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探析的论文_第1页
织金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探析的论文_第2页
织金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探析的论文_第3页
织金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探析的论文_第4页
织金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探析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织金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探析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作者:周其坤 徐溧伶 韦忠阳摘要对织金县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耕地坡度分级、小流域及农户个例调查情况等,从调整产业结构与提高坡度耕地耕作水平、实施坡改梯水系配套项目等方面总结了小流域坡耕地的治理措施,以期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坡耕地;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措施;贵州织金 目前,坡耕地已成为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1-2。全国现有坡耕地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但土壤流失量却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约%,特别是坡耕地比较集中的地区,其水土流失量甚至占该地区水土流失总量的50%以上。如三峡库区每年坡耕地土壤流失量占总量的73%;黄河流域部分支流坡耕地侵蚀量占河流输沙量的60%;西南石质山区贵州省境内,坡耕地土壤流失量占其总流失量的85%。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土地与粮食安全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3-4。根据黔水保201013号转发水利部水保司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题调研的通知(水保测便字20102号)文要求,水利部于2010年3月中旬组织对贵州省进行坡改梯规模与布局专题调研,织金县属开展专题调研县之一。织金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三岔河、六冲河环抱的下游交界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0141061019,北纬262147263724。全县地处黔东高原与黔中丘原的过渡带,地势西高东低。织金县现有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人口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10年内农村城镇化人口将达万人,劳动力转移25万人次。根据通知要求,织金县按照相关内容收集资料,对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1织金县土地利用调查情况 土地利用现状 全县土地总面积2 868 km2,耕地总面积为万hm2,占总面积的%,其中水田万hm2,梯平地万hm2,坡耕地万hm2;林地总面积为万hm2,占总面积的%,其中有林地万hm2,经果林地 hm2,疏林地 hm2,幼林地3 hm2;草地总面积为万hm2,占总面积的%;荒山荒坡地总面积为万hm2,占总面积的%;水域总面积为2 hm2,占总面积的%;非生产用地总面积为9 hm2,占总面积的%;难利用地总面积为万hm2,占总面积的%。 耕地坡度分级 在耕地中25左右的坡耕地面积为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 通过以上分析,现有耕地中25左右的坡耕地所占的比例偏高,担负着全县粮食生产的主要耕地,也是造成全县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全县人均土地面积为2 m2,人均耕地面积为1 000 m2,农业人均基本农田 m2。织金县坡度分级面积为:平地(2)面积为 hm2;26面积为5 hm2(梯田1 hm2,坡地3 hm2);615面积为47 hm2(梯田5 hm2,坡地41 hm2);1525面积为38 hm2(梯田 hm2,坡地37 hm2);25面积为12 hm2(梯田 hm2,坡地12 hm2)。 小流域调查 织金县2009年度设计茶店乡安乐小流域,该流域地处织金县北部中中山、坡地强度流失类型区。作为典型小流域,该流域地处深切割中山地貌类型,地形起伏大,流水切割强烈,并有山高坡陡之特征,属洪家渡水库库区,流域内最高海拔1 635 m,最低海拔1 122 m,相对高差513 m。安乐小流域辖3个行政村1 850户9 371人,共有总土地面积3 580 hm2,其中耕地面积1 hm2,林地900 hm2,草地 hm2,荒草地 hm2,其他及难利用地380 hm2。流域内农业总产值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万元,林业产值万元,牧业产值万元,渔业产值6万元,其他产值15万元,分别占总产值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 869元。在此产业结构中,农业产业占比较高,农业产业投入劳动力较多。在流域内,坡耕地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洋芋、大豆等为主,平均产量2 595 kg/hm2,油菜、烤烟等经济作物有少量种植,种植面积340 hm2,平均产量3 t/hm2,果品产量在流域内基本为0。其土地利用的特点是垦殖指数过高,坡耕地面积大,四荒地多,广种薄收,土地贫脊。 织金县近十几年来,已相继实施了“长治”工程项目、“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等治理多条小流域,选择已治理的“长治”工程项目大陌河小流域作为典型小流域调查,该流域涉及5个行政村,总人口8 869人,农业人口密度为373人/km2。总面积2 320 hm2,其中耕地面积1 520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耕地面积中水田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梯地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坡耕地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人均基本农田 m2,人均农业用地1 700 m2,该流域经过土地资源评价及土地适宜性分析,其治理规模和主要措施类型为:综合治理面积为 km2,治理程度90%,坡耕地主要措施类型有:坡改梯 hm2,经果林 hm2,保土耕作 hm2,坡耕地综合治理占总治理面积的%。通过该流域的治理后,年人均纯收入2 216元,年增率为%。根据典型小流域的分析调查可知,保证满足全县口粮需求所需最低基本农田人均 hm2以上,维持现有农业经济收入水平所需产业用地为万hm2,每个劳动力全年能够承担粮食生产、经果林的最少种植面积1 m2以上。 农户个例调查情况 织金县选择了自强乡、马场乡的石笋河小流域鸡场坝村和菜坝村的张招宇、杨新明等典型农户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坡耕地分布情况,不同耕地生产水平调查,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查等。在一调查农户家,有人口6人,耕地4 m2 ,其中水田 m2,旱平地 m2,坡耕地3 000 m2,坡耕地占耕地的64%,全家粮食总产值3 800元,其中坡耕地占50%以上,果品产量为0。 2 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措施 通过织金县近几年来已治理的典型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情况,若需满足当地社会义义新农村建设标准所需人均口粮必须达到400 kg,种用及其他用粮100 kg,全县总人口万人(2008年末),粮食总产万t,人均占有粮食357 kg,远达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所需人均口粮,必须以人均基本农田所需最低数预测坡改梯规模,应大量整治坡耕地提高粮食单产,建设坡改梯,增加土地,发展其他主导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坡耕地耕作水平 织金县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粮食生产占据主要地位,缺乏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现有经果林产品规模小、数量少、品位低、疏于管理;全县一些地区土地资源和一些生物资源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对水土资源破坏的现象严重,导致土地退化、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同时,立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着力于提高林业、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大力搞好项目区群众的培训,改变群众僵化守旧的思想观念,促进对坡耕地传统耕作方式的转变和种植水平的提高,以增加收入,减少群众贫困面,达到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目的。 实施坡改梯及水系配套项目 根据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求,人均基本农田800 m2以上,农业产业用地最低1 m2以上。根据织金县现有坡耕地利用适宜性以及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织金县坡耕地结合整治规模必须达8 080 hm2,主要采用坡改梯、水系配套、保土耕作等措施,主要要求措施布局是:大于25坡耕地采取退耕营造水土保持林,土层较为深厚的坡耕地布设经济果木林;1020坡耕地石料方便、土层深厚的实施坡改梯工程项目,配套小型拦、排、蓄水工程;一般在525未布置修建坡改梯、经果林措施的坡耕地上,采用保土耕作措施治理,以达到蓄水保土、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地面覆盖、扩大根系分布范围的目的,用石灰改良土壤,种植绿肥,提高复种指数,使作物之间相互促进,提高坡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3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效益分析 通过对典型小流域安乐河小流域的调查,以及近几年的坡耕地整治经验,坡耕地综合治理上主要有坡改梯、经果林、用材林种植、保土耕作等措施类型,坡耕地综合治理措施占小流域治理措施的60%以上,单项措施工程量及造价为坡改梯工程量土方1 155 m3/hm2,石方570 m3/hm2,综合单价万元/hm2,增加粮食900 kg/hm2,保土792 t/hm2,保水3 000 m3/hm2。经果林工程量土方870 m3/hm2,综合单价万元/hm2,增加果品 t/hm2,增加收入万元/hm2,保土573 t/hm2,保水24 750 m3/hm2。水土保持林工程量土方870 m3/hm2,综合单价2 070元/hm2,增加木材45 m3/hm2,增加收入万元/hm2,保土2 355 t/hm2,保水49 065 m3/hm2。通过对坡耕地的实施整治,使得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生产力得到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将趋于合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通过坡耕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科技意识,培养大批劳动素质高的农村乡土人才,为农业发展和经济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有效地减轻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危害。 4结语 根据全县现有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全县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借鉴已往小流域坡耕地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向和措施布局,突出了坡耕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特点。通过调查坡改梯工程、小型水利水保、林草植被建设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等多项措施,已达到调控和利用坡面径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加强封禁管护,发展替代能源,促进生态自我修复。这种生态经济型的综合治理模式,有助于项目区坡耕地整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但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要结合其他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以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例如,荒山荒坡挖水平沟拦截坡面径流蓄水拦沙,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坡面侵蚀沟进行沟头防护、削坡、沟岸修筑边埂植物带、沟底修筑谷坊、塘坝,固定沟床,拦蓄泥沙,营造固沟林、防护林等。此外,应做好坡耕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监测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分布、面积与水土流失量的逐年变化及综合治理措施总体效益情况3-4。加大对坡耕地的综合整治力度,对中度以上流失的项目区加大资金投入,突出治理重点,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对坡耕地整治的认识。 5参考文献 1 邸利,孙鹏举,周莉.甘肃省坡耕地退耕的可行性与退耕还草的必要性分析j.青海草业,2003(2):12-16. 2 冉茂文.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要重视旱坡耕地综合治理j.当代贵州,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