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戒尺还给老师.doc_第1页
把戒尺还给老师.doc_第2页
把戒尺还给老师.doc_第3页
把戒尺还给老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戒尺还给老师在我国,众所周知,那些幸运的独生子女所受的宠爱简直让我们这些“生不逢时”的成年人“眼红”,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到了空前绝后的地位-你看,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于“严禁体罚”的明文规定,甚至,中学政治教材里都有介绍,生怕学生在学校里只顾“糊里糊涂”的学习知识,而忘记了自己随时有“民告官”的伟大光荣权利。 笔者以为,体罚学生当然不好,看到媒体暴光某地体罚学生的过激行为,谁都会不开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嘛!但是“严禁”也未必都对;写进教科书里,就更不应该了-这样无异于在为调皮学生撑腰,让不幸碰到这类学生的老师难堪。 戒尺不应该下岗。 我们不必说三味书屋里寿老先生那把不常用的戒尺对学生的约束力有多大,也不必说韩麦尔先生胳膊底下夹着的那把“怕人”的铁戒尺对小弗郎士的警示力有多强,更不必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造就了多少人才,单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思考一下,也许您准备扁我的念头会打消的。 大家知道,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机械处事、形而上学。就戒尺而言,这种教育方法古今中外由来已久,肯定有它积极的一面。它至少可以让学生从小形成并强化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管住自己。尽管在运用的时候,有比较愚蠢的行为(体罚不当、不得体),导致个别的不愉快,但是这毕竟是个别现象,我们如果因此而全盘否定之,那就等于是因噎废食。凭心而论,毕竟它的功是大于过的-把“严禁体罚”令实施以来进“少教所”的人数与以前比较,会发现相对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些“少年犯”在学校时炼就了胆量没有“怕处”:我就要这样,你能把我怎么样?于是,平时不给吃小苦头,到头来只好让他吃个大苦头。 再者,我们的媒体一味强调学生权利,而淡化学生纪律观念,忽视教师教育权利和保障,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学生有尊严,老师就没尊严?更为严重的是,片面强调学生权利,很容易暗示某些调皮学生“用我的个性挑战你的耐性”,故意跟老师对着干,出臭风头,以此自夸。如果某位专家学者认为我危言耸听,那么请您“微服私访”,到一个有80多人的班级当一个学期班主任。那时我想也许您的观点会有变化的。 可能您要说,怎么一个班有那么多人呢?那不是没按要求做吗?的确是没按规定班额做,但这种大班现象在内地小城镇是很普遍的-原因想必您应该清楚了。 也许有人心里说用戒尺是无能的表现,看看人家西方国家就不用戒尺,那样多么尊重学生的人权啊!我说是的,但是尊敬的先生,我想请您先看一段文章: 与我国不同的是各个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不但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行政教育的手段,而且还带有了一定的法律效力。学校依照这些法规条款来教育和管理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一般来讲,学生行为规范(StudentCodeofConduct)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考勤及请假制度;第二,考场纪律;第三,课堂纪律要求;第四,着装要求;第五,关于学生使用手机、BP机和收录机等的要求;第六,性行为的要求;第七,各种被禁止的行为,如打架、帮派、抽烟、携带武器、偷窃等。行为规范中还明确了学生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例如,周六到学校上课、请家长、停课一周、转学等。在新学期开学初,学校要组织家长和学生学习“学生行为规范”,并和学生、家长签订一份落实“学生行为规范”的协议. (SchoolPolicyAgreement),一旦学生和家长在协议上签字,表明学生和家长同意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并愿意承担违反规定所带来的后果。(张云裳) 我们看到,美国教育虽然不用戒尺,但是它对顽劣学生却有比我们更严格的要求:周六到校上课、请家长、停课、转学-而且这些行政教育的手段具有法律效力,我们呢?许多家长都认为:我交钱了,你就得把我的孩子管好,没我什么事;要他停课?呵呵,谁敢啊!要他转学?哈哈,你吃了豹子胆啦?谁给你权力呀? 需要说明的是,就是这样严格的要求,也没能使美国教育走出困境:充斥校园的枪击暴力事件,就是一直困扰着美国教育界的最大难题。而我们没理由不这样思考:假如美国教育从小学开始请戒尺上岗,说不定他们国家的校园暴力事件会大大减少呢!(事实上美国真的有一些专家提议运用中国的应试教育方法呢),而我们居然毫不可惜的抛弃适合自己国情的有效方法,去学人家的东西,而且是断章取义,只学温情的一面,连人家严厉的教育惩罚制度也“扬弃”了!呜呼,我们对下一代的“关爱”简直做到极致了!真的不敢想象,如果长期这样下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