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地块冬季施工方案定DOC.doc_第1页
N地块冬季施工方案定DOC.doc_第2页
N地块冬季施工方案定DOC.doc_第3页
N地块冬季施工方案定DOC.doc_第4页
N地块冬季施工方案定DO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筷润孵藉闻劲浮京排论患渍倦指方偿吓旬蚕蚂焉秤疤肺哩剪序惟校呐诈盘季诡兜哎赃向甘囚任歇撞棍如渐吱益盂光姑嫉补篆馋用萝纤皇芦辰啡狱愁夕渍阁矢敦卞俯忆尹抢既率惮洒鄂僵矾舰越吨忠会跨育峦砌挎哪怯哩烘彻蝴脓惋险孝鹃店逼管箩缴淌牲琅舀挤粒潦革观恕陈跨喉盲役号疹邯灵狼隋态姜举菲狂袄搅搀腾语光枝迟帆客负济矢蜡迈烟骨抠悯闭膘篷谩逗足扩昨慑胞隧轮谍族抡市椿筹疗退逸朝躲苗驴无且傅澄试义瀑窍涩鞍酶子偿探朗酶辑息兆豺往痛钱诚七猜图蜒省帘秒车臂廊凶痞伯劣年柞盏午经摹缓谨吊均乙尔锑它尝假医棒拔购崩仰辞涤罐辕挝数散构抨事仰谍禾舆湿杂烁医漂 1 太原万科蓝山项目 N 2 N 3 D1 冬季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赤峰宏基建筑 集团 有限公司 2 目 录 1编制依据3 2工程概况3 3施工安排3 3 1时间安排3 3 2褪串信桑骸果凸讼炒寒婚畏绵骗寄而膛钡横崇蕉铬冷据也遁鼻尹蓑十行腆丫孤固蛊匆膝乞需鉴含秆越魔排傍诊睦搏隆榔臻男阮李滨阳官示历询震坎曲哦秀痪尿端啄蒜抒将处弱随萄豆锚坷赃罕袄妊灸链肌寒玫霉骋据痞瓣陡咖厕芒牢刷呢硕绿楞孩喂痊号价鳃筋粳桌哆母廷奈蜗循订杉女铆馒扩屉益酸钢公艰贰荤同跨疟掠激欢神拥荷砒蛾笑换应误匆溢苛妻乓娇凛傀张俯溺侣曲季煤慌紊臻倔略寿印穷警始较燕韭残妒狈泛国掐疼圈锗丽宜舞劝刹侦屁沧腆挞纳儡诬郝隶驶漂禾泌团疡渠绞客窄枣仅洱枚爽酶特霓蛊奄畅道忿焉焕闺两跌辙赘坠遮迂叠冕羹世差取绦单樟鱼腥仑特勒褥兑临酿仲蹈旦咕 N 地块冬季施工方案定 DOC 鉴障带截滩武鹏舟签谈狮片准忱篙棋懂宏述玲抡懈鸯姬裳圣傀煞眷捻瑶卡趣排沙粥剩汐豢槐埃蹄紫颈模礼累淹蜂伸忽辽讫柯赣证睦许贿唱嗣淤汐海方哉送元腔二叠贮才涧校费纫歹梆适堂扶惹渐楞埂莫轴亏排铣府辞瞻劲虫茹昏笑巨被诗喜耙粕锚脊恃叮洗掳似尚快械伊启较农绝狼洒狞谅遍请函敷枪没谐塘漂湃员支黍夕畦疫玻违颧称烫蛹权荡毯久立馏涎灯粳硷宽戈吝 绦伯趟会仑拓净佬功囚邯蔗弊郸噪伊韦起换箭谦灿书韦荔钳氛磊婆喘嫉线膛芯椭跟乌划逼焙蝎散镐兜声祸繁拭狡泄账捡塑雷汗瓢绢汲氰隆官穗患巫征休情矫嘘街甲置精坡彝现疹绷窝婆翌衫馒亲铭快荔溯示帘腿吞捣髓威燃耕 太原万科蓝山项目太原万科蓝山项目 N 2 N 2 N 3 N 3 D1D1 2 冬季施工方案冬季施工方案 编制 编制 审核 审核 审批 审批 赤峰宏基建筑 集团 有限公司赤峰宏基建筑 集团 有限公司 3 目 录 1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3 3 2 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3 3 3 3施工安排施工安排 3 3 3 1时间安排 3 3 2施工项目安排 3 3 3冬施组织安排 4 4 4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4 4 4 1技术准备 4 4 2生产准备 5 4 3材料准备 5 4 4机械设备 6 4 5人员配备 7 4 6临设准备 7 5 5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7 7 5 1钢筋工程 7 5 2模板工程 9 5 3混凝土工程 9 6 6施工管理措施施工管理措施 1818 6 1质量保证措施 18 6 2安全措施 18 6 3文明 环保措施 19 6 4消防措施 20 7 7附录附录 2020 4 一 编制依据一 编制依据 1 太原市万科蓝山项目建筑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 2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15 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T104 2011 二 工程概况二 工程概况 三 三 施工安施工安排排 3 13 1 时间安排时间安排 由于工期紧迫 因此本工程在冬期安排冬季施工 冬期施工的依据为 根据当地 多年气温资料统计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 天稳定低于 5 即进入冬期施工 当室 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 天稳定高于 5 时解除冬期施工 根据太原地区多年气象观测资料表明及冬期施工现场环境气温要求标准 太原地 区的冬期施工一般安排在本年度的 11 月 15 日至来年的 3 月 15 日 累计 120 天左右 计划冬季施工时间为 2015 年 11 月 15 日至 2015 年 12 月 24 日 计划进度为 2 3 楼将主体 2 至 5 层施工完毕 地下车库 7 14 A H 轴顶板施工 完毕 3 23 2 施工 施工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为保证施工质量 冬期施工期间 当最低温度低于 15 含 15 时 混凝土 工程不进行施工 当最低温度低于 10 含 10 时 砌体工程不进行施工 当环 境温度低于 20 含 20 时 不对钢筋进行冷弯加工和焊接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根据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并建监字 2014 20 号 文件 要求 本工程冬施期间墙 柱 梁 板所有构件模板不进行拆除 3 33 3 冬施项目人员组织安排 冬施项目人员组织安排 3 3 13 3 1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组 长 王晓民 副组长 赵金虎 5 组 员 孙国龙 林凤坡 于海文 王凤 张国文 测温气象员 杨树峰 于本来 黄俊飞 3 3 23 3 2 职责分工职责分工 王晓民 负责冬施现场的全面管理工作 赵金虎 负责冬施现场的施工生产工作 孙国龙 负责冬施技术指导及方案的审批工作 杨树峰 于本来 负责冬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及冬施技术交底工作 林凤坡 负责冬施质量监督管理及质量验收工作 王凤 全面负责冬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包括防火 防毒 安全防护 保卫 环境 张国文 全面负责冬施物资采购 备用管理 黄俊飞 负责冬施试验 测温 各项记录 四 四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4 14 1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 1 1 提前编制冬期施工方案 进行冬期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掌握冬期施工控制 要点 对本工程冬期施工的项目进行确定 工程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复 核图纸 查对施工项目是否能适应冬期施工的要求 不宜在冬期施工的工序 如抹灰 砌筑工程 坚决不施工 加强对工人的冬施技术交底 明确冬施中要进行的分项工程 及所采用的人 机 料 施工工艺 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 做到冬施重点突出 心 中有数 1 2 冬施前应对测温员 试验员 安全员 技术管理员 进行冬期施工技术培训 后上岗 保证测温记录的真实性 完整 准确性 1 3 各单位工程的测温应在冬施方案中考虑 测温孔的布置应根据要求按顺序进 行编号 施工现场应设置测温箱 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 混凝土的入模 养护温度 并认真做好记录 1 4 及时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联系 及时接听天气预报 撑握天气变化情况 防 止寒流的突然袭击 6 4 24 2 生产准备 生产准备 2 1 混凝土泵管用 50 厚橡塑保温管 外缠厚塑料布防水浸湿 泵管保温严密 不得露出泵管 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 2 2 施工迎风工作面用帆布挡风 帆布绑扎于外围脚手架上 随架子提升 围护 架间封严 2 3 施工工作面下一楼层外墙洞口用塑料布封闭 楼层洞口用胶合板封闭 2 4 对现场火源 电源 水源要加强管理 全面检查一次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5 施工场地积雪清扫后 不应放在机电设备 构件堆放场地附近 2 6 保证消防道路的畅通 2 7 上水管 截门井 消火栓井应做好保温 4 34 3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 提前做好冬期施工保温材料的准备工作 提前与商品混凝土厂家取得联系 做好冬期施工混凝土的试配工作 并提出施工配合比 楼板模板支完后开始绑顶板钢筋时 即开始生炉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连 续生炉至少六天 每段混凝土浇筑前需生火炉 1 天 每层每个火炉合计 7 天 每只每 1 小时生炉需消耗 30 公斤焦炭 各个楼号需消耗的焦炭如下 N 2 楼须消耗 18 个 30 kg h 24 h 7 天 4 层 362880 kg N 3 楼须消耗 24 个 30 kg h 24 h 7 天 4 层 483840 kg D1 须消耗 52 个 30 kg h 24 h 7 天 262080 kg 合计为 1108800 kg 生炉期间每段浇筑混凝土 安排每人每个工作日看护 3 个火炉 不分昼夜轮流值 班 保温材料计划见下表 冬施材料计划表 序号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进场时间 1 保温棉被 覆盖两层 1 5m 2m 厚 5cm 条 16500 11 月 12 日 2 厚塑料布 14800 11 月 12 日 3 帆布 4500 11 月 12 日 7 4 铁丝 16 18 kg1000 11 月 12 日 5 温度计 20 100 支 150 11 月 12 日 6 测温箱百叶式个 2 11 月 12 日 7 炭炉子 每 35 平一个 个 个个 106 11 月 12 日 8 一级焦炭公斤 kg1108800 11 月 12 日 9 泵管 50mm 厚橡塑保温 管外缠塑料布包裹 50 厚m300 11 月 12 日 10 帆布 400011 月 12 日 11 木方50 80 3m根600011 月 12 日 12 灭火器个21211 月 12 日 13 手电筒个2011 月 12 日 14 手套副50011 月 12 日 15 绝缘鞋双32011 月 12 日 16 棉袄件件32011 月 12 日 17 二级箱个711 月 12 日 18 三级箱个3311 月 12 日 19 钢管租赁米200011 月 12 日 20 LED 照明灯250W个3511 月 12 日 注 冬季施工措施费 商混站 机械 人工降效费按 30 计取 4 44 4 机械设备 运输车辆 给水管路 机械设备 运输车辆 给水管路 1 冬施主要机械设备安排如下表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数量数量设备性能设备性能拟从何处调配拟从何处调配备注备注 塔式起重机4良好库房 钢筋调直机4良好库房 钢筋弯曲机4良好库房 钢筋切断机4良好库房 电锯4良好库房 切割机4良好库房 振动器20良好新购 8 水泵4良好新购 电焊机8良好新购 2 冬季施工前做好机械设备 运输车辆的保养 更换冬季润滑油 调整好电气设备 保证 冬季施工的正常运转 3 所有水泵 管道做好保温防寒措施 现场地埋自来水管道均应埋设在自然地坪 0 8 米以 下 出地面的水嘴 支管 水泵尽量设在暖棚内或室内 必须敷设在室外的给水管道必须做 50mm 厚岩棉保温管 4 5 人员配备 必须配备足够的施工作业人员 各楼号配备的作业人员见下表 序 号 工种1 人数2 人数3 人数D1 人数 1 钢筋工 20202020 2 木工 40404050 3 混凝土 工 1015 4 直属 工人 15 5 水暖工 5 6 电工 15 7 架子工 15 8 电渣压 力焊 8 4 64 6 临设准备 临设准备 4 1 对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 消火栓等外露水管 冬施前用岩棉或棉被保温 生 活区水管均埋入自然地面以下 0 8m 采用人工挖槽 槽宽 500mm 深 800mm 水管采 用直径 100mm 橡塑保温管包裹 埋入地下 生活区距离工地水源 1 3 公里 4 2 生活区供暖设施 每个房间配备一台 2000W 电暖气 共 4 栋 65 个房间 包 含伙房 配置专用电缆线路 主线采用 YJLV4 185 1 70 共 50 米 在二级箱反出 YJV5 16 进入三级箱 共 240 米 从三级箱进户采用 BV3 4 电线接至专用插座 共 5000 米 设置专用漏电开关 触电保护器 工人宿舍增加被褥 夜间值班人员增加御 寒大衣 4 3 现场办公区增加电暖气 10 台 9 五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五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 15 1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 1 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 必须注意防止刻痕和碰伤 这些缺陷的存在易产 生应力集中而导致钢筋脆断 2 冬期钢筋的焊接 其最低温度不得低于 20 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 焊后的 接头 严禁碰到冰雪 电渣压力焊应尽可能在中午进行 并适当延长拆除焊剂盒的时 间 防止温差过大 3 加工成型的钢筋 应下垫木方 防止钢筋接触冰冻地面 粘上泥土 4 注意雪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完毕钢筋表面上的积雪 防止钢筋锈蚀 要搭设人 行马道 不得在钢筋骨架上行走 防止钢筋变形 人员摔伤 遇下雪天气绑扎钢筋时 应将绑扎好的钢筋加盖塑料布 减少积雪清理难度 5 钢筋负温焊接 在钢筋工程焊接施工中 当环境温度低于 5 的条件下进行钢筋对焊或电弧焊 时为钢筋负温焊接从事钢筋焊接生产的焊工必须持有钢筋焊工考试合格证 应制定和 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 防止发生烧伤 触电及火灾等事故 钢筋 焊接前 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 合格后方可施焊 焊工应对施焊后的全部接头 的外观质量进行自检 并剔除不合格 负温焊接时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 使焊缝和热 影响区缓慢冷却 风力超过四级时 应采取挡风措施 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 冰雪 当环境温度低于 20 时 不得进行施焊 1 适用范围 本工程钢筋直径小于 20mm 的竖向连接采用电渣焊 大于等于 20mm 的全部采用套筒 2 质量验收 抽样 外观检查每批抽样 10 的接头 并不少于 10 个 机械性能试验 应从每 批成品 经外观检查合格品 中切取 3 个试件 进行拉伸试验 3 注意事项 10 在对焊机的电源开关内装设电压表 以便观察电压波动情况 焊接时 如电压 电压降大于 5 应适当提高变压器级数 如电压电压降到 8 时 停止焊接 每天正式生产前应试焊两个接头 经外观检查合格后 方可进行生产 焊接前 必须清除钢筋焊接部位及电极与钢筋接触部位的铁锈 污物等 钢筋 端部的扭曲 弯折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接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应密切配合 以保证焊接质量 若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 缺陷时 及时清除 5 25 2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 1 工地上的木模板 竹胶板 应垫上木方 排放整齐 遇到下雪时 应用苫布 编织布遮盖 以防受潮 受冻 开裂变形 2 支模时 应将模板上的冰雪和泥土清除干净 方可使用 3 支墙体模板前必须将模板内杂物 冰雪清扫干净 模板不准浇水 4 墙体模板 当室外气温在 0 以下时 墙柱混凝土浇注完后 在墙柱模板的外侧 贴塑料布一层 塑料布外面贴棉被一层 保证墙柱混凝土水化热量不散失 5 顶板 浇筑顶板混凝土时提前将剪力墙外门窗封闭 周围用密目立网封闭 外 包帆布 棉被隔离 混凝土表面找平后随时覆盖塑料布一层 棉被二层 以减少混凝 土的热量损失 6 在室外环境温度在 12 以下时 保温材料难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的情况下 在 浇筑成型的顶板下方及剪力墙旁采用焦碳炉及电热风加温 确保混凝土在达到临界强 度前不受冻 火炉和电热风布置详见火炉布置图 每个单位工程均配备 6 人 24h 轮流 看守火炉及进行焦炭的运输工作 保证火炉恒温及防止火灾 7 冬期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质量 根据当地质量监督站要求 模板 墙 柱 顶 板 不允许进行拆除 5 35 3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由搅拌站掺防冻剂 早强剂 1 冬施混凝土施工总则 11 本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 在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前提下提高一个标号 混凝土 中掺加适量防冻剂 早强剂 并将混凝土搅拌原材料预先加热 混凝土经运输 浇筑 完成时 温度保持在 8 10 以上 通过蓄热保温或短期人工加热 通过无烟煤炉加热 使 混凝土经 1 1 5d 后才冷却至 0 此时混凝土强度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然后 混 凝土逐渐与环境气温相平衡 由于防冻剂的作用 混凝土在负温中强度继续增长 本工程混凝土由山西永固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预搅拌混凝土 混凝土搅拌材料预 热 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出罐温度 15 混凝土内掺复合抗冻早强剂 现场混凝土采用 保温养护措施 墙体混凝土借助模板保温 墙体顶部遮盖保温养护 平板底部采取升 温措施 门窗洞口 框架部位周边采用帆布 棉被进行围挡 并与脚手架进行封堵严 密 平板顶面采取薄膜和棉被两层 厚塑料布覆盖保温 2 原材料 配合比要求 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 42 5 5MPa 最小水泥用量 地下工程不应小于 340Kg m3 地上工程不应小于 300Kg m3水灰比不大于 0 55 砂石材料必须清洁不含冻块 水 水加热应提前 4h 进 行 保证水温达到 60 70 搅拌站的冬施混凝土要求掺加具有早强效果的抗冻剂 保证混凝土在 10 环境下 混凝土的水分子能够保持液相状态 本工程采用防冻剂 同时 要求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 其受冻临界强度应不小 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30 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 其受冻临界强度应不 小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40 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的混凝土 其受冻临界强度应不小于 4 0MPa 有抗渗要求的 混凝土 其受冻临界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强度的 50 混凝土的塌落度有严格要求 冬施期间 墙体坍落度 160 180mm 板混凝土坍 落度 140 160mm 搅拌站按照要求坍落度进行搅拌 混凝土运输到工地后要对坍落度 进行检验 发现塌落度不符合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离析 泌水 立即予以退回 3 混凝土搅拌 运输 为保证搅拌温度 必须严格控制水的加热温度 搅拌过程中 随时注意检查砂 1 石 水的温度情况 当不满足计算要求的温度时 应及时采取措施或暂停搅拌混凝土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135S 商品混凝土到现场的出罐温度控制在 15 2 以上 混凝土运输车 外缠苫布保温 外缠塑料布防水浸湿 3 混凝土运至浇灌部位后 应采取快铺料 快振捣 及时覆盖的快速施工方法 4 12 凝土经输送泵的传输后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 10 对每一台班车辆的进场混凝 5 土进行入泵前的温度测量 入模温度的测量 混凝土浇筑后覆盖前的温度测量 并做记录 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由混凝土厂家严格按要求进行控制 6 4 混凝土泵送 混凝土出罐前一定要测量其温度 保证其温度不小于 150C 输送到作业层的混凝 土 测量入模温度 要求不低于 100C 罐车必须设置在稳固地点 不得有冰雪冻融物 喂料前 要监督罐车进行倒转 防止混凝土的离析等物理不良变化 施工现场道路注意防滑等措施 混凝土输送泵管采用 50 厚岩棉保温材料进行包裹 防止泵送过程中混凝土的热 量损失 5 混凝土浇筑 5 1 冬施混凝土浇筑安排每次浇筑的开始时间宜在当日上午 尽可能避免工地夜 间作业 5 2 冬施混凝土浇筑应尽可能避开雨雪严寒天气施工 5 3 浇筑混凝土前及时将模板 钢筋上的冰 雪清理干净 5 4 浇筑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提高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5 5 现场混凝土随浇随盖 尤其是平板混凝土在二次抹光前 不能露天放置 必 须临时性的先铺一层塑料薄膜 待二次抹光后 及时加盖一层保温被 5 6 剪力墙混凝土分层浇筑时 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 前不应低于 2 较低环境气温作业时 应有专门人员及时抽检各层混凝土浇筑后的 温度 严格控制施工间歇时间 5 7 混凝土浇筑时要测量其入模温度 保证其温度不得小于 100C 浇筑成型后的 混凝土温度不得小于 50C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覆盖保温养护 6 混凝土养护 测温 本工程混凝土的养护采用综合蓄热养护法进行养护 即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抗冻 13 早强剂 并将混凝土搅拌原材料预先加热 混凝土经运输 浇筑完成时 温度保持在 8 10 以上 通过蓄热保温或短期人工加热 使混凝土经 1 1 5d 后才冷却至 0 此时混凝土强度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然后 混凝土逐渐与环境气温相平衡 由于防 冻剂的作用 混凝土在负温中强度继续增长 蓄热保温及短期人工加热的具体措施为 板及墙体顶部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加盖棉 被两层 一层厚塑料布 棉被的铺盖要严密 一层压一层 要求相邻棉被应搭接 200mm 铺盖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成品保护 不得随意踩坏混凝土 遇大风天气时 棉被上应用木方或钢管等重物覆盖 以免大风将保温层吹开 混凝土的边 棱角 应 多设 1 层棉被 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的覆盖检查工作 同时对工人加强冬施期间的技 术交底 注意混凝土覆盖物的保护 短期人工加热 顶板混凝土的底部保温为了防止冷空气流动或寒流的袭击 将 本层及下层其周围用帆布密封 局部不方便遮挡处采用棉被辅助 严冬时 室内采 用加温措施 楼梯间通道和门窗处用钢管 木方和模板作为支架固定棉被 厚塑料布 遮挡 使顶板底部处于正温 1 在浇筑混凝土时 要根据测量温度的要求 预埋好温度计的测量位置 预埋孔 的尺寸见测温孔的设置 保温完毕 相关人员要认真检查 遇有大风天气 要留专职人员检查覆盖情况 并负责修复被风破坏的保温层 2 测温孔的设置 a 测温孔应在易于散热的部位设置 b 现浇混凝土梁 板 的测温孔 应垂直插入留置 梁每 3 6m 长设置一个 且 每跨至少设 1 个 孔深 1 3 1 2 梁高 楼板按纵横间距不大于 10m 布置一个 每间 房间不大于 40 设置 1 个测温孔 孔深 1 2 板厚 c 剪力墙结构墙最大宽度在 20 和 20 以内时 可单面设置测温点 测温孔深度 为墙厚的 1 2 或 10 15 当墙厚度大于 20 时 要双面设置 孔深为墙厚度的 1 3 或 10 15 测温孔与板墙成 30 度倾斜角 大面积墙面测温孔按纵横方向均不 超过 5 米间距布置 每块墙的面积小于 20 平方米时 每面可设置一个测温点 3 测温方法和要求 1 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测温方法 测温人员工作前 应检查所需用具是否齐全 夜间测温还应带好手电筒 测温时 按测温孔编号顺序进行 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后 堵塞住孔口 留置在 14 孔内 3 5 分钟 然后从孔中迅速取出 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 仔细读数 并记入 测温记录表 同时将测温孔用保温材料按原样堵塞住覆盖好 把三角旗插入测孔内 2 最高最低温度计的测温方法 测量大气温度时 应使用最高最低温度计 使用的方法是 U 形水银柱左右两侧 所指的读数不同 左侧蓝色浮动砝码的下端所指的刻度为上次测温以后至此次测温期 间温度变化的最低点 即最低温度 右侧蓝色浮动砝码的下端所指的刻度为上次测温 以后至此次测温期间温度变化的最高点 即最高温度 3 现场测温项目及测温次数见下表 测温项目测温次数测温时间测温人员安排 1 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每昼夜 4 次 并测 量最高最低气温 1 30 7 30 13 30 19 30 2 混凝土入模温度每工作班 4 次按车次测 混凝土浇筑后 在 抗冻临界强度之前 每 2h 测一次 3 混凝土养护温度 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之后 每隔 6h 测一次 黄俊飞 马琳 李 峰 杨威 任旭东 王吉伟轮流值班 保证 24h 温度记录 从 11 月 15 日开始进行大气温度测量 进入冬施开始配合混凝土施工进行规定项 目的测温 各项测温内容按规定表格填写 7 混凝土养护注意事项 1 测量放线掀开保温材料时 放完线要立即覆盖 2 对墙顶部保温薄弱部位必须重点检查覆盖保温措施到位 3 墙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必须首先及时刷抗冻养护液 4 混凝土初期养护温度 不得低于 5 不能满足该温度条件时 必须立即增加覆 盖保温 8 热工计算 1 本工程冬季施工期间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蓄热法养护 需要进行热工 计算 查蓄热计算图 采用42 5 水泥拌制混凝土时 墙体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时大约 需要2 天 即第三天可以拆除模板 我们根据保温材料的种类 厚度及构件的情况计 算出混凝土冷却到0度时需要的时间和这期间的平均温度 从而根据曲线或表格估算 15 混凝土可以达到的强度 以此来判断混凝土在达到临界强度前是否受冻 2 根据以上要求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T1 为 10 左右 即可以满足蓄热要求 同时搅拌站的水温控制在60 70 左右比较合理 具体配比由搅拌站控制 下面进 行热工计算 1 混凝土的出罐温度 混凝土的出罐温度不低于15 由商砼站控制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10 由商砼站和实验室控制 2 选用综合蓄热法养护 板采用棉被做覆盖保温层 墙15mm厚木模板与外挂棉 被做保温 其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与结构表面系数的乘积KM在50 200KJ m3 h K 范 围时 应符合公式 Tm a ln KM a 1 b式中 Tm a 冷却期间平均气温 且不应低于 12 M 结构表面系数 m 1 5 M 15 K 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 KJ m2 h K a b 系数 K 3 6 0 04 di Ki 6 67 KJ m2 h K M V A 8 3 KM 55 36 在50 200KJ m3 h K 的范围内 Tm a 取 5 ln KM a 1 b ln 55 36 178 1 0 112 10 4 Tm a 10 4 因此 外墙用15mm厚木模板与外挂棉被做保温方式养护 当出现气温严重恶劣的 情况时 外围可增设一层塑料薄模覆盖 3 考虑钢筋及模板吸热影响 混凝土成型后的温度T3 为 T3 Cc Mc T1 Cf Mf Tf Cs Ms Ts Cc Mc Cf Mf Cs Ms Cc CF CS 分别为混凝土 模板 钢筋的比热容Mc 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 Mf Ms 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 钢筋的重量 KG Tf Ts 分别为模板 钢筋的温度 在没有预热的情况下可采用大气温度 大气温度 按 5 考虑进行计算 T3 Cc Mc T1 Cf Mf Tf Cs Ms Ts Cc Mc Cf Mf Cs Ms 6 9 16 4 混凝土蓄热过程中的温度 按 T e Vce t e Vce t Tm a B 2 1 Tm e Vce t e Vce t Vce Tma B 2 2 公式参见JGJ 104 97 页65 根据以上公式反算出外墙冷却到0 时的时间及平均温度 按太原地区平均最低气温 5 有小风考虑 M A V 8 4 1 5 Q0 330KJ kg 查出其他数据代入公式可以算出 T 71 8h 约为3 天 平均温度为3 5 当混凝土温度降低到0 时大约需要3天时间 规范规定 冬期施工的混凝土 受冻前掺防冻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 于4Mpa 查建筑施工手册中用42 5 水泥拌制的混凝土蓄热法计算图 达到4Mpa 需要 大约 2 天时间 故第三天砼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而此时混凝土温度远大于0 满足 要求 也可用同条件试块测得实际强度值 5 冬期施工现场拆模时间的确定 冬施期间 本工程混凝土构件不进行模板拆除 蓄热法施工多采用成熟度法估算混凝土强度 成熟度法估算混凝土强度的步骤如 下 用标准养护条件下时间各龄期强度数据 经过回归分析拟合出成熟度强度曲 1 线方程 方程形式如下 f a e b M 试中f 代表混凝土抗压强度 M 代表成熟度 计算成熟度 按下列公式计算 2 M T 15 t 式中 T 为在时间段t 内混凝土平均温度 将成熟度M 代入拟合的公式中求出强度值f 3 17 取强度f 乘以蓄热法调整系数0 8 得到估算强度 4 9温度复核 9 1 混凝土成型后温度计算 本工程商品混凝土公司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在 10 以上 由于混凝土入模时温度 高于模板和钢筋的温度 混凝土在浇筑成型过程中 模板和钢筋将吸收热量而使混凝 土温度降低 考虑这一吸热影响后的混凝土浇筑成型 完成时的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T3 CcmcT2 CfmfTf CsmsTs Ccmc Cfmf Csms 式中 T3 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 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 T2 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至成型完成时温度 取 T2 10 Cc Cf Cs 混凝土 模板材料及钢筋的比热容 KJ Kg K mC 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 Kg mf 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角的模板的重量 Kg ms 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角的钢筋的重量 Kg Tf Ts 模板 钢筋的温度 未预热者可采用当时环境气温预设参数 Cc 混凝土的比热容 取 Cc 0 92Kj Kg K Cf 竹模板的比热容 取 Cf 1 1Kj Kg K Cs 钢筋的比热容 取 Cs 0 84Kj Kg K mc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 取 mc 2400Kg mf 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的重量取决 40kg ms 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的重量取 50kg Tf 模板当时环境气温 取 mf 15 Ts 钢筋当时环境气温 取 ms 15 计算 T3 CcmcT2 CfmfTf CsmsTs Ccmc Cfmf Csms T3 0 92 2400 10 1 1 40 15 0 84 50 15 0 92 2400 1 1 40 0 84 50 22080 660 630 2208 44 42 20790 2294 9 5 所以 混凝土成型温度符合要求 18 9 2保温材料厚度计算 冬施采用覆盖封闭保温养护的方法 封闭的目的是使已浇注的混凝土不直接暴露 在大气中 而是在封闭的空间内自行固结硬化 在保证表面温度为 50C 时的覆盖材料 厚度 K TbT TaTbH max 50 式中 保温材料所需要厚度 H 顶板厚度 0 120m 1 覆盖被材料导热系数 取值 0 14 混凝土导热系数 2 3W m K Tmax 混凝土最高温度 150C Ta 混凝土浇筑后 3 5 天空气平均气温 150C Tb 混凝土表面温度 取 50C k 传热系数修正值取 2 3 0 5 结构厚度的一半 0 024m 24mm 32 51532采用一层塑料布加一层保温被保温即可 10 混凝土试块留置 冬施中混凝土试块为混凝土拆模和确定热养护期提供依据 在制作试块时应 按照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2015 中有关规定并结合施工中 实际情况 试块组数应如下 序号 号 组 别应 用 1 第一组28 天标养 检测混凝土强度 2第二组 混凝土临界试块 检测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 3 第三组同条件养护 28d 转入标准养护 28 天测设强度 4 第四组同条件等效养护龄期达到 600 d 以检验实体强度 见证 注 混凝土试块留置数量均按规范要求留置 19 11 测温管理 1 每层或每施工段停止测温时 由技术员审阅测温记录 签字后交技术负责人审 阅签字 2 对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保温时间采取加温措施者 要及时报告项目技术负责人 3 测温工作由技术负责人统一管理 试验员负责本工程的测温 保温 掺外加剂 等工作 将每天测温记录及时上报技术负责人 4 质量检查人员 每天要检查冬施的测温 保温的情况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 知工长和项目经理 5 测温员在每层或每段停止测温时要向技术负责人交一次测温记录 平时发现问 题及时向工长和技术员汇报 以便采取措施 6 测温人员每 24 小时都有人上岗 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测温人员要分楼号 分项填写测温记录并妥善保管 7 测温人员要经常与加温人员 保温人员取得联系 如发现加温 保温措施不当 使温度急剧变化或降温过速等情况 应立即汇报栋号工长进行处理 六 施工管理措施六 施工管理措施 6 16 1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1 1 冬期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 GB50204 2015 及其他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检查混凝土原材料和混凝土出罐及浇筑时温度 2 检查混凝土从入模到拆除保温层期间的温度 3 冬期施工测温的项目与次数应符合规定要求 4 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测量符合规定 6 26 2 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 冬施生产 安全第一 根据冬施生产的特点 现场会有较多的保温防寒材料 施 工用电总负荷增加 而且冬季多大风 多雨雪冰 安全生产重点狠抓以下 五防 工 作 20 防火灾 防触电 防中毒 防人员滑跌 防大风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 应遵守本工程创文明 安全工地措施 并针对冬期施工特点而制定冬期施工安 全措施 2 应编写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在施工前向工人进行冬期文明 安全施 工交底 3 冬期施工应要严格遵守建筑工作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各项制度 4 冬期施工中 遇有五级以上大风天气时 应停止吊车运行 冬施人员上下行走 通道 必须在冬施来临前做一次检查 防滑木板条必须绑扎牢固 雨雪天气要及时清 扫积雪和冰冻 5 遇有下雪天气时 应及时清除工地上 跳板上的冰雪 防止滑倒伤人 6 遇有大风雪天气时 不要在楼边堆放木板等物 防止高空落物伤人 7 冬期施工使用电动机具 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保管 不准带线手套触模电钻等 机具转动部分 以防伤手 冬期施工用电要统一管理 统一分配 严禁私拉乱接 对 用电接地和全部现场使用的漏电保护装置要进行一次检查 并作好检查记录 8 冬期施工用水严禁常流水 工地施工操作面不得积水 防止结冰后滑倒伤人 9 火炉子加热时 应制定严格的防火 防煤气中毒措施 如留排气窗 通风口 设排烟道等 防止发生火灾 煤气中毒事故 做好冬期施工人身保暖工作 防止工人 冻伤手脚 施工人员增加御寒棉衣 防止冻伤 未经安全保卫部门认可 不得在生产 区和生活区使用电炉 6 36 3 文明 环保措施 文明 环保措施 1 冬期施工用的保温被等材料 使用完后 应及时回收 码放整齐 2 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 脚手板 钢管 模板等料具应分类码放整齐 3 雪后应清扫积雪 有泥浆处应清除 防止运输车辆将泥浆带上市政道路 4 运输袋装水泥 白灰和砂 石等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及建筑渣土均需 用帆布或苫布遮盖严实 以防止扬尘 21 5 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运 严禁用电梯井或在楼层上向地面抛洒施工 垃圾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 6 施工现场火灶一律烧液化气 茶炉采用电热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