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乙肝防控形势与策略 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要内容 乙肝概述 WHO关于乙肝疫苗的立场 广东省乙肝防控策略及效果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工作要点 乙肝概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 ViralHepatitisB 乙肝 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 HBV 引起的一传染病 主要病变为干细胞变形坏死以及肝脏间质炎性浸润 以乏力 纳差 恶心 呕吐 厌油 腹泻 腹胀 肝区疼痛 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在已知的人类致癌因子中 乙肝病毒仅次于 烟草占第二位 导致80 以上的肝癌 乙肝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和慢性乙肝病人及 HBV携带者 主要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 性传播和医源性 传播 未免疫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是新生儿和未受 HBV感染的人群 慢性乙肝是严重的进展性疾病 每年有9 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每年有5 以上的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癌每年有28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5 分类高流行区中流行区低流行区 地区东南亚 中国 非洲中东 日本和部分南美洲部分东南欧北美 北部和西部欧洲和澳洲 HBsAg携带率 8 2 7 2 全球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区分类 全球及我国感染概况 我国1992年HBsAg携带率9 75 高流行区 我国2006年HBsAg携带率7 18 中流行区 广东省流行情况 1992年人群HBsAg携带率17 85 居全 国之首 高流行区 2006年人群HBsAg携带率13 55 居全 国第2位 高流行区 据2006年结果估计全省仍有1400万HBsAg携带者 6000万人曾感染过HBV HBV感染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乙型肝炎严重威胁全世界人民的健康 带来了沉重医疗 社会和经济负担 高额的治疗和检查费用工时损失的费用看护费用 人 人 传染源 急性病人 慢性病人 携带者 血液 渗出液 精液 阴道分泌液等含病毒 乙肝传播途径母婴传播 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传染源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防治策略建立监测系统 报告乙肝病例病人隔离治疗和消毒 乙肝 疫苗接种 严格筛查献血员乙肝病例 HBSAg携带者的管理阻断母婴传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饮食 公共设施管理筛查献血员加强血液制品及医疗器械和用具管理新生儿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简便 最有效的方法HepatitisB WHO CDS CSR LYO 2002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2010年版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 1 1 9 23 中华医学会 世界卫生组织 远离乙肝 重在预防 消除乙型肝炎的雅温德宣言 WHO 1991年 喀麦隆雅温德 发展中国家控制乙肝的国际会议 消除乙型肝炎的雅温德宣言 建议 凡人群HBsAg人群携带率超过5 的国家 和地区 应实施全体新生儿HepB免疫 截至2008年 全球177个国家已经将乙肝疫苗纳入本国的免疫规划 据估计 2008年的出生队列中有69 的婴儿接种了3剂次的乙肝疫苗 80年代 开始使用血源疫苗 1992年 把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2001年 开展青少年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2002年6月 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规划 自2005年6月1日起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施行 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2008年 对2002至2006年出生儿童开展乙肝疫苗查漏 补种 2009 2011年 对1994年至2001年出生儿童开展乙肝疫 苗查漏补种 广东省乙肝疫苗接种历程 WHO关于乙肝疫苗的立场 所有婴儿应在出生后尽早 最好是在24小 时内 接种首针乙肝疫苗 在乙肝高度流行 HBV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母婴传播以及幼儿期儿童间传播的国家 出生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尤为重要 母婴阻断首针及时接种的重要性 40 50 的慢性HBV携带者是通过母婴传播造成的 若不采取免疫预防 母亲HBsAg和HBeAg阳性 1年内 90 以上婴儿受到传染 母亲HBsAg阳性 1年内 40 以上婴儿受到传染 HBV感染时间越早 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几率越大 新生儿期约90 幼儿期 6岁 约30 成人为5 广东省乙肝防控策略及效果 广东省乙肝防控策略 采取以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 预防措施 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建立健全乙肝监测系统加强宣传教育其他 强化乙肝疫苗接种 常规接种 按照 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 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 确保新生儿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强调首针24小时内及时接种 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及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 白和乙肝疫苗 阻断母婴传播 关口 管理 儿童入学 入托时查验预防接种证 漏种者及时补种 群体性接种 15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 建立健全乙肝监测系统 长期连续监测 建立完善乙肝常规疫情监测系统 常规疫情报告 国家级乙肝监测点 重点人群乙肝感染状况监测 儿童免疫水平监测 医务人员感染状况调查 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监测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 横断面调查 开展全省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992年 2002年和2006年 4 25 免疫宣传活动现场部分宣传材料 加强宣传教育 健康长城宣传活动网络宣传 效果 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不断提高 1 14岁人群乙肝HBsAg携带率不断下降 减少了大量乙肝感染者 1992 2011年 388万例HBsAg携带者97万例慢性肝病者11 6万例肝硬化患者0 39万例肝癌患者 可减少204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未计算间接经济损失 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不断提高 儿童乙肝HBsAg携带率不断下降 近3年监测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乙肝HBsAg携带率下降到1 以下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 工作要点 2006年调查 女性HBsAg阳性率高峰人群年龄段为16 45岁 HBsAg阳性率为17 84 某县的调查结果表明孕妇年龄为18 43岁 表明育龄期妇女正处于广东省女性HBsAg阳性率高峰期 现阶段下 加强对育龄期妇女的筛检 实施母婴阻断 对于广东省乙肝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0 00 0 进一步加强母婴阻断工作 承担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 培训覆盖率达到90 以上 孕产妇乙型肝炎检测率分别达到 80 以上 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免 疫球蛋白使用率达到90 以上 关于印发广东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 婴传播项目方案的通知 粤卫办 2011 12号 新生儿首针及时率以县区为单位达到90 24h内接种第1针 可有效预防产程传播 有研究表明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 如果在出生后7天才接种首剂乙肝疫苗 发生HBV感染的风险要显著高于出生1 3天接种疫苗者 OR 8 6 保证首针及时接种 须兼顾两方面 住院分娩在家分娩 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 加强对产妇的宣传教育 出院后要及时到接种单位完成第2 3剂次乙肝疫苗的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程序 免疫程序 0 1 6 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卡介苗 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乙肝疫苗 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 乙肝疫苗接种禁忌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 包括辅料以 及甲醛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 严重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 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妊娠期妇女 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 病者 乙肝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 家庭和个人有惊厥史者 患慢性疾病者 有癫痫史者 过敏体质者 使用时应充分摇匀 如疫苗瓶有裂纹 标签不清或失效者 疫苗瓶内有异物者均不得使用 疫苗瓶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 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 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注射第一针后出现高热 惊厥等异常情况者 一般不再注射第二针 对于母婴阻断的婴儿 如注射第二 三针应遵照医嘱 严禁冻结 2 8 接种方案 为保证及时接种 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由 接生单位接种 孕妇分娩前应检测乙肝两对半 根据检测 结果决定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正常体重新生儿 母亲HBsAg阴性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次10 g乙肝疫苗 间隔1 6个月接种2 3剂次 母亲HBsAg阳性 出生后12h内注射HBIG 100IU 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g酵母或20 gCHO乙肝疫苗 间隔1 6个月接种2 3剂次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 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1 4 1 1 13 1 EricE Mast HaroldS Margolis AnthonyE Fiore etc AComprehensiveImmunizationStrategytoEliminateTransmissionof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theUnitedStates RecommendationsoftheAdvisoryCommitteeonImmunizationPractices ACIP Part1 ImmunizationofInfants Children andAdolescents MMWR2005 54 RR 16 1 31 http www cdc gov mmwr PDF rr rr5416 pdf 2 WorldHealthOrganization HepatitisBvaccines Weeklyepidemiologicalrecord NO 40 2009 405 420 http www who int wer 2009 wer8440 pdf 孕妇分娩前HBsAg情况不明者 尽快抽血进行化验 当测试结果未知时 应在出生后12h内接种第一剂次10 g重组酵母或20 gCHO乙肝疫苗 暂不注射HBIG 一旦化验结果证实母亲为HBsAg阳性 出生后7d内尽早注射HBIG 剂量 100IU 7d后无需注射 间隔1 6个月接种2 3剂次 低体重儿 出生体重低于2kg 母亲HBsAg阴性 1个月龄或体重超过2kg时开始接种第一剂次10 g重组乙肝疫苗 间隔1 6个月接种2 3剂次 母亲HBsAg阳性或状况不明 在出生后12h内接 种10 g重组酵母或20 gCHO乙肝疫苗和HBIG 在1个月龄时按 0 1 6 程序重新接种3剂次10 g重组酵母或20 gCHO乙肝疫苗 即1月龄 2月龄和7月龄分别接种第1剂次 第2和第3剂次乙肝疫苗 1 EricE Mast HaroldS Margolis AnthonyE Fiore etc AComprehensiveImmunizationStrategytoEliminateTransmissionof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theUnitedStates RecommendationsoftheAdvisoryCommitteeonImmunizationPractices ACIP Part1 ImmunizationofInfants Children andAdolescents MMWR2005 54 RR 16 1 31 http www cdc gov mmwr PDF rr rr5416 pdf 2 WorldHealthOrganization HepatitisBvaccines Weeklyepidemiologicalrecord NO 40 2009 405 420 http www who int wer 2009 wer8440 pdf 母乳喂养 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 白 HBIG 和乙肝疫苗后 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 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1 4 1 1 13 接种后检测 一般人群不需要在接种后进行抗 HBs检测 建议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 9 12月龄时 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1个月后 检测HBsAg和抗 HBs 如果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 再按 0 1 6 程序接种3剂次10 g酵母或20 gCHO乙肝疫苗 1 EricE Mast HaroldS Margolis AnthonyE Fiore etc AComprehensiveImmunizationStrategytoEliminateTransmissionof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theUnitedStates RecommendationsoftheAdvisoryCommitteeonImmunizationPractices ACIP Part1 Immunizationof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学习课件
- 北京舞蹈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结核病治疗方案
- 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引擎
-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人才磁场
- 乡镇过去五年进展工作总结及将来五年工作方案
- 新质生产力本质属性
- 幼儿园班级疫情防控活动方案
- 干部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看莞深智造
- 卵黄囊瘤影像诊断
- 2025年食品安全员业务培训考试题库(答案+解析)
- 二手机械买卖合同标准版
-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第十三章 内能(新课预习 培优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 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方案
- 初中物理科学家传记与贡献解读
- 安全生产责任制(模板)
- 高二班主任心理健康指导计划
- 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