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doc_第1页
浅析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doc_第2页
浅析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摘要】幼儿园班级良好常规的建立对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保证教师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儿歌故事引导、榜样示范、播放恰当的背景音乐、建立常规标记、民主讨论共定规则和积极鼓励强化等策略有效地建立幼儿园的班级常规。【关键词】幼儿园;常规管理;有效策略幼儿园常规是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小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力式等力面的要求。一般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教学常规、游戏活动常规。幼儿园是集体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集体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需要制定一定的常规来维持秩序。所以,良好的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一力面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和社会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社会性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另一力面,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保证教师一日活动的质量。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利用积极有效策略建立幼儿园班级的良好常规昵?笔者认为,至少可以有以下儿种基本有效策略。一、儿歌故事 寓教于喻儿歌短小精悍,朗朗上曰,易记,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可以利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比如:洗手的时候,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前先卷衣袖曰,拧开笼头湿湿手,抹上肥皂搓搓手,再用洁水冲冲手,甩甩水珠擦擦手”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任务要让小朋友能够迅速的学会整理衣服,可以领小朋友一起学习穿衣歌、叠衣歌、脱衣歌总而言之,教帅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要求,教幼儿一些已有的儿歌或者随机编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另外,可以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故事向幼儿介绍一些基本常规。例如,让幼儿懂得保护牙齿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老师通过故事小熊学刷牙、出示牙齿模型,再进行实际练习,小仅可以让幼儿明自道理,还同时能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教帅可以给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 在儿歌和故事学习的同时,根据儿歌故事的内容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动物、扮演故事人物,进行情境表演,以加深幼儿的体验,促进幼儿对于行为规范的内化。比如儿歌学好样就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动物姿势,以养成良好的走姿、坐姿和说话习惯。学习完故事七色花后,也可以给每名幼儿七个花瓣让他们学主人公,做七件帮助同伴的好事。二、以身作则 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法是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之中,引导幼儿模仿。这其中最有权威的是教师及家长等成人的榜样示范,这种示范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求小朋友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才能影响孩子。比如,要求幼儿洗手时节约用水,教师和家长就不能开着水龙头打肥皂;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听完幼儿讲话,而不能边听边做其它事情。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已的言行,以自已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使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另外,同伴间的榜样是大量的。“瞧,小明的小手洗得多干净”,“看看伟伟看书后,把书放得多整齐”如此等等。教师只要表扬某个小朋友,别的孩子就会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做到嘴勤,及时发现和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三、合适音乐 配合播放平静、愉悦的心情有利于幼儿间的交往、合作,相反,烦躁、沉闷的心情则是诱发恶性行为的起因。因此,可以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关键时段,播放一些背景音乐,既愉悦了幼儿的心情,又减少了因心情原因而造成的违规行为。比如:早晨来园与亲人告别,有分离焦虑时,播放一些欢快、活泼的音乐;活动结束后,情绪比较亢奋时,播放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午睡时因睡不着,而产生孤独无聊情绪时,播放一些优美、宁静的摇篮曲正是这此怡情悦耳的音乐,带给了孩子无暇的想像,既愉悦了心情,又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有效遏制了一此不良行为的萌芽。四、标记清晰 隐性控制由于幼儿自身的控制能力差,所以对常规的认识常易理解,难遵守,但是幼儿园的墙面、空间环境布置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我们可以与幼儿一起设计常规标记图,让环境成为隐性的老帅,更好地为孩子的常规形成服务。比如:为引导幼儿摆物有序,可以与他们画各类物品的简笔画,当作物品的“家”的标志,张贴在相应的玩具橱上;为减少幼儿间碰撞,在进出卫生间的过道上,可以画上两对小脚丫和来回箭头,提醒幼儿靠右行走。在这些“家”、“小脚丫”的引领下,幼儿“有序摆物”、“靠右行走”等良好行为自然产生,并水到渠成地内化为一种习惯;在设计标记时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置。小小班的孩子认知能力的有限,所以应选择一些他们容易读懂的或熟悉的符号做标记。到了小班可以用孩子们喜欢的图案贴纸,让孩子自主选择更能让孩子产生自我的意识。中大班,就可以换成数字,自己的中英文名字,或者自制标记了。另外,使用这种方法,并不是说一画一贴就万事大吉了,它离不开讲解、示范、游戏等,要不断重复、强化、标记,才能真正体现它的效果。五、民主讨论、共定规则在幼儿园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一般都由教师或管理者来制定规则,教师成了常规的供应者、支配者、执法者,是集体中唯一的智者,是至高无上;幼儿在常规制定中没有权利,只有服从的义务。长此以往,只会让幼儿形成对权威的盲目信奉,不利于塑造幼儿自由、独立的人格。所以我们应该把以往“权威式”常规制定方式转变为“民主式”的常规制定方式。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并抓住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冲突,让幼儿讨论,在协商和争辩中共同制定常规。比如,针对班级里经常有很多孩子带来了自己喜欢的玩具,有些孩子为争这些玩具而吵架,也有的在上课时偷偷拿出来玩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能够做到大家一起玩玩具而不争抢吵闹,如果有幼儿提出合理意见,就积极加以肯定,同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和幼儿一起交流,通过讨论一起制定了有关规则,如不能损坏玩具,要经过别人同意才可以换、上课时不能玩等,这样幼儿自己亲身参与讨论,充分发挥了民主,制定的规则也比较容易让幼儿接受。六、适时鼓励 积极强化强化法是幼儿行为矫正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幼儿常规教育尤其是在常规建立以后的巩固和稳定过程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它一般包括正强化法、负强化法、消退法及代币制。正强化法也叫阳性强化法,是行为矫正中的最基本的力法,指当儿童从事某一良好行为时既给与他喜欢的强化物,以此来提高行为的发生率的一种方法。强化物有物质性的,如小红花、小红旗、糖果等,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如微笑、点头拥抱或者是肯定性的语言评价。要注意强化物要与被试需要结合,并在行为发生后及时呈现,否则,时间拖久了强化的作用就会减弱甚奈消失;另外,物质奖励应该与精神奖励结合。负强化法也称阴性强化法,指当儿童某一不良行为发生后,即施与一种厌恶或惩罚性的刺激,使儿童在类似情境下不良行为发生率降低,甚奈消除的方法。可通过语言进行批评、指责、教导等,但厌恶刺激要以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与人身安全为底线,忌体罚。消退法在某一种不良行为发生后,不采取任何强化,从而达到降低该行为发生率或使该行为不发生的一种矫正方法。如,对孩子的胡闹不给予任何理睬。它一般与正强化法相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即不良行为消退后,马上给予强化。代币制指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进行行为矫正的方法,代币可以是五角星粘贴纸、计分卡等,当代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换取糖果,玩具,游戏活动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