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醇水混合溶液连续精馏塔项目设计方案 第一章 设计方案的确定1.1 概述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有些特殊的物系还可采用衡沸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方法进行分离。本设计任务为分离乙醇一水混合物,由于对物料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在常压下操作。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人精馏塔内。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罐。塔底设置再沸器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其中由于蒸馏过程的原理是多次进行部分汽化和冷凝,热效率比较低,但塔顶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很多,但其能量品位较低,不能直接用于塔釜的热源,在本次设计中设计把其热量作为低温热源产生低压蒸汽作为原料预热器的热源之一,充分利用了能量。1.2 基本原理在化工、轻工、石油等生产过程中,混合物的分离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原料和中间产品有许多是由几个组分液相组成的均相混合物,为了对某些组分进行提纯或回收其中的有用组分以达到生产的目的,通常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它通过加热造成气、液两相物系,利用物系的各组分挥发度不同的特性以实现分离的目的。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相差不大,而又有较高的分离要求时,宜采用精馏。由于乙醇比水在同样的条件下更容易挥发,所以本设计采用精馏,其中乙醇为易挥发组分,水为难挥发组分。1.3 确定设计方案原则总的原则是尽可能多地采用先进的技术,使生产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符合优质、高产、安全、低能耗的原则,具体考虑以下几点:(1) 满足工艺和操作的要求 所设计出来的流程和设备能保证得到质量稳定的产品。由于工业上原料的浓度、温度经常有变化,因此设计的流程与设备需要一定的操作弹性,可方便地进行流量和传热量的调节。设置必需的仪表并安装在适宜部位,以便能通过这些仪表来观测和控制生产过程。(2) 满足经济上的要求 要节省热能和电能的消耗,减少设备与基建的费用,如合理利用塔顶和塔底的废热,既可节省蒸汽和冷却介质的消耗,也能节省电的消耗。回流比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回流比。冷却水的节省也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有影响,减少冷却水用量,操作费用下降,但所需传热设备面积增加,设备费用增加。因此,设计时应全面考虑,力求总费用尽可能低一些。(3) 保证生产安全 生产中应防止物料的泄露,生产和使用易燃物料车间的电器均应为防爆产品。塔体大都安装在室外,为能抵抗大自然的破坏,塔设备应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1.4 设计步骤板式精馏塔的设计大体按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设计方案;(2) 平衡级计算和理论塔板的确定;(3) 塔板的选择;(4) 实际板数的确定;(5) 塔体流体力学计算;(6) 管路及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型;(7) 撰写设计说明书和绘图。1.5 设计方案的内容设计方案包括精馏流程、设备的结构类型和操作参数等的确定。例如组分的分离顺序(多组分体系)、塔设备的形式、操作压力、进料热状态、塔顶蒸气的冷凝方式、余热利用的方案、安全、调节机构和测量控制仪表的设置等。限于篇幅,仅对其中一些内容作些阐述,其他内容可见参考文献。1.6 操作压力塔内操作压力的选择不仅牵涉到分离问题,而且与塔顶和塔底温度的选取有关。根据所处理的物料性质,兼顾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来综合考虑,一般有下列原则:(1) 压力增加可提高塔的处理能力,但会增加塔身的壁厚,导致设备费用增加;压力增加,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降低,回流比或塔高增加,导致操作费用或设备费用增加。因此如果在常压下操作时,塔顶蒸气可以用普通冷却水进行冷却,一般不采用加压操作。操作压力大于1.6MPa 才能使普通冷却水冷却塔顶蒸气时,应对低压、冷冻剂冷却和高压、冷却水冷却的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适宜的操作方式。(2) 考虑利用较高温度的蒸气冷凝热,或可利用较低品位的冷源使蒸气冷凝,且压力提高后不致引起操作上的其他问题和设备费用的增加,可以使用加压操作。(3) 真空操作不仅需要增加真空设备的投资和操作费用,而且由于真空下气体体积增大,需要的塔径增加,因此塔设备费用增加。本设计是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由于两者都是液体,因此操作压力可以确定为常压,即是常压精馏。1.7 加热方式塔釜一般采用间接蒸汽加热,但对塔底产物基本是水,且在低浓度时的相对挥发度较大的体系,也可采用直接蒸汽加热。直接蒸汽加热的优点是:可利用压力较低的蒸汽加热,塔釜只须安装鼓泡管,一般可节省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但由于直接蒸汽加入,对釜内溶液起一定稀释作用,在进料条件和产品纯度、轻组分收率一定的前提下,釜液浓度相应降低,故需在提馏段增加塔板以达到生产要求。间接加热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而且不会稀释釜内溶液的浓度。本次设计采用间接加热。1.8 进料状态进料状态有5种,可用进料状态参数q 值来表示。进料为过冷液体:q1;饱和液体(泡点):q1;气、液混合物:0q1;饱和蒸气(露点):q0;过热蒸气:q0。q 值增加,冷凝器负荷降低而再沸器负荷增加,由此而导致的操作费用的变化与塔顶出料量D 和进料量F 的比值D/F 有关;对于低温精馏,不论D/F 值如何,采用较高的q 值为经济;对于高温精馏,当D/F 值大时宜采用较小的q 值,当D/F 值小时宜采用q 值较大的气液混合物。如果实际操作条件与上述要求不符,是否应对进料进行加热或冷却可依据下列原则定性判断:(1) 进料预热的热源温度低于再沸器的热源温度,可节省高温热源时,对进料预热有利,但会增加提馏段的塔板数;(2) 当塔顶冷凝器采用冷冻剂进行冷却,又有比较低的冷量可利用时,对进料预冷有利。泡点进料时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且不受季节气温的影响;此外,泡点进料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塔径相同,设计和制造时比较方便。本次设计以泡点进料方式进料。1.9 回流比影响精馏操作费用的主要因素是塔内蒸气量 V。对于一定的生产能力,即馏出量D 一定时,V 的大小取决于回流比。实际回流比总是介于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两种极限之间。由于回流比的大小不仅影响到所需理论板数,还影响到加热蒸汽和冷却水的消耗量,以及塔板、塔径、蒸馏釜和冷凝器的结构尺寸的选择,因此,适宜回流比的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适宜回流比应通过经济核算决定,即操作费用和设备折旧费之和为最低时的回流比为适宜回流比。但作为课程设计,要进行这种核算是困难的,通常根据下面3 种方法之一来确定回流比。(1) 根据本设计的具体情况,参考生产上较可靠的回流比的经验数据选定;(2) 先求出最小回流比Rmin,根据经验取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12 倍,即R(1.12)Rmin;(3) 在一定的范围内,选5 种以上不同的回流比,计算出对应的理论塔板数,作出回流比与理论塔板数的曲线。当R= Rmin时,塔板数为;RRmin后,塔板数从无限多减至有限数;R继续增大,塔板数虽然可以减少,但减少速率变得缓慢。因此可在斜线部分区域选择一适宜回流比。上述考虑的是一般原则,实际回流比还应视具体情况选定。1.10 热能利用精馏过程的热效率很低,进入再沸器的能量的95%以上被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带走,仅约5%的能量被有效地利用。采用热泵技术可使塔顶蒸气温度提高,提高了温度的蒸气再用于加热釜液,使釜液蒸发的同时,塔顶蒸气冷凝。该方法不仅可节省大量的加热蒸汽,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冷却介质。当然,塔顶蒸气可用作低温系统的热源,或通入废热锅炉产生低压蒸汽,供别处使用。在考虑充分利用热能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所需增加设备的投资和由此给精馏操作带来的影响。1.11 工艺流程示意图(1)精馏流程总图图1-1精馏流程总图(2)原料液的物流走向图注:1、F为进料液物流;2、D为塔顶溜出液物流;3、W为塔底釜液物流。图1-2精馏工艺流程图(3)全凝器内物流的走向图注:全凝器内物料走壳程,冷却水走管程。图1-2全凝器物流流程图(4)再沸器内物流的走向图注:再沸器内加热蒸汽走壳程,物料走管程。图1-3再沸器物流流程图第二章 精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2.1 设计任务和条件(一)设计任务:试设计一连续浮阀精馏塔以分离乙醇水混合物。具体工艺参数如下:1、乙醇水混合物,含乙醇 15 %(质量),温度控制在接近饱和温度 ;2、产品:馏出液含乙醇 81 %(质量),温度 控制在接近饱和温度 ;按间接蒸汽加热计;3、塔底出料: 塔底液含乙醇 0.1 %(质量)4、生产能力:年产酒精(指馏出液) 40000 吨5、热源条件:加热蒸汽为饱和蒸汽,其绝对压强为 0.5 MPa。2.2 工艺计算2.2.1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数乙醇的摩尔质量:M乙=46kg/kmol水的摩尔质量: M水=18kg/kmol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3.物料衡算原料处理量 .D= kmol/h 总物料衡算.解得:F=1523.1kmol/h,W=1366.628kmol/h式中F-原料液流量D-塔顶产品量W-塔底产品量物料衡算结果如下所示表2-1 物料衡算表进出项目数量(kmol/h)项目数量(kmol/h)进料F1523.1产品D156.472塔底出量W1366.628合计1523.11523.12.2.2 塔板数的确定2.2.2.1.理论塔板数NT的求取对于乙醇水溶液的物系,可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1) 由手册查得乙醇水溶液气液相平衡数据(见下表),xyxyxy000.00350.04120.44270.62990.000040.000530.00390.04510.48920.6470.0001170.001530.00790.08760.540.66920.0001570.002040.01190.12750.58110.68760.0001960.002550.01610.16340.62520.7110.0002350.003070.02860.23960.67270.73610.0002740.003580.04160.29920.70630.75820.0003130.00410.05510.34510.74150.780.0003520.004610.06860.38060.75990.79260.00040.00510.08920.42090.77880.80420.000550.00770.110.45410.79820.81830.00080.01030.13770.48680.81820.83250.00120.01570.16770.51270.83870.84910.00160.01980.20.53090.85970.8640.00190.02480.24250.55220.88150.88250.00230.0290.2980.57410.89410.89410.00270.03330.34160.591110.00310.037250.40.6144(2) 回流比的确定先求出最小的回流比,然后再确定实际的回流比大小。利用公式:因为是饱和液体进料,故=0.06458q线方程与平衡线方程的交点坐标记为(),在图上通过平衡数据画出平衡线、对角线与q线方程,然后在图上通过已知坐标找出yq, 即可确定坐标()为(0.06458,0.365)然后代入公式为,操作回流比可以最小回流比的1.1-2倍,本次设计取1.6倍,代入数据得实际回流比为R=1.60.866=1.3856。(3)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由于进料方式为泡点进料,故: (4)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5)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6) 理论塔板数的求解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如图所示。求解结果为总理论板层数 NT=8(不包括再沸器)精馏段理论板层数 NT精=2提馏段理论板层数 NT提=6(包括进料板)进料板位置 NF=32.2.2.2.实际塔板数的求取(1)操作温度的计算塔底组成 =0.00039156塔顶组成 根据乙醇水汽液平衡数据可得:塔底温度 =99.8;塔顶温度 =79.4平均温度 89.6(2)粘度的计算在=89.6时,查得,则(3)相对挥发度计算,乙醇的饱和蒸汽压为225.75KPa ;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01.33KPa,乙醇的饱和蒸汽压为105KPa ;水的饱和蒸汽压为46KPa塔顶相对挥发度 塔底相对挥发度 平均相对挥发度 (4)塔板总效率的计算根据,求得(5)实际塔板数NP的确定精馏段实际板层数 提馏段实际板层数 总实际板数 NP=N精+N提=4+12=16第三章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3.1 操作压力塔顶操作压力 (常压)每层塔板压降 进料板压力 塔底压力 精馏段平均压力 提馏段平均压力 3.2 操作温度依据操作压力,由泡点方程通过试差法计算出泡点温度,其中乙醇、水的饱和蒸气压由安托尼方程计算,计算过程略。计算结果如下:塔顶温度 进料板温度 塔底温度 精馏段平均温度 提馏段平均温度 全塔平均温度 3.3 平均摩尔质量1.塔顶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计算由,查平衡曲线得。2. 进料板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由图解理论板得 查平衡线得 3.塔底平均摩尔质量计算:由,查平衡曲线得。4.精馏段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5.提馏段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3.4 平均密度精馏段平均密度:液相密度由流体力学与传热附录二和P252有机液体相对密度共线图可得水和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密度。(设A为乙醇,B为水) 塔顶液相平均密度。由,查手册得, 塔顶液相质量分数 进料板平均密度。由,查手册得,进料板液相质量分数 精馏段平均密度 塔底液相平均密度。由,查手册得,。 5 提馏段平均密度 气相密度(1)塔顶: (2)进料板:(3)塔釜:(4)精馏段平均气相密度:(5)提馏段平均气相密度:3.5 液体平均表面张力液相平均表面张力计算公式 塔顶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由,查得, 进料板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由,查得,塔底液相平均表面张力: ,查得,精馏段平均表面张力:提馏段平均表面张力:3.6液体粘度:tDtFtw水(mPaS)0.35900.32250.2600乙醇(mPaS)0.44400.38900.3400由上表的数据可以分别计算粘度得:3.7气液相负荷量: 精馏段:L=RD=216.154 V=(R+1)D=373.28提馏段: 第四章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4.1 塔径的计算由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180182可知,适宜的空塔气速与最大气速和所取的安全系数有关:,故先确定空塔气速。1、精馏段:因为计算得到的K800mm,故裙座壁厚取7mm。基础环内径: 基础环外径: 圆整得:,;基础环厚度,考虑到腐蚀余量取18mm;考虑到再沸器,裙座高度取3.0m,地角螺铨直径取M22采用Q-235B。9.1.4塔体总有效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塔顶空间高度,mm-塔板间距,mm-开有人孔的塔板间距,mm-进料段空间高度,mm-塔底空间高度,mmN实际塔板数;S人孔数目本设计=1500mm、=450mm、=700mm、=1500mm、N=16则塔体的总有效高度:9.2 塔板结构塔板在结构方面要求有一定的刚度,维持板的水平,塔板之间应有一定的密封性,以避免气体,液体走短路,塔板适应方便安装或拆卸等。本设计采用单流塔板。整块式塔的塔体分成若干段塔节,塔节与塔节之间用法兰连接。每个塔节中安装若干块叠置起来的塔板。塔板与塔板之间一段管子支承,并保持所需要的板间距。1.结构型号塔板结构由分块式塔板,塔板圈和带溢流堰的降液管组成。塔板圈的高度一般取70mm,但不得底于溢流堰的高度。塔板圈与塔体内壁的间隙,一般为10-12mm。填料支承圈用8-10mm圆钢做成,其焊接位置随填料层数而异,一般可取30-40mm。2.降液装置本设计采用弓形降液管和溢流堰的结构,在最下层塔板的降液管的末端设有液封槽。3.密封结构在分块式塔板结构中,为了便于往塔节筒体内安装塔板,塔板于塔壁间需有一定的间隙,为了防止气体由此处通过,必须将此间隙密封起来。选用压圈的型号为6682mm。每个塔板上所需的螺柱数量于塔板数相同。螺柱布置应尽量均匀,并应避开降液管。4.定距管支承结构定距管支承结构是先将3-4个支座焊在塔壁上,用定距管和拉杆把塔板紧固在塔体上,定距管除了支承塔板外,并起保持塔板间距的作用。本设计采用焊接的支座。5.塔板吊耳为了便于在塔节内装拆塔板,常在塔板上焊上两个吊耳。6.手孔当人不能进入筒体内安装和清晰洗,能安装手孔。9.2.1 法兰由于常压操作,所有的法兰均采用标准管法兰,平焊法兰,由不同的公称直径,选用相应法兰进料管接管法兰: Pg2.5DN76 HGJ 49-91回流管接管法兰: Pg2.5DN50 HGJ 49-91塔顶蒸汽出料管接管法兰:Pg2.5DN299 HGJ 49-91釜液排出管法兰: Pg2.5DN50 HGJ 49-91蒸汽进气管接管法兰: Pg2.5DN108 HGJ 49-91主要符号说明表主要符号说明Aa塔板开孔区面积,m2hW进口堰高度,mAf降液管截面积,m2h与克服表面张力的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液柱A0筛孔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校园小超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工会相关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校车碰撞测试题及答案
- 用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公共外交面试题及答案
- 减灾中心面试题及答案
- 校园现金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元团市委下属事业单位招募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群团工作笔试试题及答案
- 英语口语8000句精装版2
- 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仓储管理赋能培训
- 高一上学期《早读是需要激情的!》主题班会课件
- 龙门吊警示教育
- 食堂购买蔬菜管理制度
- (二模)金华十校2025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油画修复技术探讨-深度研究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
- 班主任培训:家校共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