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钳工设备检修装配通用标准.doc_第1页
维修钳工设备检修装配通用标准.doc_第2页
维修钳工设备检修装配通用标准.doc_第3页
维修钳工设备检修装配通用标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检修装配通用标准一紧固件 螺纹连接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孔乱扣、秃扣时,在不影响机体强度的前提下,允许扩孔,增大螺栓直径。 螺母必须拧紧。螺栓的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提在螺母下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伸出长度。 螺纹表面必须光洁,不得用粗制螺纹代替精制螺纹。 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必须一致,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主要连接部位或受冲击载荷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必须使用防松螺母或其他防松装置。 螺栓不得弯曲,螺纹损伤不得超过螺纹工作高度的一半,且连续不得超过一周。连接件螺栓的螺纹在孔内部分不得少于两个螺距。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分不得凸出连接件的表面。 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应符合要求。使用止动垫圈时,包角应稳固;使用铁丝锁紧时,其拉紧方向必须和螺旋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 弹簧垫圈应有足够的弹性(自由状态开口重叠部分不得大于垫圈厚度的一半。) 螺栓头部或螺母必须和相接触的部件紧贴。如该处为斜面时,应加相同斜度的斜垫。二轴和轴承 轴不得有裂纹、严重腐蚀或损伤,直线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轴颈加工修整量不得超过原轴颈的5%。 轴与轴孔的配合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超差时,允许采用涂镀、电镀或喷涂工艺进行修复。在强度许可条件下,也可采用镶套处理,但不得用电焊修理。 轴颈的圆度及圆柱度,除技术文件规定者外,应不大于表一的规定。表一 轴颈的圆度及圆柱度 mm轴颈直径80120120180180250250315圆度和圆柱度轴颈曲轴颈0.0150.0220.0180.0250.0200.0290.0230.032三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的工作表面不得有裂纹、伤痕、重皮、剥落或点蚀。局部出现沟痕或损伤时,允许修复使用,修复后的表面粗糙度、圆度、圆柱度应不大于原设计要求。 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应符合表二的规定。轴瓦的侧间隙约为顶间隙的1/2。 表二 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 mm轴颈直径配合间隙最大磨损间隙30500.0500.1280.250800.0600.1520.25801200.0720.1800.31201800.0850.2110.35 轴瓦与轴颈的承载部分,应有90120的弧面角度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得小于轴瓦长度的80%。四滚动轴承 轴承元件不得有裂纹、伤痕、锈斑、剥落、点蚀和变色,保持架应完整无变形,转动灵活,无异响。 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无要求时,应分别参照表三和表四的规定执行。表三 轴承内圈与轴颈配合(k6)mm轴承内径配合盈量18300.0020.02530500.0020.03050800.0020.036801200.0030.0451201800.0030.053表四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配合( J7)mm轴承外径配合间隙(+)或盈量()3050+0.026 -0.0105080+0.031 -0.01280120+0.037 -0.013120150+0.044 -0.014150180+0.051 -0.014180250+0.060 -0.016 滚动轴承径向最大磨损间隙应符合表五的规定。表五 轴承径向最大磨损间隙 mm轴承内径磨损极限间隙30500.1550800.20801200.251201800.30 安装圆锥滚柱轴承时,必须用垫调整轴向间隙,使其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无规定时,应符合表六的规定。表六 圆锥滚柱轴承轴向间隙 mm轴承内径轴向间隙30500.050.1250800.060.14801200.070.17 装配轴承时不得冲麻面或加垫;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0.8,轴承座孔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 1.6 。 轴承应紧贴在轴肩或间隔套上,不得有间隙(可调整的轴承例外)。注有字节样的端面应朝外。 轴承装配后应按规定加注适量的润滑脂或润滑油,用手转动时轴承应能轻快灵活转动;运行时应无异响和异常振动。 滚针轴承的表面不得有划痕或退火现象。同一组滚针的直径差不得超过 0.005mm。滚针直径磨损量不得超过0.02mm。拆卸时不得混套,应原套装在原轴上。五齿轮 齿轮不得有断齿,齿面不得有裂纹和剥落等现象。 齿面出现早期点蚀,如不再发展,仍可继续使用。但达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更换。a. 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100%;b. 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长度为齿长的40%;c. 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70,长度为齿长的10。 齿面不得有严重胶合(即胶合区达到齿高的1/3,齿长的1/2)。 齿面出现轻微磨损可继续使用,但不得超过下列规定:a. 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达硬化层的40。b. 软齿面磨损量达齿厚的5;c. 开式齿轮齿厚磨损达原齿厚的10。 圆柱齿轮副啮合时,齿长中心线应对准,偏差不得大于1mm。圆锥齿轮副啮合时,端面偏差不得大于1.5mm。 新更换齿轮副的啮合,接触斑点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a. 圆柱齿轮沿齿长不小于50,沿齿高不小于40;b. 圆锥齿轮沿齿高、齿长均不小于50;c. 弧齿锥齿轮沿齿高、齿长均不小于3050;d. 蜗轮沿齿长不小于35%,沿齿高不小于50%;e. 圆柱齿轮副与蜗轮副的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于齿面的中部;圆锥齿轮应在齿面的中部,并接近小端。 圆柱齿轮副装配时,其中心距极限偏差、最小侧隙应符合表七的规定。表七圆柱齿轮中心距极限偏差与最小侧隙um项目齿轮副中心距(mm) 8080125125180180250250315315400400500500630630800中心距极限偏差(78级精度)23.027.031.536.040.544.548.555.062.0最小侧隙闭式开式120190140220160250185290210320230360250400280440320500 圆锥齿轮装配时,保证侧隙(包括弧齿锥齿轮)应符合表八的规定。表八 圆锥齿轮保证侧隙 um结合形式锥 距(mm)80120120200200320320500500800闭式130170210260340开式260340420530670 蜗轮副装配时,中心距极限偏差及最小侧隙应符合表九的规定。表九 蜗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与最小侧隙 um项 目中 心 11距(mm)408080160160320320630中心距极限偏差6590110130最小侧隙95130190260 更换齿轮时,应装完一对检查一对。弧齿锥齿轮应按制造标记成对更换。 装在滑动花键轴上的齿轮,应能在轴上灵活平稳的滑动。 齿轮装完后,用人力盘动检查,转动应灵活、平稳,并无异响。六键和键槽 键的表面应光洁平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