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基坑复合支撑体系QC(总公司发布稿).ppt_第1页
超大基坑复合支撑体系QC(总公司发布稿).ppt_第2页
超大基坑复合支撑体系QC(总公司发布稿).ppt_第3页
超大基坑复合支撑体系QC(总公司发布稿).ppt_第4页
超大基坑复合支撑体系QC(总公司发布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小组名称 超大基坑支护QC小组 小组类型 攻关型 发布人 杨志华 注册号 2006 5 超大基坑复合支撑体系技术攻关 新田 郑州国贸中心项目经理部 发布程序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一 工程概况 新田 郑州国贸中心 一期 工程为群体工程 由5栋高层 29层 31层不等 和一栋多层组成 地下均为2层 主要由地下商场和汽车库组成 基础部分相连 项目一期占地面积48156 99m2 总建筑面积47万m2 基底面积约 224m 230m 51520m2 采用PHC静压混凝土管桩复合基础形式 基坑开挖深度约12m 局部15m 周边环境 工程四周紧邻交通要道 东南角10米左右为5 7层家属楼及18层办公楼 西及北面紧邻家属区 最近距离约13米 周围环境较复杂 基坑安全至关重要 保险大厦 住宅区 住宅区 18m 13m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二 QC小组简介 小组概况表 表二 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能分工表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QC小组活动计划与实施表 表三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三 课题介绍 1 课题难点 支护工程量大 周长1000多米 时间跨度长 地质条件不一 多种支护型式及配套施工工艺综合应用 施工必须按顺序进行 确保超大 超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保证周边临近建筑基础结构稳定 同时对无砂混凝土小桩这一新工艺进行实践总结 QC小组围绕这一施工难点展开攻关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三 课题介绍 2 课题重点 1 工程西面距建筑楼群很近 且单边支护长度230米 中间无其他支撑补强措施 变形控制较困难 2 不确定因素较多 基坑支护与土方 降水如何配合 如何保证超大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 3 对无法施工锚杆部位 钢结构内支撑与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如何配合 4 多种支护形式施工顺序 多家支护队伍如何相互衔接及施工配合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选题理由 企业要求 业主要求 课题确定 攻克超大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难关 1 探索高新综合施工技术 2 本工程的位置处于闹市区 人口居住稠密 工程量大 安全施工考验形势严峻 3 该工程是在最近几年内分公司乃至公司的大型工程 对树立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 1 该工程是郑州市重点工程 是城中村改造工程的 重中之重 2 周边环境复杂 建设方要求周边建筑物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1 超大基坑 多种支护型式综合应用 在本省比较少见 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技术管理的借鉴资料 2 采用无砂小桩 为新型支护型式 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计算模型及实践应用 它的经验总结与发展将提供一种新的支护手段 社会需要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PDCA 计划阶段 执行阶段 检查阶段 总结阶段 循环阶段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一 计划阶段 五 现状调查 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形基本平坦 地貌单元属黄河泛滥冲积平原 土层分布多 影响最大的第1层杂填土 该层厚度变化大 对西侧和南侧周边上部护坡影响较大 第6层粉土为相对不透水层 第7层细砂埋深10 00 12 50m 内含承压水渗透系数大 工程地下潜水主要是缝隙水 平均埋深在2 96m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基坑情况基坑深 面积大 基地标高从 10 75 15 25米不等 为支护方案的选择增加了一定难度 周边环境周边环境复杂 且不清楚周围建筑物的基础型式 地基处理方式以及周围道路及小区管线的详细资料 气候条件工程量大 支护跨越两个雨季和一个冬季 工期要求总工期短 支护与降水及土方需交叉进行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六 制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 目标 小组总目标 超大深基坑 降水及土方配合 多种支护形式综合应用三维动画演示交底 地质变化多 周边建筑基础形式不明 1 沉降观测信息及时反馈2 与设计勘查单位密切配合 1 编制专项方案2 开始降水时 隔一降一3 土方开挖采用中心岛法 分层分段进行 基坑安全 现状 小组改进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3 目标可行性论证 现状调查表明 环境及地质条件是影响超大深基坑支护的客观原因 如果针对不同支护边 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支护体系 且以下三个方面的保证 小组活动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七 原因分析 QC小组成员经过讨论 找出每一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并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 综合如下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八 要因确认 本小组根据以上因果分析图 逐项分析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确认一 工人对工艺掌握不熟练 重视不够确认方法 进场支护队伍都有实际经验 且进场后进行交底 强化质量意识 结论 非要因确认二 工序组织不协调确认方法 项目部建立周例会制度 各家支护队伍及时沟通 结论 非要因确认三 材料及配合比确认方法 材料及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 非要因确认四 施工工序不合理确认方法 复合支撑体系 加上工程量大 施工必须按顺序进行 结论 是要因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确认五 支护方案不完善确认方法 不确定因素较多 结论 是要因确认六 机具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确认方法 机具已检定或检修 结论 非要因确认七 距周边建筑物太近 场地狭窄确认方法 需要加强监测及信息反馈 结论 是要因确认八 冬雨季施工确认方法 编制专项方案 结论 非要因确认九 地下水位高确认方法 对止水帷幕桩要求严格 结论 是要因确认十 地质情况变化多确认方法 对支护影响大 结论 是要因 逐项确认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确认十一 基坑深 面积大确认方法 土方开挖需和支护密切配合 结论 是要因确认十二 周边管线及基础型式不明确认方法 需要和设计院密切配合 结论 是要因 经过逐条确认 找出影响基坑安全的主要原因是 1 施工工序不合理2 支护方案不完善3 距周边建筑物太近 场地狭窄4 地下水位高5 地质情况变化多6 基坑深 面积大7 周边管线及基础型式不明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九 制定对策 九 制定对策 中建二局二公司郑州分公司 九 制定对策 二 执行阶段 十 第一阶段对策实施 实施一 选择多种支护加固方式 受周围环境限制 放坡不可行 针对地质条件复杂 不同支护边选择不同支护体系 主要思路是止水帷幕挡土墙 预应力锚杆 内支撑体系 表层以土钉墙为主 本工程帷幕桩主要有深层搅拌桩 喷射搅拌桩及高压旋喷桩 高压旋喷桩又分为内插工字钢和不插工字钢两种 本工程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主要从1 1剖至6 6剖共6个剖面 具体如下 主要针对距建筑物较近 支护距离长的部位 主要针对距建筑物稍远 支护距离较短的部位 主要针对临附近道路较近的部位 主要针对相邻楼号间的部位 主要针对临附近道路 且距离较远的部位 主要针对后施工楼号周边的部位 无砂混凝土小桩的施工工艺 实施二 确定施工步骤 实施二 确定施工步骤 具体施工步骤做如下三维演示 2006年7月29日 QC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 邀请河南岩土工程权威专家对本工程的基坑工程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评审 专家意见如下 1 应考虑局部水泥土桩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对策 2 应针对降水封井方法进行重新设计 并提出相应预案 实施三 专家论证 实施四 土方开挖与支护的配合 采用 中心岛 法 分层分段进行 第一次大面积土方开挖至标高 3 5米左右 第二次土方开挖按既定的7个区域分段开挖至标高 6 5米左右 第三次土方开挖在1 2 楼西侧 4 楼南侧及3 5 楼东侧基坑 6 5米以下土方每隔16米预留土墩 然后开挖一段16米宽的土方至基底标高 进行人工清土及垫层混凝土 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 再开挖预留土墩至基底标高 基础施工按挖出一片 打一片垫层 再砌筑转胎模的 逆做法 顺序 实施五 降水与支护的配合 采用管井降水方法 开始降水时 降水井 隔一降一 封井时 先中间后四周 另外在基坑周边适当位置设置回灌井和观测井 实施六 基坑周边的道路管道和居民楼是重点保护对象 监测内容包括支护结构墙顶沉降累计值和沉降速率 邻近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等 监测数据超过支护设计及建筑设计允许范围为报警值 并要求道路及下埋管道不被破坏 监视周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沉降监测每天1次 变形快速发展阶段每天2次 基坑平面图 经过一个循环的对策实施 建筑物最大沉降量6 相邻沉降点位之间最大沉降差为5 符合设计要求 边坡最大水平位移2 0 建筑物基本均匀沉降 基坑支护结构竖向测斜最大12mm 并对无砂混凝土小桩工艺流程进行总结 通过对策实施 改进了通常支护结构完成后才能进行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法 实现了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穿插作业 从而使地下室结构施工工期大大缩短 十一 效果检查 三 检查阶段 在施工2 楼西南角时 发现原有建筑物基础离基坑太近 无法施工预应力锚杆 经专家论证 采用钢结构内支撑 十二 第二次实施工字钢内支撑 专家论证 通过对工字钢变形监测 满足要求 质量获得业主 设计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内支撑效果检查 1 通过本次活动 成功地将复杂条件下 周边房屋结构的安全和工程结构安全问题 有机的统一起来 确保周边房屋结构安全的同时 顺利实现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施工 2 通过本次活动 使钢结构内支撑及无砂混凝土小桩在工程中得到很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