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论文摘要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因此,调查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研究有效课堂提问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改进教师课堂提问中的不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研究对上海市松江区两所高中的 239 名学生和五所高中的 20 名化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部分化学教师进行了课堂观察和分析、对笔者所在学校的两个班级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践,希望能为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改进提供一些策略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从教师本身来看,教师对课堂提问缺乏充足准备,对有效课堂提问的认识不深刻,缺乏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从问题本身来看,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当,问题的思维空间不大,问题的节奏和数量把握不当。研究还表明,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化学成绩,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真正做到有效提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予以提高和改进。首先,备课时要重视对课堂提问的准备;其次,课堂上要重视对提问时机的把握;第三,提问后要重视对学生回答的等候和反馈。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I ABSTRACTQuestioning on teachers par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a chemistry clas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closely linking of teachers, materials and students. Therefore, study of how questioning is used at class in high school and what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questioning and teaching effec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 this research, a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in five high schools in Songjiang, Shanghai. A total of 239 students from tow schools and 20 teachers from five schools were investigated. Meanwhile, some teachers were video recorded or sound recorded for class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The author also carried out a teaching experiment on the students of two classes. After the survey, the author hopes to make a few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improvement of questioning in chemistry class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estioning in chemistry classes has the following issuesFrom teachers aspect, some teachers are not clear about the purpose of questioning; they havent well prepared for the questions and havent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apability of asking questions themselves. From another aspect, the survey reveals that the difficulty level, rhythm and quantity of the questions that teachers raised are not appropriate and the questions dont allow students to expand their thinking spaceFrom the survey, we can also find out that the effective questions can improve the results of learning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hich help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aims To raise effective questions, teachers should use various strategies. Firstly, chemistry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fully preparing for the raising questions while preparing lessons. Secondly,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per time of raising questions in classes. Thirdly, teachers should offer students enough tim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give them timely feedback KEY WORD: high school chemistry, questioning, effectiveness, strategyII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1 第三节 研究方法.2 第二章 研究综述.3 第一节 有效课堂提问功能的研究.3 第二节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3 第三节 有效课堂提问评价标准的研究.4 第四节 有效课堂提问现状的研究.5 第五节 概念界定.5 第六节 对文献的分析.6 第三章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研究.7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7第二节 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13第三节 案例研究.15 第四章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24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介绍.24 第二节 研究过程.25 第五章 研究总结33 第一节 研究结论.33第二节 研究启示.34第三节 研究不足.36 附 录.38附录一 关于化学课堂提问的调查问卷(学生卷).38附录二 关于化学课堂提问的调查问卷(教师卷).40附录三 问题类型检测编码表.41附录四 问-答-反馈序列类型编码.42附录五 问-答-反馈行为记录表(案例一).43附录六 问-答-反馈行为记录表(案例二).44III 附录七 卤素单质的性质探究(学案).45附录八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成绩与后测成绩.46 参考文献.47 致 谢.49 IV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技能之一,对于联系教师、教材和学生三方面起了重要的沟通作用,被称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化学课堂上准确、恰当的提问,往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通过大量随堂课的观察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课堂上 50%以上的教师提问是简单、随意的,甚至是机械重复的,缺乏科学与合理的整体设计,而学生对于这类提问往往是问而不答。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持续下去,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出现“启而不发”的被动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今后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笔者决定进行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希望对于教师反思课堂提问、改进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客观要求首先,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环节,因此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早在1912年,史蒂文森的研究就发现,小学教师平均每天要提出约400个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这一发现。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量而频繁地运用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其次,高中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并不高,回答问题的兴趣更是平平。根据朱光华等人在 2001 年发表的一份针对江苏省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显示,对化学学习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约占总调查人数的 42%,对化学学习兴趣一般的约占52%,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的约占 6%。目前,这种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直接影响其回答该课提问的热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而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1 二、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的物质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际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学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能发展能力成为每个化学教师关心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因此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 三、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容易凭借个人的经验形成许多固定化的教学模式,进而形成思维定势,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这些传统的教学行为的延续,将直接影响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促进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行为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化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化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方面。 第三节 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对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作进一步研究。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史料、著述以及期刊文献等进行查阅、收集、整理、分析,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目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总体的认识,吸收研究成果中的观点、方法,拓展自己的研究思路。 二、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区的2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课堂提问价值的认可度、课堂提问的目的、对问题设计的重视程度、有效课堂提问的特征、课堂提问的方式和策略、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实施情况等,希望凭借这些问题能了解教师对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认识。 本研究还对笔者所在区的239名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价值的认可度、学生化学课堂答题的主动性、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和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的期望。2 三、课堂观察法 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区两所高中的部分化学教师进行听课观察,运用拍摄视频的方法完整地记录了其中12节课的教学全过程,并从中选出两节同课异构的公开课进行案例研究。利用古德和布罗菲的问题类型检测编码表和问-答-反馈序列类型编码来了解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发生的全过程及其有效性。 四、实验法本研究对笔者所在高中的两个平行班学生进行关于有效课堂提问与教学效果关系的教学实践,并且利用SPSS17.0对实验前后两个班级学生的化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用来了解有效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是否有帮助。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有效课堂提问功能的研究 按照教育学家的观点,有效提问的主要功能有:(1)确定学生是否理解某一知识内容,以达到教学目标;(2)增加师生在课堂上互动的数量,提高师生对话的质量;(3)塑造学生不同水平的认知技能;(4)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虽然有效提问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功能,但佩特和布莱沫在对小学教师的调查后发现,这些小学教师认为提问的功能由重要到不重要依次为:检验教学的效果、诊断、检查学生对特定事实的回忆、要求学生运用事实进行归纳与推断。在我国,提问的作用在教师看来更多的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沿着设计的路子进行”。显然,大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不是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因此,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有效提问的功能或目的。 第二节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 有效提问策略是国外研究者最为关注的话题,按照过程可大致分为七类:(1)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难度适宜的有效问题,以达到学习、讨论、思考的预期目的;(2)根据学习目标、学生能力和教学需求选择问题的类型和水平;(3)清晰明确地表述问题;(4)提问后等待 3 秒及以上,延长候答时间可以增加回答问题的人数,促进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5)所有学生都应该拥有同等的参与课堂问答的机会,有报告显示优等生、男生、教室前排学生被叫答的次数较多; (6)给予停顿、鼓励、重复、提供线索、转问等反馈,但过早的反馈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和3 深层次思考没有帮助;(7)教师要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和自我批评,例如可以使用摄像机或录音机记录上课实况,课后及时观看并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问题进行分析。 我国对有效课堂提问策略或技巧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内容的实质差异不大,多为宏观地、综合地探讨有效提问的策略。根据王方林、柳青、张丽、王植定、卢洁莹、赵敏霞等人的成果,有效提问的策略可归纳为:(1)注重问题的设计;(2)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3)提出的问题数量少、质量高,目的明确;(4)低层次和高层次问题比例协调,既面向全体又层次分明,合理分配答问对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切实发挥学生的自主性;(5)提问要有深度、广度、探究性;(6)使用等候时间,以便学生思考;(7)给予有效的教师反馈以刺激强化;(8)讲究提问的艺术,注重提问方式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变化性。 第三节 有效课堂提问评价标准的研究 国外学者就有效课堂提问的评价标准研究相对较少,最有影响力是潘尼的研究成果,他提出了有效提问的六条标准:(1)清楚;(2)具有学习价值;(3)能激发兴趣;(4)能刺激参与;(5)具有扩展作用;(6)适当的教师反馈。另外,福兰森和格拉伊塞尔等人也各自提出了有效提问的标准,如开放、清楚、简短、发人深省等。 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鲁志鲲认为可以从教师课堂提问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问题的类型和水平、学生对课堂提问的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 王立群认为有效课堂提问的标准是: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和掌握技能,有利于衔接考试和教学。 周烯认为可以用问题是否有效来评价有效课堂提问,有效的问题包括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能够产生良好效应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有效讨论的问题。 李志厚认为有效问题主要包括三类:(1)包含一定的思想性和哲理性,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思考的问题;(2)能够产生良好效应的问题;(3)能够组织学生有效地进行讨论的问题。 宋幼玲认为评价有效课堂提问的重点有:问题应有目的性、提问应面向所有学生、问题应有启发性、提问时机应恰到好处。4 第四节 有效课堂提问现状的研究 史蒂文斯指出,每个教师平均每天提 395 个问题,教师提问时间占教学时间的80%,问题中绝大多数只需要学生直接回忆课本上出现过的信息。 斯洛尼克等人调查发现,美国中小学教师所提问题以封闭性的事实性问题为主,不善于提过程性问题,而过程性问题恰恰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种提问低效的情况至今并未有所改观,最近英美的研究表明:每五个问题中有两个需要回忆知识点,一个用于课堂监控,只有一个要求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郭华调查发现,教师平均每 2分钟提问一次,所提问题大多是记忆性或重复性的,缺少理解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与教师高频率的提问相反的是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平均一节课不足一次。 顾泠沅的研究指出,教师的课堂提问中记忆性问题最多,推理性问题其次,创造性问题和批判性问题极少;提问后几乎没有停顿;提问技巧较为单一。 姚利民在对上海和长沙两地中小学的调查后发现,教师的提问有效性平均值为2.91,低于“经常有效”值 3,远未达到“总是有效”值 4,在 15项教师行为有效性中排在最后一位。 第五节 概念界定 一、课堂提问的含义在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中,对“课堂提问”的解释是这样的:“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有关教育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出应答的活动”。作为最古老的传统教学技能之一,课堂提问被运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是师生互动的纽带,是调动学生思维的钥匙,我们很难找到一堂教师从头至尾不提问的课。恰当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创造能力。 二、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提问的含义有效提问是相对于“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提问而言的,其核心是“有效”。心理学家认为,有效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适度的紧张和焦虑,即让他们处于一种感到问题困惑,但又不感到不灰心丧气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能驱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于君风在课堂提问应注重有效性的基本原则一文中提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引导学生5 积极思维,掌握正确答案时学生的接受度和效率。一个问题是否有效是具有相对性的,不能绝对地判断问题的有效或无效,因此我们只能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把握什么是有效提问。 笔者认为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至少应该包含以下特征: (1)明确性。有效的化学课堂提问应具有明确的目的,能有效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服务。因此,问题的设计应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围绕教学重点及难点。 (2)针对性。有效的化学课堂提问内容应针对某个具体现象或具体结论,并按照问题的层次逐级提出,使问题指向更明确,避免抽象、空洞的提问。 (3)启发性。有效的化学课堂提问应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锻炼学生勇于探索与创新。任何思维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师要通过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不能代替学生思维,也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完全独立思维。因此,有效的化学课堂提问要求教师注重问题的质量和价值,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关键,抓住契机,找准角度,让思想的声音充满课堂,让学生享受思考带来的欢乐,而不是精神上的负担。 (4)客观性。有效的化学课堂提问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阅历、现有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让学生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积极思考并做出回答。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失去回答的兴趣,也不能太过复杂,让学生望而生畏,要有恰当的思维跨度。因此,教师要尽量准确地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置能形成思维碰撞的各种合理的问题。 (5)准确性。有效的化学课堂提问既要求教师用规范的化学用语进行提问,也要求学生能够规范、准确、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因此,问题的表述要简洁、规范、准确。 (6)预见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预先猜测学生可能回答的错误答案,并做好相应的应变准备,这样有利于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思维,使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避免教师因为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而不知所措。 第六节 对文献的分析 从所查的文献可知,鉴于有效课堂提问对完善备课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技能、检验教学效果等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受到广大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关6 注和重视,研究成果众多。 从研究文献看,大量的成果是关于提问技巧的定性研究,如教师提问的目的、步骤程序、促使学生参与的策略等,但是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结合化学学科的相关特点而进行的研究可以说少之又少。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遵从基本教育规律的同时还要考虑化学学科的特点,并把这些独特之处体现在课堂提问中,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下列有关“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研究的问题上,似乎没有足够的文献予以支持。 (1)在二期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2)有效课堂提问与教学效果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是会阻碍学生学业成绩,抑或两者无显著关系?教学效果是看短期的考试成绩还是长期的个人发展? 上述问题正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期望给出一些比较明确的结论,以帮助广大教师加深对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认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第三章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 笔者所在区两所高中 6个班级的学生,其中一所是上海市示范性高中,一所是普通高中。被调查的学生包括高一学生 81人,高二学生 91人,高三学生 67人。 二、调查方法 通过查找文献,选择有关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分类,设计了关于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调查问卷(学生卷)(见附录一),采样并进行分析。共发放并收回问卷 239份,问卷的有效率为 100%。 三、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从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价值的认可度、学生化学课堂答题的主动性、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以及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的期望四个方面来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7(一)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价值的认可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困境,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管传授新知还是复习旧知,都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但是学生对于课堂提问的作用是否认同呢?问题 1、 2、 3主要用来调查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价值的认可度。 100%80%学60%生比例40%20%0%E F G A B C D A B C D A B C D问题 1问题 2 问题 3图 3-1 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价值认可度的统计结果 (注:问题 1如果选择 A或 B,请回答问题 2;如果选择 C 或 D,请回答问题 3。) 问题 1反映出学生普遍认为在高中化学课上进行课堂提问是重要的,选择“非常有帮助”和“比较有帮助”的学生占总数的 85.77%。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可化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过,仍有 14.22%的学生认为课堂提问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或“基本没有帮助”,可见这部分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就对化学课堂提问不认可,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将严重影响他们参与问答活动的积极性。 问题 2显示认为课堂提问有帮助的学生中,大多数觉得主要是有利于“加深自己对知识的记忆或理解”和“增强解题能力,使自己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分别占71.22%和 50.24%。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锻炼自己的胆量”,共计 54.64%。同时,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比较重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体现就不尽如人意了,选择“让我有相关情感体验”的学生仅占 1.46%。 问题 3 显示认为课堂提问“没有帮助”或“帮助不大”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太浪费时间,还是老师自己讲效率高”。一方面可以说明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的,对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十分关注;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低效或8无效课堂提问的现象依然存在。 通过对以上 3 个问题的调查可以知道:(1)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课堂提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认可的,并且也认为课堂提问能够帮助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发展;(2)学生希望教师能通过课堂提问使他们有相关的情感体验;(3)学生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进行有效或高效的提问,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化学课堂答题的主动性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单一的管理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提升认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乐趣,让学生在相互倾听交流中共同进步。因此,通过分析学生化学课堂答题的主动性,可以找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问题 4、5、6主要用来调查学生化学课堂上回答教师提问的主动性。 100%80%学60%生比例40%20%0%E F E A B C D A B C D A B C D问题 4问题 5 问题 6图 3-2 学生化学课堂答题主动性的统计结果 从问题 4可以知道,目前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大部分学生是不愿意主动回答课堂提问的,除非被老师点到名。可见,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主动性很弱,非常的被动。由于学生回答课堂提问的兴趣是化学课堂提问能否发挥有效作用的基础,所以学生课堂答题主动性弱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从问题 5可以知道,“被教师点名”是学生愿意回答教师提问的最主要原因,占学生总数的 86.61%。除了学生被动地答题外,他们愿意主动答题的首要原因是“问题有意思,想和同学讨论”,占学生总数的 35.56%。可见,能调动学生答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问题本身。好奇、好玩、好强、自尊心强是学生的主要心9理特征,教师在提问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值得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讲,那么他们自然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互动中去。另外,教师的鼓励和奖励也有助于学生大胆地发言。 从问题 6 可以看到,当被问到“你不愿意回答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77.82%的学生选择了“问题太难,不确定答案是否正确”。可见,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难度普遍较大,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问答活动的积极性,成为学生不愿意回答课堂提问最重要的客观原因。其次,有 63.60%的学生选择了“想回答,但不敢或不好意思”,这说明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看成知识灌输的客体,“填鸭式”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消除学生“不敢或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意识到参与课堂问答是件愉悦的事情,不需要害羞和紧张。 通过对以上 3 个问题的调查可以知道:(1)目前高中生普遍不愿意主动回答教师课堂提问的主要原因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和对回答的疑惧心理,当学生对问题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时,他们就会因为心里没有十足的把握而往往选择不回答;(2)学生对有趣的、能启发思维的问题十分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预设时选择适宜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化学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参与课堂问答。 (三)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方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启发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通过调查教师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提问方式的想法。问题 711主要用来调查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取怎样的提问方式。 100%80%学60%生比40%例20%0%A B C DA B C D A B C D E F A B C D A B C D E问题 7 问题 8问题 9问题 10问题 11 图 3-3 教师课堂提问方式的统计结果10 问题 7、8 涉及课堂提问的叫答环节。从问题 7 的调查结果可以知道,87.0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基本能顾及到全班学生,能比较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但是,仍然有 12.97%的学生觉得教师的提问总是针对个别几个学生。 从问题 8 的调查结果可以知道,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叫答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75.31%的学生认为“由全班学生一起回答” 是教师最常采用的方式;其次,分别有46.86%和 23.01%的学生认为教师常用的方式是“随机点名”和“先组织讨论,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最少使用的方式是“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次序回答”和“等待学生主动回答”,各占学生总数的 17.57%和 15.48%。可见,教师在提问的叫答环节中总是处于主动位置,而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状态,这或许与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不高有关。 从问题 9的调查结果可以知道,化学教师在提问后通常会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但是仍有 46.86%的学生觉得时间不充足。思考时间是否充足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课堂问答的热情和准确性。 从问题 10 的调查结果可以知道,86.19%的学生认为教师使用最多的理答方式是“稍加提示,引导你回答”,其次是“不批评,换其他学生回答”,较少使用的方式是“老师自己回答”和“重复问题,希望你能回答或回答正确”。可见,教师在提问的理答环节发挥了较好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问答活动。但是,由于有些学生觉得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而教师也缺乏耐心等待,所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多。 从问题 11 的调查结果可以知道,54.81%的学生觉得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后“给予的评价有针对性”,教师“基本不作评价”的现象一次也没有发生,可见教师对提问后的点评是相当重视的。但是,依然有 28.03%的学生觉得教师“给予的评价过于简单、笼统”,经常只是说“很好”、“不错”之类套话。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总是希望从教师的点评中得到肯定和鼓励或者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提高,如果教师只是为了应付而评价学生的回答,就会挫伤他们以后回答教师提问的积极性。 通过对以上 5个问题的调查可以知道,即使教师预先设计了比较好的问题,也未必能保证在课堂教学中能发挥有效作用,教师还必需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叫答方式和理答方式以及学生回答后的反馈等。 (四)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的期望 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更是为了发展学生较高11 层次的思维,教会学生自己提问。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怎样的课堂提问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呢?通过问题 12、13 可以了解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有哪些期望。 表 3-1 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期望的统计结果 问题 12 选项 学生比例 18.82% 你最希望化学老 A、以记忆为主的问题 师在课堂上提哪 B、以理解为主的问题 51.46% 种类型的问题? C、以解题为主的问题(类似考试的问题) 61.92% 35.98% (最多选两个) D、以创新、能体现自己想法为主的问题 E、其他 / 问题 13 学生回答举例 你认为老师怎样 1、老师上课语言幽默风趣、有激情 做能提高你思考 2、老师要有亲和力,多鼓励学生 和回答课堂提问 3、问题要有趣味性 的积极性? 4、问题要贴近生活、与社会热点有关 5、问题要有新意 6、老师提问时语言要简洁明了、意思表达清楚 7、提问的形式要多样化,如知识竞赛、辩论、小组讨论等 8、问题具有开放性,值得探究和思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9、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 从问题 12的调查结果可以知道,学生最希望能有助于提高成绩的问题,选择“以解题为主的问题(类似考试的问题)”的占学生总数的 61.92%,其次 51.46%的学生喜欢“以理解为主的问题”、35.98%的学生喜欢“以创新、能体现自己想法为主的问题”,只有 18.82%的学生喜欢“以记忆为主的问题”。可见,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探究性的、有一定思维容量的问题,而矛盾的是学生不愿回答课堂提问的理由之一却是问题太难。因此,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 13是个开放性的问题,经过整理,学生的回答主要涉及以下几点:(1)问题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例如问题本身要有趣味性、贴近生活、与社会热点有关等; (2)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能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的提问形式要多种多样,例如适当的12知识竞赛、小组讨论,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 通过对以上 2个问题的调查可以知道,学生对化学课堂提问的期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问题的难度要适度;(2)问题最好能体现个人的见解;(3)通过问题能促进成绩的提高;(4)问题的形式要多样化。 第二节 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笔者所在区五所高中的部分化学教师,其中高级教师 8 人,一级教师 10 人,二级教师 2人。 二、调查方法通过查找文献,选择有关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分类,设计了关于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调查问卷(教师卷)(见附录二),采样并进行分析。共发放并收回问卷 2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 100%。 三、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100%80%学生60%比例 40%20%0%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问题 1 问题 2问题 3问题 4问题 5 问题 6问题 7问题 8问题 9 图 3-4 对教师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问题 1、2、9主要用来了解教师对化学课堂提问价值的认可度及实施情况。从问题 1“您觉得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无影响”的调查中可以知道,所有教师都认为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影响,其中 70%的教师认为“影响很大”,30%的教师认为“影响较大”。从问题 2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对学生产生的效果”的调查中可以知道,75%的教师认为“效果较好”,25%的教师认为“效果一般”,没有一个教师认为自己的提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从问题 9“您认为自己在有效课堂提问方面做得如何”的调查中可以知道,65%的教师认为“有待提高,自己会不断改进”,还有 35%的教师认为“有待提高,但不知道怎样改进”。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对于课堂提问所起的作用,教师都有明确的认识;(2)虽然大部分教师觉得自13 己的提问能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他们仍希望改进,让课堂提问发挥更好的作用,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对于怎样改进尚未有明确的方向,笔者希望本次研究能为这些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问题 3主要用来了解教师对化学课堂提问目的的认识。从问题 3的调查中可以知道,60%的教师把“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说明大多数教师已经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学理念;35%的教师认为课堂提问最主要的目的是“检查教学效果”,说明在部分教师心里只是把提问作为帮助自己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成果的手段,而忽视了提问应该具有其他功能;还有 5%的教师把“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放在第一位,这或许与教师所任教的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相关,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习惯较差,那么教师就有可能利用提问来提醒学生要认真听课。 问题 4、5、8主要用来了解教师对问题设计的重视程度。从问题 4“在备课时,您用来设计问题的时间一般占总备课时间的多少”的调查中可以知道,85%的教师花费的在设计问题上的时间占总备课时间的 50%以下,其中 45%的教师用来设计问题的时间仅占 25%不到。从问题 5“设计问题时,您最优先考虑的是什么”的调查中可以知道,60%的教师把“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排在首位。从问题 8“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具备什么特征”的调查中可以知道,95%的教师将“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作为有效课堂提问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只有一名教师认为“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有效课堂提问的特征。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教师都知道课堂提问的作用重要,对有效课堂提问应该具备的特征也基本了解,但是在备课时却并没有对其加以重视。在设计问题时大多数教师没有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还是把备课的重心放在了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方面,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出现用词不当或词不达意等情况,低效或无效的提问也层出不穷。显然,这与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问题 6、7 主要用来了解教师的提问方式和策略。从问题 6“提问后,您通常会给学生留多少时间思考问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突变体信号通路-洞察及研究
- 手抄报边框课件
-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单元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学生课外培训安全协议课件
-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课件
- 智能化交互系统-洞察及研究
- 专利双方转让协议模板6篇
- 专升本中文题库及答案
- 沿海养殖区生态环境修复-洞察分析
- 阑尾炎课件24张
- 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审查方案
- 中央空调系统维保服务报价清单
- 护士N3岗位竞聘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及计划)
- 2024年污水管道维修协议书范文范本
- 雪糕车租赁合同三篇
- 绘画劳务合同
- 苗木供应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 无人机辅助通信系统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