)异常X线表现:胃肠道轮廓改变,黏膜皱襞的改变,管腔大小的改变,位置及移动度改变,功能性改变 。(2)异常CT表现:胃肠道管壁增厚,肿块,周围脂肪层改变,邻近脏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隔脏器转移。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食管炎症:返流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5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食道痉挛,贲门失弛缓症。6食管肿瘤: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7食管其他疾病: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裂孔疝。8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9胃溃疡。10胃肿瘤:胃癌,胃恶性淋巴瘤,胃间质瘤。11胃其他疾病。(自学)12十二指肠溃疡。13十二指肠憩室。14十二指肠癌。15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16小肠克罗恩病。17小肠肿瘤。18小肠其他疾病。19溃疡性结肠炎。20回盲部肠结核。21结肠直肠癌。22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23阑尾疾病。(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1)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X、CT、MRI线表现。(2)异常影像学表现。(3)食管炎症:返流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4)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食道痉挛,贲门失弛缓症。(5)食管肿瘤: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6)食管其他疾病: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裂孔疝。(7)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8)胃溃疡。(9)胃肿瘤:胃癌,胃恶性淋巴瘤,胃间质瘤。(10)十二指肠溃疡。(11)十二指肠憩室。(12)十二指肠癌。(1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14)小肠克罗恩病。(15)小肠肿瘤。(16)溃疡性结肠炎。(17)回盲部肠结核。(18)结肠直肠癌。(19)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20)阑尾疾病。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实习教学,使学生理论授课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中的影像学诊断相结合,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奠定基础。第二节 肝脏、胆系、胰腺和脾目的要求:一、掌握:1肝脏的正常影像学表现与异常征象。2肝肿瘤的影像学表现。3肝炎性肿块的影像学表现。4胆系的正常影像学表现与生理。5胆道异常的影像学表现。6胆管癌的影像学表现。7胰腺正常的影像学表现。8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二、熟悉:1弥漫性肝病的影像学表现。2胰腺的X线解剖与生理。3脾脏正常影像。三、了解:1肝脏的应用解剖与生理。2胆系主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3胰腺主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4脾脏X线解剖与生理。5脾脏主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8学时。见习课:9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双环征,早出晚归征象,快显快出征象,双管征。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X、CT、MRI线表现。2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X、CT、MRI线表现。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肝脏弥漫性疾病:肝硬化,脂肪肝,血色病,Budd-Chiari综合征。5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真菌性肝脓肿。6肝脏寄生虫病:肝棘球蚴病,慢性血吸虫肝病。7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细胞腺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囊肿,肝脏炎性假瘤。8肝脏恶性肿瘤:肝细胞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9肝移植。10胆系先天性疾病:肝外胆管囊状扩张,肝内胆管囊状扩张,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11胆系结石症。12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13胆系肿瘤与胆囊增生性疾病:胆囊息肉和腺瘤,胆囊癌,胆管癌,胆囊腺肌增生症。14胆道梗阻:胆道梗阻诊断的确定,胆道梗阻部位的诊断,胆道梗阻病因的诊断。15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6胰腺肿瘤:胰腺癌,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胰岛细胞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7脾先天性发育异常:游走脾,副脾,无脾综合征,多脾综合征。18脾弥漫性病变。19脾脓肿(splenicabscess)。20脾肿瘤和瘤样病变:脾囊肿,脾血管瘤。21脾恶性肿瘤:脾恶性淋巴瘤,脾转移瘤。22脾梗死。(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1)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2)肝脏弥漫性疾病。(3)肝脓肿。(4)肝脏寄生虫病。(5)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6)肝脏恶性肿瘤。(7)胆系先天性疾病。(8)胆系结石症。(9)胆囊炎。(10)胆系肿瘤与胆囊增生性疾病。(11)胆道梗阻。(12)胰腺炎。(13)胰腺肿瘤。(14)脾弥漫性病变。(15)脾脓肿(splenicabscess)。(16)脾肿瘤和瘤样病变:脾囊肿,脾血管瘤。(17)脾恶性肿瘤:脾恶性淋巴瘤,脾转移瘤。(18)脾梗死。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实习教学,使学生理论授课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中的影像学诊断相结合,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奠定基础。第三节 肠系膜和腹膜腔目的要求:一、熟悉:1正常及异常肠系膜和腹膜腔的影像学表现。2腹腔积液的影像学表现。3腹膜炎及腹腔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二、了解:1肠系膜和腹膜腔中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2肠系膜及腹膜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X线表现,异常CT表现。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腹腔积液。5肠系膜和腹膜腔感染性病变:腹膜炎,腹腔脓肿。6肠系膜和腹膜肿瘤。(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影像学表现。(3)腹腔积液。(4)肠系膜和腹膜腔感染性病变。(5)肠系膜和腹膜肿瘤。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实习教学,使学生理论授课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中的影像学诊断相结合,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奠定基础。第四节 急腹症目的要求:一、掌握:1正常及异常腹部的影像学表现。2胃肠道穿孔及肠梗阻的影像学表现。二、熟悉:1肠系膜血管病变。2腹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三、了解:急腹症中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学时安排:理论授课:4学时。见习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假肿瘤征,咖啡豆征,香蕉征。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X线表现,异常CT表现。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胃肠道穿孔。5肠梗阻:单纯性小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6肠系膜血管病变。7腹部外伤:脾破裂,肝脏损伤。(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影像学表现。(3)胃肠道穿孔。(4)肠梗阻。(5)肠系膜血管病变。(6)腹部外伤。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实习教学,使学生理论授课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中的影像学诊断相结合,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奠定基础。第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目的要求:一、掌握:1泌尿系结石的影像学表现。2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的X线、CT表现及肾癌的TNM分期。3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学表现。4卵巢囊肿、囊性畸胎瘤和卵巢癌的CT表现。5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瘤和肾上腺囊肿的CT表现。二、熟悉:1泌尿系统的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2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肾囊性病变的Bosniak分型。3男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4良性前列腺增生的CT表现。5前列腺癌的MRI表现。6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7慢性输卵管炎、子宫输卵管结核的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8肾上腺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9腹膜后间隙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10淋巴瘤的CT表现。三、了解:1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2常见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的X线、CT表现。3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4肾外伤的CT表现。5女性生殖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影像学表现。6肾上腺腺瘤、转移瘤及肾上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7腹膜后间隙肿瘤、腹膜后纤维化及转移瘤的CT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1学时。见习课:12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精囊角、膀胱壁增厚、膀胱肿块、卵巢畸胎瘤、卵巢癌、肾癌、子宫平滑肌瘤、膀胱癌。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1. 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2)泌尿系统的异常影像学表现。(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常见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的X线、CT表现。(5)泌尿系结石的影像学表现。(6)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7)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的X线、CT表现及肾癌的TNM分期。(8)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肾囊性病变的Bosniak分型。(9)肾外伤的CT表现。2. 男性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2)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3)良性前列腺增生的CT表现。(4)前列腺癌的MRI表现。3. 妊娠与女性生殖系统:(1)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2)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3)女性生殖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影像学表现。(4)慢性输卵管炎、子宫输卵管结核的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5)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学表现。(6)卵巢囊肿、囊性畸胎瘤和卵巢癌的CT表现。4. 肾上腺:(1)肾上腺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2)肾上腺腺瘤、转移瘤及肾上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瘤和肾上腺囊肿的CT表现。5. 腹膜后间隙:(1)腹膜后间隙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2)腹膜后间隙肿瘤、腹膜后纤维化及转移瘤的CT表现。(3)淋巴瘤的CT表现。(二)见习课:1见习内容:见习一(1)掌握泌尿系结石及肾癌、肾盂癌、膀胱癌等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2)熟悉泌尿系统的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3)熟悉泌尿系统结核及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4)了解泌尿系统常见类型先天性发育异常的X线、CT表现。(5)了解肾外伤的CT表现。见习二(1)熟悉男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2)熟悉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3)熟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CT表现。(4)熟悉前列腺癌的MRI表现。 (5)了解女性生殖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影像学表现。(6)熟悉慢性输卵管炎、子宫输卵管结核的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7)掌握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学表现。(8)掌握卵巢囊肿、囊性畸胎瘤和卵巢癌的CT表现。见习三(1)熟悉肾上腺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2)掌握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瘤的CT表现。(3)了解肾上腺腺瘤、转移瘤及肾上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4)熟悉腹膜后间隙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5)了解腹膜后间隙常见原发肿瘤、淋巴瘤及转移瘤的CT表现。(6)掌握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要点。2见习目的及要求: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的基本影像表现。第九章 骨骼肌肉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1四肢长骨、关节的正常线表现和骨的基本病变(前6种)。2疾病诊断:骨折的定义、X线表现;肱骨外科颈骨折、Colles骨折、脊椎骨折;肩关节脱位,股骨头缺血坏死,急性、慢性化脓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