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doc_第1页
家乡的桥.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他范文/个人写作 家乡的桥 故乡的小河是一条不出名的小河,系滠水支流,有一个不出名的名字彭程河。发源于大悟山脚下,汇入滠水河,最后流到长江。故乡的小村就位于彭程河岸边,背靠一座小山。河岸两边是一马平川。平畈,良田,稻浪。我家的二层小楼就紧靠一座秀丽的青山,前后各一个小院。出了前院门是一条马路。马路沿着小河一路向前延伸。往南通往家乡的小镇,往北则可分别通往的孝昌小悟乡和大悟夏店镇。门前的小河上有一座石拱桥。走过石拱桥,再往西走三四公里,则可直达新兴的旅游风景区木兰清凉寨。 河宽不到三十米。这里曾是我儿时的乐园。夏天,波光粼粼,碧波见底,鹅卵石、贝壳、螃蟹、叼子鱼、黑鱼随处可见。河水清清,绿草依依。那时候,小河的水比现在要多很多,也清亮很多。夏天,我们一帮小伙伴,几乎是泡在小河里,多数是一日三游。捉鱼、抓螃蟹、吊米虾、游泳等等,都是我们经常开展的节目。河岸也是放牛的好场所,河岸边、河滩上长满绿油油的青草,我们将牛绳盘在牛角上,让牛自己吃草,而我们小伙伴们则正好扎入河水里,玩我们最喜欢的游戏。那小河就是我们的舞台,我们的乐园。 有了河,当然离不开桥。河上一座石拱桥,已经走过四十多个春秋,依然老当益壮。石桥曾经历过几十次洪水的冲击,两边的河岸被冲垮了无数次,小桥依然挺立在风雨中。桥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桥长三十多米,共有四孔,全部用石料建成,没用一包水泥,而桥上曾无数次走过载重30吨以上的汽车,而桥依旧巍然屹立至今,这不得不感叹那个贫困年代建筑质量和水平创造的奇迹!石拱桥下面的四个桥孔,则是夏天乘凉的好去处。夏天的正午,直接搬张竹床,或者带张凉席铺在桥孔下的沙滩上就可睡个好觉,凉风习习,怡然自得,快活似神仙。 桥的上游三米处建有石阶。那是我祖祖辈辈在那里挑水、洗衣的地方。小时候,没有自来水,也不用掘水井。那清澈透底的河水可以直接用水桶挑回家做饭、饮用。 家乡的小河不仅仅为我及我的祖辈提供饮水、洗衣的帮助,还灌溉了两岸的良田。夏天抗旱的季节,清清的河水,那救命的河水,给了稻子喘息的机会。关键时刻,是小河慷慨解囊,清清的河水被抽水机送进了稻田。家乡的小河哺育了我成长,滋养了我,直到我成长到十五岁后离开她。 时光荏苒,小河成了走出故乡的我渐行渐远的记忆。如今乡亲们早已用上了自来水,洗衣做饭足不出户便能搞定,挑水做饭的生活早已成了历史。受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小河也几近干涸。上次回老家,发现小河的两岸,齐腰深的水草在茂密地生长着。我知道,它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不甘寂寞地续写着生命的乐章。 前段时间,母亲带着七岁半的小侄子,到孝感小住了半月。前日离开孝感回到武汉的时候,我那小侄儿硬是不上车,吵着要他奶奶带他回乡下老家。小侄儿想到小河里游泳、抓螃蟹,弄得我六十多岁的老母亲无可奈何,只得答应回到武汉后,过几天,再带小侄儿回乡下老家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