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5动稳性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动稳性力臂随横倾角增大而增大B动稳性力臂随横倾角增大而减小C动稳性力臂随横倾角增大而不变D在稳性范围内动稳性力臂随横倾角增大而增大2. 在静稳性曲线图上,船舶的动稳性表示为( )。A一条过原点的直线B曲线上的点C一个长方形的面积D曲线下的面积3. 在静稳性曲线图上,静稳性力臂曲线下的面积表示( )。A动稳性力臂B动稳性力矩C静稳性力矩D最小倾覆力矩4. 在静稳性曲线图上,静稳性力矩曲线下的面积表示( )。A动稳性力臂B动稳性力矩C静稳性力矩D最小倾覆力矩5. 在静稳性曲线图上,静稳性力矩做功的最大值位于( )。A极限静倾角B稳性消失角C极限动倾角D静倾角6. 某一横倾角处的动稳性力臂为( )。A相应于该倾角的静稳性力臂曲线下的面积B相应于该倾角的静稳性力臂曲线下的面积与排水量的比值C相应于该倾角的静稳性力矩曲线下的面积D相应于该倾角的静稳性力矩与排水量的比值7. 船舶动稳性的大小可用( )来衡量。A横倾角B复原力臂C复原力矩D动稳性力矩8. 船舶的动稳性力臂是指( )。A静稳性力矩曲线下的面积B在数值上与静稳性力臂相等C稳性力臂作的功与排水量之比D静稳性力矩曲线下的面积与排水量之比9. 船舶的动稳性力臂在静稳性力臂曲线图上即为( )。A一条过原点的直线B曲线上的点 C一个长方形的面积D该曲线下的面积10. 有关动稳性力臂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稳性力臂为静稳性力矩曲线下的面积B动稳性力臂在数值上与静稳性力臂相等 C动稳性力臂为静稳性力臂作的功与排水量之比D以上全错11. 下列有关动稳性力臂表述错误的是( )。 A动稳性力臂为静稳性力臂曲线下的面积B动稳性力臂在数值上等于静稳性力臂 C动稳性力臂为静稳性力矩做的功与排水量之比D以上全错12. 横倾角为0时的动稳性力臂为( )。A0B0与最大值之间的某一值C最大值D以上均不是13. 横倾角为稳性消失角时的动稳性力臂为( )。A0B0与最大值之间的某一值C最大值D以上均不是14. 有关船舶动稳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稳性力矩在数值上等于最小倾覆力矩值B动稳性力矩在数值上等于最大复原力矩值C动稳性力矩在数值上等于外力矩所做的功D动稳性力矩在数值上等于复原力矩所做的功15.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动稳性力臂随外力矩的增大而增大B动稳性力臂随外力矩的增大而减小C动稳性力臂随外力矩的增大而不变D动稳性力臂与外力矩大小无关16. 在静稳性曲线图上,横倾力矩做的功表示为( )。A一条过原点的直线B曲线上的点C一个矩形的面积D曲线下的面积17. 船舶动稳性曲线是表示( )。A复原力矩与横倾角的关系曲线B船舶的主要特性与横倾角的关系曲线C船舶主要特性与吃水的关系曲线D复原力矩所作的功与横倾角的关系曲线18. 船舶动稳性曲线图的纵坐标为( )。A静稳性力矩B动稳性力矩C动稳性力臂DB或C19. 在动力矩作用下,船舶的平衡条件是( )。A复原力等于外力B复原力矩等于外力矩C复原力臂等于外力臂D复原力矩作的功等于外力矩作的功20. 保证船舶受突加外力作用而动力倾斜时不致翻沉的条件是( )。A复原力矩大于横倾力矩B要有足够的航速C复原力矩所做的功大于横倾力矩所作的功DA+C21. 在不同性质但同样大小的横倾力矩作用下,动横倾角比静横倾角( )。A大B小C一样大D无法确定22. 在船舶的动稳性曲线图上,外力矩做功和动稳性力矩相等时对应的横倾角是( )。A静倾角B动倾角C极限动倾角D极限静倾角23. 当( )时船舶达到动平衡。A外力矩=稳性力矩B外力臂曲线下的面积=复原力臂曲线下的面积C外力矩的功=复原力矩的功DB和C都对24. 在静稳性曲线图上,外力矩作功的最大值位于( )。A极限静倾角B稳性消失角C极限动倾角D不确定25. 在不同性质但同样大小的横倾力矩作用下,动横倾角位置在静横倾角位置( )。A之后B之前C之间D无法确定26. 在研究船舶动稳性时,当船舶受到一个等于最小倾覆力矩的动态风压力矩作用,船舶将( )。A逐渐倾斜直至翻沉B在静平衡角的左右摇摆C在极限静倾角的左右摇摆D逐渐倾斜至极限动倾角后不再继续倾斜27. 船舶在动力作用下不致倾覆的条件是风压倾侧力矩必须( )。A小于最小倾覆力矩B小于最大复原力矩C大于最大复原力矩D大于最小倾覆力矩28. 在研究船舶动稳性时,当船舶受到一个大于最小倾覆力矩的风压力矩作用,船舶将( )。A逐渐倾斜直至倾覆B在动平衡角的左右摇摆C逐渐倾斜至极限静倾角后回摇D左右摇摆,最后平衡于静横倾角处29. 最小倾覆力矩表征船舶( )。A抵抗动态外力矩的最大能力B抵抗静态外力矩的最大能力C抵抗动态外力矩的最小能力D抵抗静态外力矩的最小能力30.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动稳性力臂随外力矩的增大而增大B动稳性力臂随外力矩的增大而减小C动稳性力臂随外力矩的增大而不变D以上均错 46对船舶稳性的要求1. 在IMO稳性规则的天气衡准中,要求面积B面积A,实质上是规定了在正常装载状况下船舶抵抗( )作用应具有的能力。A横风B横摇C纵摇DA和B2. 根据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国内航行普通货船完整稳性的基本要求,均应为( )后的数值。A进行摇摆试验B经自由液面修正C计及横摇角影响D加一稳性安全系数3. 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船舶稳性的要求应( )。A开航时必须满足B航行途中必须满足C到港时必须满足D整个航程必须满足4. 船舶在同一个航次中,出港时能满足稳性要求,则到港时( )。A能满足稳性要求B不能满足稳性要求C不一定能满足稳性要求D稳性将变得更好5. 根据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船舶完整稳性的要求,无限航区航行的普通货船,在各种装载状态下经自由液面修正的初稳性高度值应不小于( )m。A0.10B0.15C0.20D0.306. 根据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船舶完整稳性的要求,国内航行的普通货船,在各种装载状态下的稳性衡准数应( )。A小于1B大于1C等于1DB+C7. 根据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船舶完整稳性的要求,无限航区航行的普通货船,30或船舶进水角处所对应的复原力臂值应不小于( )m。A0.15B0.20C0.30D0.358. 根据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船舶完整稳性的要求,无限航区航行的普通货船,最大复原力矩所对应的横倾角至少应不小于( )。A15B30C25D559. IMO完整稳性建议的天气衡准中面积a的左边界对应横倾角为( )。 (1为船舶横摇角,0为风压力臂lw1所产生的船舶横倾角)A1B1-0C57.3D4010. IMO完整稳性建议的天气衡准中面积b的右边界对应横倾角为( )。(1为船舶横摇角,f为船舶进水角,c为突风风压力臂曲线与GZ曲线后交点对应角)Amax40,f,cBmin40,f,1Cmax50,f,1Dmin50,f,c11. IMO稳性规则中规定:船舶受稳定横风作用时的风压倾侧力矩可用公式MW=PWAWZW来计算,其中ZW是指( )。AAW的中心至水下侧面积中心的垂直距离BAW的中心至船舶水线的垂直距离CAW的中心至船舶吃水的一半处的垂直距离DA或C12. IMO完整稳性建议的天气衡准中面积的右边界对应横倾角不大于( )。A40B50C57.3D9013. GZ30是( )的指标。A动稳性B初稳性C大倾角静稳性D纵稳性14. 在IMO稳性规则的天气衡准中,突风风压倾侧力臂为定风压倾侧力臂的( )倍。A2.3B2.0C1.8D1.515. IMO稳性规则的天气衡准中由于浪的作用向上风横摇的角度与( )无关。A舭和龙骨结构B船舶重心高度C船舶稳性D船舶干舷16. 对远洋船舶而言,IMO稳性规则的天气衡准中定常风作用下的横倾角与( )无关。A风压B受风面积C受风面积中心距基线的高度D航区17. IMO对普通货船的完整稳性基本要求中规定,( )的船舶应满足规则规定的天气衡准要求。ALbp24mBLbp90mCLbp100mDLbp150m18. 根据IMO对船舶稳性的要求,无限航区航行的普通货船,在静稳性曲线图上其最大复原力矩对应角至少应( )。A不大于30B不小于25C不大于55D不小于5519. 根据IMO对船舶完整稳性的要求,在无限航区航行的普通货船,横倾角在3040(或进水角)之间,静稳性曲线下的面积应不小于( )mrad。A0.030B0.055C0.090D0.00620. 根据IMO对船舶完整稳性的要求,在无限航区航行的普通货船,横倾角在040(或进水角)之间,静稳性曲线下的面积应不小于( )mrad。A0.030B0.055C0.090D0.01621. 根据IMO对船舶完整稳性的要求,在无限航区航行的普通货船,横倾角在030之间,静稳性曲线下的面积应不小于( )mrad。A0.030B0.055C0.090D0.00922. 根据IMO对船舶完整稳性的要求,无限航区航行的普通货船,在各种装载状态下经自由液面修正的初稳性高度值应不小于( )m。A0.10B0.15C0.20D0.3023. 根据IMO对船舶完整稳性的要求,无限航区航行的普通货船,横倾角等于或大于30处所对应的复原力臂值应不小于( )m。A0.15B0.20C0.30D0.3524. IMO完整稳性建议的天气衡准中面积的右边界对应横倾角50、进水角和( )。A40较大者B57.3较小者C突风风压倾侧力臂曲线与GZ曲线后交点对应角中最小者D90较大者25. 根据经验,海上航行的一般干散货船适宜的横摇周期是( )。A9s左右B15s左右C20s左右D以上都不对26. 下列( )不是保证船舶稳性的措施。A合理配载B货物紧密堆垛,防止大风浪航行中移位C货物纵向合理分布D消除船舶初始横倾27. 下列( )为保证船舶稳性的措施。合理配载;货物紧密堆垛,防止大风浪航行中移位;消除船舶初始横倾;货物纵向合理分布;合理调整船舶稳性。ABCD28. 甲板货的堆积高度一般不得超过船宽的( )。A1/31/4B1/51/6C1/71/8D1/91/1029. 为了满足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对具有三层舱的船舶来说,其二层舱约占全部装载货量的( )。A20%B25%C45%D55%30. 根据经验,为了满足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对具有三层舱的船舶来说,其上二层舱装货量应占全部装载货量的( )。A10%B20%C25%D30%31. 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对具有三层的船舶来说,其底舱装货量应不多于全部装货量的( )。A35%B45%C55%D65%32. 根据经验,为了满足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对具有二层甲板的船舶来说,若加装甲板货,则其应不多于全部装货量的( )。A10%B20%C30%D50%33. 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对具有二层甲板的船舶来说,其二层舱装货量约占全部装货量的( )。A15%B25%C35%D45%34. 根据经验,为了使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对具有二层甲板的船舶来说,其底舱装货量约占全部装货量的( )。A1/2B7/10C4/5D9/1035. 万吨级船舶满载时GM取船宽的( )较适宜。A4%5%B7%8%C2%3%D9%10%36. 稳性衡准数是( )的指标。A动稳性B初稳性C大倾角静稳性D纵稳性37. 根据经验,海上航行的一般货船,其横摇周期一般不应不小于( )s。A8B9C18D2038. 极限静倾角是( )的指标。A动稳性B初稳性C大倾角静稳性D纵稳性39. 船舶的稳性衡准数K是指( )。A最小倾覆力矩与风压倾侧力矩的比值B最大复原力矩与风压倾侧力矩的比值C最小倾覆力臂与风压倾侧力臂的比值DA、C均对40. 我国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对国内航行船舶完整稳性的基本要求共有( )项,其中( )条属于对大倾角静稳性的要求。A4;稳性衡准数K不小于1B5;初稳性高度值不小于0.15mC3;横倾角不超过12D4;极限静倾角不小于2541. 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下列( )船舶既提出基本稳性衡准要求,又提出特殊衡准要求。散粮船;集装箱船;杂货船;拖轮;油轮;冷藏船;矿石专用船。ABCD42. 某船舶的宽深比为2.4,稳性衡准数为1.5,按我国法定规则的规定,该船的极限静倾角均可适当减小( )。A5B4C3D243. 某船舶的宽深比为1.8,稳性衡准数为1.2,按我国法定规则的规定,该船的极限静倾角均可适当减小( )。A0.8B1.5C3D044. 当风压倾侧力矩小于最小倾覆力矩时,稳性衡准数( )。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以上均有可能45. 当风压倾侧力矩大于最小倾覆力矩时,稳性衡准数( )。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以上均有可能46. 当风压倾侧力矩等于最小倾覆力矩时,稳性衡准数( )。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以上均有可能47. GM是( )的指标。A动稳性B初稳性C大倾角静稳性D纵稳性48. 消除船舶初始横倾,有利于使船舶稳性( )。A增大B减小C改变D保持不变49. 为了保证船舶安全,船舶的适度稳性是( )。AGM不小于0.15mBGM不小于临界稳性高度C横摇周期T不小于9sD(GMC+Ch)GMGM|T=9s(Ch为临界稳性高度的安全余量) 47稳性检验调整1. 一艘满舱满载的船舶发现稳性不足时,可通过( )来调整。A打压载水B加装甲板货C垂向轻重货物互换D横向轻重货等体积对调2. 为了避免或减缓船舶在大风浪中横摇的剧烈程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适当降低船舶重心B适当提高船舶重心C调整纵倾D调整横倾3. 船舶稳性不足时所表现出的征兆包括( )。A甲板上浪时出现永久倾角B用舵转向时船舶明显倾斜且恢复缓慢C受外力作用时倾斜明显,当外力消失后恢复缓慢D以上都是4. 船舶因少量货物装卸左右不均形成较大初始横倾角,表明此时( )。A稳性较大B稳性较小C横倾力矩较大D货物重量较大5. 当船舶稳性过小时,航行中宜采取( )转向。A小舵角B大舵角C任意舵角D以上均可6. 下列( )是稳性过小的征兆。A风浪较小时横倾较大且恢复较慢B在装卸时出现异常横倾C货舱进水或甲板上浪时出现永久倾角DA、B和C都是7. 卸货时若卸一较轻的货引起船舶出现较大的横倾,则表明( )。A船舶稳性过大B船舶稳性过小C货物过重D装卸操作不当8. 船舶在3级风时摇摆频率过高,表明( )。A船舶稳性过大B船舶稳性过小C风压倾侧力矩过大D船速过高9. 货物移动可能造成( )。A稳性减小或丧失B货物损坏C船体结构破坏DA、B和C10. 船舶的横摇周期是指( )。A船舶横摇四个连续摆幅所需要的时间B船舶从左舷横摇至右舷所需要的时间C船舶横摇一个全摆程所需要的时间DA,C都对11. 船舶在配载时经校核发现稳性不足,最好通过( )措施来调整。A垂向移动载荷B加甲板货C加压载水D少装部分货物12. 下列( )是稳性过大的征兆。A船舶摇摆剧烈,恢复较快B油水使用左右不均,产生较大横倾C风浪较小,横倾较大且恢复较慢D以上都是13. 营运船舶调整稳性的措施有( )。A打排压载水B加装甲板货C垂向移动载荷D以上都是14. 将船舶稳性调大的措施有( )A货物上移B加装甲板货C在双层底加满压载水D中途港多加载货物15. ( )可能使船舶的GM值增加。A打排压载水B少量装货C少量卸货D以上均有可能16. 以下( )可能使船舶的GM减小。打排压载水;少量装货;少量卸货;垂向移货;上层舱卸货;上层舱装货。ABCD17. 以下( )可能使船舶的GM值不变。A打排压载水B少量装货C少量卸货D以上均有可能18. 船上载荷垂直移动时,( )将发生变化。A船舶浮心B船舶稳心C船舶漂心D船舶重心19. 船舶( )对稳性产生不利影响。A初始横倾B具有适宜吃水差C航行中垂荡D以上都是20. ( )对船舶初稳性不产生影响。A船舶横倾B船舶纵倾C货物密度DB和C21. 船舶用舵转向时横倾较大,说明( )。A稳性过大B稳性过小C纵倾过大D纵倾过小22. 某轮船宽20m,装载后测得=19486t,MZ=158472tm,KM=8.85m,横摇周期系数f=1.0,自由液面对GM的修正值为0.12m。则其横摇周期T=( )s。A17.6B19.3C16.3D15.423. 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规定的横摇周期与( )无关。A船宽B船舶重心高度C初稳性高度D漂心距船中距离24. 航行中船舶的横摇周期与船舶GM的关系是( )。A越大,GM越大B越大,GM越小C与GM关系的变化趋势不定D的大小与GM的大小无关25. 某轮满载排水量=8000t,在航行中测得船舶的横摇周期=21s,根据经验,该轮的初稳性高度值( )。A过小B正好C过大D与稳性无关26. 某轮在航行中测得船舶的横摇周期=22s,根据经验,该轮的重心高度值( )。A过小B正好C过大D与稳性无关27. 两条总吨位相同的船舶,在同一海区航行时,测得其横摇周期均为15s,则两船的GM值( )。A相同B速度快者大C不同DA、C均有可能28. 船舶的横摇周期( )。A与KG无关B随KG的增加而减小C随KG的增加而增加D与KG的关系不定29. 下列与船舶的横摇周期有关的因素是( )。A型宽BB船舶型深DC船舶型吃水DA、C均是30. 航行中的船舶横摇越平缓,说明船舶( )。A很稳定B稳性越好,抵御风浪能力强C稳性越好,操纵能力越好D稳性越差,抵御风浪能力差31. 船舶在航行中稍有风浪则摇摆剧烈,说明船舶稳性( )。A过小B适度C过大D无法判断32. 某轮船宽20m,装载后测得其横摇周期T=17s,横摇周期系数f=1.0,船舶重心高度KG=7.8m,则其GM=( )m。A0.50B0.75C0.88D1.0233. 下列( )不是稳性过小的征兆。A风浪较小,横倾较大且恢复较慢B在装卸时出现异常横倾C货舱进水或甲板上浪时出现永久倾角DA、B、C都不是34. 关于船舶的横摇周期T,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同一吃水条件下,随船宽的增加而增大B随船舶重心高度的增加而增大C随初稳性高度的增大而减小D以上都不是35. 其他条件相同,船舶的横摇周期( )。A与GM无关B随GM的增加而减小C随GM的增加而增加D与GM的关系不定36. 关于船舶的横摇周期T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同一吃水条件下,随船宽的增加而增大 B随船舶重心高度的增加而增大C随初稳性高度的增大而减小D以上都不是37. 某船船宽16.8m,重心距基线5.75m,横稳心距基线6.38m,自由液面对稳性影响值为0.11m,则按我国法定规则算得的船舶横摇周期为( )s。(取横摇周期系数f = 1.0)A16.4B15.4C15.7D14.938. 某船6836t,在右舷距船中6m的压载舱注入42t压载水后,测得船舶横倾角为2.5,则此时船舶GM为( )m。A1.25B1.11C0.85D0.6839. 某船15000t,在右舷距船中6m的压载舱注入125t压载水后,测得船舶横倾角为2.3,则此时船舶GM为( )m。A1.23B1.02C0.87D0.7140. 某船15000t,从右舷距船中6m的压载舱将105t压载水移至左舷距船中6m的压载舱后,测得船舶左倾3.3,则此时船舶GM为( )m。A1.63B1.46 C0.87D0.7441. 某船12000t,从右舷的压载舱将85t压载水移至左舷压载舱后,测得船舶左倾3.1,移动距离为8 m,则此时船舶GM为( )m。A1.23B1.05 C0.92D0.7942. 一艘满载不满舱的船舶如稳性不足可通过( )来调整。A打压载水B加装甲板货C垂向移动货物D横向轻重货等体积对调43. 某轮船宽20m,装载后测得其横摇周期T=17s,横摇周期系数f=0.8,则其GM=( )m。A0.70B0.89C0.95D1.0744. 某船=7652t,GM=0.78m,船舶右倾3,现拟调拨压载水将调平船舶,已知左、右压载水舱舱容中心横向间距8m,则调拨应压载水( )t。A55B44C39D3145. 将舱内货物由底舱移到二层舱,则( )。A船舶重心降低B船舶重心不变C船舶重心升高D船舶重心变化趋势不定46. 船舶初始横倾角产生的原因中,不能从其产生的原因上加以消除的是( )。A货物装卸左右不均B油水使用作用不均C舱内货物横向移动D用船上重吊装卸重大件货物47. 消除用船上重吊装卸重大件货物引起的船舶横倾角的方法有( )。A横向移动载荷B侧翼压载C将重大件货物分成小件货物后装卸DA或B48. 载荷横移法将初始横倾调平时,需移动载荷的数量与( )成正比,与( )成反比(为船舶排水量;GM为初稳性高度;为横倾角;y为载荷横移距离)。A;GMBtan;yC;yDB和C均对49. 为避免船舶存在初始横倾角,应( )。A使货物重量横向对称B左右油水舱均衡使用C压载舱横向对称压水D以上均对50. 以下( )不是为避免船舶产生初始横倾角的措施。A使货物重量横向对称分布B左右油水舱均衡使用C合理分配各舱货物重量D压载舱横向对称压水51. 船舶产生初始横倾角的原因有( )。A船舶受来自一舷的风浪作用B舱内货物横向移动C货物装卸左右不均或油水使用左右不均衡DB,C均是52. 船舶初始横倾角产生的原因中,能够从其产生的原因上加以消除的是( )。A货物装卸左右不均B油水使用作用不均C舱内货物横向移动D以上都是53. 某船6927t,GM=0.76m,KG=6.67m,现拟在KP=13.9m处加载重大件,现要求GM不小于0.65m,则最多可装载重大件( )t。A118B128C107D8854. 某轮装载后排水量=19000t,KG=8.0m,KM=8.95m,船舶右倾4。现拟在No.3左压载舱加压载水。该舱舱容中心的位置为:zP=0.8m,yP=4.18m,则应加载( )t才能将船舶调平。(自由液面影响不计)A456.1B388.5C412.0D348.955. 某船=7669t,KM=6.97m,KG=6.52m,现拟在KP=0.65m打进压载水将GM调至0.55 m,加水后存在自由液面力矩2689.81kNm,则仅考虑自由液面影响应( )。A少加水93 tB少加水46 tC多加水93tD多加水46t56. 某船排水量6638t,KM=7.03m,KG=6.35m,左倾3,尚有382t货未装,拟装位置为:左舷距中线面5.5m,右舷距中线面5.8m。则应在左舷装( )t,右舷装( )t货可调平船舶。A178;204B231;151C162;220D175;20757. 某轮装载后=19000t,KM=8.95m,KG=8.0m,船舶右倾4。现拟在No.3左压载舱加压载水。该舱舱容中心的位置为:zP=0.8m,yp=4.18m,则应加载( )才能将船舶调平。(自由液面影响不计)A456.1B388.5C412.0D302.058. 某轮排水量=18000t,装载结束后存在=5的横倾角,现要横向移货来调整,横移距离y=15m,GM=0.62m,则应移货( )t。A78.3B65.1C50.5D4559. 某轮装货至排水量=7500t,KM=7.12m,KG=6.20m,右倾4,此时尚有500t货物未装,拟装货物的重心高度为7.0m,右舷距中线面5m,左舷距中线面8m,装货后要求船舶横向正浮,则左、右舷应各装( )t。A315;185B229.7;270.3C253.2;246.8D250;25060. 某轮排水量=10000t,存在=3的横倾角,现要调拨左右舱的压载水来调整,两侧压载舱重心横向距离y=10m,GM=0.58m,则应调拨压载水( )t。A78.3B65.1C52.4D45.761. 某轮排水量=6000t,存在左倾2的横倾角,现要将左舱压载水调拨到右舱将船调平,两侧压载舱重心横向距离y=6m,GM=0.74m,则应调拨压载水( )t。A25.8B37.1C52.4D75.762. 某轮排水量=13000t,存在=5的横倾角,现要调拨左右舱的压载水使减为1,两侧压载舱重心横向距离y=10m,GM=1.13m,则至少应调拨压载水( )t。A78.3B85.1C102.9D145.763. 某船装载后=8781t,KM=6.44m,KG=5.55m,船舶重心距中线面0.05m,自由液面力矩2529.81kNm,则船舶初始横倾角为( )。A2.3B2.8C3.3D3.664. 某船排水量为30041t,船舶初稳性高度为1.26m,右倾4.2,拟在左舷距中8.0m处装货,则应装载( )t货物方可消除船舶横倾。A394B417C347D46565. 某船=27252t,KM= 9.84m,KG=8.77m,现加载388t杂货,其装载位置为:距基线4.2m,距船中线面4m,则装货后船舶横倾角为( )。A3.6B2.8C4.0D5.166. 某轮某航次装货后排水量为18500t,全船垂向重量力矩为123000tm,KM=7.10m。如果要将初稳性高度调整到0.50m,拟用垂向移货来解决(垂移距离为10.0m),则应移货( )t。A196.1B162.3C150.3D92.567. 某轮型宽为20m,空船排水量为2000t,空船重心高度为5.5m;船舶货物、油水等重为8000t,其重心高度为3.50m;船舶浮心高度为2.80m,横稳心半径BM为1.90m。开航前由于某种原因,要将装在左舷甲板上的50t重货移到右舷甲板处,其横移距离为12m,则船舶产生的横倾角为( )。A4.3B5.7C6.2D7.8 880201006143090168. 一艘满舱不满载的船舶如稳性不足可通过( )来调整。A加压载水B加装甲板货C垂向轻重货物互换DA和C69. 当船舶在航行中稳性不足尚未满载时,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A向双层底压载舱内注满压载水B将现有双层底压载水舱排空C用船吊将二层舱的货物移至底舱DA、C均可70. 对于杂货船,增大船舶稳性的措施有( )。货物上移;加压载水;减装甲板货;重货配置在底层;横向货重对称分布。A,B,C,D,71. 对于杂货船,( )不是增大船舶稳性的措施。A货物上移B船舶重心以下加压载水C减装甲板货D重货配置在底层72. 对于装载固体散货的船舶,( )不是增大船舶稳性的措施。A货物上移B减装甲板货C船舶重心以下加压载水DA和B73. 在船舶重心以下加载部分货物后,船舶初稳性高度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均可能74. 在船舶重心以上加载部分货物后,船舶初稳性高度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均可能75. 某船排水量6402t,KG=7.4m,GM=0.67m,现拟在KP=1.3m处加压载水将GM调至0.80m,则应打进压载水( ) t。A139B175C187D19976. 抛弃甲板货可以使船舶稳性( )。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均可能77. 将舱内货物由底舱移到二层舱,则( )。A船舶初稳性高度降低B船舶初稳性高度值增大C船舶初稳性高度不变D船舶初稳性高度值变化趋势不定78. 某轮排水量=20000t,全船垂向重量力矩MZ=9.81155000kNm,KM=8.62m。若要求GM=1.0m,利用第3舱二层舱的麻袋(S.F=2.85m3/t)和底舱的金属构件(S.F=0.75 m3/t)互换舱位来调整,货物垂向移动的距离z =10m,则各应移动( )t。A601.2;201.2B575.4;175.4C500;100D407.1;107.179. 某轮=8000t,底舱与二层舱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m,现需增加稳性高度值0.05m,则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从底舱向二层舱垂向移动货物40tB从二层舱向底舱垂向移动货物40tC从底舱向二层舱垂向移动货物80tD从二层舱向底舱垂向移动货物80t80. 某船装载后6426t,GM=0.53m,现欲使GM调整到0.7m,则需将二层舱中的148t货 (zp=12.1m) 垂向移至( )m处方可满足稳性调整要求。A4.72B3.82C3.45D5.1781. 某船排水量为15000t,GM=0.45m,现利用盘圆(zp=13m,S.F=0.45m3/t)和棉花(zp =7m,S.F=2.80m3/t)间等体积互换舱位以使GM达到0.60m,则互换舱位的盘元( )t,棉花( )t。A326.6,62.9B254.1,113.4C364.7,91.2D446.8,71.882. 某船装载后12560t,GM=1.28m,现欲使GM调整到1.00m,则需将底舱中的356t货 (zp=4.1m) 垂向移至( )m处方可满足稳性调整要求。A9.88B10.02C13.98D15.1783. 某船装载后6400t,GM=0.5m,现欲使GM调整到0.7m,则需将二层舱中的148t货 (zp=12.1m) 垂向移至( )m处方可满足稳性调整要求。A4.36B3.82C3.45D5.1784. 某轮空船排水量L=5371t,本航次净载重量NDW=13580t,在舱内实装货物12187t,航次储备量为1928t(液舱均满),船舶常数为200t,全船垂向总力矩为158472tm,KM=8.58m现拟在上甲板装载部分货物,若要求GM0.60m,则最多在KP=13.75m处装载( )t甲板货。A612.3B695.0C715.9D139385. 某船=8682t,KM=7.11m,KG=6.21m,现拟在KP=2.1m打进压载水将GM调至1.0m,加水后存在自由液面力矩5939.81kNm,则应压水( )t。A434B364C326D29786. 某轮装货至=14000t时,KM=8.00m,KG=6.50m此时需要装甲板货,货物重心高度KP=14.0m,要求装货后船舶的GM1.30m,则最多能装载甲板货( )t。A456.8B383.6C350D320.487. 加压载水可以使船舶稳性( )。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均可能 51吃水差1. 船舶纵倾后浮心向( )移动。A船中B中前C中后D倾斜方向2. 根据经验,万吨级货船在满载时适宜的吃水差为尾倾( )m。A2.02.5B0.91.9C0.60.8D0.30.53. 从最佳纵倾的角度确定吃水差,目的是使船舶的( )。A所受阻力最小B装货量最大C燃油消耗率最小D吃水最合适4. 某万吨货轮某航次轻载出港时吃水差t=-0.5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 )影响。A航速减低B舵效变差C操纵性变差DA、B、C均有可能5. 某万吨货船某航次满载出港时吃水差t=-2.3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 )影响。A船首部底板易受波浪拍击B甲板上浪C操纵性变差DA和C均有可能6. 某万吨货轮某航次半载出港时吃水差t=-0.7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 )影响。A提高航速B提高船舶舵效C减少甲板上浪DA、B、C均有可能7. 普通船舶首倾航行时,可能会产生下述( )影响。A首部甲板易上浪,强度易受损B出现飞车现象C船舶操纵困难,航速降低DA、B、C均有可能8. 按我国定义,船舶吃水差是指船舶( )。A首尾吃水之差B装货前后吃水差C满载与空载吃水之差D左右舷吃水之差9. 船舶在空载航行时必须进行压载的原因是( )。A稳性较差B受风面积大,影响航速C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低DA、B、C均是10. 当泊位水深受限时,船舶出港时的吃水差应为( )。A正值B负值C0D以上均可11. 当船舶装载后其重心纵坐标与正浮时浮心纵坐标不同时,船舶将会( )。A横倾B正浮C纵倾D任意倾斜12. 船舶纵倾后( )。A重心与浮心共垂线B漂心与重心共垂线C重心不与正浮时漂心共垂线D重心不与浮心共垂线13. 吃水差产生的原因是( )。A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浮心共垂线B船舶装载后漂心不与重心共垂线C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正浮时漂心共垂线D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正浮时浮心共垂线14. 当船舶的尾吃水等于首吃水时称为( )。A首倾B尾倾C拱头D平吃水15. 当船舶的首吃水大于尾吃水时,我国通常定义为( )。A尾倾,用正值表示B尾倾,用负值表示C首倾,用正值表示D首倾,用负值表示16. 当船舶的尾吃水大于首吃水时,我国通常定义为( )。A尾倾,用正值表示B尾倾,用负值表示C首倾,用正值表示D首倾,用负值表示17. 当船舶的重心纵向位置在船中时,船舶( )。A首倾B尾倾C平吃水D纵倾状态无法确定18. 当船舶的尾倾过大时,将会对船舶产生( )影响。A操纵性变差B影响瞭望C船首受风面积增大,航向稳定性变差DA、B、C19. 一般情况下,船舶空载时的尾倾量( )满载时的尾倾量。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均有可能20. 普通货船空载时,其螺旋桨轴至水面的高度I与螺旋桨的直径D之比小于( )时,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将急剧下降。A30%40%B40%50%C50%60%D65%75%21. 某轮船长150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其空船压载航行时的最小首吃水dF为( )m。A2.16B3.75C3.80D5.0022. 某轮船长150 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其空船压载航行时的最小平均吃水dM为( )m。A2.16B3.75C3.80D5.0023. 某轮船长120 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其空船压载航行时的最小首吃水dF为( )m。A2.4B3.0C4.4D5.024. 某轮船长180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其空船压载航行时的最小平均吃水dM为( )m。A5.60B3.60C4.16D2.1625. 某轮船长Lbp150m时,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船舶空载时其最小平均吃水dM应满足以下( )要求。AdM0.012LbpBdM0.02LbpCdM0.02Lbp+2DdM0.012Lbp+226. 某轮船长Lbp150 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船舶空载时其最小首吃水dF应满足以下( )要求。AdF0.02LbpBdF0.025LbpCdF0.012LbpDdF0.02Lbp+227. 根据经验,万吨级货轮在半载时适宜的吃水差为尾倾( )m。A2.02.5B0.91.9C0.60.8D0.30.528. 某轮Lbp=180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船舶空载时其最小平均吃水dM应满足以下( )要求。AdM0.025LbpBdM0.02Lbp+2CdM0.012LbpDdM0.012Lbp+229. 根据经验,万吨级货船在轻载时适宜的吃水差为尾倾( )m。A2.02.5B0.91.9C0.60.8D0.30.530. 根据经验,普通货船空载航行时的纵倾角度应( )。A大于1.5B大于3C小于1.5D小于331. 通常情况下,船舶空载航行时,其吃水差与船长之比应( )。A大于2.5%B大于1.5%C小于2.5%D小于1.5%32. 根据经验,空载航行的船舶吃水一般应达到夏季满载吃水的( )以上。A55%B50%C45%D40%33. 根据经验,冬季空载航行的船舶平均吃水应达到夏季满载吃水的( )以上。A55%B50%C45%D40%34. 船舶吃水较大时对吃水差的要求( )船舶吃水较小时。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均可35. 最佳纵倾对应的吃水差为( )。A正值B负值C0D以上均可能36. 某船夏季满载吃水为9.2m,则冬季在海上航行中至少将船舶最小平均吃水压载至( )m。A4.5B5.06C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妆品行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 公务员面试兰州面试题及答案
- 杭州联合银行校招笔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酱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加强学习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收纳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延安安塞区事业单位大学生退役士兵招聘(11人)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6年陕西航天职工大学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带答案
- 2026年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广东湛江市坡头区代建项目中心编外人员招聘1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隧道消防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国内抗氧化食品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医疗警示教育培训课件
- 压力容器操作员安全培训资料
- 移民合作协议书
- 恋爱合同协议书 性关系
- 2025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
- 掺氢天然气管道安全高效输送技术及现状研究
- 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案例研究
- Java程序设计说课
- 高中英语新课标3000词汇表(新高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