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逆反”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对“逆反”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对“逆反”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逆反”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作者:上树的鱼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17更新时间:2009-12-7 对“逆反”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年学生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笔者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担任普通班高一(16)班的班主任,该班学生的入学成绩有2/3刚刚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有1/3左右是“委培生”,思想觉悟不是很高,散漫,没有紧迫感,上进心不强,逆反心理较重,其中有五位同学尤其突出。这五位同学,在军训期间就因不听教官的教导而经常受罚,并被教官命名为“五宝”。在教官眼皮底下抽烟,军营熄灯后还大声喧哗,八公里行军向路人吹口哨、挥冒示意;在学校,迟到、早退是常事,课堂上坐不住,小声话不断,有时逃课去上网、踢球,甚至有“早恋”倾向面对此“五宝”,笔者也曾头痛过,但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边教育边思考,终于找到一些教育逆反学生的方法,并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一、挖掘闪光点表扬法 “蔡大宝”、“张二宝”性格外向,人际关系好,爱好足球,但上课爱讲话,扰乱课堂秩序,屡教不改。笔者在班会上多次抓住机会表扬了他俩的外向性格,并动员大家向他们学习,把同学关系搞好,形成团结一致的班集体,还推荐大宝为班长候选人,二宝为足球队队长,他俩受此鼓励,慢慢有些收敛了,笔者再趁热打铁表扬了他们,他们更积极为班级做事,责任感强了,后来班干部换届选举,大宝当选为副班长,二宝当选为体育委员。“陈四宝”性格内向,脾气很犟,但作文写得不错,笔者就经常在作文评讲课上让他朗读自己的作品,并针对他爱抽烟的缺点,让他写有关香烟的文章,他写出了一篇半支烟,大谈吸烟的乐趣,我首先充分肯定了他这篇文章别出心裁,构思精巧,有创意;但同时把全世界每年因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吸烟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和所谓的“乐趣”一一进行比较,并启发学生讨论吸烟的利弊,最后得出结论“乐趣”过后是苦果,此举教育了四宝,连带教育了全班同学。当然后续工作是帮四宝买来戒烟茶,配合家长建立“监督机制”,一步步把烟戒掉。二、做真心朋友亲近法 高一学生大多十五六岁,正处于心理年龄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针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光“说教”是起不了实质作用的。笔者一开始就注意和“五宝”建立真心朋友的关系,他们入学成绩不高,但笔者没有对他们另眼相看,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示“我心目中没有差生,只有不够努力的学生”,平时多和他们谈心,课余跟他们一起打篮球,他们在球场踢球时为他们呐喊助威,给他们讲“球王”贝利的故事,“软件大王”比尔.盖次的成功经验心理距离拉近了,做思想工作就顺利了。三、正本清源动真情深入法 “李三宝”是旷课大户,多次劝说无效,劝一句顶撞一句,且言之凿凿“读书无用”,笔者深入该生家庭,了解到该生父母因忙于小本生意,平时很少管教子女,该生四姊妹读书,家庭负担较重,遂产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笔者肯定了他的想法:“你想出去打工赚钱补贴家用的想法是很好的,证明你长大了,懂得为父母分忧了,老师也希望你在外能闯出一番世界,到时候荣归故里老师脸上也有光彩啊。”三宝低下了头,侧着耳朵听着,“但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你要有所作为,必须有专长,有技能,考大学是你学习专业技能的理想道路,到你有本领了,工作报酬将是你现在出去干粗重活的几倍十几倍,那时再来报答父母岂不更好吗?”这次深情的谈话让事情有了转机,三宝放弃了辍学的念头,再经过几次思想的疏导,学习渐渐步入正轨,逃课次数大为减少。四、请将不如激将反激法 平时早午读同学们书声朗朗,“刘五宝”就是不读,不是在讲话就是趴着睡觉,英语语文的测验经常不及格,在第一学期期末考前三个星期,笔者当着大家的面和“刘五宝”来了个“君子约定”:五宝期末考语文若能考及格,班主任请他吃饭,不及格反请班主任吃饭!结果出人意料,五宝考了69分,比平时高出几十分。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周的班会上我赞扬他“有潜质”,是可造之才,并请他吃饭,他极力推辞,说明白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并立下决心:三年后考上大学再让老师请一次吧! 总的说来,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也往往会导致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学生对人对事偏执、冷漠,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等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