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_清洁生产理论基础培训_第1页
清洁生产_清洁生产理论基础培训_第2页
清洁生产_清洁生产理论基础培训_第3页
清洁生产_清洁生产理论基础培训_第4页
清洁生产_清洁生产理论基础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洁生产 第三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本章提要 介绍环境经济学 费用 效用分析 环境管理会计和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说明了上述相关科学理论对清洁生产的支持 第三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第一节环境经济学基础概述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若干环境经济学概念 概述 环境经济学 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经济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的学科 研究内容 除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外 还有环境污染 生态退化 资源浪费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 环境治理的经济评价 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等 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 不能很好地解释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 不考虑 外部不经济性 在生产成本中不计入废料处理和污染损失的费用 生产厂家赚取高额利润污染费用转嫁给社会 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没有设立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 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 美国学者巴克莱 赛克勒提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方程式NSW NNP B GC ALNSW 净社会福利NNP 净国民生产增值B 未被认识的经济发展的非市场性有利条件 如知识的积累 保健的改善等 GC 为经济发展 包括信息 管理等 减少污染所付出的劳力和费用AL 环境恩会损失 如噪声增加 烟雾增多 风景区的商业化改变等 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 结论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效益的追加部分增长时 为它追加的各种费用也必须增长 而当追加费用与追加效益数量相等时 这个国家就必须减缓或停止发展 否则会引起大范围环境恶化 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 帕累托最优外部性理论 帕累托最优 由意大利社会学家兼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 帕累托最优 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 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 西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 实际上就是要求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市场经济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 一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实现充分竞争 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所指资源配置效率有两层含义 一是微观经济意义上的资源运用效率 它是指一个生产单位 一个区域或一个部门如何组织并运用有限的资源 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从而避免浪费现象 即用一定量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最大价值的产品 二是宏观经济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效率 它是指如何在不同生产单位 不同区域与不同行业之间分配有限的经济资源 即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和方向上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能够做到有效地分配资源和运用资源 就可以认为这个经济体系是高效的 也可以说 这种效率就是帕累托效率 所谓 充分竞争 的市场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有两个含义 它是一个由供求关系支配的市场 市场上有许多自由的买方和卖方 有关货物的供给在两起以上 买卖双方之间绝对不存在任何抑制竞争的义务 协议和惯例 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改进 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基础上 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 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帕累托最优 在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下 就不可能增加另一方的福利 它们是微观经济学 特别是福利经济学常用的概念 而福利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定理就是所有的市场均衡都是具有帕累托最优的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 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 经济学原理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外部经济 的概念 大致内容是 一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既取决于该工业的规模 也取决于各个厂商本身的规模 在分析这一问题时 马歇尔直接使用了外部经济的概念 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题奠定了基础 外部性理论 庇古的观点 庇古1920年出版的 价值与财富 一书中论述了外部性 认为 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的不一致 并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一问题 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 庇古从 公共产品 问题入手 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问题 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了外部性 从而提出了征收 庇古税 作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 所以经济学上把征收 庇古税 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叫庇古手段 外部性理论 奈特的观点 奈特在1924年发表的 社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错误 的论文 对庇古外部性成本的计算提出了异议 奈特认为 庇古在平均成本计算时没有把土地的费用计算在内 而只是把可变生产要素的成本计算在内 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其观点是 由于土地是私有的 只有将地租计算在平均成本之内才能得出最优的产量 此外 对于 外部不经济 产生的原因奈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 外部不经济 源于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 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 则 外部不经济 将得以克服 可见 奈特已注意到了 外部不经济 产生的产权原因 开辟了对 外部性 问题进行研究的新方向 外部性理论 科斯的外部性理论 1960年科斯发表了题为 社会成本问题 的论文 与庇古等人所持观点不同 科斯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非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 而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 因此 有效产权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可解决外部性问题 同时他认为庇古在对外部经济进行治理时只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一方进行限制是不对的 相反 双方都应当承担责任 只对一方进行限制 不利于该厂商的经营 科斯将外部性与产权以及制度变迁联系起来 将外部性引入制度分析之中 使人们对外部性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由于科斯的主要理论建立在较强的假定前提之下 而这些条件在现实中难以满足 使其理论难以成为政策依据 尽管如此 他提出的通过确立产权以消除外部性的思想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仍具重要意义 外部性理论 米德的观点 1962年米德发表了 竞争状态下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全面分析了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和不经济 他将外部经济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无偿生产要素的作用 他以苹果园和养蜂场为例 认为苹果园面积的增加可以使养蜂场的蜂蜜的产量增加 但是养蜂场不必为蜂蜜的增加向苹果园支付费用 对这类外部性调整的方式有 1 对养蜂场进行课税 补贴给苹果园 2 对养蜂场增加的产量课税 用税金来补偿苹果园增产的生产要素的投入 3 将养蜂场和苹果园联合起来经营 二是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于企业具有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 如小麦生产者和林场 林场林业的发展可以使雨水增加 从而增加小麦的产量 外部性理论的新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问题的凸现 特别是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日益严重 西方经济学家对外部性理论又进行了新的发展 从新的视角形成了对环境外部性理论的解释 外部性理论 第一用不可分割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奥尔森从 集体行动 问题入手 通过研究 认为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排他性的消费公共产品 即 外部性具有不可分割性 由于大部分环境因子和自然资源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中会产生搭便车行为 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而不付费 使供给方无法获得其优化配置生产的收益指标 而需求者又不愿意真实表达自己对公共物品的主观需求 使生产者的需求曲线无法确定 从而形成外部性 外部性理论 第二用非竞争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认为环境属于公共物品 而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是非竞争性 这就意味着某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不妨碍别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因此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等问题的形成根源在于环境的非竞争性 治理这种由非竞争性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时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市场体系 在公共环境资源使用中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完善市场机制使外部效应内部化来治理外部性 二是强调环境管制的作用 主张环境管制者要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来改善环境质量 外部性理论 第三用时空转移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认为外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转移的 环境外部性的风险可以在空间上转移到其它地点 在时间上转移到下一代 形成环境损害的代际转移 这样当代人生产活动的负效应要由未来人口承担 时空转移的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分散性 各代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下一代 形成环境风险的时间转移 而不同区域的人出于对区域利益的考虑 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了其它地区 形成了环境风险的空间转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由于这类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旦发生枯竭或产量下降 而替代资源又未能发展起来 人类社会将面临巨大的资源危机 外部性理论 第四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来解释外部性 外部性问题的提出是和历史上对于市场失灵以及政府作用的争论联系在一起的 即认为外部性是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造成的 从市场失灵来看 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全 市场机制扭曲等原因引起市场失灵 从而形成外部性 从政府失灵的解释来看 是由于政府未干预 政府政策失灵 政府干预政策的低效率或高成本引起政府失灵 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外部性 除此而外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从生产效率的不完全性 良心效应 制度失灵 贫困等多种角度来解释外部性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 定义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行为对活动以外的人或企业产生的影响 分为外部不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 外部经济性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行为对活动以外的人或企业产生有益的影响 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行为对活动以外的人或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外部性理论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对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 对环境治理 若干环境经济学概念 消费资源的稀缺性人的欲望鲍尔丁 太空船地球经济学 物质平衡理论关于 增长的极限 舒适型资源的经济价值理论 公共物品环境管理模型自然资源分类 第三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第二节费用 效益分析通过评价各种项目方案以及政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消耗的社会成本 这其中也包括环境方面的效益和成本 权衡利弊 指导决策 费用 效益分析 发展1844年 法国人杜波伊特撰写了一篇论文 论公共工程效益的衡量 他认同 消费者剩余 的概念 并指出公共工程的效益并不等于公共工程本身所产生的直接收入 1958年 埃克斯坦发表了 水资源开发 项目评价的经济学 等关于费用效益分析方面有影响的书籍 1962年 麦斯等人撰写了 水资源系统设计 一书 深入探讨了系统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在费用效益分析领域内的应用 同年多夫曼出版了一本关于探讨水污染控制的费用与效益 最早把费用 效益分析原理应用于污染控制研究的是哈曼德 费用 效益分析 基本步骤 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对计算出的费用和效益进行贴现 比较贴现后的费用和效益 费用效益分析评价准则 第三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第三节财务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偿还期 净现值 净现值 NPV 是指在项目经济寿命期内 或折旧年限内 将每年的净现金流量按规定的贴现率折现到计算期初的基年 一般为投资期初 现值之和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i 贴现率 n 项目寿命周期 或折旧年限 j 年份 净现值是动态获利性分析指标之一 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 FNPV 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 按照一个给定的标准折现率 基准收益率 折算到建设期初 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 的现值之和 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其表达式为 FNPV CI Co t 1 ic t式中FNPV 财务净现值 CI 现金流入量Co 现金流出量 CI Co t 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n 项目计算期 ic 标准折现率 t 1 n 净现值 经济净现值 ENPV 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绝对指标 是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计算公式为 ENPV CI Co t 1 is t式中is 社会折现率 项目经济净现值等于或者大于零 表示国家为拟建项目付出的代价可以得到符合社会折现率要求的社会盈余 或者除得到符合社会折现率要求的社会盈余外 还可以得到以现值计算的超额社会盈余 经济净现值越大 表示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绝对值越大 t 1 n 净现值率 净现值率 NPVR 净现值率为单位投资额所得到的净收益现值 如果两个项目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相同 而投资额不同时 则应以单位投资能得到的净现值进行比较 即以净现值率进行选择 其计算公式是 100 净现值和净现值率均按规定的贴现率进行计算确定的 它们还不能体现出项目本身内在的实际投资收益率 因此 还需采用内部收益率指标来判断项目的真实收益水平 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 IRR 是在整个经济寿命期内 或折旧年限内 累计逐年现金流入的总额等于现金流出的总额 即投资项目在计算期内 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 计算内部收益率 IRR 的简易方法可用试差法 式中 i1 当净现值NPV1为接近于零的正值时的贴现率 i2 当净现值NPV2为接近于零的负值时的贴现率 NPV1 NPV2分别为试算贴现率i1和i2时 对应的净现值 i1与i2可查表获得 i1与i2的差值不应当超过1 2 内部收益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 FIRR 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其表达式为 CI Co t 1 FIRR t 0式中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 该指标越大越好 一般情况下 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 项目可行 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过程是解一元n次方程的过程 只有常规现金流量才能保证方程式有唯一解 t 1 n 内部收益率 经济内部收益率 EIRR 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相对指标 它表示项目占用资金所获得的动态收益率 也是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经济净效益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表达式为 CI Co t 1 EIRR t 0E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经济内部效益率等于或者大于社会折现率 表示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达到或者超过要求的水平 应认为项目可以接受 t 1 n 投资偿还期 投资偿还期 N 是指项目投产后 以项目获得的年净现金流量来回收项目建设总投资所需的年限 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N 年 式中 I 总投资费用 万元F 年净现金流量 万元 年 投资偿还期 年净现金流量 F 从企业角度出发 企业的经营成本 工商税和其他税金 以及利息支付都是现金流出 销售收入是现金流入 企业从建设总投资中提取的折旧费可由企业用于偿还贷款 故也是企业现金流入的一部分 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之差额 年净现金流量就是一年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代数和 年净现金流量 F 销售收入 经营成本 各类税 年折旧费 年净利润 年折旧费 第三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第四节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定义传统成本核算的问题环境成本环境管理会计进展总成本核算全成本核算环境成本效果分析清洁生产 回收物料与末端治理的成本对比 环境管理会计定义 1998年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是 通过开发和应用适当的与环境相关的会计系统和实践 对环境业绩和经济业绩进行管理 2001年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对环境管理会计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其定义是 环境管理会计信息主要是为组织内部核算和决策服务的 其为内部决策服务的程序既包括材料和能源消耗 流程及最终处置的实物程序 也包括与潜在环境影响活动相关的成本 节约和收益的货币计量程序 传统成本核算的问题 传统成本效益分析方式常将各项环境成本集中成单一成本 以至于公司不能分辨导致最大环境支出的哪一项产品 工艺或操作 因而不能确定清洁生产的具体效益 与环境有关的成本 效益和投资不易区分和区别 不能详细涵盖公司所有与环境相关的支出 环境成本和效益在企业内部分配常常不正确 不能从长期观点考虑清洁生产的效益 缺乏对清洁生产投资概率特性的探讨方式 以致其结果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环境成本 定义 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 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 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基本理论 不同空间范围的环境成本 不同时间范围的环境成本 不同功能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的具体分类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意外成本 形象与关系成本 环境管理会计进展 政府行为国际组织会计职业团体的努力中国环境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