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住宅电气设计.doc_第1页
民用住宅电气设计.doc_第2页
民用住宅电气设计.doc_第3页
民用住宅电气设计.doc_第4页
民用住宅电气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多层民用住宅各系统的供配电设计。包括设计的依据、原理,设计的方法和所设计的选择和结论。本文共六章,重点设计为强电部分。第1章绪论对设计进行总的说明,第2章、第3章和第4章为强电设计部分,包括负荷计算,照明系统设计和防雷接地的设计;第5章和第六章为消防和弱电部分的设计说明,消防根据规范不需设置,本设计只对消火栓和喷淋进行相关的设计,弱电部分只进行预埋管设计。此次设计采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图设计,总共完成图纸共15幅,其中强电部分9幅,弱电部分6幅,本多层民用住宅的电气设计作为毕业设计,最终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学习和掌握绘图软件AUTOCAD的使用,培养锻炼了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电气方面问题的能力,为毕业之后的学习理清了思路,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 负荷计算,照明,防雷接地,导线,供配电,AbstractThis thesis mainly explains the power supply design . Including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methods and the choice of the design and conclusions. The thesis includes six Chapters, focusing on the design for the forceful electric power part . Chapters 1 to make a description of the design , Chapter 2,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is the forceful electric power part , Including load calculation, lighting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 Chapter 5 and Chapter 6 is disgen note of the part of fire-fighting and light current , it dosent need to set fire-fighting by standards, the disgen only sets hydrant button pressure switch , Water flow indicator and Signal Valve , the part of light current disgin only with the laying of pipeline in advance .Graphic design of this disgen uses AUTOCAD . Completed a total of 15 drawings . There are 9 drawings for the forceful electric power part , 6 drawings for lighting .electrical design of The multi-storey residential as a graduation disgen , the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to give us a chance of synthetical usage of the knowledge we have learned , Studying and mastering the use of AUTOCAD , it can train ou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Construct electricity in dependently , and help study for Clearing thinking to me . so that the theory is connected with practice and a solid base is made in favor of future work. .Key Words load calculation, light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wire, the power supply, 目 录摘要 .I1 绪论 .11.1 建筑电气概况 .11.2 设计原则 .11.3 设计内容 .22 配电系统设计 .52.1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5 2.1.1 负荷等级分类 .52.1.2 供电要求 .62.2 负荷计算 .62.3 导线选择和敷设 .82.3.1 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82.3.2 选择结果 .102.4 配电方式选择 .103 照明系统设计 .133.1 一般原则 .133.2 照明节能 .133.3 应急照明 .153.4 照度计算(选择灯具数量) . .163.5 照明负荷平面布置 . .163.6 设计结果 . .174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194.1 建筑物防雷措施 194.1.1 一般规定 .194.1.2 第三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94.2 本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结果224.2.1 防雷系统 .224.2.2 接地系统 .235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 .255.1 总则 255.2 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 255.3 导线选择 266 弱电系统设计 .287 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附录1 用电负荷计算书 .32附录2 图纸目录 .33附录3 图纸- 33 -1 绪 论1.1 建筑电气概况 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高速增长,其中大量以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对有关供配电、照明、消防、防雷接地、通信、有线电视等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筑开始走向高品质、多功能领域,并进一步向多功能的纵深方向和综合应用方向发展。现代民用建筑电气技术是以电能、电子、电器设备及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和改善人民居住或工作的生活环境的电、光、声、冷和暖环境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技术科学。它是强电和弱电与具体建筑的有机结合。建筑电气设计是在认真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电气的设计,并满足保障人身、设备及建筑物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节约、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而随着能源的短缺,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显的重要。“节能降耗”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节能技术、设备也将不断提高和发展。最近半年笔者有幸参与了两项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主要进行了强电方面的设计。1.2 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是对某多层住宅的电气设计,本工程概况:地下面积528m2,地上面积4598m2。层数为八层,属多层建筑,地下一层为地下室,与大地下室相连接。设计需做到方案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还要简捷实用、便于操作、管理和维护,减少综合投资,并且要求设计能达到节能要求。这次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该多层住宅的各个系统的设计,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软件(AUTOCAD),根据我国建筑电气行业有关规范和标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掌握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技术,为今后的设计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并打好基础。1.3 设计内容本次设计论文主要阐述了该多层民用住宅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等。论文共包括六大章内容,前四章主要包括绪论及强电部分设计,第五、六章主要包括弱电部分及消防设计。(1)第二章为低压配电系统,主要说明负荷等级的划分,以及相应的供电要求,负荷计算以及配电方式等内容的相关原理、原则、方法等,并用单位容量法和需要系数法进行了负荷计算,对导线的选择和敷设方法进行了相关的说明,确定了各个户内配电箱的负荷的容量、计算电流,以此选择出了断路器,导线。并依据文献民用建筑设计规范对用电负荷进行了分类,针对相应级别的负荷及负荷大小采取了不同的配电方式,同时对动力设备进行了负荷计算,配电箱和电表箱设计。 (2)第三章为照明系统,对照明光源、灯具选择,照度计算,一般照明及应急照明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用单位容量法进行照度计算,根据照度计算值和实际情况选择房间合适的灯具数量,同时依据文献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进行应急照明设计,按照供电半径不超过米的原则进行了照明平面设计,设计出各个供电回路及相对应的配电箱。(3)第四章为防雷接地系统,根据文献民用建筑设计规范对该建筑进行防雷等级的划分,从而确定该多层民用建筑所设计的防雷措施和设计的依据。并对该建筑所属防雷等级的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感应等的防护以及接地系统的方式及具体要求等内容,依据文献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进行了相关说明。(4)第五章为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给出该建筑地上住宅部分不设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只在消火栓泵处设置消火栓按钮和地下室的消防设置的理由,处理方法以及导线的选择。(5)第六章为弱电系统,本次设计主要针对强电部分。对弱电部分只进行预埋管设计。本章对预埋管设计进行了说明。(6)其各章节关系和主要材料表如下:弱电线路敷设某多层住宅电气设计消 防弱 电强 电联动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防雷接地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图1-1 各章节关系表1-1 材料表 2 配电系统设计2.1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2.1.1 负荷等级分类根据文献1: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者。()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对于某些特等建筑,如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宾馆、国家级及承担重大国事活动的会堂、国家级大型体育中心,以及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的一级负荷,为特别重要负荷。中断供电将影响实时处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或中断供电后将发生爆炸、火灾以及严重中毒的一级负荷亦为特别重要负荷。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者。()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电力负荷。2.1.2 供电要求根据文献10(1)一级负荷的供电“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如果一级负荷容量较大或有高压用电设备时,应该采用两路高压电源。(2)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宜由两回线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也应有两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当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电缆段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3)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本工程为多层建筑,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风机、应急照明等消防设备及普通电梯按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从附近两公用电表箱引入两回路,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其它动力设备、照明用电为三级负荷。2.2 负荷计算在进行负荷计算时,方案设计阶段通常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施工图阶段通常采用需要系数法和利用系数法。本次设计为施工图设计,因此选用需要系数法每户配电箱有功 (2-1)计算电流: (2-2)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 (2-3) (2-4) (2-5)配电干线计算负荷 (2-6) (2-7) (2-8) (2-9) 式中 W-单位面积功率(W/m2) S- 供电面积() -同时系数 -需要系数 Q-用电设备组无功功率(KVA) P-用电设备组有功功率(W)例如对用户配电箱H1负荷计算,住宅内W=50W/m2 ,供电面积S=120,则总有功功率 =WS=1*50*120=6KW根据文献4规定的住宅用电负荷最低标准的4KW,故P取6KW,有较大的裕量,方便今后用电量的增加。计算电流 =27A因此户内配电箱总断路器根据厂家所提供的资料选择整定值32A,导线选取与断路器相配合,导线载流量应断路器整定值大,可选BV-3*10,其载流量大于32 A。又如,对住户电表箱7B1负荷计算,有功功率为户内配电箱之和,每相负荷分别为Pa=32KW, Pb=32KW, Pc=24KW则根据单相负荷只有相负荷时,其等效的三相负荷为最大相负荷的三倍,Pa=32*3=96KW, 户数为14,需要系数根据表2-1取0.55表2-1 按单相配电计算时所连接的基本户数户数34681012141618202224251012000以上Kx10.950.80.70.650.60.550.550.50.50.450.450.40.330.26无功功率 =96tg=72Kvar视在功率 =132KVA计算电流 =100A电表箱断路器整定值选125A,导线选YJV22-4*50+PE25,其载流量大于125A动力部分计算负荷: (2-10) (2-11) (2-12)P-设备有功功率例如,对电梯进行负荷计算,P=10KW, cos0.8则无功功率 =7.5Kvar视在功率 =12.5KVA计算电流 =19A断路器整定值选32A,选线YJV-1kv-5*10,其载流量大于32A2.3 导线选择和敷设2.3.1 导线和电缆选择原则(一)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1)根据计算负荷电流选断路器整定值;(2)根据断路器整定值选电缆;(3)导线截面的选择除了按导线载流量发热和电压损失要求,还应考虑按保护配合的要求选择截面。此次设计因所用供电线路较短且为低压供电,故导线截面只按载流量和按保护配合的要求进行截面的选择已能满足要求。(4)导线及断路器选择时要前后级之间相互配合,前一级断路器整定值至少比下一级断路器整定值高一级;(5)动力设备考虑自启动影响,断路器整定时要选高一级数值。此次设计只涉及电梯部分。(6)根据文献4第6.5.2规定,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导线应采用铜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10mm2,分支回路截面不应小于2.5 mm2。(二)绝缘及护套选择(1)塑料绝缘线绝缘性能良好,价格较低,无设或穿管敷设均可替代橡皮绝缘线。缺点是对气候适应性较差,由于不能耐高温,绝缘容易老化,所以塑料绝缘线不宜在室外敷设。(2)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耐热能力强,允许运行温度较高寿命长。由于绝缘层内油的淌流,电缆两端水平高差不宜过大。(3)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电缆主要优点是重量轻,弯曲性能好,接头制作简便,没有敷设高差的限制。(4)橡皮绝缘电力电缆弯曲性能好,能够在严寒气候敷设,特别适用于水平高差大和垂直敷设的场合。不仅适用于固定敷设的线路,也可用于定期移动的线路。(5)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性能优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外径小,重量轻,载流量大敷设方便。(三)PE保护接地线选择根据文献3,相线芯截面S(mm2)16,采用PE线截面为S(mm2);相线芯截面 16S(mm2)35,采用PE线截面为16(mm2);相线芯截面 S(mm2)35,采用PE线截面为S/2(mm2)。2.3.2 选择结果住户室内电线均采用PC既PVC塑料硬管穿管敷设,室外公共部分的电线电缆采用SC焊接钢管敷设。 除住户配电箱进线电源采用BV线,既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其余电表箱和配电箱均采用YJV电缆为电源,既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消防动力及应急照明支线选用NH-BV-750/450V铜芯耐火导线;普通照明支线选用BV-750/450V铜芯阻燃型导线。公共部位的支线SC管,系统及平面未注明根数的回路导线根数均为2根(不含PE线),其中照明和普通插座回路均采用BV-2.5mm2导线;平面敷设的回路导线根数3根以下保护管管径为20,38根为25;多于8根时分管敷设。强电井选择线槽C-01-250x150,中间加隔板。竖向电视线槽C-01-150x75,电话线槽C-01-150x75。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须大于30mm。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桥架)。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时,可直接敷设。电气竖井内孔洞在设备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封堵。 对于I类灯具及其它类灯具的安装高度低于2.4m时,均需增加一根PE线,平面图中不再标注。各类PE线必须用绿/黄双色多股导线或标识。住户配电箱内的照明回路统一选用BV-2*2.5,插座回路统一选用BV-2*2.5+PE2.5。其它设备导线具体选择见施工设计图系统图,电施-02。2.4 配电方式选择根据文献1第8.2.2.1条规定:多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确定,应满足计量、维护管理、供电安全及可靠性的要求。第8.2.2.3条规定:对层住宅照明计量应一户一表。其公用走道、楼梯间照明计量可采取:当供电部门收费到户时,可设公用电度表;如收费到楼(幢)总表时,一般不另设表。三相配电干线的各相负荷宜分配平衡,最大相负荷不宜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不宜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回路电流不宜超过16A,光源数量不宜超过25个。插座不宜和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宜单独的回路供电。当插座为单独回路时,数量不宜超过10组。备用照明、疏散照明的回路上不应设置插座。本工程在地下室电表间内设置电缆分支箱、公用电表箱、住户电表箱。电缆分支箱及公用电表箱电源由变电所低配柜引来(公用电表箱应由变电所内的两台不同变压器带的低配柜引来)。住户电表箱电源由电缆分支箱引来。住宅由地下公变引入3路380/220V低压电源。其中住宅和公用1路,电梯为2路,互为备用。二级负荷均为双电源末端切换供电。 (一)疏散用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的常供电源由公共照明箱的专用配电回路供电,应急电源采用灯具配套自带充电电池,配套的充电电池的持续供电时间30min。变电所及与消防负荷配电相关的设备间等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按消防负荷配置)。(二)计费:住宅一户一表,计量集中设在地下室电表间的电表箱内,由供电部门向业主计量收费。公共负荷在其公用表箱内设计量,由供电部门向物管计量收费。(三)住宅用电指标: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当地电力部门规定,住宅每户用电标准在8kW及以下时采用单相供电,8KW以上采用三相供电。(四)低压配电系统: 住宅单元住户配电均为放射式供电。放射式供电配电线故障互不影响,供电可靠性较高,配电设备集中,检修比较方便。虽然也有其缺点如系统灵活性较差,有色金属消耗较多,但从安全可靠性角度,放射式好于树干式,链式。(五)照明系统(1)照明光源:除有特殊装修要求外的一般场所均为荧光灯或其他节能型灯具,荧光灯管为节能型(T5、T8)灯管,配置电子或电感节能镇流器加电容补偿使功率因数大于0.9。光源显色指数及色温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2)照明、卫生间、厨房、空调等不同性质的负荷电源插座均由不同的支路供电;并在配电箱的插座回路(1.8米以上除外)设置漏电保护。(3)应急照明: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人员密集公共场所按规范要求设置应急疏散标志照明灯;消防设备机房及与消防有关的设备用房设置应急照明灯,并不少于正常照明的最低照度。应急照明灯具在定货时均加装防护罩。(4)在各电梯井道内,应按以下原则设置照明:距井道最高点及最低点0.5米以内各装一盏灯,中间每隔不超过7米设置一盏灯。3 照明系统设计3.1 一般原则根据照明的相关规定可知在工作场所通常设置为一般照明;在同一场所里的不同区域,当有不同的照度要求时,采用分区照明,这样就节约了能源;当部分作业面照度要求比较高时如果只用一般照明显然不合理,宜采用混合照明,即增加局部照明提高作业面的照度;在同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应只采用局部照明,否则会造成照明亮度不均匀,影响了视觉工作。在现今的照明设计中除了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之外,节能做为能源短缺的时代,它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而照明节能设计应是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照明系统中的光能损失,来利用好电能和太阳能。照明节能的方法有和多,如采用合理有效的照明控制装置、选择合适的光源和高效节能的灯具、灯具的安装方式要合理等。见表3-1列出了常用光源的应用场所。3.2 照明节能在照明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满足不同场所的照度、照明功率密度、视觉要求等规定。当房间的照度值高于或低于规范对应的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增加或折减。对于室内外的普通照明,一般不宜使用白炽灯,而采用荧光灯。最好使用直管稀土三基色细管荧光灯,从而达到光效高、寿命长、显色性好的品质要求。在要求照度相同下采用紧凑型荧光灯取代白炽灯,取代的节能效果见表3-2。序号光源名称应用场所备注1白炽灯除开关频繁场所、需要调的场所及严格要求防止电磁干扰的场所外、其余场所不推荐但灯功率不超100W2卤钨灯电视播放、绘画、摄影照明,反光杯卤素灯用于贵重商品照明、模特照射等3荧光灯家庭、学校、研究所、工业、商业、办公室、等照明4紧凑型荧光灯家庭、宾馆等照明5荧光高压汞小城市街道照明,但不推荐用6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一般不再应用7金属卤化物灯体育馆、展览中心、游乐场所、商业街、广场、等照明8普通高压卤灯道路、机场、码头、港口、车站、广场等照明9中显色高压钠灯高大厂房、商业区、游泳池、体育馆娱乐场所等的室内照明10LED灯电子显示屏、交通信号灯、疏散标志灯等表3-1 常用光源的应用场所表3-2 紧凑型荧光灯取代白炽灯的效果普通白炽灯紧凑型荧光灯节能效果电费节省100W25W75W75%60W16W44W73%40W10W30W75%3.3 应急照明应急照明是因正常照明的电源失效而启动的照明。按照用途可分为三类: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1)疏散应急照明:用于确保疏散通道被有效地辨认和使用的照明。走道上的疏散指示标志灯间距不宜大于20m,在其正下方半径为0.5m的范围之内的水平照度不应该低于0.5lx。当用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时,应用三线式配线。此外,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明显位置还要设有标志指示灯。对于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指示灯在多层中大于300m2的地下建筑需要设置,对于住宅不用设置。(2)安全应急照明:在正常照明突然熄灭时,用于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中的人员安全的照明。(3)备用应急照明:正常照明发生事故时,用于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此外,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应急照明一般有三种控制方式:(1)应急照明灯具全天小时点亮。火灾发生时,由于灯始终是亮的,不会影响人员疏散,也不必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耗费电能,对灯具的工作寿命也有影响。(2)应急照明灯具全部自带蓄电池,平时由现场的跷板开关就地控制开闭,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切断其外部的供电电源,由灯具自带蓄电池供电,保证灯具的点亮。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灯具必须自带蓄电池),灯具维护工作量也很大。(3)应急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并与其同时使用,当正常照明因故失电时,无论应急照明的控制开关处于何种状态(开闭),都应自动点亮。这种方式是比较理想的控制方式,但要求布线时必须增加一根控制线。 3.4 照度计算(计算所需灯具数量)本设计采用单位容量法计算灯具数量计算方法: (3-1)式中:N-规定照度下所需灯具套数,套 W-在某最低照度值下的单位面积安装功率,w/m2 S-房间面积,m2 Z-最小照度系数 P-一套灯具安装容量,不包括镇流器损耗,w例如,对于厨房S=6 m2,照度要求100安装高度2.9米,查得0.75m米工作面上W=7w/,Z=1则 =1套3.5 照明负荷平面布置设计原则(1)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单支回路所带灯具(插座)数量应满足相关要求,一般最多可以带灯具25盏,插座10只。(2)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在条件允许下不宜太多,体育馆、影剧院、候机厅、候车厅等公共场所应采用集中控制。(3)插座不宜和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当灯具和插座混为一回路时,其中插座数量不宜超过5个(组)。(4)配电箱的供电半径应满足要求,一般为3050米。(5)供配电尽量使三相所带负荷平衡。本建筑地下室大面积区域照明采用集中控制,如图3-1所示图3-1 地下室照明图照明负荷具体布置见照明平面图。3.6 设计结果照明光源:除有特殊装修要求外的一般场所均为荧光灯,荧光灯管为节能型(T5、T8)灯管,即紧凑型荧光灯,配置电子节能镇流器加电容补偿使功率因数大于0.9。(1)本次设计考虑到住户会对住宅进行装修,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只留出灯头,灯具由住户自行确定。入户花园采用吸顶灯。(2)楼梯、走廊考虑开、关的方便,采用带节能开关的感应延时吸顶灯。(3)本建筑属于多层建筑,住宅部分无需做应急照明,本设计只考虑在一楼出口处设置安全出口标志。地下室面积为528m2根据要求,配电间采用单管应急荧光灯,其余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安全出口标志灯和吸顶应急照明。(4)插座:卫生间插座,厨房插座和空调插座为单独回路,且卫生间插座为防溅型,一般插座连成一路。弱电间设置插座为同一回路。插座数量的选择,不应少于表3-3本建筑根据规范对负荷等级的划分,照明属三级负荷所有照明场所按三级负荷供电,采用单电源。为满足应急照明要求,地下室应急照明采用蓄电池充电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20min,疏散标志灯的间距在20m以内。详细布置见照明平面图。表3-3 电源插座的设置数量部 位设置数量卧室、厨房一个单相三线和一个单相二线的插座两组起居室(厅)一个单相三线和一个单相二线的插座三组卫生间防溅水型一个单相三线和一个单相二线的组合插座一组布置洗衣机、冰箱、排气机械和空调器等处专用单相三线插座各一个4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年预计雷击次数N=KNgAe=0.024KTd1.3Ae,其中K为校正系数取1,Td年平均雷暴日为40,Ae为建筑物等效面积为0.02,计算得N为0.1。本建筑依据文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2.0.4条,防雷设计按三类防雷建筑物处理。4.1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本建筑依据文献5第2.0.4条,防雷设计按三类防雷建筑物处理。依据文献54.1.1 一般规定 第3.1.1条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第3.1.2条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 4.1.2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3.4.1条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第3.4.2条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但对本文献第2.0.4条二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第3.4.3条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并应符合本文献第3.3.5条二、三、六款和下列的规定:(1)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S1.89kc2 (4-1)式中 S 钢筋表面积总和(m2)。(2) 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不应小于表4-1的规定。表4-1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规格尺寸 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m)扁钢(mm)圆钢根数直径(mm)6011040至604202840钢材表面积总和1.89m2注:当长度相同、截面面相同时宜优先选用扁钢;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人箍筋的表面积。第3.4.4条 当土壤电阻率小于或等于300rn时,在防雷的接地装置同其它接地装置和进出建筑物的管道相连的情况下,防雷的接地装置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其接地体应符合本文献第3.3.6条的规定,但其二、三款应改为在符合本文献第3.4.3条规定的条件下及其三款3项所规定的钢筋表面积总和改为大于或等于0.37m2。第3.4.5条 突出屋面的物体的保护方式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的规定。第3.4.6条 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雷针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0.5m的避雷针。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当符合本规范第3.4.3条的要求时,宜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可不另设专用引下线。高度不超过40m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时应设两根引下线。可利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第3.4.7条 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第3.4.8条 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线路的反击,应符合本规范第3.3.8条的要求,但表达式(3.3.8-1)、(3.3.8-2)、(3.3.8-3)相应改按下列表达式计算:当 lx5Ri时,Sa30.2kc(Ri +0.1lx ) (4-2)当lx5Ri 时,Sa30.05kc(Ri +lx ) (4-3)Sa40.05kclx (4-4)第3.4.9条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绕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2)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3)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第3.4.10条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其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应符合本文献第3.3.10条一、二、四款的规定,并应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4.2 本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结果4.2.1 防雷系统(1)经计算本工程年预计雷击次数N为0.1,防雷等级为三类。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侧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2)接闪器:屋顶优先利用金属栏杆(要求栏杆壁厚大于2.5mm)作为接闪器,无金属栏杆处则设16拔尖镀锌圆钢小针,针高出屋面0.3m,间距2m。 (3)引下线:引下线的粗细和数量直接影响分流效果,引下线多,每根引下线通过的雷电流就小,其感应范围就小。引下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规范中的规定。当建筑物很高,引下线很长时,应在建筑物的中间部位增加均压环,以减小引下线的电感电压降。这不仅可以分流,而且还可以降低反击电压。本工程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16以上或四根10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4)接地:接地为建筑物基础底梁上的下层两根16以上或上下两层四根10以上主筋钢筋焊接形成基础接地网。 (5)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小针焊接,下端与接地极焊接。并在部分引下线的距室外地面0.5m处的外墙设接地电阻测试卡子。(6)竖向敷设的金属管道与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所有外露屋面的金属物体应于避雷装置可靠连接。(7)本工程的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如下: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的保护装置上。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但长金属物连接处可不跨接。3)建筑物内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少于两处。(8)本工程的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如下: 1)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引入、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9)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以起到防腐作用。4.2.2 接地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是用来保护人身及电力、电子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通常我们将接地分为工作接地、系统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用他们来保护不同的对象,这几种接地形式从目的上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均是通过接地接地导体将过电压产生的过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实现保护的目的。(1)本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等的接地共用统一的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极。详见相关地下室接地平面图。(2)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3)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强、弱电竖井内的接地线其下端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所有强、弱电竖井内均垂直敷设二条,水平敷设一圈40X4mm热镀锌扁钢,水平与垂直接地扁钢间应可靠焊接。 (4)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制成,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等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等电位卡子,禁止在金属管道上焊接。有洗浴功能的卫生间均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箱暗装,底边距地0.5m。卫生间内金属管道、金属构件均作等电位联结。具体做法参见国标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人在完全湿透的情况下,例如浸在浴缸内时,人体电阻可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电击危险的电压我国未作规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在注释中规定不超过12V,日本则规定不超过2.5V。如果不作等电位联结,如此低的危险电压极易存在,接地线和中性线之间的电压超过10V是经常出现的事,如果照明灯的中性线和自来水管短路,照明灯仍旧正常工作,人坐在浴缸内,浴缸的落水管处于地电位,此时洗浴的人用手开水龙头时,就会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